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与创新:未来教育发展新生态
——基于第二十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的思考

2024-06-01薛冰洁尹钰饶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教育

薛冰洁,杨 成,梁 梅,尹钰饶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022年11月19—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辽宁沈阳成功召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论坛采用线上云端相聚的方式交流共享。此次大会聚焦于“转型与创新:面向未来的教育、技术与学习”主题,邀请了多位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研讨,采用论坛并行的方式,设置了特邀报告、嘉宾学者论坛、专题论坛、博士生论坛等多个版块。其中,专题论坛的主题包括青年学者论坛、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深度学习模式与技术支持、新技术应用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在线教育研究、未来技术与元宇宙。与会专家与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共议未来教育转型与创新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与思考。

1 教育改革新方向

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1]。“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强调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1.1 教育数字化转型

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和以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共同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如今的社会已经从原来的数字化转换逐步经过数字化升级到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深层次的改革,涵盖了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和教育思维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清华大学韩锡斌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课程教学要素内涵将极大拓展,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转型后的教学系统将更加开放、复杂和动态化,教学内容中知识的生产不再限于个体生产,而是借助互联网扩展至群体智慧,知识传播趋向动态化和群体化,教学场景在时空上将得到极大拓展,教学形式也将转向多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指向教育教学,另一个大方向则是教育数字化治理。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和标准等手段,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以达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目的。

2023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因此,如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目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机构内外多个主体、多种因素,需要高等教育教学的利益相关方协同努力、系统推进。为此,郭绍青提出了数字技术发展的三个关键突破点:①数据采集标准和伴随性数据获取;②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智能挖掘与知识发现、多类态数据分析模型;③人类治理与数字治理的协同、融合的业务、流程、场景的综合体系[3]。韩锡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①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高校应共同努力,持续构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为每位学习者提供平等的技术资源、信息权利和教育机会;②政策制定者、机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应深刻认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及其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共同制定反映各方关切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愿景和路径,基于网络空间整合社会其他领域的资源和服务,促进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③高校教师和研究者应转变“单学科、封闭式”的科研组织范式,汇聚多学科、多地区的力量,探索行之有效的在线科研协同机制,共同面对和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问题等[4]。学界以期从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入手,共同努力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1.2 教育元宇宙探索

2022年是教育元宇宙的元年。元宇宙通过创造各种虚拟的平行宇宙,赋予学生在不同宇宙世界里多元的身份和角色,满足学生跨越时空的需要,实现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穿梭、转换与融合。这样高频率的虚实融合、角色切换,赋予了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新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认为,元宇宙创造了全新的教育时空和教育场域,拓展了原有的教育、学习和学校的边界,提供了重新理解并且建构教育与技术关系的机遇[5]。同时,元宇宙也将全方位重塑学校文化环境,重建学校治理体系,包括理念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研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未来或许能实现真实主体与镜像主体的交互,真实世界与镜像世界的高度叠合。两个世界从教育内容、教育数据到教育理念层面都将实现互补和平衡,从而形成新的教育生态。

元宇宙能为教育带来多种可能性,但不能把教育元宇宙的作用无限放大而忽略其限度。要利用好元宇宙技术推动教育事业向好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李政涛提出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时空,可以育出什么样的人?什么是只有元宇宙能育出的人?同样是育人,元宇宙特有的育人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研究。北京大学尚俊杰提出应加强教育元宇宙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以教育新基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元宇宙奠定技术与人力资源基础;加强教育元宇宙相关技术标准和伦理规则建设;以学习科学带动教育元宇宙发展;注重游戏化学习和教育元宇宙的融合创新[6]。总而言之,元宇宙的发展给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研究者应由元宇宙概念的“热炒作”转向理性的“冷思考”,努力将教育元宇宙从“可能”变为“现实”。

1.3 教学范式的转型与重构

如今5G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5G+物联网”使万物互联,“5G+人工智能”使万物智联,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与人一起创造世界,催生了数智化时代。在数智化时代,人类的大多数重复性、程序性劳动将被机器替代,也将出现许多新兴职业,可以替代甚至超过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人类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学习体系已经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就要求教育研究者必须加快实现数智化时代下教学范式的转型与重构。为此,江南大学陈明选提出基于5G+智慧教育实现教学范式的重构,未来可实现以素养为本,培育终身发展力的育人目标;弹性多元、跨科综合的育人内容;多元互动、技术赋能、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沉浸体验,虚实融合的育人场域;数据为本,面向过程的教育评价。要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等环节和要素的智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7]。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从教学、学习、路径、结果和空间五个视角探讨了转型后的教育新范式。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传授到引导学生再到唤醒学生;学生也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再到适应性学习;教学路径从一致转变为多样再到差异化;教学的结果从最初的识记到知能再到心智;教学空间从实体空间到虚实结合再逐步转向场景化[8]。要创设体现终身学习特色的教育生态,需要以技能本位的学习范式为导向,关注人、空间以及两者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开放关系[9]。构建开放式学习空间,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终身教育图景。开放空间能够打破传统的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的壁垒,学习者可以实现真正的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

2 教学智能化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可能带来极具创造性的新教学策略,并使教育能够触及更大量、更多元的人群。同时,数字化转型为教育研究方法、流程的改进和创新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10]。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在教育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就需要发挥多层面、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需要不断改革,课程需要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数据应用也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将会为未来教学研究打开新的路径。

2.1 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解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和“校外培训过热,超前超标培训现象严重,收费居高不下”两大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减负增质”。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习者高阶思维、高阶能力、数字素养、核心素养等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要变革,课程要创新,需要寻求适合新型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大量信息技术教育指向学业负担的减轻,大量实践探索寻求减轻负担的良策。但教育研究者不应该只关注减轻负担,而不关心学生到底负担着什么。为此,石鸥[11]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的期望:①应从关注效率转向关注内容;②从关注教知识转向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③研制高质量的数字教科书。此外,STEAM教育在国内外开展得十分火热,将其应用于基础教育阶段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袁磊[12]认为在学前阶段开展STEAM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学前儿童的玩具设计应遵循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六大原则。

在课程创新方面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其目标定位贯穿了设计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工智能”课程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多维度进行考量。钟柏昌[13]以“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创新系列”课程为例,介绍了开发人工智能课程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四大思维的培养,构建模块化与螺旋式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真实问题进行主题聚类,关注迁移创新。教学设计应遵循4C模式,采用大单元设计,破解项目教学的难题。还应进行渗透式数据采集,注重多主体、多维度、多模态的多元评价。此外,人工智能教学与其他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创新。柏宏权[14]认为人工智能教育要摒弃知识本位坚持素养导向、摒弃技术本位坚持实践导向、摒弃学科本位坚持创新导向。要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创新。

2.2 教育质量评价与数据应用

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要调整教育目标,教育质量评价的创新也是关键。教育质量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测的系统性方法,评价的目的是提供信息来改进教育质量和有效性。因此,教育的评价不能单单注重结果,更应该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评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强调方法创新重要于技术创新。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教学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教学现象,为教学研究提供方向。

首都师范大学方海光构建了区域教育数据大脑模型共享体系,通过教育数据大脑提供监测评价、合理干预、预警预测功能服务路线,满足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智能管理与决策的应用总目标[15]。挖掘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发现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杨九民[16]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和脑电技术对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带来的不同影响做了一系列研究。刘革平[17]在研究过程中引入认知追踪技术,借助多模态数据反映学习过程,从而进行精确的个性化评价,并据此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学习干预。此外,对于学习结果数据的分析也能反映教学问题,从而更加精准地实施教学干预,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姜强[18]基于学生作业提交的数据,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了一种精准识别学生拖延倾向的方法,以识别结果为依据开展干预实验。应用时间决策模型理论,采用学习分析仪表盘自我调节和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教师消息提醒的方法,对存在学业拖延风险的学生实施了个性化教学干预。

2.3 技术赋能教学研究新路径

在智能教育环境下,教育生态应充分利用技术集成应用的优势,优化教育环境、丰富教育资源,以助推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研究开辟新路径。同时,智能教育环境下的教育应当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特征,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2022年3月18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个性化学习智慧服务,为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资源供给、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育治理、实现减负提质等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吴敏[19]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围绕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创新教学环境顶层设计,制定了个性化智慧教室建设方案以满足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需要。按照“正向设计开发,反向关联完善”的思路重构教学资源,将多元、片面、无序的碎片知识聚合成满足因材施教教学需求的具有关联性的结构化教学资源。

在新政策出台和新平台构建的基础上,教育发展也将步入新生态。陈晓慧[20]认为可以从育人环境、育人理念、育人内容三个方面来考量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育生态。还提出了效益观、资源观、规范观、人民观、平等观和全球观六个智能教育环境下教育生态考量原则。高铁刚[21]结合大规模推进中小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应遵循的理念:①中小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离不开技术;②中小学校智慧教育生态建设要以生态观为指导;③智慧教育生态建设与学校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正相关。在建设过程中,应从制度生态、结构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多个维度进行,既要关注智慧性要素的建设,也要关注非智慧性要素的建设。与此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李文[22]从社会性角度,将环境、同伴、情感等因素与学习者的自身特性、教师的实践经验等相融合,提出一种面向混合学习的综合性设计思路的“教学-社会-情感-学习-认知”五维融合的理论框架。面向未来,教育研究者应更加关注学习科学研究对教学本质的反思和重新认识,突出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引导下培育教学共同体的发展。技术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方法,应利用技术的优势改善教育实践、深化对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的理解,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3 教师专业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3]。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24]。在智能时代背景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给教育系统带来了颠覆结构、改变关系和数量级的质性影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师群体如何把握新机遇、适应新挑战、形成新素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新时代教师的教育技术需要

新技术的融入,以及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出现,扩充了教育的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解决了教育中的众多问题,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砥[25]从数字化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信息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方面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明选[7]提出教师要能够在智慧环境的支持下引领学生探究、支持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创新、开发学生的智慧,这是当代教师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李政涛[5]认为在元宇宙技术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掌握的能力包括:学会运用元宇宙的相关技术;建构基于教育元宇宙育人目标和育人方式的新评价的能力;与虚拟教师、真人学生的协同能力;与真人同学、虚拟同学的协同能力等。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落实者,充分了解教师的教育技术需要与教师在使用技术中的现状,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李芒[26]归纳了七类教师真实的教育技术需要,即追求技术简化的需要、完善技术基础设施的需要、对教育技术学科化的需要、对技术培训的需要、对内在技术使用合理性的需要、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对教育软件获取途径的需要。新技术的融入对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充分了解新时代教师当前使用技术遇到的难题,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是关键。

3.2 新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学校是落实“双减”的主阵地,教师是实现“双减”的执行者。科学“双减”,要求教师要开展差异教学,即在意识上理解因材施教,在行为上实施学情分析,在结果上实现精准指导,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

智能时代下教师须聚焦发展专业数字胜任力,灵活应用数字工具或智能技术,进而建构有效、包容和创新的学习生态[27]。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因此提升教师智能时代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凸显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未来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小勇[24]认为,未来应以数据驱动为主,形成教师的专业画像,将数据教研与经验教研相结合,向智慧教研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既要面向教师个体,提升教师双核融合能力,也要面向教师群体,实现规模化的素养升级。吴砥[25]同样提出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技术,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也要关注“测—评—培”的一体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后的教师可从“向导”“引导”“先导”“开导”四个层面履行教师的主导责任[8]。王润兰[28]对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创设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的智能教育应用校园场景;②增设面向全体师范生的人工智能必修课;③构建U-G-S-E(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enterprise)“三习”(指独立进行的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教育实践活动)协同育人模式;④开展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校本普及系列活动。

在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平台的建设等都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支持,如何应用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养提升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

4 教育技术新愿景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发展,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不断向纵深拓展,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也正在发生,不断驱动教育变革,这是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4.1 教育技术创新发展新机遇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教育技术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周传生[29]从教育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师发展、教研模式、学情分析、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等多角度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能教育的变革方向;还提出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网络学校出现、虚实混合学校、混合教育生态、网络教师出现、智能教育治理以及智能教育体系等。

在数字化转型的新背景下,高等教育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教育技术学科作为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目前,已有8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被选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14所高校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30]。同时,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线上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服务城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产学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教育技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彰显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和社会价值,已然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4.2 教育技术改革道路新探索

当前,中国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仍处在探索阶段,此时教育技术学科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胡钦太[31]提出了六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新路径:①发掘新时期的学科发展生长点,用数字赋能创新、教育形态创变、学科发展规划作为探索数字赋能学科变革的前沿;②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合理设计专业架构,改进理论应用范式;③要以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整体质量进行提升;④积极探索与多学科的深度融合;⑤将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区分层级类别,提供不同的培养体系;⑥通过产教融合,探索育人模式的新途径等。张瑜[32]建立产业联盟,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通过课题申报和联合立项的形式整合应用创新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等资源。通过合作课题研发、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产学研培养基地、共建产业学院等多种形式,实现协同育人和产教融合,达到学生共育的目标。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未来的教育技术一定是融合发展的,在这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教育技术学科应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抓住机遇敢于实践,探索教育技术改革的新道路。

5 总结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二十大还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报告,强调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教育研究者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通过梳理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不断趋于智能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需要进行改革,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角色,如政府、管理机构、学校、教师等,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更应该抓住机遇,找到正确的转型方向。

5.1 转型与创新应以教育实际需求为导向

新一代数字技术进一步放大了科技对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更为创新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新的命题。未来的教育、技术与学习将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但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变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如韩锡斌所说,技术变革带来的数字鸿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已有惯性的制约、专业领域单一并缺乏灵活的学分学位认证体系、教师借助数字化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学生缺乏数字化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碎片化学习带来的盲目性和选择困境、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发展等等都是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教育的转型不能是盲目的,更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应以教育实际需求为导向,需关注技术与信息时代的挑战。教育不能脱离现实,而应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重点关注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的教育还存在哪些短板等切实的教育问题。教育转型与创新还要注重社会需求的反馈和对接。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解决社会问题,教育都需要密切关注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导向,确保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进而寻找教育转型与创新的正确方向。

5.2 加快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路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将更加注重将科技与学习相融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技术一直是当今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技术不只是在教育中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技术也不是越新越好,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能高效便捷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技术的同时要注意道德与伦理的问题,谨记技术只是一种脚手架,是起辅助作用的存在,重点仍然是教育活动本身。此外,新时代下的教育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新技术的使用技能以外,新时代教师更应该掌握如何将技术应用于适合的教学场景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下不断出台的新政策与新平台为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教学范式在更新迭代,诸如元宇宙等的技术也在逐渐走进教育领域。教育研究者需要抓住教育数字转型的关键期,发挥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优势特色,使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5.3 注重技术与伦理协调发展

在享受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该对技术的应用进行理性的思考。广西师范大学朱敬从互联网文化基因的视角提出技术可以助力个性化,但不能以个性化为名绑架学习者和教师。培养学习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规划与信息化学习方式比推行自动生成的错题本更重要。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设计,帮助学习者处理好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问题,激发内生需求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技术与伦理的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常态,关于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颇受争议的话题。天津师范大学颜士刚认为技术发展无需绝对受限于当下的伦理观念,因为伦理观念也可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生转变。他提出了技术与伦理之间良性互动机制的三个表现: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要有协调的意识;当冲突发生时,要能够在技术活动的各个阶段审慎考察与既有伦理的关系,并进行调整,以适应伦理规则;伦理规则的制定者要正视伦理观的历史性、时代性,积极对伦理规则进行破除和完善。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是手段,伦理是方向,唯有技术与伦理协调作用,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在教育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和教学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在与技术的协调发展中,注重技术与伦理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中应关注技术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也需要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观。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避免过度依赖于技术、沉迷于虚拟世界,同时警惕数据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教育中应强调信息素养和数字道德,培养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和责任意识,使技术在教育中发挥正向作用。此外,对于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来说,也需要关注技术与伦理协调发展的问题。教师应具备使用技术的能力,并在课堂上合理融入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科技工具,培养他们的数字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管理者应关注技术在教育管理、评估和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确保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好地支持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平衡技术的应用和伦理价值的考量,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创新和转型,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转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