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本“杀人”的书
2024-06-05
中国有官方修史的传统。修史可以用来教化、资治和明道,但也常被古代统治者用来美化自己的过去。不过,修史被借用为杀人之刀,却不多见。
一
魏忠贤擅长拍马屁,入宫没多久,便受到提拔,到明熹宗身边当差。成为皇帝面前“红人”后,宫中很多人开始巴结他。但东林党人却看不起他。魏忠贤为掌握实权,开始处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东林党。双方形成各自的阵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朝中打响。
阉党为了打击东林党人,炮制了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狱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其中对“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进行翻案是重要步骤之一。魏忠贤让其死党顾秉谦带几个人重修当代史,以便将其作为政治斗争的阵地——利用舆论当武器。
二
万历帝曾想立宠妃郑氏的儿子常洵为太子,这违背“立长立嫡”的祖训,遭到朝中东林党人的极力反对。万历帝孤立无援,只能立长子常洛为太子。男子张差手持木棍闯入太子寝宫,打伤太监后被生擒勘审。張差一口咬定,自己收了郑氏手下太监庞保、刘成的钱,才去杀太子的。但张差语无伦次,似乎精神有问题。万历帝下令以疯癫奸徒罪处死张差,并秘密杀死庞保、刘成,草草了结“梃击案”。
光宗常洛即位后,郑贵妃为讨好他,挑选8名美姬进献。光宗本已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他怕死,服用红丸。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亡,此为“红丸案”。
光宗的宠妃李氏,为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月,光宗便死了。李氏企图挟皇长子自重。朝中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人,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氏离开乾清宫。李氏无奈,移居哕鸾宫,是谓“移宫案”。
三
东林党人叶向高在主持编修《光宗实录》时,力持公平,基本上客观地描述了“三案”真相:“梃击案”“红丸案”是郑贵妃谋害光宗,欲以己子代之;“移宫案”是为了阻止后宫干政。
阉党为了从政治上和舆论上彻底打倒东林党,力主重修《光宗实录》,为“三案”全面翻案,推翻了东林党人之前的看法。阉党认定:张差确系疯癫,光宗之死是因为哀慕神宗,东林党人“移宫”是为了贪图“定策之功”。
此外,阉党还主持纂修《三朝要典》,进一步统一官方说法,指责东林党人贪图功名,排除异己,离间皇家骨肉亲情。该书充满对东林党的诋毁,成为阉党打击东林党的重要工具。
《三朝要典》撰写完成后,在朝野广泛传播,严重损坏了东林党人的形象。阉党借助舆论之力,把政敌往死里整,很多东林党人被迫害致死。 这种形势在崇祯帝即位后得到逆转。他常年生活在宫中,对魏忠贤阉党的罪行,耳闻目睹,一清二楚。他登基刚三个月,便一举铲除了阉党。他给被诬陷的东林党平反,并下诏毁掉《三朝要典》,将其列为禁书。
但到了弘光朝廷,《三朝要典》依然是政治斗争的武器。弘光帝朱由崧是万历帝宠妃郑贵妃的孙子,在南明朝廷建立之际,东林党人竭力拥戴潞王朱常淓即位,认为“潞王立,则无后患罪,且可邀功”。新仇加旧恨,即位后的朱由崧自然对东林党人颇为不满,重颁《三朝要典》打击东林党人。而这,又掀起一场风波,加剧了弘光朝廷的党争。
四
《三朝要典》颠倒黑白,连清朝统治者也看不过去,将其列入禁毁书目。军机处在奏折中说:“其书名为敕修,实一时阉党借此罗织正士献媚客魏,中间颠倒是非,天良灭绝,本应毁弃,又有狂悖之处,应请销毁。”
《三朝要典》开启了修史以助党争的先例,无怪乎明末著名文学家、抗清英雄吴应箕,在《启祯两朝剥复录》一书中认为,《三朝要典》欲盖弥彰,是杀人之书,可谓一针见血。这部书也成为史上臭名昭著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