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4-06-01雷铁池
苗 芳,雷铁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武汉 430060
20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医学界新药物和新设备的大量涌现,以往无解的疑难杂症正在被逐步攻克。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物质生活的满足,患者群体越来越重视自身心理需求以及就医体验,医学人文的概念应运而生,这是一门关注医学与人文关系的交叉学科,强调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和事件进行思考总结[1]。裴一中在《裴子言医·序》中有云:“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著名的结核病医师特鲁多终其一生,提醒后辈们“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人文精神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生成长的摇篮,虽然培养体系正在逐步标准化,但目前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2]。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着时代机遇和挑战,在认清形势的同时,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探索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促进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协同发展。
皮肤是人体最大且最外层的可直视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体像。损容性皮肤疾病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精神心理因素又与白癜风、斑秃、痤疮等皮肤疾病的诱发或加重相关[3-5]。此外,性传播疾病作为皮肤性病学的一大类疾病,其患者群体往往具有更加敏感的心理,甚至背负道德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这就要求皮肤性病科医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细心体会患者的心理特征,注意言谈举止,在提供治疗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笔者所在科室承担武汉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文章将从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出发,分析当今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简要叙述具体实施措施,旨在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完善的医学后备人才。
1 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在持续不断进行改革,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在教学课程设计、临床技能操作、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优化,但目前中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仍十分缺乏。2019年,曾旸等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人文课程的排课占比,结果发现该数值从2003年的2%上升至2013年的5%,即医学院校对学生人文教育的观念逐步加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文课程的课时占比仍较低,德国、美国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占比为总课时的20%~30%,英国、日本该数值为10%~15%,且中国高校人文课程多为理论授课,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应用等问题,导致医学生普遍存在“重考试,轻素质”的现象[6]。然而,临床医学并非一门纯粹的理论科学,而是关于人的学科,尤其在如今复杂的医疗环境及严峻的医患关系大背景下,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术水平,完善的人文关怀同样是需要贯穿诊疗始终的基本素养。中国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2020年,教育部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48所高等院校18 326名在校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7]。结果发现,仅有51%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和“了解”所在学校医学人文课程门类,但认为医学人文课程“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学生达到8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认可医学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但却并不真正了解该门课程。关于学时设置方面,超过60%的学生认为医学人文课程应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阶段,并倾向于选择“课堂讲授”的形式,仅有不到6%的学生希望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医学人文课程,表明医学人文在众多高校仍局限在一个概念,未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的终极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此外,由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起步较晚,各个高校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参差不齐,包括但不限于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卫生法学、医学史和医学哲学,很多课程由非专业教师临时组成团队讲授,教学内容和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难以保证授课质量。不仅如此,教师团队人文素质及人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个人自身医学专业及人文知识欠缺,难以做到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会贯通,这也是中国高等院校推广人文教育的不利因素之一。
总之,通过分析中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对人文教育的任务不明确;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单一;医学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2 加强“皮肤性病学”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独立二级学科,是一门躯体与心理关系密切相关的临床专业学科,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疾病种类复杂,目前可命名的病种多达2 000余种。由于许多皮肤疾病具有皮损暴露、病因未知、病程迁延、皮损反复发作、缺乏特异治疗药物等特点,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患病群体往往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即“5D”模式(five D′s of dermatological diseases),表现为disfigurement(损容)、discomfort(不适)、disablement(能力丧失)、death(死亡)和depression(抑郁),这些心理影响不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与某些精神因素参与的皮肤疾病的诱发或加重相关[3-5]。此外,性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大部分患者有冶游史,一方面承受着疾病带来的病痛;另一方面承受着来自社会的舆论和家庭的压力,导致患者出现羞愧、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就诊过程中难以启齿或者隐瞒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8]。因此,皮肤性病科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人文关怀,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身心兼治”实现“身心健康”。
皮肤科临床工作具有其自身特殊性。皮肤病种类繁多,许多疾病呈慢性复发性过程,如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等,患者常抱有期望在医师这里可以得到“根治”。此外,皮肤科日均门诊量巨大,医师需要在短时间内与患者沟通病情并指导治疗,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患者罹患皮肤疾病后,习惯性地通过网络搜索得知一些治疗方法,导致部分患者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造成医患沟通困难。以上情形尤其需要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具备同理心和耐心。如果诊疗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问诊或查体方式不合理,治疗方案沟通不确切,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逆反心理。如果医师能够做到在告知患者疾病背后本身科学问题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宽慰和安抚,可极大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不仅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还可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进而实现医患共赢。
总体而言,皮肤性病科临床工作及患者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这种职业素养作为一种道德品行并非一蹴而就,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的受教育阶段系统开展人文教育的培养,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3 加强“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目标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陆续设立医学人文课程,经过30余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可否认仍有较多高校流于形式,局限于理论教学,学生也未将其作为医疗实践工作的重要基础[9]。实际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尚处于不断改革阶段,公民的医疗保障体制尚未健全,医患之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鸿沟,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复杂,这对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规划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卫生事业“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换,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师成长的摇篮,必须抓住核心问题,明确培养方向和宗旨。此外,人文教育的开展务必要以思政教育为基础,医学生政治觉悟得到提高,对生命价值才会有深刻认识。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该《意见》强调以德树人乃高等院校教育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大学到附属院校,从教研室到教师个人,需紧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思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将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3.2 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方式
将医学人文思想融入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需要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既要符合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顺应中国医疗体制的运行环境[10],除了课堂上的理论授课以外,课堂外的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也尤为重要。
一方面,针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存在的弊端,高校教师近年来尝试将众多前沿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例如CBL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等,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皮肤性病学的教学,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授课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有利于人文思想的传播[11-13]。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学的方法,通过图片、视频、情景模拟等,引入临床医疗案例或医患纠纷,将人文知识贯穿于理论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科学的趣味性。武汉大学自2021年全面推进各学院课程思政育人建设,倡导将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指导思想,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将人文素养的概念渗透其中将更加有助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覆盖,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应重视不同医学人文类课程(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在科目、数目、考核、评价方式的统一,对现有的体制做出适当的改革,加强医学人文类课程与临床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另一方面,针对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操作的问题,高校可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完善且便捷的医疗环境,提高见习课等实践课程的课时,有利于带教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向学生传达人文精神,并可根据学校及医院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目前,高校本科生皮肤性病学授课仍以理论授课为主,以笔者所在单位近五年排课为例,理论课每学期为24学时,见习课为2~3学时。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强,以形态教学为主的二级临床专业学科,理论授课常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描述,难以对皮损产生形态上的直观认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无法真实还原临床工作中医患诊疗情景,限制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课堂搬入临床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课堂外的临床实践是人文教育思想传授的重要根据地。
3.3 提高教师医学人文教育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学院校教师同时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的领路人,一名合格的医学院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同时需要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家园,高等医学院校应有计划、系统地加强临床教师的人文素养。例如:定期在学科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专题讲座;鼓励本学科教师与人文类学科教师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非临床医学背景的教师加强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临床教师则重视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积累;鼓励教师申报临床医学与人文教育交叉课题项目,促进学科间融合;选派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团队培训。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培养一批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稳定且优良的教师团队。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可协助高校积极为教师提供人文教育专项学习机会,同时适当增加人文素质考核指标。例如,对医德医风等项目的考核,作为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14]。
目前,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在传道授业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人文的问题,尤其是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的带教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临床工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从而培养一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时机。临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医学人文精神和价值渗透入日常的带教工作中,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重视患者,关爱患者,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培养同理心,从患者利益出发,感受患者的冷暖;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技巧,带领学生在见习课和实习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3.4 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评价体系
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守护人民健康,其评价标准需要多元化,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更应重视社会实践的考核。临床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临床实践能力是评判人文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15]。目前,中国高校的医学人文课程仍以试卷考核为主,高校及附属医院可根据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探索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利用标准化患者模拟临床问诊、查体、医患纠纷等情景,增加考核的趣味性,并通过教师评、学生自评与互评、标准化患者评等多角度综合权衡教育成效。
4 结束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人民健康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皮肤性病学作为临床医学分支下的二级学科,具有皮损暴露、病因复杂、机制不明、迁延不愈的特点,要求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尤其重视患者自身心理需求及就医体验。良好医德既立,和谐医患乃成,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职责,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实践,为国家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民健康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