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Op.5的音乐特点

2024-06-03田宇

轻音乐 2024年5期

田宇

[摘 要] 本文以《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Rondo A La Mazurka Op.5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肖邦在马祖卡舞曲创作中的个性化作曲技法与音乐特点,研究肖邦马祖卡舞曲的主题动机。总结舞曲中主题常用的动机类型,找出主题动机的运用规律,以及主题动机与马祖卡舞曲风格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肖邦马祖卡舞曲的节奏组合方式,不同结构间的节奏对比,节奏对位手法,以及节拍重音转换的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肖邦的作曲手法。通过对肖邦马祖卡舞曲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肖邦的创作不在于他创新了作曲技术,而在于肖邦对波兰民间音乐与已有的音乐元素的创新与运用。他广泛选用波兰民间的音乐素材--体裁、节奏与曲调,但他从不直接运用现有的音乐因素,而是充分把波兰民间音乐和自己所掌握的欧洲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相结合,把马祖卡舞曲发展成为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小品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肖邦;马祖卡;音乐风格;节奏;结构;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5-0083-03

一、肖邦《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的音乐特点

(一)戏剧性

1.高声部旋律与主题的变化

首先,肖邦写作《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的起始部分时,采用了弱起高低声部间八度旋律的模进,并在第二小节第一拍的第二个八分音符位置使用了颤音,这样的音响效果给听众一种特别紧凑而又轻快的感觉,这恰恰体现出马祖卡舞曲不规则的节奏型与波兰民族音乐韵味的特点。在作品的前8小节是全曲的主题,这个动机贯穿全曲,使各个乐段都彼此独立又紧密相连。第一主题来自民间音乐的“利底亚调式”,这种以自然大调为基础,第四级音为主音所构成的调式音阶,明显带有一种明亮的感觉,这首乐曲是在Op.5编号中,真正开始体现肖邦特色的第一首乐曲。虽然是Op.5,但乐曲创作于1826年,比Op.2、Op.3、Op.4写得要早。

其次,主题进一步扩展,主题旋律中第四拍和第五拍由单音变为了八度的音程,从而将主旋律进行变化,使其更加灵活、生动。独特的马祖卡风格更加凸显它来源于不同性格的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且力度较强速度较快的马祖卡;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拍上、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1],三种节奏风格的交织、重音位置的不断变换与肖邦强烈的民族情愫将作品的戏剧性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作品中,回旋曲的特征被肖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主题一次次呈现,使得各个部分更加联系紧密,在作品的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再现了主题旋律,并且将主题在高低声部反复出现,也印证了回旋曲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周而复始的循环在整首作品中的特点。

2.颤音与波音的运用

肖邦在《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中》,通过颤音的运用,突出了马祖卡的灵活而又俏皮的风格特点,表现出马祖卡舞曲的欢腾与舞蹈的场面[2],音符与音符之间衔接更加紧凑,充满张力。在作品中颤音与波音的使用非常广泛,较为明显的就是主部主题的旋律中,在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运用了颤音装饰音,在主部主题结束处,也使用了同样的颤音,突出乐段中的冲突性与对比性,并且将和弦解决在主音的位置,完美地做到了衔接下一乐段的缓冲,展现了肖邦过人的思维逻辑以及灵活的创作手法。

3.动机重复的变化使用

重复动机的出现是增强戏剧性重要的表现,肖邦不仅在主部主题中反复将主题变化出现,还在主题中连续三连音发展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重复动机手法来增强音符之间的对比度。

在主部主题中,肖邦将三连音动机的发展重复了两次,不仅在主调上将旋律进行陈述,还在关系大小调上将此动机再现,这样既避免了在听觉上重复的乏味感,还在乐段间对比中增强了戏剧性冲突。

一般来说频繁出现在作品中的节奏型可以视为一种动机,Op.5中三连音以及休止切分节奏型的运用较为频繁,我们可以发现,当这两种节奏型出现时伴随着旋律进入了主部主题或者主部主题的再现段落。

(二)动力性

1.三连音

肖邦在主部主题运用了三连音来增强音乐的连贯性与动力性,在节奏的变换中突出马祖卡舞曲的特点。实际上,这种三连音与八分音符的衔接,给听众一种忽快忽慢而又饱满的听觉效果,低声部和弦的伴奏与两种节奏型转换的起伏,形成了上声部华丽与下方声部平稳持续的对比状态,鲜明地表达出肖邦内心既波澜又平静的思绪。

三连音在《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不论在音阶、琶音还是在主题的发展中,三连音节奏型都有出现,作者将三连音作为一种动机不断地出现在作品中,并与多种节奏型、装饰音配合,将马祖卡舞曲的变化节拍重音以及F大调音阶明朗欢快的特点真实呈现出来。

2.上下声部连续音阶模进

在主部主题的结尾处,肖邦运用八分休止符以及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马祖卡节奏型的特点来创作,在此乐句中,音阶的模进以三连音的形式进行陈述,而八分休止符与三连音的结合模糊了重音的位置,复杂的节奏与跑动的音阶展现出极强的灵活性,突出了音乐主题俏皮的特点。渐慢、渐弱的音阶模进,将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衔接在一起,戏剧性地过渡到副部主题极弱的抒情乐段中。肖邦早期的马祖卡都带有明快、质朴的特点,Op.5也不例外,它具有波兰乡村舞蹈风格的特征,虽然在作曲技法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但丰富的和声运用与灵活的节奏变化为之后马祖卡舞曲的创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乐曲的结尾处,肖邦将整部作品的戏剧性与冲突性提升到了顶峰,下行音阶的模进运用了多种节奏型与装饰音来进行陈述,如休止切分节奏型、附点切分节奏型、波音和颤音的结合,同時伴随着极强力度弹奏的最高音过渡到极弱的最低音,变换的重音位置将作品推向高潮。将主题在低声部再现后正式进入结束段——(legato.)高低声部连奏而又快速的变化式音阶下行模进将冲突进一步发展直至落在主音并完成了最终的解决。

3.变化式音阶模进的使用

肖邦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音阶的模进,这些音阶出现的形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以不同的节奏、形式和状态出现,这样的陈述方式更加扩大了乐段的张力,避免了音乐的重复性与乏味感,在不断变化的形式中增添了乐句间的戏剧性冲突,同样也传达了这首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表达开朗、明快的音乐思想中去。

肖邦运用上声部三连音与下方声部八分音符的双音形成了3对2节奏对位的状态,并将下行三连音音阶拆分为以三度向上跳进后向下模进的发展结构反复出现在作品中,调性的转换将音阶的音响效果发展到了极致。

在主部主题中的三连音动机发展时,肖邦同样运用了下行音阶模进来推动节奏的渐变、乐句之间的衔接和旋律的发展,并且与低声部的音程形成了优美的和声。

主部主题再现的结尾处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半音化音程式的音阶模进,进一步提升了乐句的紧张性和迫切想要解决的愿望。

在乐曲将要结束时,肖邦将音阶的演奏形式发展到一种更具戏剧性与冲突性的状态,运用切分节奏型、波音与颤音的衔接与配合推动旋律的进行,而在综上的音阶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肖邦在写作时更加偏向将音阶置于将要结束的乐句或乐段处,不仅保持了旋律的流动性,同时还做了充分解决的准备,为进入下一乐句或乐段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4.琶音与切分节奏型的使用

肖邦在写作副部主题时不仅在下方声部运用了大量的琶音和弦,在突出伴奏声部饱满感的同时,琶音和弦演奏的音响效果中模糊了上声部旋律的节拍重音。肖邦还有意识地在上声部采用了带有十六分音符和十六分休止符的附点节奏型与三连音的结合,切分节奏型在整首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而Op.5中并不是以附点切分节奏型出现在乐段中,而是以十六分休止切分节奏型来进行陈述的,休止符的停顿感与忽快忽慢的切分节奏结合,将柔美而又舒缓的意境用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有着多种节奏型的交错,但并不像主部主题那样俏皮、活泼,而体现出更加温柔、幸福的一种画面。不难看出,肖邦在创作中是不断进行自我突破的,肖邦早期的这首作品,已经达到了诸多浪漫作曲家的作曲水平,虽然在作品中缺乏生活的历练痕迹,但在这里的抒情乐段中表现出了肖邦高人一等的天赋和独特的情趣。

5.低声部旋律

肖邦在写作时也灵活地将高低声部的旋律进行转换,复杂的节奏对位,乐曲的旋律不间断地在各声部陈述时,出现了少量的复调写作手法,这基于他吸收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养分,而在这个过程中肖邦不是一成不变、直接的照搬照抄,而是创造性地吸收并加以融入自己的情绪和波兰乡村舞曲的特征,进一步使插部具有艺术化和优雅化。旋律的进行没有卡农式声部间的追赶,而是以简单的双音进行伴奏,高声部四分音符的伴奏更加强调了3/4拍重音位置的特征。

转调后再现段以低声部旋律发展时,肖邦在创作高声部伴奏并不拘于单调的节奏型,而是选择运用复杂的节奏对位手法“切分音”来再现此乐句,这首乐曲中旋律的走向和节奏形式的变化被肖邦提升到了其他作品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不仅在主部主题陈述时,在副部主题的一些乐段中也运用对位手法来形成多变的节奏对位,改变了重音的位置,还与低声部旋律形成一种交错感,这是肖邦丰富马祖卡节奏型的一种方式[3]。

6.连续琶音的使用

肖邦在副部抒情主题结束处,衔接了一段跨度较大的几组琶音,三连音式的琶音更富有动力性,与之对应的下方声部则是重音在第二拍的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交替的伴奏组合,重音的交错与节奏的对位所表现的张力将旋律的发展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二、肖邦《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的演奏分析

(一)音色处理

1.颗粒性

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写作时十分注重每一个音符的颗粒性,这也使得这首作品所呈现给听众的效果是饱满的,这样的颗粒感音色贯穿全曲,在作品中,无论是颤音、波音、音阶、切分节奏、琶音和三连音都需要极其清晰地来进行演奏,这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很高,既要将旋律线条表达清晰,还需要左右手很好的配合来突出旋律重音与节奏的变化,来表达出马祖卡独有的节奏型和变换不定的强拍位置,所以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与基本功要求都是较高的,不仅要保持曲子的流畅度,最重要的是将重音与音乐的颗粒感表达清晰。

2.轮指演奏

肖邦不仅擅长创作带有抒情性质的作品,在技术上的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肖邦将主部主题中同音的三连音放到一拍中,这大幅提升了演奏者手指的协调性与稳定性这门功课的难度,由于速度的要求演奏者不得不使用不同的手指来演奏三个相同的音符,且达到音与音之间平均的时值与颗粒感的音响效果。演奏者需要将手指放松并用432指轮流快速轻触琴键,来为之后变化的节奏做相应的准备。

3.音阶与琶音的演奏

要想清晰地弹奏这部作品中的每一组音阶,需要极其灵活的手指跑动、平稳的手腕支撑和放松的肢体,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原速演奏的同时应对马祖卡变化的节奏型与重音位置,并且演奏者在演奏时手指不需抬太高,紧贴琴键便于转指。

演奏高难度琶音时同样需要大幅度地带动手腕来完成转指,并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来达到精准触键,在保证流畅的情况下,还需考虑乐句中伴奏声部中的重音分布,来突出旋律线条。

4.触键

触键是每一位合格的演奏者必修的一门功课,无论在弹奏乐曲还是练习曲时我们都应该先从节拍和重音入手,《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最具难度性的是它多变的节奏和重音位置,快慢速度的交替促使演奏者不得不去不断地改变手腕的高度去切换弹奏速度,并且还需要清晰的思路去控制左右手突出声部中的重音节拍,快速时应抬高手腕紧贴琴键,慢速时应用手腕和手肘带动手指完成抒情段落的陈述,做到这些才能够将这首马祖卡舞曲较好地演绎出来。

(二)歌唱性

肖邦的这首作品非常具有歌唱性,主要体现在副部主题,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其插部给人的印象是安静而又有所思索的,如歌的旋律优美甜蜜,像是沉浸在幸福中一样,更加鲜明地突出肖邦式浪漫主义气质,并通过富于色彩感的钢琴音乐织体,悠长的旋律,以及与主部主题的鲜明对比,一定程度引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创作技法“绘词法”,通过柔美细腻的抒情片段刻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4]。若想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作品的歌唱性,首先要分清每一乐句之间的联系,并了解作曲家创作的背景,将感情带入。在弹奏时,演奏者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马祖卡所特有的变化节奏型以及不规则的重音位置,其次需要对大调性的情感与波兰民间乡村舞曲的特点和韵味进行了解,着重处理带有情感记号与速度记号的段落等,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演奏。

结   论

通过对《F大调马祖卡回旋曲》Op.5的分析,揭示了作品戲剧性与动力性的作曲技法以及肖邦的创造力,他是浪漫主义时期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从情感上讲,他创作了一大批情感表达极其强烈的夜曲和其他作品;从技巧上来讲,他继承了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大师们在作曲方面的技术,不断突破,一生致力于钢琴作品的创作,并延伸到对民族与国家热爱的创作中。在本文中,我们对肖邦的马祖卡进行了分析,包括马祖卡的特征、音乐特征和演奏方法等,并为之后对其他浪漫主义时期之后的作品提供思路和方法。肖邦的音乐事业如此广泛,以至于他在不同体裁的钢琴创作领域的贡献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本文只是从他的马祖卡舞曲中瞥见了他创作马祖卡的吸引力,在这个体裁中可以看到他作品的高水平成就。肖邦还有众多了不起的作品,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应更加深入地去学习与积累有关肖邦的作品,继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2] 曲文.玛祖卡舞曲节奏在肖邦音乐作品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 万俐.肖邦《马祖卡》的音乐分析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

[4] 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庄   唯)

[收稿日期] 2023-12-21

[基金项目] 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中心教学研究项目(JSJYSJZXKT2023059)。

[作者简介] 田   宇(2000—  ),男,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大连  11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