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访学,拓宽研究视野
2024-06-06杨春华
杨春华
出国访学,是拓宽研究视野的最佳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机构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访学事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强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踏入新的研究环境,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选择。几年前,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位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想就此谈谈获得的经验和感悟。
入乡随俗,拓宽文化理解的视角
对于访问学者而言,在调查研究中难免遭遇一个问题——文化理解层面的差异。为了完成《日本农村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和制度》的研究课题,我选择了日本山口县的一个乡村作为田野调查的实施地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当我去访问一家个体小卖店的女店长时,她恰好去送货了,家里只有她30多岁的女儿。我和她女儿约定了下午再拜访,并请她女儿转告她。聊天时,她女儿好奇地问我做什么主题的研究。我告诉她女儿,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研究。下午,我按照约定时间来到这家小卖店的时候,女店长非常不高兴:“我女儿非常吃惊地对我说,‘妈妈,你是老年人了啊!我才64岁,还不到老年!”
在日本,65岁开始进入老龄人口的统计范畴,而中国是从60岁开始统计的。64岁和65岁,在我们看来只有一岁之差,但被访者的心理落差竟然如此之大,这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使我意识到:一方面,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另一方面,“老年人”一词也许蕴含着一定层面的不积极因素,才使得被访者对其产生了如此大的抗拒心理。此事成为一个反省自我的契机,在后面的调查中我一直避免使用“老年人”这个词汇,同时在访谈用语方面尽量谨慎。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学术研究要入乡随俗。只有了解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以更包容的视角开展工作,研究才会更加顺利。
突破惯性,增强敏锐洞察力
出国访学时,不仅会遭遇文化层面的冲击,也会面临学术思维方面的差异——因为学术培养环境和生活经验不同,研究范式自然存在一些区别。访学研究中,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研究经验,能在未来的研究中通用到什么程度?随着从事研究时间的增长,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可能会使我们看问题的视野变得狭窄,从而带来思考模式的固化弊端。
研究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成为进入下一个研究的动力,但也可能阻碍我们对新研究的探索。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读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井上章一教授所著的《讨厌的京都》一书。京都城内的人,是如何看待京都城外之人的?井上教授作为京都城外之人,通过切身感受以及细致、敏锐的观察和思考,从研究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这种城内城外鄙视链形成的主要社會原因。从大家熟视无睹、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挖掘出问题的真髓,需要具备极强的观察力。探究井上教授著作成功的缘由,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窥探一二:“并不是说我发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谁都多少注意到了,但并没有特意去写,我去写了大家没有写的东西。说得好,是有胆量;说得不好,是对社会上沉默的原因比较钝感。”这是井上教授的谦虚表述。打破沉默,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是需要有高度洞察力的。
洞察力的形成,与研究者在多年研究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及其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新课题研究框架的建构,往往是基于研究者以往的研究经验,同时加入了研究者在新研究环境中的感悟。这种问题的建构过程重要且必需,但在付诸实践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新的研究环境中,只有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得到最大的研究收获。
博览众采,汲取研究者共有研究经验
访学研究生活中,我最大的收获来自参加各种专题研究会的心得。开放的研究环境,不同研究领域的主题研究会,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研究会的共性是规模不大、主题明确,除了发表者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参加。针对演讲者的发言,参会者可以畅所欲言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与大家一起讨论。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的担忧,没有职位高低的顾虑,只有学者这一唯一的身份。参加这种主题研究会,可以接触到很多前沿话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见识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可谓受益匪浅。
也许有访问学者会说“那不是我的研究方向”,这样想的话会错过很多接触前沿研究课题的机会。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是学者们通过各自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我们打开新的研究思路。例如,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在庆祝其创立30周年之际,举办了“世界中的日本研究”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历史、语言文化、舞台艺术、近现代文学及政治思想五个部分组成。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围绕着“日本研究”这一共同的主题,通过各自研究领域的视角,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呈现出高水平的研究内容。研究者共有的研究经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研究网络,而这个研究网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推动研究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在众多优秀研究者聚集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频繁举行的专题研讨会是重要的学习场所。在自由开放的讨论氛围中进行学术思维的碰撞,可以开阔视野、加深认识,改变学者固有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融入研究者学术网络,才能拓宽看世界的视野。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