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命教育中的儿童哲学思考
2024-06-06张冰逸朱小萍
张冰逸 朱小萍
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的现代生命教育理论,宗旨是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重塑生命价值观。3—6岁是幼儿生命价值观引导和培养的重要时期,但该阶段的幼儿身心发育处于初级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为此,教育者需要从儿童哲学层面分析幼儿生命教育理论与应用价值,帮助幼儿形成更清晰的生命认知。
理论基础:结合儿童哲学的幼儿生命教育
感性与理性协调下的幼儿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价值观引导教育,也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全人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以理压感”的案例并不罕见。感性是多元自由的,理性是单一固定的,以单一取代多元会制约生命世界发展的多样化,我们要避免仅以身高、识字、背诵的多寡去定义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哲学理论运用于幼儿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儿童哲学与生命教育核心指向一致,以儿童生存境况为着力点,辅助儿童达成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解读与认知,实现对精神世界的深掘与建构。儿童哲学侧重环境层面的宏观引导,鼓励学校强化幼儿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幼儿感兴趣的生命话题为切入点,让他们自主完成探索、思考、质问和解答过程,发展思维视域。
实践探索:具有哲学内涵的幼儿视角生命理念
为探究和明确幼儿对于生命认知的思维历程,通过和幼儿进行对话交流,了解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挖掘幼儿生命教育的哲学内涵。
物质衍生下诞生的人类生命。幼儿对于生命的诞生和来源有共同认知——母亲,但是这个笼统的答案无法满足幼儿的求知欲。通过讨论,幼儿认识到:生命的诞生是“果实”,生命的源头是“种子”,“种子的萌发”需要漫长的过程。但因自身认知能力和广度限制,幼儿无法自主探究这个漫长过程。进一步讨论后,有些幼儿提出“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观点,被另一些幼儿反驳“婴儿没有毛发”,这种探索路径又会在幼儿的认知步骤中循环至最初的问题。
生命的生长与渐变过程。幼儿主观或被动获取各种信息,知晓了人类生命形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不断生长转化的。在开展“身体的秘密”主题过程中,虽然幼儿对于“生命能够成长”有共同的认识,但对于“生长”本身却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幼儿以自主观察和经验为基点,认为生长是有尽头的,其时间可以被量化,即到了某一时间节点就停止生长。有的幼儿认为,生长过程不断持续、直至老去。也有幼儿提出其他观点,生长是缓慢演变的进程,无法详细感知到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但能在漫长的时间沉淀中发觉改变。还有幼儿认为,生长是突然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过程和结果难以察觉,却会在某一天突然被发现。
无法抗拒的生命衰老。在观察中,幼儿发现“衰老”并非仅仅存在外观上的变化,身体机能也会随之衰退。幼儿对于“衰老”的解读多以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为依据,比如:头发变成灰白色、眼睛变得浑浊、牙齿变得七零八落、脸上变得沟壑密布……在幼儿看来,衰老是各种负面发展的集合,这些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衰老是令人惋惜的事情,代表着没有能力再参与年轻时喜爱的运动和活动等。
生命死亡的认知和探索。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是生命的终点,也是每个生命的必由之路。对于幼儿来说,死亡让他们同时产生畏惧和好奇心理。教师借清明节之契机,带领幼儿开展“我们的缅怀”话题讨论。幼儿对于死亡的定义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普遍认为死亡并非彻底消亡,而是继续以抽象形式存在于世间,可能在白云上,也可能变成天上的星星……因认知发展程度的限制,幼儿尚不能真正理解“死亡”这一概念对于人类的特殊文化意义。
多重辨思:儿童哲学下的幼儿生命教育思考
正视“诞生与死亡”问题。生命起源与死亡概念作为相对敏感和深奥的话题,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避而不谈。幼儿对于此方面的提问与解惑,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阶段性总结过程,也是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认知程度的最佳方式,双方需要重视幼儿的质疑与思考,重新梳理优化教育理念,正视生命的诞生与死亡。年龄较小的幼儿不能良好内化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和家长应基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观察展开教学,引发幼儿深入思考。
跨越哲学思考空间,融合生命理念。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融合并构能为生命教育提供全新的应用思路,教师可以从原有的教学内容中延伸设计班本化活动项目,从生命诞生、生长、衰老、死亡四阶段的角度,分别设置“生命启航”“我的成长历程”“我已经‘老了”“我要去哪里”等不同主题,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下的幼儿观点,拓宽幼儿认知视野与思考路径。
给予幼儿基于客观事物的理性探索。理性思维是激发好奇心、探索欲的基础,也是哲学辨思的关键所在。依照幼儿心理发展特征,以绘本等直观内容为载体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在不同内容的绘本投放中,让幼儿从人类身体构造角度了解生命的自然发展,从亲情关系角度感受生命的温暖、培养感恩的品德,從事物发展角度理解生命的消逝。
儿童哲学建立在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以思考、探究的方式推动儿童精神层面的哲学建设。教育者应将儿童哲学思想理论引入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顺应幼儿各阶段的认知水平,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自我反思的方式推动思维发展,唤起情感体验,调动认知意识,培养“最近发展区”理念下的生命教育,激发幼儿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新城远香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