APP下载

中间小谢又清发

2024-06-06王雄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5期
关键词:宣城山水诗李白

谢朓楼有什么来头?其实和黄鹤楼一样,是有诗人故事、诗人情缘的楼阁,也曾因为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而且出自同一位诗人:李白。只不过,谢朓楼之名本身就出自一位诗人的名字。他就是南朝著名诗人谢朓。

史志记载,谢朓“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始建于名人,得名于名人,并且文采相续了1700多年的谢朓楼,在历史上的声誉及在文化史上的影响,难有比肩者。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暮春时节,门阀名士谢朓由中书郎外放,出任宣城太守。他在太守郡衙后面的陵阳山头,自建一楼,因位于全城最高处,自名曰“高斋”。谢朓在宣城太守任上两年,起居、理事、吟咏、写作,多在此斋。唐初,为纪念谢朓,人们将高斋改建为楼,取名“北楼”。登楼北望,可见敬亭山,故又称“北望楼”。李白说:“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因此,后人亦称此楼为“谢公楼”或“谢朓楼”。

在此期间,身为宣城太守的谢朓,完全进入一种“仕隐”状态,他主政一方,还利于民,游山玩水,写诗吟诗,不亦乐乎。史书认为,这是谢朓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因此,他又被后人称为“谢宣城”。

谢朓是杰出的山水诗人,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人辑有《谢宣城集》,字字珠玑。

那年,李白登谢朓楼,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就是谢朓。尔后,李白又多次登拜谢朓楼,并多次赋诗抒怀谢朓楼,使之名闻天下。由此,历代文人名士慕名而来,登楼观赏者络绎不绝,题诗者难以计数。这座文化名楼,不仅是宣城的地标,而且也成为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地标。

在我国文学史上,谢朓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一方面,由于二人同属谢氏家族;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都以善写山水著称,而且诗才名冠当时。清代学者王士祯说:“说山水之胜,自是二谢。”

李白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诗歌得到了汉代诗文与建安风骨的神韵,又融会贯通了谢朓的清新。诚然,伤感、失望的人生际遇,让李白十分仰慕谢朓散淡、坦然的人生姿态。由此,李白对谢朓的崇拜,有着一种“异代相逢成知己”的天然感觉。

李白与宣城、与谢朓楼建立起了深厚情感。他在宣城留下的诗文多达八十余首(篇),大都与谢朓楼有关,尤其是《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寄崔侍御》等诗词,乃为千古绝唱。

宣城之所以能吸引“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白,除了其自身的魅力外,自然也少不了谢朓的影响力。李白一生孤高自傲,鲜有诗人能赢得他的青睐。但是,他一生都很崇拜谢朓,无时无刻不在念叨:“我真的十分想念谢朓。”

宣城的百姓世代传承对李白的深厚敬意,曾以二仙祠、四贤堂、五贤祠、七贤祠、十贤祠等,对李白进行祭祀与瞻仰。在敬亭山上,亦建有太白亭、太白楼、太白独坐楼等建筑,彰显了对这位诗仙的尊崇。谢朓楼与李白建立起的情缘,意味深长,绵延不绝。

谢朓的家世非常显赫。高祖谢据,是东晋太傅谢安之兄;曾祖谢允、祖父谢述、父亲谢纬,都是朝廷重臣;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母亲为宋文帝的第五个女儿长城公主。谢朓十九岁时,未及弱冠,便以甲族资格的太尉行参军为起家官。

谢氏家族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而且出过很多有名的诗人,诸如谢安、谢道韫、谢灵运、谢惠连、谢庄等。谢朓承其家风,历史记载,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谢朓出生在南朝,是幸亦不幸。那是一个时局动荡、人人自危的朝代。一个钟鸣鼎食的显宦之家,昨日门前车马塞道人声喧哗,今日就可能被诛家灭族杳无音信。早在刘宋之世,谢朓的生母虽是帝家之女,他的伯父谢综、谢约却因卷入政治纷争,与舅公范晔一起被处死。谢朓的父母因受牵连,被迫迁离。

谢朓的性格正如他的诗文一样,自在、随意、超然,宛如与世无争的仙人。不过,他到底放不下权势。他心系朝堂,既不愿意面对复杂血腥的权力斗争,又舍不得退出官场。他的一生都很纠结。

跟谢灵运一樣,谢朓不甘寂寞,始终沉浸在对家族往昔荣光的追缅中,希望以自己的才干获得高官厚禄,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但他毕竟是个诗人,并不是政治斗争的对手,只能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生活。他渴望能在自然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

谢朓的仕途曾广受瞩目,皇子萧子隆对谢朓的才能十分爱赏,不仅礼遇有加,更是时常与他谈诗作对,不分昼夜。建武四年(公元497年),谢朓被任命为齐明帝萧鸾的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东海太守。次年,谢朓告密岳父王敬则谋反,因功升任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吏部。紧接着,谢朓的人生轨迹遭遇了戏剧性的逆转,因告密江祏等人不轨,谢朓被反诬谋反,从而身陷大狱,很快死在狱中,年仅三十六岁。

在腥风血雨的政治漩涡中,谢朓两次选择了告密,最终因告密而死。做人与写诗,成就了谢朓两个不一样的人生。由此,后世一些文人儒者,讥笑他是跟吕布一样的反复“小人”。史书上说,谢朓遭遇砍头时,非常后悔揭发岳父造反的事情,叹息道:“天道其不可昧乎?我虽不杀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虽然谢朓在政治上表现出优柔寡断和胆小怕事的个性,但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不愿意成为政治阴谋的一部分,宁愿保持中立。然而,事与愿违,他的人生以悲剧落幕。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抒发了李白对谢朓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感。“长忆”二字是这种感情的最好表白。对谢朓之死,李白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

谢朓的悲剧,不仅体现在他死于非命,更深刻地体现在作为权贵之子,他终生笼罩在恐惧与不安阴影之下的精神折磨。谢朓的经历,映射出中国古代政治机器的冷酷面貌,同时,也折射了文人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的无奈。

上任宣城太守时,谢朓三十二岁。

初夏的一天,谢朓逆水乘舟,缓缓抵达宣州。在此之前,他已经给萧姓的王侯们当了十余年幕僚。

对于谢朓外放宣城,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说被贬出京,乃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二是说正常调动,甚至还有重用的意味。宣城临近京城建康,本是近畿要地。六朝时代,出任宣城太守或内史者,多为皇族或高门甲族。

伫立于宣城陵阳山顶,举目望去,山环水抱,冈峦盘屈。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整个城郊景色如画。谢朓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风光。

朝廷的生活早已让谢朓厌倦,他虽然得到了随王、竟陵王的赏识,还做过明帝的掌中书诏诰,但朝廷多变的政治风浪,已经使他“疲策倦人世”。眼下的青山秀水,让他心旷神怡。脱离险恶丛生的朝廷,谢朓有一种轻松、解脱之感,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可爱。

在此情形下,谢朓将衙门的楼台修得很高、很大。坐案于此,等同于把守衙门。在这里,既可以写诗,也可以开堂审案;既可以欣赏台下的风景,又便于发现不法之徒。于是,百姓给谢朓起了个绰号“看门太守”。

宣城是江南大郡,经济发达,更拥有敬亭山、双溪等名胜。谢朓每日都会外出漫步,或品茗闲坐,或挥笔赋诗,生活可谓优哉游哉,颇为滋润。短短两年间,谢朓踏遍了宣城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皆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墨宝,创作出许多卓越的诗篇。

谢朓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内核,并进行了创新,不再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而是融合了个人的感悟与情绪,使作品呈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清新自然,新鲜活泼。在宣城的日子里,他不仅诗作数量多,而且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诚如学者鲍鹏山所言:“山水诗的高峰是谢朓,谢朓就是在宣城把中国山水诗发展到一个高峰。”

谢朓的山水诗灵动飘逸,摇曳从容。他把景物和情感自然地结合起来,清丽流丽,意味隽永,音调和谐,朗朗上口,开拓了山水诗的新天地。谢朓的生前好友,同为“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萧衍,曾评价谢朓的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谢朓是“永明体”的一面旗帜。诗人们将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讲究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结合,通过描写山水景色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抱负与感情,从而产生了这种新诗体。由于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因此得名“永明体”。“永明体”开创了新的文学潮流,每有篇什,都会风靡一时。谢朓以其卓越的“永明体”诗作,不仅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甫说,“诗接谢宣城”“谢朓每篇堪讽味”。李白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沈约称谢朓,“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来无此作也”。

谢朓是山水诗的“顶梁柱”。谢朓死后,山水诗就像倒了台柱子,宫体诗逐渐占了上风。谢朓的一生虽然很短,他的风骨却随着他的文字如同一粒种子传播下来,在历史的土壤中孕育生根。百年之后,竟然有一大批文人墨客掘开了尘封的土壤,让它破土而出,在盛唐的阳光下,绚烂绽放。

谢朓的文学遗产超越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谢朓也无可辯驳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文学巨匠。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诗歌是一朵璀璨、耀眼、惊艳的浪花,而唐诗无疑是这片诗意沃土上最辉煌的巅峰。唐诗乃大唐这个盛世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承载起了一个不朽时代的兴衰与荣辱。

然而,唐诗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在达到鼎盛之前,它也历经了风雨兼程的曲折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令人敬佩的人物,其中便包括了一位作出开创性贡献的诗坛巨匠——谢朓。

谢朓是中国诗词走向唐诗辉煌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南朝时期,诗歌追求华辞丽藻,缺少内在气质,这种风气一直沿袭到初唐时期。即便是被誉为山水诗开山鼻祖的谢灵运,其作品中也不免留有玄言的痕迹。然而,谢朓以其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承接了族叔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大胆革新,摒弃了当时流行的绮靡柔弱,以其清丽脱俗的笔触,为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将山水诗推向了巅峰。

谢朓的诗,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代表了向盛唐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作品。以谢朓为代表的“永明体”,在格律声韵、对仗排偶、遣词用句,以及构思、意境等方面,都较古体诗更为工巧华美、严整精练,对唐诗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朓的诗,对李白、王维、杜甫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李白的早期诗词作品中都有“永明体”的影子。还有孟浩然、钱起、孟郊、白居易等不同阶段的唐代诗人,也都受到谢朓的影响。明代学者胡应麟说,谢朓是“唐调之始”。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提到的建安风骨,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以“三曹”帝王父子为代表的文学巨匠,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诗歌穹顶。在这首诗中,李白将谢朓与建安风骨放在对句位置,可见他对谢朓的认可程度。

李白对建安以来绮丽浮艳的文风持有不同意见,唯独对谢朓的诗风称赏不已。李白赞赏谢朓诗歌的清新隽永、自然流畅、音韵和谐。他强调,诗歌创作就要自然天成。

李白对于谢朓的推崇,只在“清”而不在“丽”。李白说“中间小谢又清发”,又说“诗传谢朓清”,语凡数见,对谢诗的“丽”几乎只字没有。“清真”乃李白的一种文学观,并不限于诗,而指一种风度,所以他形容王羲之“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清”就是不浊,呈现出潇洒;“真”就是不虚饰、不矫揉、不随波逐流,讲究的是孤洁。谢朓的诗里,更多的是清新,意在追求诗歌的语言风格美,这也是谢朓的山水诗呈现出来的画面特征。在那个时代,能与宫廷派抗衡的,就是山水派。谢朓不仅是山水派的领军人物,更是这一流派中最后一位能够独挑大梁、撑起诗坛大局的高手。

谢朓的山水诗风格多变,与他有意学习南朝乐府民歌是分不开的。齐梁时期,无论咏物诗还是宫体诗,在语言运用上,既追求鲜明的色彩美,又明显趋向自然流畅。谢朓延续了这种风格,并且将其不断发扬光大。谢朓曾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这正体现了他对于诗歌语言风格的美学标准。

谢朓在诗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作为这座丰碑存在的载体,谢朓楼引得无数诗人竞折腰。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来,登楼凭吊,赋诗无数,堪称“千年历史名楼,宣州文化瑰宝”。

仅录于志书上的北楼诗文就有130多篇,其中包括李白、白居易、杜牧、梅尧臣、文天祥、贡师泰、施闰章、梅文鼎等著名诗人的上品佳作。唐代,宣城是人文荟萃、诗人辈出的地方。很多诗人都在宣城游历或生活过,并留下大量的诗篇佳作。《全唐诗》中,与宣城有关的作品有298首。在唐代诗人中,在宣城留下诗篇最多的当属李白,其次是杜牧。

在李白的诗作里,他屡屡提及谢朓,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谢朓深深的敬仰和崇拜,透露出他对谢朓的无限钦佩与尊敬。他一生以吟诗为志,清高自傲,总是高昂着头,尽管对于前辈诗人也有所赞赏,但唯有谢朓令他无限景仰。

毋庸置疑,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里,李白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被后世冠以浪漫诗人和豪放诗人的标签。杜甫盛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当代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当然,李白也是历史上最傲气的诗人。傲娇一世的李白为何如此欣赏谢朓,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了浪漫洒脱、狂放不羁的性格。他游历天下,睥睨一切,崇尚自然,钟情山水,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这些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独特的行事风格,都应该与谢朓有关。

李白常以“谢朓传人”自居。最能体现李白对谢朓深厚情感的诗句是:“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朓也有几乎一模一样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李白毫不掩饰对谢朓的崇拜。他登上谢朓楼,就会想起谢朓,“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他爬上三山,就会想起谢朓,“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他遇见朋友了,就会想到谢朓,“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他来到大青山,依然会想到谢朓,“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据统计,李白在其诗作中曾多达十六次向谢朓表达深沉的敬意和无尽的怀念。“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这首绝句,形象地揭示了李白与谢朓的这种奇妙关系。

我们不妨猜度一下李白的心情——谢朓所在的年代不算久远,离我也就两百多年吧。他出身于阳夏的陈郡谢氏,而我则是陇西成纪的李氏后人,我们皆出自名门望族。他“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人生不得意,大义灭亲检举谋反的岳父,受诬陷反被砍了头,我也觉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这样越想越亲切,越想越崇拜。

也就是说,李白的家庭、政治抱负及坎坷经历等方面,都与谢朓有相似之处。谢朓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他对诗歌发展的作用,都让李白为之倾倒。从开拓诗歌的题材、扩大审美视野,到诗歌的表达形式、写作技巧,乃至诗句锤炼,谢朓都对李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事实证明,李白将山水诗推向了最高峰。他的诗作境界开阔,清新雄伟,情感真挚,语言自然。在诗史上,李白是一位超越前代雄视百代的大诗人。追根溯源,李白能够继承和光大谢朓的山水诗,也得益于宣城这个山水诗的福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遭罪流放夜郎,后获赦南归,便一直徘徊于宣城附近,只是为了更靠近谢朓。寻找谢朓楼、敬亭山谢朓的足迹,幻想当年谢朓的言行举止,李白便可以彻底沉浸在独有的精神世界中。

有趣的是,李白不仅生前寻觅谢朓,死后也欲永伴。谢朓曾筑室于大青山之南,也就是谢公宅。李白仰慕谢朓,也仰慕谢朓曾经凿井、筑室、隐居的大青山。他对大青山情有独钟,数次来到大青山,先后写下《谢公宅》等多首缅怀谢朓的诗文。李白去世之后,最终安葬于大青山,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

李白穿越时代,不辞辛劳地崇慕前人谢朓。这种心灵相通,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天才者的孤独与无奈。想到古人的这段心灵相通,今人总会忍不住感慨、赞美。正如《由宣城泛湖东下》中所言:“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李白一生多次来到宣城,也多次登上谢朓楼,当然也就写过多首登谢朓楼的诗。晚年的李白,曾多次登上谢朓楼,甚至在连续两个秋天里,写下了三首有关谢朓楼的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怀着远大的抱负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但两年后,由于遭受谗言与权贵的排挤,政治上失意,只得弃官而去。怀着十分郁闷的心情,李白开启了游离生活。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深秋,一个晴朗的傍晚,李白来到宣州,与他的族叔李云相遇。他乡遇故知,这是一件让人喜悦的事情。两人随即游览了宣城的风景名胜。离别之际,两人又一同登上宣城的谢朓楼。

登楼而望,清澈的溪水,伫立的小山,橙红的夕阳,袅袅的炊烟,呈现出苍寒和静寂之色。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他既是李白的族叔,又是李白的故友,也是詩文俱佳、名重一时的诗人。李白与李云饮酒观景,高谈阔论,不由诗兴大发,展笔写下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李白并没有直言离别,而是重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昏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无限向往。时光一去不复返,令他心烦意乱。身处异乡的郁闷与忧伤,在秋风萧瑟之际尤为凸显,可以想象他孤独的心灵如何被这份秋意所触动。

李白伫立风中,眺望着谢朓曾吟咏过的山川,追忆这位一直崇敬的诗人。虽然古今世隔,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连的。这种茫然的心境,映射出他在政治漩涡中困惑与徘徊的孤独。正因为在官场上遭受挫折,前途茫茫,所以他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在精神层面上尽管可以自由驰骋,肉体却束缚于现实的污泥之中。源源不断的流水与无休止的烦忧之间,很容易激起联想。因此,李白强烈希望能够排遣这些烦忧,从而产生了“抽刀断水”的设想。这也表明了李白渴望挣脱内心的苦闷,然而现实往往与愿望背道而驰。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强烈的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李白在结尾处的感叹,也是在追求一种淡泊于朝堂之外,乘风于江湖之间的自由境地。明人如此评价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在表达忧愁方面,李白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纵观现代歌词,就会发现有很多字眼源自这首古诗,如“上青天”“多烦忧”“在人间”等。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相对来说,没有其那么有名。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李白独自登上了谢公楼。江城山影,景色十分明净。李白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画中一样。一开场,李白把他登楼时看见的秋景描绘出来,深深地抓住了读者。宋代学者严羽评论李白的诗作:“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的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美丽的句溪和宛溪在此交汇后,绕着宣城缓缓流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绕着宣城的丝带。清澈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静寂的原野,缕缕的炊烟,微黄的梧桐,呈现出秋光渐老的苍寒景色……

李白不禁发问,世上还有谁如我一般,会在这萧瑟秋风中登临谢朓北楼,怀念谢公呢?李白的感伤,随着秋风飘落。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同年秋天,李白自宣城前往金陵(今南京)时,还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寄崔侍御》,再次写到了谢朓楼。在这首诗中,李白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前半部分写离别故乡而独行,后半部分写与崔侍御的相见及相离,表达了相思之情。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李白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可见他对宣城的深厚眷恋。他把将要开始的漂泊之旅,比作“不系舟”,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出内心的矛盾、痛苦。离别是令人伤感的,在这离别之夜,满地白霜,哀猿啼叫,更为伤感。犹如一只孤独的大雁飞向南海,怎么叫人不心酸?作为过客,我再也无法登上谢朓楼。如同秋天的落叶,寒风一起,便要从敬亭山飘落到各自的归宿。

这首诗的格调略显低沉,和前两首诗一样,李白依然沉浸在悲愤的情绪之中。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令人回味。结尾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崔侍御是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郁贤皓在《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中认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这首《寄崔侍御》,主要表达了李白对崔侍御的谢意与别情,表现了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据《江南通志》载,咸通年间,宣州刺史独孤霖建叠嶂楼。这是在谢朓所建高斋基础上,实施的改扩建工程。后来,宋、明、清时期,又多次重建。其间,登楼吟啸的诗人极多,遂宣城有了“谢公城”“谢朓城”“谢公郡”“小谢城”等别称。嘉靖年间,曾复名高斋楼。光绪初年,知府鲁一贞再次重修,在谢朓楼原址修建古北楼,题二匾额,上层命名“叠嶂楼”,下层命名“谢朓楼”。

1937年,谢朓楼毁于日军的轰炸。千古胜迹,夷为瓦砾,邑人每至于此,多有慨叹。新中国成立后,谢朓楼故址被建为烈士陵园。

1997年,一座四檐高飞、曲径回廊、气势可观的新的谢朓楼,在旧址之上重现。新建的谢朓楼保持了光绪初年的建筑模样,楼高15米,为两层钢筋结构十字歇山顶仿古楼阁。全木结构,顶盖琉璃瓦,飞檐翘角,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其造型独特,风格古朴典雅。

一楼建筑呈正方形格局,每个立面由六根圆润的水泥石柱撑起,与温馨的木质门窗相得益彰。正面是宋代田锡的《叠嶂楼赋》,左右墙壁上挂着谢朓楼历史沿革图文。门前的楹柱上一副隶书对联笔力遒劲:“澄江如练行将赓谢朓之诗,叠嶂有楼抑且续独孤之句”。二楼正面是谢朓画像,两旁的对联是:“千古风流有诗在,一生怀抱与山开”。三层回旋木梯的墙上,有谢朓《高斋视事》五言古诗和一幅清人所绘《宣城鸟瞰图》。楼顶覆盖琉璃瓦,非常美观。楼基周围有历代诗文碑刻和修楼碑记。谢朓楼已成为宣城的地标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1998年5月,谢朓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名楼已再现,文运期再兴。

谢朓楼以人为名的特殊现象,显示了谢朓对于宣城的特殊意义。一座谢朓楼,名扬千古,群星闪耀,宣城由此享有“古是诗人地”的美誉。宣城的山水,因为谢朓、李白等诗人的山水诗篇,鲜活而灵动了起来,成为宣城的文化符号。应该说,宣城这块山水诗的福地,成就了谢朓。同时,宣城也因为谢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千百年来,诗人在看楼,楼也在看诗人,诗人看不厌的只有謝朓楼。

作者简介:王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水文化学者。现任西南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著多部(篇),共计720万字。多篇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报刊刊登或转载。代表作有“汉水文化三

部曲”——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及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丝路大通道——中欧班列纪行》《中国力量——高铁正在改变中国》等。作品被译为英、法、德、西、俄、阿、日、罗、波等文字。

猜你喜欢

宣城山水诗李白
安徽宣城:村里有群姑娘叫『小花』
小议山水诗写法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宣城小镇》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宣城以外看宣城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