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与政策建议
2024-06-01黄庆华潘皖杨碧霄刘倩
黄庆华 潘皖 杨碧霄 刘倩
摘 要:在国际贸易“断链风险”加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现象凸显的背景下,建立自主可控的国内生产供给体系,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方面,抗冲击性、成长性、根植性和经济性是关键核心影响因素。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动力机制方面,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是根本,强化产业链创新发展是支撑,加快数字化低碳转型是路径,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是关键,政策支持与合理布局是保障。在政策建议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提高协同发展能力;二是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三是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四是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增强产业控制能力;五是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六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因素;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4-55-10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4.6
0 引言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美贸易摩擦与战略性竞争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地缘政治冲突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冲击,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产业分工区域化发展趋势逐渐加速。为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其安全性和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制造业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现国内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调整、大重构的现实选择,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仍面临产业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区域分工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其动力机制,以期为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1 文献综述
1.1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已建成门类齐全、配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1]。202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突破4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二是供需协同发展。中国产业体系从“世界工厂”向供需协同发展方向演进,需求端也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2]。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需求规模大,需求增速快,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增长国[3]。三是新兴技术广泛应用。各类自主研发的先进国产技术装备系统纷纷进入实用阶段,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均有所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中国已经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4]。
中国制造业发展虽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国制造业基础领域核心技术缺乏[5],高技术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6],“卡脖子”问题突出[7];创新型、高技能等高素质人才占比偏低,缺乏配套的人才链支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8],产学研合作尚未真正形成合力。二是全产业链布局和分工不合理[9]。区域内主导产业选择明显趋同,产业上下游配套和互补性较差,同质竞争问题突出,集聚水平不高;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10],区域间市场分割限制了要素的合理流动[11]。三是产业链安全韧性短板较突出。其中,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金属制品产业链的韧性比较大[12]。部分产业领域深陷“低端锁定”陷阱[13],高端需求外流,低端需求相对过剩[14]。四是供应链信息共享性和协调性较差。制造业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难以高效对接,供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导致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15]。五是绿色供应链体系残缺不齐。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低效运转模式,采购环节绿色低碳供应商较少,生产环节低碳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集约度不高[16],物流環节碳排放量高,这些都不符合低碳市场发展需求。
1.2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已有关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将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以下5类:一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能够影响一国经济的安全[17]。当面临“断链”风险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拥有核心资源与技术,不受制于人,就能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18]。二是先进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所构筑的水平分工、垂直整合和协同创新优势,能够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韧性和抗风险能力[19]。三是要素成本。要素成本影响国内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及资源配置效率。要素成本上升会降低工业发展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还会导致国内产业链外迁压力增大[21]。四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够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入结合,为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22],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3]。五是产业政策。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和交易成本降低[24],使产业链供应链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25],从而促使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26],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均衡的发展[27]。
1.3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路径研究
关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一是依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组织,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加产业链区域合作层次和力度[20],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同时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消除产业链梗阻[5]。二是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与治理,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全面布局,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发展[28]。三是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29],建设完善的产业链协同机制[30],优化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布局[9];坚持科技创新导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31],通过市场手段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32],进而打造附加值更高、创新能力更强、更加协调有序、更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3]。在中微观层面上:一是推动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拓展制造业产业链生态链的外延[33]。二是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影响力,并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以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专业化与多样化水平[34]。三是持续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作用[23],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各要素的多元驱动力作用,开放数字经济创新要素资源[35],实现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36],促进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7]。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已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是现有研究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因素的分析上,大多聚焦于某一个方面进行讨论,多角度深层次分析还不够;二是已有文献倾向于从宏观视角考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从产业层面聚焦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厘清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运行逻辑,探究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2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抗冲击性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产业链供应链能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而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程度以及产业集群的先进程度。
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够有效抵御技术封锁、出口管制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外部冲击,防止出现“卡脖子”问题。高性能运算芯片、高端硅晶片、光刻机、高端光刻胶等关键零部件和技术,若能实现自主可控,将有利于中国打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垄断,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核心技术加速迭代,实现各生产环节自给自足;即使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和冲击,中国制造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或在较短时间内消除冲击的影响。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其所具备的高效整合和协同创新优势,能够增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当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冲击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先进制造业集群能够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链上企业互利共赢。当面对局部冲击时,先进制造业集群能帮助受冲击企业快速脱困。新冠疫情期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重启和恢复,与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生态优势有很大关系[1]。
2.2 成长性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贯通有利于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并推动其纵向深化。习明明等[38]研究发现,主体企业,尤其是高端智能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破除信息壁垒,促进跨区域合作。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布局,能帮助传统制造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最终通过跨区域“延链补链”推动制造业产業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引领创新发展,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企业通过挖掘、分析和处理数据,从而了解市场潜在需求,为自身技术创新提供指引。数字科技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等特点能推动制造业企业快速成长,加快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程,进而确保制造业保持长期竞争力。
国家政策导向也会影响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打好政策组合拳对产业链供应链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作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指南针”,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进而助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创新支持政策和区域联动政策。在国内层面:一是减免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培育行业主导领先企业;三是建立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四是推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例如,培育各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础。在国际层面,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例如,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这些举措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3 根植性
产业根植性的强弱取决于产业关键要素投入的稳定性和可替代性。根植性越强的产业越不容易因外部市场竞争和各种冲击而遭受破坏、萎缩或消亡,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也能表现出更强的韧性[39]。首先,高素质人才是根本支撑。以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产业所确立的长期技术领先地位,能够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产业利润空间,降低产业链风险,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其次,地理位置是影响供应链可达性、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靠近原材料和市场的地区,其供应链的可达性更好,运输效率更高,运输成本更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其供应链稳定性偏低,甚至存在断链风险。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空间上呈现“东高、中西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地区。最后,数据是将现有生产要素进一步联系起来的桥梁型生产要素[40]。数据要素通过赋能设计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交易、运输等多个环节,帮助企业洞察市场需求、获取消费者反馈、优化生产流程、把控生产进程、加快决策制定等,进而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2.4 经济性
生产要素成本是影响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基础性因素。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效率。生产要素成本低有利于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进而增强竞争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实现快速发展。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影响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与空间以进行研发创新,进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链形成,最终在全球竞争中实现“换道超车”。三是生产要素成本关系到产业链运行风险。生产要素成本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业链韧性。当面临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风险时,其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缓冲空间,保障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3 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动力机制
3.1 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是根本
产业基础能力对产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影响和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质量,是保障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能力。现阶段,中国产业基础能力仍相对薄弱,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因此,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是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根本。
夯实产业基础能力能够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动力之源[41]。产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基础能力越强,其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就会越高。一方面,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伴随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能够降低制造业在核心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对外依赖程度,增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产业链降本增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中国制造2025》指出,到2025年,中国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十分重视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3.2 强化产业链创新发展是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华为手机Mate60发布,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艘国产邮轮下水,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大型豪华邮轮的国家,实现了造船技术领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打破了欧美对商用飞机的垄断,提升了中国飞机制造业的竞争力;2023年国产汽车出口量达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442万辆的出口量,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国产汽车制造业进一步壮大。总之,中国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只有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储备,才能把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强化产业链创新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相关产业变革[42],充分激发创新活力,释放产业潜力,助力建设自主可控和先进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体系[43],还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增强自身的抗冲击能力。5G通信的规模化应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生物计算、生物存储、神经形态芯片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均表明中国在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3.3 加快数字化低碳转型是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截至2023年底,中国绿色工厂数量达5 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数字化低碳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是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数字化低碳转型能够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助于建设更加完善、先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由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传统生产模式,转为低排放、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模式。此外,数字化低碳转型还能够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同类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还存在一定差距。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支持数字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组织提升协同整合能力,打造数绿协同的制造业新生态。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由此可知,中国数字化低碳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3.4 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是关键
产业链控制能力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越强,其韧性就越大,现代化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是提高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的必然要求。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有效增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能力。当面临外部冲击时,上下游企业联动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高新技术企业集聚能够加速同类型企业的技术迭代,推动异质型企业合作共赢、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联合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通过跨区域、多层次深度合作,支撑着广东省16万亿元的工业生产体量。目前,该产业集群已初步成为全国智能装备产业核心技术的主要策源地,相關集群企业在高精尖技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是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的基础。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攻关突破,能够有效降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卡脖子”风险,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将关键环节自主可控作为落脚点,增强中国产业链控制能力,能够有效聚集创新资源要素,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在各种科技专项行动中,中国自主可控的关键软硬件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发展迅速,中国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已经明显增强。
3.5 政策支持与合理布局是保障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发展特定产业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区域产业布局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投影,反过来也会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坚实保障。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调控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完善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一是协调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政府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高素质劳动力等高级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获取可持续性竞争力。政府通过给予企业财政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瞄准制约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确保制造业产业体系自主安全可控。三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作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引导市场开放,促进国际合作。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拓展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中国颁布的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区域布局也在不断改进优化。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以来,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企业超过1万家,为加快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优质的基础力量。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机遇。2013—2022年,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以年均10.2%的增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出口占比由2013年的52.4%提高至2022年的71.9%。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各异,因势利导地让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部分中低端制造业,打造科学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不仅能保证将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还能为东部较发达地区释放发展空间,进而形成更稳健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4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4.1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提高协同发展能力
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信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配置,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一方面,高效配置科创力量和研发资源,加强跨领域、跨学科交流合作,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的意识,破解高素质人才匮乏难题,补齐工业“四基”短板,为产业提质增效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一方面,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平台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技术转移和经验借鉴,缩短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另一方面,清理制约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建立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
4.2 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共同打造层次丰富、水平较高、覆盖面广的研发创新平台,以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引擎,夯实研发创新体系之基。将产业集群与区域特色相结合,打造服务于地方产业且适配度较高的技术研发机构,构建区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同时,推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引导其与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对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二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当前,中国技术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链”隐患。对此,一方面,要面向全球广纳贤才,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进行长期技术攻关,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各主体间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耦合。
4.3 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
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既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生态深度融合、联动发展。首先,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企业办公、生产、运输、服务等全流程的绿色化,构建绿色价值链和供应链。其次,制定监测数据的采集流程和使用规范,为数据有效流动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制度环境保障。最后,加快建设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示范区,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发展经验。二是以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生态体系建设。鼓励传统产业综合运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加强生态产业数字应用的创新探索,促进资源最优利用与高效分配,实现1+1>2的整体效益,进而推动绿色生态体系建设。
4.4 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增强产业控制能力
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核心凝聚力和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以增强产业控制能力。一是强化激励赋能,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链主企业。一方面,规范链主企业的遴选标准,为链主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平台等要素支持,激励其在产业生态聚合、链条价值提升、产业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链主企业应主动承担延链、补链、强链等的市场主体责任,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并通过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和技术支持,带动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二是压紧压实责任,监督链主企业的市场行为。一方面,构建链主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链主企业所发挥的产业链带动作用进行年度评价,以考察其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另一方面,在考核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的同时,也要预防链主企業在所属行业中的垄断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4.5 坚持走“专精特新”之路,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目前,中小企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高质量”成为时代主题。因此,应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所属领域做到精益求精。一是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在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认定时,要帮助企业清晰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潜力,明确发展短板和改进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优质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使其在产业链中形成示范效应,为其他企业提供发展经验。二是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一方面,对于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领先的“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政府应予以表彰奖励,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扎根于单一领域且在该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以订单生产、服务外包等方式与外资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4.6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面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一是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国内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立足区位优势、要素禀赋、经济条件等,制定区域制造业发展规划,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竞合关系,实现区域间制造业错位协同发展,避免制造业同质化竞争。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启动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打造产业协作配套基地,积极培育产业链后端环节。二是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形成双向开放的格局。一方面,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加强制造业企业跨国合作,部署一批强化多边经贸合作的重大项目;同时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贸易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达成合作。另一方面,持续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吸引优质外商来华投资。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借助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5 结语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迅猛发展,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产业链布局和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并针对抗冲击性、成长性、根植性和经济性影响因素,可以从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创新发展、数字化低碳转型、产业链控制能力以及政策支持与合理布局等5个方面着手,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此外,在研究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的基础上,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政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J].经济纵横,2023(11):51-58.
[2] 宋华,杨雨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36(1):120-13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2):80-97.
[4] 巫强,胡蕾,蒋真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内涵、动力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2):27-37.
[5] 辛灵,高鹏飞.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23(7):33-39.
[6] 邹国伟,刘艳,李文秀.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竞争力研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背景[J].东岳论丛,2021,42(7):148-157,192.
[7] 张虎,张毅,韩爱华.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22,39(11):3-18.
[8] 邢会,李明星,杨子嘉,等.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23,37(12):34-45.
[9] 高洪玮.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理论内涵、现实进展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5):73-80.
[10] 刘志彪,姚志勇,吴乐珍.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的分工地位研究[J].经济学家,2020(11):51-57.
[11] 盛朝迅.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瓶颈制约与破除策略[J].改革,2019(3):38-49.
[12] 陈劲,阳镇,朱子钦.“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J].改革,2020(12):5-15.
[13] 张伟,李航宇,张婷.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经济地理,2023,43(4):134-143.
[14] FAN W,DONG X,WEI H,et al. Is it true that the longer the extended industrial chain,the better the circular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industry company in Fuqing, Fujia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89:718-728.
[15] 郝凤霞,张璘.低端锁定对全球价值链中本土产业升级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6,37(S1):131-141.
[16] 胡玲,金钟文,成栋.全球供应链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案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3):43-52,146-147.
[17] 洪群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研究[J].经济纵横,2023(9):56-66.
[18] 杨楠.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23(7):44-50.
[19] 刘志彪.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9(12):5-13.
[20] 夏诗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升级机遇、挑战和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5):65-72.
[21] 汪彬,阳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功能定位、风险及应对[J].社会科学,2022(1):73-81.
[22] 施思.数字化转型如何驱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23(6):33-42,167-168.
[23] 邹梦婷,凌丹,黄大禹,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现代化关联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3,41(4):634-642,658.
[24] 刘志彪,凌永辉.论新发展格局下重塑新的产业链[J].经济纵横,2021(5):40-47,2.
[25] 成金华,易佳慧,吴巧生.碳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关键矿产资源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9):135-142.
[26] 张其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新进展、新挑战、新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31-140.
[27] 盛朝迅.從产业政策到产业链政策:“链时代”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22(2):22-35.
[28] 王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共融路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3):144-156.
[29] 盛朝迅,李子文,徐建伟,等.产业基础再造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2(2):137-146,154.
[30] 刘志彪.产业链安全:内在逻辑、实践挑战与战略取向[J].清华金融评论,2022(10):45-47.
[31] 石建勋,卢丹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3(2):3-13.
[32] 贺俊.创新平台的竞争策略:前沿进展与拓展方向[J].经济管理,2020,42(8):190-208.
[33] 顾润德,李春发,孙雷霆,等.全产业链模式下制造业产业生态链构建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4):40-50.
[34] 齐平,宋威辉.链主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南方经济,2023(5):84-106.
[35] 柳毅,赵轩,杨伟.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经验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3(3):4-14,156.
[36] 董丽,赵放.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3-42.
[37] 温馨,刘晓雅,殷艳娜.数字化能力提升可以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J].学术交流,2023(10):120-136.
[38] 习明明,倪勇,刘旭妍.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优化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4):59-73.
[39] 李晓华.产业链韧性的支撑基础:基于产业根植性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22(6):180-189.
[40] 谢康,夏正豪,肖静华.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产品创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5):42-60.
[41] 盛朝迅.推进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J].改革,2019(10):45-56.
[42] NOBIL A H,JALALI S,NIAKI S T A. Financially embedded facility location decisions on designing a supply chain structure: a case study[J]. Systems Engineering,2018,21(6):520-533.
[43] 张晓兰,黄伟熔.我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趋势特征、经验借鉴与战略要点[J].经济纵横,2023(1):93-101.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ntecedents, Mechanism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Huang Qinghua, Pan Wan, Yang Bixiao, Liu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focus on improving the toughness and security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s the main body of China's real econom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achieve domestic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risk of "chain break"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prominent phenomenon of "de-Siniciz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able domestic production supply system and the upgrading of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re particularly key to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Upgrading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choice to cope with the great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and the major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ual-cycle development pattern.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First, the industrial cha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weak. Second, the layout and division of labor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are unreasonable. Third, the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re relatively prominent. Fourth, the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ordination is poor. Fifth, the green supply chain system is incomplete and unev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re summarized as impact resistance, growth, embeddedness and economic factors.① Impact resistance. The impact resistance mainly includes the autonom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key link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advanced industrial clusters. ② Growth. Growth mainly include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and national policies. ③ Embeddedness. Embeddedness mainly includes the stability and substitutability of talen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data and other factors.④ Economy. Economy mainly includ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factor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ynamic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① Consolidating the industrial basic capability is the fundamental.②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hain is the support.③ Accelerating the digital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is the path.④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industry chain is the key.⑤ Policy support and reasonable layout are the guarante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enterprise, market and countr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ain and supply chain. First, rebuild the industrial base and improve the capacity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econd, build R&D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integr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Third,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and build a green ecosystem. Fourth, cultivate the main enterprises of the industry chain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industry chain. Fifth, adhere to the path of " specialization, refine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innovation "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Sixth, optimi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expand the spac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influencing factors; driving mechanism
(欄目编辑:邵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