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生长于何处
2024-06-06吴晨光
吴晨光
“教育家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虚无的精神高标。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深刻理解其内涵,也要进一步追问“‘教育家精神生长于何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落实“教育家精神”内核的实践路径。
“教育家精神”生长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国之大者”的格局和情怀,要厘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的问题,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教师才能在平凡而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要明确意识到“立德”优先于“树人”,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塑造是教育的奠基工程,而且受教师自身道德、言行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精神高雅、厚德载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教师群体,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到“教育家精神”,这在本质上都是对教师的道德与素养提出的要求。最后,“教育家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一定要在“实践”上下功夫。“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教师一辈子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实干”。理想高悬于天空,但又在每位教师的岗位上,教师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国家和社会的接班人,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在工作态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教师的工作虽然烦琐、忙碌,但我们要重视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在细节上为孩子们的成长铸基。
“教育家精神”生长在经年累月的坚守中。2024年全国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分享了“大山里的摆渡老师”——王值军的故事。王值军老师曾扎根在湖北省崇阳县青山库区唯一的“孤岛”教学点,以校为家,风雨无阻。在他的培养下,曾经连初中生都没有的800多人的小山村,走出了46名大学生。教学点调整后,他又主动申请到边远乡村任教,用自己的肩膀托起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任教期间,他曾有几次调入镇上或县城的机会,但考虑到库区孩子的读书问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位库区老师,耕耘在大山深处,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一干就是28年。正是经年累月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坚守,让王值军成了造福一方、为山区孩子摆渡人生的好老师,“教育家精神”在他的身上无形扎根、悄然生长。
“教育家精神”生长在不断创新的教学中。教学始终是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无论在什么岗位、教什么学科,教师都应该坚守“课比天大”的原则,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于漪老师从22岁开始做教师,始终奋斗在教育前线,把教好每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华东师范大学叶澜老师深耕“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坚持走进课堂听课、上课、评课,提炼新教育的理论支撑,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时刻将数学思维、数学文化及思政文化浸润在课堂中,对他来讲,生活即数学,数学即文化。在《半条被子》的教学中,华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画一画“半条被子”。在比较中,学生体悟到用虚线和实线、阴影和空白可以数学化地画出“整条被子”和“半条被子”,这样认识分数就突出了整体、强调了单位。在凸显学科特点后,他进一步延伸出“半条被子”背后的故事,整堂课将数学学科和革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于漪、叶澜、华应龙三位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亦是“教育家精神”生长的地方。教师要针对不同禀赋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时代的學生创新教学,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智慧地去爱。
“教育家精神”生长在与时俱进的改革中。时代总是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前进发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也有相应的师者标杆和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但现实中,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经验主义、本本主义严重,不愿意学习和尝试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以语文学科为例,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后,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六个任务群。但一些教师未能深刻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没有自觉审视自身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是以隔岸观火的态度对待“学习任务群”,拒绝甚至恐惧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又如,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未必所有的教师都做好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的准备。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记者会上强调:数字教育属于数字中国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提供更加优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这一波颠覆性的时代巨变洪流中,教师如果不能顺流而上,必将被淹没和淘汰。因此,“教育家精神”还生长在与时俱进的改革中。
(作者单位:武汉华大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