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2版参考答案
2024-06-03
1. D(“表达了强烈的凄楚之情”错误。“岂学”有不应学、不想学乃至决不学的意思,抒发了王维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感慨。)
2. ①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首联以“柳”字略点折柳送别的特定场景,表现了送别的情谊。②对赵都督戍边报国的赞美之情。颈联中的“忘身”“報国”,表达了诗人对赵都督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叹。③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感慨。尾联寄寓了诗人不愿做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
3. B(“对英雄的追忆与赞美”错误,诗中没有表达对英雄的追忆,借用“羲和”这个典故代表的是自然的力量,由前文对春光的描绘转入议论,寻求造成春意盎然美景的力量之源。)
4.①李白认为人也应如春日盛开的桃李,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早日建立功业,名留史册;②李白感叹自己蹉跎岁月,富贵与求仙的愿望都未达成;③李白希望通过及时行乐、歌唱酣饮来化解落后于时间的忧愁。
5. C(“描写的是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裙带飘曳,以少女的劳动之美映衬了春日的西湖之美”错误,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写新生的蒲草在风中摇曳,就像是少女身上的裙带,并不是描写少女在田间劳动。)
6.①尾联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文直接铺陈西湖如画的美景,这是诗人不舍离开杭州的一半原因;②而“言外余情”则与诗人的人生境遇有关,与其回到京城朋党倾轧的官场,不如在杭州任上做点实事。
7.C(“虽睹烟花燃放之美景”表述错误,结合语境,颈联中的“烟花”,是指“春天艳丽的景物”,而不是“烟花燃放之美景”。 )
8.①从情感上:本诗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不予抵抗、一味退却行为的极大不满,对爱国人士纷起抗敌的爱国壮举的热情讴歌,体现了与杜甫诗歌相仿的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②从表达上:诗歌以感叹起笔,以失望、感慨继之,以希望收束,低沉回环,跌宕起伏,与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