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6-01李健

高考·上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深度学习应用策略

李健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复杂,知识点抽象且跨度较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高阶思维完成理解与想象。有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在教学策略中积极落实深度学习,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全面思考能力、辅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研究侧重性分析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建构高效率的高中地理课堂,将学生从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知识。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策略

深度学习在关注学生养成高阶思维、高级认知的同时,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地理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形成稳定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1]。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突破教学程序、技术与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促使高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从朴素的“教学即传递”教学理念中代际而出,在双轮驱动教学任务与教学功能的过程中,以教师的高质量教学方式,推动学生转化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达成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阐释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教学技术中的高阶思维型教学方法,侧重应用、创造与评价三个维度[2]。依托教育部深度调整教学关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学生可以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在联系,在知识、概念、经验间建立起逻辑关系;能够在非认知因素动力、定向、补偿作用下,将已经形成的经验归纳到概念中,主动得出学习模型、基本原理,消除浅层学习片面化弊端,改变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运用批判性思维完成对新想法的评价,并且在新想法与结论间建立本质联系。

二、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地理知识点

从思维的视角看,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的培养息息相关。高中地理相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难度高,学生面对地理学习内容的学习压力始终较为巨大。在深层学习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师逐渐转化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锤炼深度思考的学习机会,在学科大的知识结构下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學习等学习方法,深层次理解地理知识点,促使学生在手、脑、心协同的情境中学会自主思考,积极主动地自主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循序渐进地养成高阶思维、高级认知。

(二)有利于学生主动提升地理学习层次

高中地理作为综合性、实践性突出的学科,承担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3]。教师利用深度学习整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实践体验,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将在深度学习中逐渐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升地理学习层次,持续强化人与地理环境间协调发展的理念,形成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意识,最终,具备内化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养成正确习惯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深度学习,是变革地理学习方式、缓解地理学习压力、提升地理学习效率的现实所驱[4]。换而言之,深度学习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实践能力,维护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在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实践能力过程中,深度学习成为教师正确指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走出刻板教材的“飞行器”。教师运用深度学习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地理知识实践需求,整合学习信息、素材与资源,丰富地理教学内容,逐步开阔学生的地理认知视野。学生立足切身体会感受地理知识,从实践中感知地理知识的作用,生发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愿,发展实践素养。

三、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思维导图贯穿结构化高中地理学习内容

高中地理在学习内容上的难度充分反馈地理学科教育及教学本质,仅次于高中物理,侧重性强调学生对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区域问题和区域发展的了解,在知识点分布上较为零碎,需要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教材内容基础上,举一反三地理解复杂的地理模型,完成对应的习题训练。思维导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生,是结构化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深度学习工具之一,能够通过简洁的形式展示教材内容,促使学生利用放射性思维快速学习、复习及拓展,是帮助学生厘清地理知识点逻辑关系、完善知识结构、驱动学生深度学习达成的关键。为引导学生对高中地理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梳理,掌握关键地理知识与技能,教师必须重视每一次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结构化功能,优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链,围绕富有系统性、层次性的问题链,将结构化问题、非结构化问题贯穿高中地理教学全过程,以思维导图赋予教学逻辑性和联系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面拓展。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不同章节思维导图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借助专题化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了解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将多重概念整体化,在不断整理归纳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充分释放思维导图的影响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考试的范围主要以教材内容为拓展原点进行延伸,这一特征促使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更加突出[5]。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结构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促进学生掌握多重概念,建构知识整体框架,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完成体验知识、提升能力、感悟情感的全部流程,最大化实现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人教版必修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分布关系、气候类型情况等学习内容,将教材中的内容用清晰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主综合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精练思维导图的设计主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二)以情境素材创设具象化高中地理学习活动

情境素材作为情境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核心资源,能够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情境教学任务设计中,成为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起点,成为学生获得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推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素材创设具象化高中地理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感受,在实际参与、探索和解决学习问题过程中,深度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点,以更加深入的思考形成问题探究能力。在地理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抽象、晦涩、间接的概念、原理进行具体化处理,还原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赋予知识本真面貌,为学生创造与地理知识学习相交融的真实学习场景,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为学生架设学习和思维的桥梁。例如:人教版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中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对策与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沙盘模型教学设计,将沙盘模型作为无声的“第二教师”,模拟荒漠化土地,在沙盘模型中展示河流、植被、湿地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沙盘模型,正确认知荒漠化现象的演变,促使学生正视荒漠化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持续分析荒漠化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水土流失实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学生共同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直观意识到影响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深度学习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师逐渐意识到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需要主动进行教学思维的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够独立思考的学习机会,以此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地理知识[6]。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学以课程改革为出发点,运用先进的大、智、物、移、云等信息技术,为创设具象化高中地理学习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教师在积极引入多媒体机制的前提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珍贵的教学信息、素材和资源,有效丰富地理教学内容,促使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可视化,有效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探究学习活动的欲望。例如:教师在人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始终处于持续不断变化中,包括能够反馈近30年世界森林面积逐渐减少的图片、全球变暖和冰的灾难性融化现象图片等,在制作成短视频后,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气候变化将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层面的深远影响,带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主动了解地理知识功能与价值的态度,促使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三)以问题设置引导探究化高中地理学习过程

以问题设置引导探究化高中地理学习过程的形成,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基本改革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心,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兴趣。为确保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较为适中,教师需要避免问题设置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应当不超出学生的正常认知范围,并且能够发挥启发学生高阶思维的作用。例如:教师在人教版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教学设计中,可以针对性设置下述引导式问题:人口的空间变化是什么?是哪些原因造成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空间变化和人口数量变化间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引导式问题在难度上并不大,较为符合高中学生的地理认知,并且问题属于开放式问题,能够在学生深度学习前,为学生整体预留出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考问题的结果,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在问题设置引导探究化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同时还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递进式问题锻炼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逐渐形成问题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创设问题链,给学生培养高阶思维的机会。一般来讲,教师为调动学生深度学习积极性,需要通过由浅入深的连贯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深度思考习惯。与此同时,在设置问题时需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赋予每个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7]。例如:教师在人教版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递进式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深度学习思维: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以生产什么为主?形成农业地域需要经受哪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以现阶段农业地域分布情况分析农业地域未来发展形势。在学生探索问题过程中,通过深度思考可以发现,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回答该问题,运用该问题,学生可以对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形成记忆。而问题二和三則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深度思维的延伸,进一步分析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需要综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对应解读。这种递进式问题设置形式不仅有效锻炼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综合发展。

(四)以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化高中地理学习任务

以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化高中地理学习任务是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策略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内化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设计绘画、表演、描述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高中地理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及经验的关注度,通过在课堂上布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动,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入挖掘,促使学生生活与地理知识紧密融合。为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化高中地理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在课堂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例如:采取PPT展示、主题化学习、观看地理教学素材等形式,提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地形雨”分别形成原因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Flash动态引导学生观察雨带移动过程,展示雨水形成时冷暖风交锋形态图像,针对气流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后成云致雨的过程及原理进行生动细致的解读,启发学生联想烧开水时,水沸腾后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相对较冷锅盖,冷凝后形成小水滴的原理较为类似,降雨的形成与这一原理基本类似。

教师在讲述大气运动基本状态、原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为学生详细解释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阐释相关现象,防止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觉知识点的晦涩。教师可以利用气缸和篮球等实验器材开展模拟实验,强调学生对大气知识的深度学习与应用,教学落脚点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自主化高中地理学习任务,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等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在篮球初步形成球形时,学生可以轻松地用手指在籃球表皮按压出明显凹印,假如在这种状态下持续进行气体填充,篮球表面将不能再继续出现凹印[8]。在这个过程中,篮球内部气体逐渐增多,直接提高篮球内部的气体密度,促使篮球内部的压力逐渐增大,为阐明压力、密度间的关系提供根本依据。学生可以立足该实验,对热循环的形成产生较为透彻的解读,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经验,获得深度学习经验。

(五)以多元评价推动深度化高中地理学习体系

评价在深度学习应用过程能够产生关键的激励作用,多元评价更加关注对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估,能够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产生关键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深度学习策略时,教师需要在创新教学内容、方式的基础上,侧重性改良高中地理学习体系中的评价模式。深度学习并非强制落实,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完成。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优势,在真实性和批判性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为推动深度化高中地理学习体系,高中地理教学需要以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深入变革,多维发展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评价主要依靠书面、口头、实操与地图编写等形式,落实评价过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探索与分析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形成性、结果性评价的有机融合了解学生的深度学习情况。在多元评价主体上,教师需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模式,综合了解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信息,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多元评价最为根本的价值在于优化高中地理学习体系,持续改进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深度学习的策略。在建构多元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深度学习为参考,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宏观角度看待学习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与人文价值观,逐渐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通常采用统一的量化机制,在本次研究中,教师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以终身化深度学习目标作为多元评价的参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与能力,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创造出层次化评价方式,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铺垫稳定的教学基础,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确保多元评价的客观性,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在应用深度学习策略过程中利用作业这一关键环节提升评价效果,便于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评价学生实践作业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获得学习自信,将实操性的元素融入作业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采取分层次评价方式,以基础、巩固强化、提高拓展三个层次的评价形式,正确判断学生在地理学科深度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立足自身学习需求,发展学习潜能,确保分层次评价能够针对学生释放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到知识理解、批判,整合新旧知识,建构新旧知识关联性的信息加工过程,已经成为高中学生养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深度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充实地理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将地理知识迁移到现实情境中,用于解决较为复杂的非结构化地理问题。深度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思维导图贯穿结构化高中地理学习内容、以情境素材创设具象化高中地理学习活动、以问题设置引导探究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以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化高中地理学习任务、以多元评价推动深度化高中地理学习体系,已经成为学生实现高阶思维、获得解决地理实践问题的重要学习方式,有助于教师进一步释放教学主导作用,赋予教学过程更高的专业性,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旭泉.指向深度学习的基本问题设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5):130-135.

[2]许锋华,胡先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意蕴、机制与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9(4):68-79.

[3]张春莉,缪佳怡,张泽庆.指向深度学习的知识建构:基于对高等教育中“教”与“学”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3):125-133.

[4]刘磊.“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8):40-42.

[5]董瑞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2):93-98.

[6]聂奥利,李军.指向深度学习的高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11):100-104.

[7]于霞,张培培,修孟雪,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37(5):106-110.

[8]胡红杏,祁宁宁.结构化教学的理论内涵、构成要素与实施策略:社会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176-18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深度学习应用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