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物入侵谈起

2024-06-03包春莹

山东画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十日谈生物入侵例子

包春莹

《生物入侵十日谈》入选第四届“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年第四季度影响力图书书单(科普类);获第37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之前我在对中学生物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有老师问:“教材里讲的素材我们这里没有,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怎么教呢?有那么多入侵生物吗?让学生调查什么呢?”我问:“您自己做过调查吗?”她说“没有”。我想,很多素材无非是一些例子。教材里介绍的例子可能在某些地区不常见,教学时可以选择当地常见的例子让学生分析。

自那次讨论之后的这一两年,每到一处出差,我都会留意是否有入侵生物。比如2023年6月在河南鹤壁,我看到了很多一年蓬,并发现新建的绿化带里鸡屎藤已经泛滥(鸡屎藤在北京也随处可见);后来到成都,见到了马缨丹、垂序商陆、福寿螺等。

无意中看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了“科学十日谈”系列书,其中有一本是《生物入侵十日谈》,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作者,一位是我的本科同学亚辉,专门研究鱼(特别是洞穴鱼);一位是本科时教我植物分类的刘全儒老师,至今我还在不停地求教于他;还有一位是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

书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是一本很棒的科普书,推荐给大家。其实之前我还读过一本牛津科普读本《生物入侵》,那本也不错,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有很多精彩的实例,唯一的缺憾是,那本书里举的例子多数都是国外的。而《生物入侵十日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更具针对性。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呈现的,读时你会感觉是在与作者进行亲切的交谈,而几位老师的问题及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角度会带领你一步步深入思考。

对于一线生物学教师,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呢?

首先,可以获得大量的关于生物入侵的事实和信息,这些内容能够成为教师教学时鲜活的素材。我在阅读时发现,有一些信息是颠覆我认知的。比如,我在北京及老家经常见到的蟑螂、意大利苍耳、泽漆、苘麻、长芒苋等,居然都是入侵生物;褐家鼠、小家鼠(它们的白化品种就是实验室里的大白鼠和小白鼠)也是入侵生物;我们常吃的鲤鱼竟然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入侵种之一。

其次,可以加深对入侵生物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不经过一个个鲜活的入侵实例的分析,我们可能对相关概念认知不够清晰:作为成功的外来种,它必须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繁衍后代(桉树不是这样的);通过基因改良产生的物种,如果制造了一定的危害,也应该被纳入入侵种。对一些名词(如归化种、外来种、入侵种)的辨析及新名词(多样性阻抗假说、繁殖体压力、伴人植物、入侵崩溃)的学习,也能够加深对生物入侵这个概念的理解。

读这本书还可以增强整体思维意识,扩展观察自然界的角度、增强观察的敏感性。每一种生物都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联系可能是人类还未曾注意到的;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引种时要特别谨慎,全面考虑。同时,每一种生物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及传播和扩散能力,当我们观察了生物多种多样的“智慧”之后,我们观察事物的敏感性自然就会提高。比如,去年我仔細地看过意大利苍耳,却从未想过它这么机智,居然进化出了上位种子和下位种子。

通过阅读实例,还可以增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几位老师在对话时反复提及,对于人为引进后造成入侵的物种,是在引进的时候没有慎重考虑吗?不是的。几十年前,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还远不如现在深入。科学就是随着证据的积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影响,社会发展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初高中学生应该理解的。

读这本书更能提升社会责任感。不管是科学教师还是普通学生或民众,我们都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虽然大家多数不是决策者也不是科学家,但在入侵生物的科学传播中,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有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可能就会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不随意携带动植物回国、科学放生、发现入侵生物及时上报等。这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编辑/崔秀娜  设计/蔺震)

猜你喜欢

十日谈生物入侵例子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班主任工作十日谈
———对话家长》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马缨丹入侵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十日谈:印度岩画与宗教文物纪行(下)
十日谈:印度岩画与宗教文物纪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