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桁架人行天桥的计算分析
2024-06-04危玉蓉熊诚李静陈玉龙梁庆学
危玉蓉 熊诚 李静 陈玉龙 梁庆学
摘要:某人行天桥的主桥为简支钢桁架结构,桥梁平面布置为H形。通过MIDAS CIVIL软件对钢桁架梁、钢平台及连梁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還介绍了天桥设计要点,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行天桥; 钢桁架梁; 结构计算; 特征值
中图分类号:U448.11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交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的网络系统逐步完善,人行过街系统也在不断发展。按规范要求,当行人与非机动车穿越快速路或有封闭要求的道路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的方式[1]。其中,人行天桥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在一些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中由于中间没有设置绿化带,桥梁没有在跨中设置墩柱的空间,因此对人行天桥跨越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钢桁架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大、跨越能力大、造型美观、行人舒适感强等特点[2],使得钢桁架人行天桥被广泛应用。
1工程概况
某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为宜昌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线桥梁宽度为18~25.5 m,双向4~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主辅共面段长875.3 m,红线宽度26~56 m。
本文结合项目的项目特点,经分析研讨在主辅共面的交叉路口拟兴建一座人行天桥,对该人行天桥进行方案比选后,推荐天桥方案主桥为简支钢桁架结构,桥梁平面布置为H形,如图1、图2。该处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道路横断面布置为41 m。
2主桥结构设计
2.1上部结构
天桥主桥为简支钢桁架结构,采用“工厂节段预制、现场焊接拼装”的方法施工。计算跨径为55.55 m,钢桁架全长56 m,钢桁架宽5 m,高5.45 m。上下弦杆均采用箱型截面,截面宽度400 mm,高度为450 mm,板厚为16~18 mm。北侧两端分别接长14.669 m和17.037 m钢箱梁连梁,南侧两端分别接长19.457 m和12.681 m钢箱梁连梁,钢箱梁宽3.5 m,高1.2 m。
2.2下部结构
主梁桥墩采用钢平台接直径为1.2 m圆形钢柱,2.5 m×2.5 m×2 m承台接直径2根1.5 m钻孔灌注桩。连梁与钢平台固结。
3荷载计算
3.1恒载计算
(1)自重:钢结构78.5 kN/m3;
(2)桥面铺装:8 mm厚钢板及C30压模防水混凝土(均厚59.25 mm),纵桥向二期恒载(含雨棚、栏杆)按16.0 kN/m计算;
(3)基础不均匀沉降: 5 mm;
3.2活载计算
(1)人群荷载:跨度L=56 m,w=[5-2×(56-20/80)]×(20-4.2/2)/20=3.67 kPa;
(2)温度荷载:整体升降温±25 ℃;
(3)风荷载:v=27 m/s,风压为W0=v2/1.6=0.46 kPa。
W=K1·K2·K3·K4·W0=0.85×0.8×1.3×0.8×0.46=0.325 kPa
上弦杆风荷载为0.325×0.45=0.15 kN/m,下弦杆风荷载为0.325×0.45=0.15 kN/m。
4结构计算与分析
使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人行天桥进行验算。
4.1钢桁架梁计算分析
钢桁架结构分为上弦杆、下弦杆、腹杆,均采用梁单元模拟,如图3。
4.1.1钢桁架应力分析
按《公路桥涵钢结构规范》验算上部结构强度、稳定性[3]。
经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效应比偶然组合效应大,故以下只列出基本组合的结果。
工程结构危玉蓉, 熊诚, 李静, 等: 某钢桁架人行天桥的计算分析
4.1.1.1弦杆应力
由图4、图5可以看出,荷载组合作用下上、下弦杆的最大拉应力为103.3 MPa,最大压应力为67.1 MPa,均小于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容许应力[σ]=270 MPa。
4.1.1.2腹杆应力
由上图6可以看出,荷载组合作用腹杆的最大拉应力为67.6 MPa,最大压应力为44.4 MPa,均小于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容许应力[σ]=270 MPa。
4.1.1.3下横梁应力
由图7、图8可以看出,荷载组合作用下横梁的最大拉应力为94.4 MPa,上横杆最大压应力为3.3 MPa,均小于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容许应力[σ]=270 MPa。
4.1.2钢桁架梁挠度分析
4.1.2.1恒载挠度
全桥落架后自重、二期恒载引起的挠度见图9~图11(单位:mm)。
4.1.2.2人群荷载作用下挠度
由图11可以看出,人群荷载下最大挠度为12 mm
4.1.3钢桁架梁特征值分析
结构特征值分析采用子空间迭代法,二期恒载通过 Midas程序中荷载转化为质量功能,将二期恒载转化为节点质量计算。该桥在设计过程中,对比了3种不同截面的下横梁的特征值,如图12、表1所示。
经综合比选后,下横梁选择截面2(I形),3阶竖向自振频率f=3.045 Hz>3 Hz,见表1,满足CJJ 69-1996《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的要求[4]。随着振型阶数的增大,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也不断增大。
4.2连梁应力分析
主梁桥墩采用钢平台接钢柱,连梁与钢平台固结,如图13所示。
4.2.1连梁正应力
由图14、图15可以看出,连梁最大压应力62.0 MPa、最大拉压力49.5 MPa均小于210 MPa,满足规范要求。
4.2.2连梁剪应力
由图16可以看出,连梁最大剪应力18.6 MPa小于120 MPa,满足规范要求。
4.2.3连梁位移
由图17可以看出,连梁恒载和活载组合下连梁最大位移5.4 mm:5.4/20707=1/3835<1/1600,则连梁结构不需设置预拱度。
5设计要点
(1)节点处立面内外钢板采用整体板切割成节点板,不仅外观效果更好,还能改善桁架节点受力。
(2)大跨徑简支钢桁架结构设计时,影响钢桁架竖向自振频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桁架的高度。设计时应选择合理的钢桁架高度。
(3)大跨径简支钢桁架桁高取值都比较高,通常约为跨径的1/10,节点间距可以取得较大,以增加天桥的通透性,轻盈感。
(4)为避免共振,减少行人不安全感,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不应小于3 Hz,若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不满足要求,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调整设计:①调整天桥结构特性参数(断面高度、杆件规格、天桥质量)等,增大结构刚度来调整。②在结构上增设减震装置,减少结构的振动效应,通常采用TMD(调频质量阻尼器)减震器。
本桥是通过调整下横梁的规格尺寸,使钢桁架竖向自振频率满足规范要求。
6结论
通过对钢桁架梁、钢平台及连梁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1)在成桥使用阶段,主梁各截面应力分布良好,满足规范要求。
(2)结构在自重和人群荷载下的变形均满足使用要求。
本文针对该人行天桥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出了天桥设计要点,希望能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GB 55011-2021[S].
[2]刘晓捷,邵忠民,乔―宇.钢桁架结构在人行天桥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2(6).
[3]公路钢结构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4-2015[S].
[4]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1995[S].
[作者简介]危玉蓉(1985—),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桥梁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