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劳动能力
2024-06-06易海燕
易海燕
导读:劳动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技能,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劳动是刻在身体里的基因。从小培养劳动能力更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研究表明,在启蒙教育阶段劳动能力的高低和情感水平、认知水平、道德水平挂钩。在这样的教育基础上,绘本阅读和劳动教育的结合应运而生。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基础探究
(一)劳动能力培养重要性
劳动能力,指的是幼儿依靠双手、双脚、关节、大脑等对进行劳作和运动的能力,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幼儿园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因为幼儿四肢能力、肌肉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认知水平不足,思维和行动均比成人敏捷。现如今,不少幼儿园将劳动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幼儿园综合教育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形式,知识学习居于次要位置,这和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和身体条件息息相关。基于此,和游戏目标高度契合的劳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了关注。一个拥有较高劳动能力的幼儿,其身体发展水平、情感道德能力、思维成长水平通常不低,教育工作者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二)劳动教育特征
首先,劳动教育是一种具象化、实践性特别强的教育形式,它通常不包含过多说教,重视让幼儿亲力亲为,多做少说,用实际体验代替抽象感知。例如,亲自种植花草、到养老院慰问、开展拔河比赛、打扫教室、整理家务、进行小组比赛、实施运动项目、进行厨艺大赛等。上述活动中,教师退居二线,幼儿成为教育主体,负责在劳动中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其次,幼儿园劳动教育通常和幼儿身体基础条件高度契合,兼顾幼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例如,园所一般不会开展对身体力量、身高体重等要求过高的劳动活动,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肌体损伤和心理伤害,并且教师的监察、督促和安全防护责任非常重大。最后,劳动教育往往和生活教育、寓教于乐、社会教育等理念具有紧密关联,它不是脱离于社会实际孤立存在的,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休戚相关。虽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枯燥性,但趣味性和成就感也是必备的元素,否则幼儿的劳动兴趣和意识根本无法得到激发,劳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劳动能力培养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幼儿园劳动能力培养旨在发展幼儿身体能力,如肢体力量、均衡能力、大小脑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等;培养幼儿劳动意识,使其在园所内、家庭中、社会里自觉做出一份贡献,提升公民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互助意识;丰富幼儿情感道德素养,帮助幼儿养成成熟的劳动观念,使其既不过分劳动,注重劳动效率而非硬性的时间,也意识到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互帮互助或独立自主,它是一件光荣、可贵、平等、值得被称赞的事情;促使幼儿通过实践找到拿手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自信心、成就感和幸福感,积极影响其从事其他事务。
(二)难点
一方面,劳动是一项非常具体的行为,教师有时很难找准时机对整体教育活动进行升华和延伸,幼儿往往无法将特定的劳动进行有效内化,形成对劳动的更高层次认知。另一方面,劳动也是一项需要耐力、体力和毅力的行为。幼儿具有爱玩的天性,容易“三分钟热度”,有意注意(有目标、有意识、有一定维持时间的注意)时间较短,通常无法持续完成较为枯燥单调的行为。如何培养幼儿劳动兴趣,为劳动教育注入趣味性和必要性,同时鼓舞幼儿持之以恒,克服自身的怠惰和松懈,值得幼儿教师深思。
三、绘本阅读简析
绘本是一种兼具图像性和文字性的早期阅读模具,通常具有鲜艳的色彩、令人心仪的包装、让人爱不释手的排版和纸张、跌宕起伏的故事、含蓄蕴藉的巧思、丰富细腻的画面等,是创作者、市场宣发人员、启蒙教育工作者精心编排与选取而成的产物,寄寓了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特点,受到幼儿的广泛欢迎和普遍青睐。绘本阅读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教育活动。不少幼儿园设立专门的阅读区域,供幼儿随时拿取心仪的绘本进行学习。在这项教育活动中,幼儿和幼儿、幼儿与教师以绘本为桥梁进行情感共享和思维沟通,教学过程变得更生动有趣,很多教学难点更容易得到突破和攻克。
四、绘本阅读和幼儿园劳动教育融合性分析
为了解决幼儿园劳动教育难点,许多教师将绘本阅读引入其中。这是一种具有智慧巧思和理性思考的做法,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首先,在教育目标上,绘本阅读教学的培养目的涵盖艺术、思想、情感、劳动、健康、语言、科学、生活等方方面面,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劳动教育目标和绘本阅读目标呈现同心圆的包含关系。如果用数学概念来判断和解析,前者便是后者的真子集。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绘本阅读能弥补劳动教育策略在客观上扁平匮乏的劣势。绘本阅读可以和情境教学、戏剧表演、交流分享会、辩论大赛、象征比照、生活教育、游戏活动等联系起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形象性,拓宽幼儿劳动认知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劳动教育的终极延伸和升华。最后,在教学风格上,绘本阅读显然没有劳动教育那么严肃。它活泼生动、形式多样、趣味横生,能最大限度提升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劳动教育课程乐趣的提高,对幼儿劳动意愿的培养颇有助益,能从根本上改善幼儿不愿意劳动、无法坚持长时间劳动的典型问题。
五、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適的劳动主题绘本
绘本阅读和劳动教育的结合重点是后者而非前者,许多教师容易忽略这一点,或由于教学经验和水平的缺乏,致使融合课程本末倒置。单纯的绘本阅读活动已经能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不需要劳动教育作为补充或点缀。反之,劳动教育需要绘本阅读的多方助力。教师一定要搞清楚两者的因果顺序和逻辑关系。对绘本的正确选择是融合的首要步骤,也是融合理念的客观体现。要想提升劳动能力培养效果,教师需要遵守几点绘本筛选要点:一是主题和劳动有关。只有切实具备劳动元素的绘本可以让幼儿意识到阅读和劳动之间的关联,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无的放矢。例如,和职业介绍有关的《我妈妈》、和手工制作技巧有关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和家庭事务有关的《朱家故事》、和上街购物有关的《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都和劳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便于教师在劳动引入、劳动效仿、劳动延伸等环节中进行相应引入。二是具有劳动能力或劳动美德培养的价值。教师需要保证绘本主人公具有一定水平的劳动技能,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匠心独具,可以将布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光》的主人公具有精湛的艺术劳动水准,可以独立制作各种动物面具供自身佩戴使用;《超级小厨师》中的厨师可以切苹果、切奶酪、煮鸡蛋、煎香肠,将其夹到面包里做成三明治,厨艺精湛细腻;《妈妈的红沙发》的小女孩用自己的匠心和智慧成功帮助妈妈在餐馆里打工,存下了一笔钱。他们对劳动具有一颗热诚的心、一股坚持的力量、一种柔韧的巧劲、一段持续的兴趣。绘本角色的劳动能力和意识能率先点燃幼儿的劳动激情,推动其劳动能力的持续发展。三是绘本对劳动过程的展现需要具备趣味性。例如,《我妈妈》对妈妈职业形象、工作的展现非常精彩,画面色彩鲜艳明媚,角色肢体和神态刻画到位,劳动情境真切可感,蕴含强烈的劳动乐趣和吸引力,能引导幼儿体会劳动的趣味性,找寻劳动的永恒魅力。
(二)通过戏剧表演引发幼儿的劳动模仿欲
幼儿的一切行为都从模仿开始。他们具有天生的模仿欲和模仿能力,在劳动教育中,教师也要利用好幼儿的模仿心理,为幼儿树立劳动榜样,引导其在课堂和生活中持续效仿,争做班级劳动模范。戏剧表演是融合绘本阅读和劳动教育的最佳方式,在特定的演绎情境中,幼儿需要对表演内容、人物、情节、环境等做出客观细致观察与分析。绘本阅读过程便和劳动剖析、学习过程形成了重叠效果。例如,通过分析绘本《花婆婆》,幼儿产生了以下理解与感悟(由于幼儿语言水平、词汇量有限,以下归纳和总结加入了教师的点拨和润色):花婆婆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她劳动意志坚定,并且对劳动有着持之以恒的热爱;在劳动之前,花婆婆会观察鲁冰花的种植地带和具体效果,带着对劳动的虔诚和理性思考;虽然不幸摔伤了腿,受到了周围人的打击,她依然坚守对家人的承诺,努力通过劳动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体现了劳动不仅是一种客体行为,更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现;花婆婆游览各国,见识深远,攀登高峰,横渡海岸,说明了劳动是行动力的体现。经过分析交流,教师发现幼儿对劳动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超乎成人的想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绘本这种艺术载体的激发。特定的艺术形式、游戏方式和模仿形式,让幼儿能最大限度挖掘劳动的各种要素,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形式、舞蹈歌曲等进行展现。班级幼儿模仿了心目中不同的花婆婆,有的侧重于表现花婆婆的坚韧不拔,有的侧重于表现花婆婆种植水平的高超,有的侧重于表现花婆婆卓尔不凡的劳动智慧。他们的模仿生动有趣,和人物精神高度契合,同时掺杂和糅合了潜意识里对主人公劳动行为、能力、兴趣、意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通过感官刺激、心理激励、直觉暗示、直接引导等方式,能激起幼儿的模仿意识,让其通过模仿这种看似基础的学习行为,将劳动教育带到新的高度。
(三)建立有效的劳动评价机制
以绘本阅读为基础,教师可以开设各种评价体系,利用幼儿天然的胜负欲、成就感和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劳动热情和能力,在绘本和劳动之间搭建一座长期性的、坚固的、可靠的、艺术化的、隐性的桥梁。这种有效的劳动评价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特定的评价标准,如劳动相似性(模仿《花婆婆》种植鲁冰花、模仿《爷爷一定有办法》改造布料和制作衣物、模仿《光》制作面具等)、劳动创造力(做出和《忙忙碌碌镇》的主人公一样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劳动行为)、劳动强度(模仿《我爸爸》《我妈妈》中爸爸妈妈驰骋于各种职业)、社会劳动评价(像《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小女孩一样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了好评)、劳动意志力(像《花婆婆》的主角一样不放弃劳动,始终坚持心目中认定的劳动行为)等。以绘本人物、情节、场景为基准搭建一系列标准后,幼儿的劳动活动便有了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参照模板和评价模板,评价的要求和上限将会被持续拉高。二是精准专业的评价态度和水平。教师要秉持良好的劳动评价态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表格,让幼儿对结果有所信服。例如,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制作的每一件物品的精密度、创意性、实用性、美观度为参照依据,为幼儿效仿制作的物品打分,分数区间在1—10,兼具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评价体系。三是广泛的评价人群。教师不仅要采用师长测评的方式,还应联合家长、幼儿同伴、社区人员进行广泛评价,让幼儿知道自身的劳动水平在整体人群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从而对劳动产生更清晰、客观的认知,不至于在混乱、吹捧的评价中迷失方向,骄傲自满,适得其反。四是以鼓励式评价为主、问题剖析式评价为主的评价语言模式。幼儿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一套心理认知体系和防御机制,理性思考能力不足。如果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言,即便同时讲出了幼儿劳动的优缺点,幼儿真实的聆听效果、信息读取效果和理解效果也无法达到最佳,甚至他们会产生和教师本意截然不同的认知。首先,教师要将鼓励的点评放在最靠前的位置,因为幼儿在辛勤劳动后第一需求的不是理性批評,而是情感肯定和思想认可。例如,幼儿根据绘本《光》制作了小猪、恐龙、小鸟和狮子的面具,虽然在用色、实用性、美观度上明显存在不足,但教师也应第一时间肯定幼儿制作的辛苦不易和恒心,找出幼儿设计的优点,如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主人公一样体现了鲜明的心理特点等。其次,教师要将批评的话语进行包装,让幼儿易于、乐于接受,多采用“如果……就更好了”“相信你一定可以……”等委婉暗示性的句式,如“如果你能将花婆婆的房子画得再像一点,那你的作品就更加完美了”“相信你一定可以和绘本主人公一样做好垃圾清理”等。最后,教师可以辅以肢体、神态、语气等特殊的教育语言。研究表明,幼儿比成人更关注口头、文字语言之外的侧面语言,这些语言的叠加可以营造更温馨舒适的心理空间,让幼儿产生依赖感,更愿意相信教师给出的劳动指导。
六、结语
幼儿劳动能力培养一支都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内容,受到幼儿教师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绘本阅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育方式,具有灵活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等丰富的特征。它和劳动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幼儿启蒙的要求,采取一定的融合策略,实现劳动能力培养的延伸和升华,让幼儿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劳动兴趣、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认知,成长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