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剧像失恋:拿什么拯救“完结综合征”
2024-06-03黄彬彬
黄彬彬
剛到3月,已有不少影视剧热播,优秀的作品令人欲罢不能,烂尾的作品让人愤愤不平,但看完后我们都有可能出现一种空虚感,甚至有种失恋的感觉。这其实是“完结综合征”,指看影视剧时非常投入,情绪随着情节起伏,看完后心情反而空虚、寂寞、难受。
完结综合征不仅出现在看完影视剧之后,看文学作品、漫画,甚至是经历重大事件(如婚礼)后,人们也可能出现这种感觉,并且看的作品越长,重大事件准备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这种感觉。
这种“忧郁”不是真正的忧郁
虽然完结综合征又叫系列后忧郁,听着很“致郁”,但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看完剧人就抑郁了。心理学研究指出,完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健康的心理现象,它意味着你在阅读、观剧等活动中很专注、很享受,甚至情绪很兴奋、很激动。它会刺激你寻觅下一部优秀的作品,甚至激发你的创作欲。完结综合征就像你即将结束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但内心又很不愿意结束,刚开始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心怀不满,并倾向于质疑生活中的一切,但通常在几天或一周后就会有所缓解。
完结综合征为何会出现?因为“全剧终”意味着虚拟人生体验也结束了。看都市女性群像情感剧《烟火人家》时,有人代入一心关爱保护孩子却不被理解的母亲孟明玮,有人代入承担着家庭重任、承受着无尽失望委屈的孟菀青,有人代入恋爱美好婚姻却遭遇困境的孟以安,也有人代入母亲控制欲极强、情感和工作经历都不顺的女孩儿李衣锦,还有人代入阳光开朗、勇敢追爱的陶姝娜……充分感受着人世间的情感羁绊,学着变得更独立、更强大、更自由。但是当剧播完,我们的虚拟人生体验就被迫结束了,少了一个心灵可以暂居的群岛。
此外,没法再点“下一集”也意味着上帝视角的掌控感消失了。看《猎冰》,我们知道赵友男和黄宗伟等角色的性格与过往,知道在每个时间节点怎么做最好,也预判了他们的结局,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具有确定感和掌控感的。但当看完剧,我们又回到了未来道路迷茫的现实生活,内心当然是惆怅且不舍的。
烂尾剧为何让人难以释怀
实际上,当一段经历结束后,无论是电视节目、工作项目还是人际关系,大脑记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都会影响我们对这段经历的思考。有时候对一段经历是好是坏的评判并不容易,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经历都不是全然好的,也不是完全坏的。就像有些剧开头无聊,但中间跌宕起伏;有些节目第一季很精彩,后续却很糟糕,那我们该如何去评价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根据两个关键方面来判断经历的好坏。一个是峰值,即这段经历最强烈的积极或消极体验,比如《南来北往》中汪新被盗窃团伙诬陷面临职业危机,姚玉玲因此被迫与汪新黯然分手,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以及两人那种想触碰却不得不收回的爱情让人抓耳挠腮;另一个则是结局,即这段经历的最后时刻,例如《繁花》结尾阿宝挥手大笑着:“我们知道自己在每个春天,会开出什么样的花,也知道秋天一定不会结出什么样的果。但我们依然会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繁花似锦。赤子之心常在,人不响,天晓得。”让人感受到繁花落尽的浓浓遗憾与惆怅。
相较于峰值,结局的作用尤为明显。一项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在实验中经历两次令人厌恶的经历:一次是把一只手在水温为14摄氏度的水中浸泡60秒;另一次则是在14摄氏度的水中浸泡60秒后,水温逐渐升高到15摄氏度时,再在水中浸泡30秒。虽然两次经历都很痛苦,且第二次时间更长,但被问及更愿意重复哪次经历时,大多数人竟然更愿意选择后一次时间更长的痛苦经历。他们认为比起经历60秒的剧烈难受,不如经历60秒剧烈难受加上30秒的中度难受,后者反而让人好受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只记住最后发生的中度难受,而不是前面的剧烈难受。
因此,如果一段经历开始得不尽如人意,但结局温馨,意蕴悠长,人们还是能选择原谅;反之,尽管有些小说、影视剧、重大经历的开端或者中间过程还不错,但如果“高开低走”结局糟糕,与前面的精彩纷呈两相对比,人们的记忆会更深刻,开头有多喜欢,结局就会骂得有多狠。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失真的判断,所以千万不要把一年的计划拖到最后一个月赶进度,虽然可能自己感觉良好,但其实这整年的计划也不能评价为完成度高。
学会抽身,与作品好好告别
当我们出现完结综合征时,建议大家直抒胸臆,与作品好好告别。比如看完一部好剧,我们可以写篇观后感,或者参与网络点评,作为告别仪式的一部分。有很多演员就会在拍摄或者播完一部剧后分享杀青照片、自己写的人物小传及感悟。
在进行有仪式感的剧评、书评或者日记创作之余,依然意难平的你不妨自己当编剧、作者,创作自己喜爱的同人内容。尤其对于烂尾剧,不如自己写一个喜欢的结局。我们也可以把好作品推荐给其他朋友,从而“二刷”好作品。或者加入同好网络讨论群组,我们还能在此过程中结交志趣相投之人,彼此分享,相互治愈。
当我们看完一部好作品感觉空虚时,可以搜索同样喜欢这部作品的人还关注其他什么类似作品,根据推荐寻找和欣赏下一部优秀的作品。重大经历后难以抽离的人,可以开始制定新的计划,比如办完婚礼后还可以计划蜜月旅行。
虽然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搜寻周边内容,如演员的采访、花絮、表情包等。但还是建议大家逐渐从这个作品中走出来,回到现实生活,无论是休息,还是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
无论与好作品分离的感觉有多不舍,我们还是要带着好作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与对好故事为我们造梦的感激之情,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