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民俗与江南地域文化传承

2024-06-03付阿敏

秀江南 2024年4期
关键词:江南地区民俗文化民俗

付阿敏

民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随着地域文化的发展,民俗的内容不断丰富,表现形式更多元,涉及的范围更广。江南民俗是在江南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与江南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息息相关,在江南独特的环境中孕育了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江南社会的每个角落,内化于江南百姓的日常生活。江南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筑风格、节日庆典以及民间服饰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江南民俗文化,成为江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推动着江南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江南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气候湿润、水网发达,有利于水稻生长,素称“鱼米之乡”。经考古发掘,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的水稻种子,可见江南地区在当时已开始种植水稻。稍晚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也发现了水稻等作物。《史记·货殖列传》明确记载了江南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江南饮食习俗的显著特征。作为我国水稻作物的主要生产地,江南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这深刻影响了江南百姓的物质生活和饮食习惯。

江南社会由业稻传统逐渐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民风民俗。《清嘉录》所载苏州及周边地区的节令习俗中,有许多与水稻种植、收获等活动有关。例如,新年伊始人们就十分关心水稻长势,有“看风云”之俗,正月初一早晨起来观察风向和天上的云,祈盼新的一年能有好收成。又如,苏州地区有谚语“秋毂碌,收秕谷”,意为立秋之日如果打雷则预示稻谷颗粒长不饱满。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算好一年所需的粮食,将米全部舂好、存于粮仓,俗称“冬舂米”。这些节令习俗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在水稻种植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社会行为习惯和文化传统。

宁绍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稻作生产区,水稻种植有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此地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当地文献中多有记载由水稻种植形成的民间习俗。如清光绪《慈溪县志》《镇海县志》等志书记载,新米收获后做的食物要先供奉神灵和祖先,感谢他们的保佑才得以有好收成。这既体现了江南人民对粮食的珍视、对祖先的敬重,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

江南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优势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数千年来,江南稻作技术日益精湛,与水稻种植相关的诸多民风民俗也沿袭至今,成为江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不断丰富江南文化的内涵。江南民俗世代相传而不辍,江南百姓在经年累月的习俗坚守中完成了对江南地域文化的扩容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同地域受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易拆易装的草原蒙古包、方正对称的北方四合院、细水楼台的江南宅院,都是人民群众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逐渐创造出来的建筑类型,是不同地域的文化符号。

梁思成将我国住宅大致分为四区,即华北及东北区、晋豫陕北之穴居窑居区、江南区、云南区。其中,江南区主要指“长江以南各省,东自江浙,西至川黔,南及闽越”地区。“南方温暖卑湿少风,故楼居之风较盛。”江南多雨,气候湿润,江南百姓为获得更好的居住体验,不断探索更舒适自在的建筑模式,并渐成风格。江南拥有秀丽的山川、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些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与江南建筑的特点息息相关,从不同侧面影响著其布局和构造,塑造出多样化的江南民俗文化形态。大部分的江南民居构架趋于轻简,所用建筑材料比例瘦细,窗小门窄,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江南的建筑在建筑史和文化史上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承载着古老江南的厚重文化,保留着江南民俗在岁月中变迁的痕迹。

在温润的江南大地,有无数传统村落,星罗棋布,在河岸、在湖边、在山脚,犹如散落在大地上的璀璨珍宝,熠熠生辉。地处江南核心位置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传统古村落不仅数量多且保存得较好。截至2023年,国家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共计8155个,其中,江苏79个、浙江701个、安徽470个,三地合计约占全国的15.3%。这些传统村落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江南地区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的完美结合。散落在村镇空间的民居、桥梁、亭台等建筑,成为江南民俗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江南建筑的布局、风格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江南历史文化,从遗留至今的古建筑中可以窥见江南民众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这些建筑是江南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具象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体现了江南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勾勒了江南地区建筑民俗的发展轨迹,更见证了地域文明的演进历程,蕴含着江南文化的精神脉络。

江南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位于长江中下游,且东临大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除大量种植水稻外,也多种植棉、麻等纺织作物,催生了江南地区的纺织业。江南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江苏省志·纺织工业志》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江苏地区就已经有人用石制纺轮、陶制纺轮、渔网坠、骨针等工具进行纺织。随着时代的发展,棉、麻等原材料种植和纺织技术不断进步,便利的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和充足的劳动力,为纺织工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江南地区纺织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全国主要纺织工业重心之一。

江南地区悠久的纺织历史影响着百姓生活和民俗风情。浙江湖州地区有许多与桑蚕、纺织有关的民间习俗。每年端午节和小满,百姓都会举行庆祝活动,湖州有“谢蚕花”、德清有“吃蚕花饭”等习俗。此外,还有“小满动三车”之俗,三车即丝车、油车、水车,小满一到,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劳作,一派繁忙的景象。每年四月,养蚕人将丝背到城里,卖给收丝的商贩,称为“卖新丝”。

江南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节日庆典和民间服饰的发展演变。以元宵节为例,江南地区民间元宵节活动丰富多样,其中尤以“闹灯”为重。江南的灯市,在春节前就已开始,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形成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江南灯市的花灯制作精良、色彩鲜艳、造型奇特,体现了制灯人的巧思和高超的技艺。花灯多以纺织品为原材料制成,纺织业越来越繁荣,元宵节花灯的制作材料越来越精良、造型越来越多样,闹灯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直接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和制灯技术的进步以及江南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弘扬。江南百姓庆祝元宵节的各种习俗不断推动着江南地域文化的繁荣。

服饰与当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息息相关,是各地民俗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服饰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审美样式等都大不相同。发达的纺织工业带来了高质量、多类型的纺织品,为江南百姓的服饰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持。在富足的江南,人们的穿着越发讲究,服饰越发华丽。如浸润在江南文化里的苏州城,衣服既美又精,款式新颖,不仅达官贵族衣着华丽,就连普通商贩和工人干完活也会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去喝茶听曲。服饰作为民俗生活的直接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江南地区百姓服饰是江南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蕴含着鲜明的地方审美理念和民风民俗。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地域文化则是民俗的集中体现。民俗的演化过程也是地域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地域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資源禀赋和文明基础,为重心南移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土壤,推动着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江南一带的民俗文化也随之繁荣。人员不断聚集,财富不断积累,社会经济日益发达,江南文化逐渐繁盛。发达的社会经济为民俗文化的形成、传播奠定了基础,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崛起的江南地域文化推动的结果。

民俗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承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必然会改变。民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融合,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如民国《定海县志》记录了当地商业经济的繁荣,发达的海运提高了百姓的经济收入,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乡风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江南一带商业经济繁荣,不同地域交流频繁、相互影响。如《歙风俗礼教考》记,徽州商人往来各地,将江浙一带的风俗习惯带回家乡,使徽州地区百姓生活习俗不断更新变化,徽州一带男女服饰风格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丰富了整个江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形态。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并逐渐探索出更适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形式,获得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有些民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走向消亡,体现了地域文化的自我净化和发展机制。人民群众在传承民俗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优化、创新民俗形式,推动地域文化良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不同地域之间交流互通,加速地域文化的交融,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不断传承演进的民俗文化为江南地域文化的延续注入了生命力,江南文化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作者系江苏省方志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江南地区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状况
论明代江南民间书坊的勃兴及其社会意蕴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