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区语文联考的教学震撼
2024-06-03刘晓燕
刘晓燕
摘 要 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命制的2024年1月下旬九省区高考适应性演练语文试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包括语文概念题的大面积消失、不考知识背后的知识支撑、跨媒体表述的多媒体协同、文本信息筛选的信息繁杂与生活情境载体的生活感知等方面,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试图对试题进行研究,整体把握其命题特色和考查重点,以窥2024年高考命题新趋势,为接下来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九省区高考适应性演练 语文概念题 命题特色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
2024年1月下旬的九省区联考(九省区高考适应性演练)的语数英三科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命制,选考科试卷由各省区教育考试院自行命题。其中语文考试难度不低,试卷新题频现,考题新知频出,考查载体大变,震惊了广大高三师生(很多复习的根本没有考到),波及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认识它、研究它与思考它,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乃至中学语文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一、语文概念题的大面积消失
什么叫语文概念?语文概念即语文课程知识概念。语文课程知识是从相关学科中筛选出来的,与相关学科知识不一样。语文课程不同于数理化等课程,数理化等课程按照课程要求从其现在的学科中剪裁而成:数学课程剪裁于数学学科,物理课程剪裁于物理学科,化学课程剪裁于化学学科……语文课程没有一个现成的独立学科,与小学的思品课程一样,是根据课程要求从多种学科中剪裁或摘取出相关内容组成的,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传媒学、修辞学、逻辑学、美学、哲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文艺学、文化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的知识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都成为语文课程知识。
语文概念题只是关于语文课程知识概念的考题。比如,“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依次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论证方式概念题。因为它们所考查的知识已经从文艺学、文章学学科中选进了语文课程,应该统称为语文课程知识概念题。这次九省区联考,除了第22题是因果概括概念题,几乎没有语文概念题。首先是第4题,以前常考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述思路”“行文脉络”“论证特点”等知识都没有考虑,而是设置为图文选择题的形式。试卷中小说阅读的人物分析题、文言阅读的文化常识题、诗歌阅读的写法欣赏题以及语言文字运用的语病题、标点题、人称题等题型消失了,考生总结的许多语文概念的定义要点与应用规律也没有用上。
语文高考所青睐的语文概念题大面积消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语文概念到底要不要教?语文知识要不要学?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又应该怎样教与怎样学?
概念是人类思维对事物、事件或思想的抽象表示,是构建知识、语言与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概念就没有课程,没有知识就没有教学。笔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语文课程知识概念还是要教的,语文知识概念的内涵、外延的认知与运用,语文知识概念与其相关学科知识概念的区分,语文知识概念的分析与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学科有一二十种,这些学科的知识浩瀚无边。试卷从中仅采撷一两朵浪花来命制考题,如第19题的辨析“给”的多种介词意义,多数考生没有可靠的办法解题。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警觉:与语文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多不胜多,怎样教得完?这就需要选择,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教。“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认为是“不虚饰”“有实用”的知识“最有价值”。所以,教师应当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出发点,选择那些实用性较强且与语文知识相近的学科知识来教。
二、不考知识背后的知识支撑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转变的命题理念,语文高考不考知识似乎已成共识。无论语文课程知识,还是相关学科知识,至少都不是考查重点。实际上,任何考题都不可能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撑,如小说《牵手》阅读最后一题:
9.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这道题令不少考生发怵,甚至语文教师也无从下手,有教师还误解成“第一人称叙述”,主要原因在于不知其背后潜藏着的一项叙述学知识,即人物讲述有限视角,它是指作为讲述者的某一人物只能讲述自己所感知、所认识与所理解的一切,文章表达的内容会受到这一人物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有限视角相对立的概念是全知视角。两种视角的差异在于:有限视角使读者更易体会人物心理,更易产生好奇与想象,更易获得波澜、悬念等艺术享受;而全知视角使读者更易体会作者的倾向,更易掌控人物与情节,更易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据此,这题答案为:从盲人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曾明的心理状态,感同身受;让刘主任的行为和言语显得有些奇怪,引发读者好奇和想象;使得刘主任是盲人这一重要事实直到结尾才揭示,有出人意料之效。这项学科知识虽未进入中学语文课程,但与叙述人称这一语文知识接近,高校招生考一考也未尝不可。
有的考题背后潜藏的虽是语文課程知识,但比较复杂,需要考生提取多种语文知识方能正确解题。如文言断句题: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督兵A 疾B 进C 行D 至阴山E 遇其斥候F 千余G 皆俘以随军。
考生如果不知道“进行”二字的古今异义知识,就无法把“进”与“行”分开来断;不清楚“斥候千余”为定语后置句式,就无法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断;不把握相应的人(三种人)、地(未至阴山与至阴山)、事(遇斥候与俘以随军)等语境知识,则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即“(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全部俘虏了他们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同样没有办法准确断句。命题不明确指出考查哪些知识,而考生必须综合上述知识才能作出正确解答。
这类表面上不考知识实际上却有知识支撑的考题越来越多。考生怎样才能发现考题背后潜藏的知识呢?考生既要注意考题的阈限,明确所属范围再寻找与之相应的知识;又要注意考题或问题背后潜藏的多种知识及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要注意平时积累语文课程知识,乃至和语文课程知识接近与相邻的学科知识,以便提取为之所用。
三、跨媒体叙事的多媒体协同
跨媒体叙事(Transmedia Storytelling)是一种先进的信息传播创意理念,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在2003年首次提出。跨媒体叙事不同于传统叙事,而是一种基于多媒体协同的文化活动。多媒体协同是跨媒体叙事的前提,没有多媒体就没有跨媒体。多媒体一般包括文本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现代文阅读Ⅰ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就是一道跨媒体叙事题。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Ⅰ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
B.文化Ⅰ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
C.文化Ⅱ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
D.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
气温条件 燕山—長城南北地区史前文化及存续期 生计方式
解答这道选择题需要跨越传统文本媒体,协同文本文字、图表及其文字等多种媒体的表述。不难发现A、B项中“文化Ⅰ存续期内”对应的“生计方式”为“农耕”,C、D项中“文化Ⅱ存续期内”对应的“生计方式”为“农牧并重”;再协同文本媒体中“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的表述,与图表中“公元前1000”以降的表述,可知“文化Ⅱ存续期内”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完成。所以,此时“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明显错误。如此协同文本媒体与图表及其文字媒体的表述,可以解答出这道题的答案为“D”。
尽管这道跨媒体叙事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对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跨媒体叙事的多媒体协同解读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协同多媒体以解读跨媒体叙事的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关于跨媒体叙事将不再局限于人机之间,还包括与环境交互的前瞻性认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根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多媒体协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他们适应未来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协同化社会而奠定基础。
四、文本信息筛选的信息繁杂
文本信息筛选是信息类文本阅读测试的常见题型,可文本信息通常纷繁芜杂,容易影响信息筛选效果。如现代文阅读Ⅰ的最后一题:
5.哪些因素对欧亚大陆游牧业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首先,其“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的“材料”为两个文本材料,非连续性文本的综合阅读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而“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亦增加了筛选信息的复杂性。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考生如果没有清晰的信息认知能力,是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的。
这样的考题也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很少有语文教师专修过语文信息加工教学法。从某种角度来讲,培养学生语文信息加工尤其是信息筛选能力,应是高校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的盲点与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
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方法很多,要求原则也不少,依点寻点是关键。什么是依点寻点?就是依据问题之要点寻找文本中相应的要点。就选择题而言,每个选项都有可依据的要点。本题是简述题,其要点复杂些,至少有“哪些因素”“欧亚大陆”“游牧业的产生”等三个要点,要点越多限制性越强,所寻材料要求越高。“哪些因素”,指“因素”有多个,不可能一个;“欧亚大陆”指特定的地域范围,不在这范围则错;“游牧业的产生”与“放养型畜牧业”的产生不同,不能张冠李戴。因此,应当依据这三个要点到文中去寻找。也就是说,答题必须满足寻到三个要点的条件。其答案为:“气候波动,欧亚大陆转入冷期,推动与原始农业结合的放养型畜牧业产生;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敏感性,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转变其自然带属性;马的驯化与马具的发明,人类对马的利用,使畜牧业进一步与原始农业分离,成为游牧型畜牧业。”
一言以蔽之,信息类文本阅读中信息筛选所面临的信息繁杂的难题,可以采用依点寻点的办法解决。考生只有认真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文本,进行相应的思维整合,才能依照问题要点寻到文本要点,以解决信息筛选的难题。
五、生活情境载体的生活感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承载考查内容的载体分为两种情境,一是生活实践情境,二是学习探索情境。其实,学习探索情境并不是新事物,许多试题中承载考查内容的都是学习探索情境。它们源于真实的学习研究与思考的过程,涵盖学习探索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生活实践情境则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高考试题往往以此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这次九省区联考的四道作文题,只有河南、黑龙江、甘肃三省的“交错带”属于学习探索情境作文题,而高考报“选专业”、亲戚朋友“送礼与送钱”与“‘文化遗产征稿”等三道作文题都是生活实践情境作文题。
生活实践情境作文题的审题立意与构篇行文,与学习探索情境作文题不尽相同,学生应当进行必要的生活感知,不能仅仅局限于理性认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生活感知?这也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教学问题。
感知的意思是感官认知,人的感觉器官无法直接认知外界事物,需要将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传送给大脑,由大脑来认知处理。如果感官感觉浮泛或虚假,大脑认知便不可靠。在考场或教室中,怎么通过感官对文本表述的生活情境进行感觉呢?不妨运用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越是这样想象,感觉越真切,代入感越强,越容易身临其境,大脑的理性认知效果就越好。就亲戚朋友“送礼与送钱”一题而言,考生可以想象送礼一方“精挑细选”的过程、“接受礼物的一方”的行为、“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的方式及接受礼与钱时的种种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大脑进行理性思考,完成心智系统转换。
六、交错带现象的非交错厘清
安徽、贵州二省设置了一道三种“具体方向”的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1)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2)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3)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
請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显然,第二个方向写议论文或说明文都可以,第三个方向则写记叙文为好;第一个方向用什么文体则不容易决定。其中“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主要是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文风格”,二是“人文内涵”写法。两者交错后,便是“人文内涵”写法的“说明文风格”(或“说明文”风格的“人文内涵”写法)之交错带。
这个交错带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说明文风格”,即对客观事物作出介绍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科学的认识;主要在于使人有所知,让人获得新的认知教益。二是“人文内涵”写法的属性,即含有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主要在于使人有所感,让人获得浓厚的精神文化滋养。厘清了这两种非交错带,则易于理解“人文内涵”写法的“说明文风格”(或“说明文”风格的“人文内涵”写法)之交错带。具体来说,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的部分内容:
中华茶韵润心间
遥望千年文化长河,中国茶文化如一枚涓涓涧水的玉璧,在时间的雕刻下闪烁着千年的芬芳。细品这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方能领略中华传统之美。
纵观历史之川流,茶的发现早已刻在《神农本草经》的古籍之中,如初春的芽叶轻轻绽放。岁月的雕琢,茶文化从“茶解寒温饮”的民间习惯演变成博大精深的文化。茶的起源,是对大自然深邃感悟的注脚,更是中国人对生活、人际的深刻领悟。
……
我自幼被家人引导品味茶的文化,如同春水悠悠,滋润心灵。高一时,我步入茶艺社团,学习茶道、参与茶文化活动,更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一次茶道表演,精心的布置如同一幅文学画卷,我在其中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这段经历让我深信,茶文化的传承需要亲身参与和传播。
……
在千年的光阴中,中国茶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茶,是一场恢弘的文明交响曲,值得我们用心守护,用行动传承。我们每一个热爱茶文化的人,都是传承者和创作者,在这片文化花园中,用心奏响茶的韵律。
这篇“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中国茶文化作文,仍然是一篇说明文。但这篇“介绍”既有科学的说明,又有文学的描述;既有真实的介绍,又有热情的推介;既有客观的呈现,又有主观的倾诉,是一篇“注重其人文内涵”的说明文。
九省区联考语文试题传递出客观选择题明显增多、语文知识概念题大幅下降、相关学科知识考查初见端倪、跨媒体综合阅读与生活实践情境载体悄然增加等信号。无疑,这既是新的启示,更是新的挑战。我们应当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针对具体考题的具体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通联:江苏赣榆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