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教育宏大叙事的有效性建构
2024-06-01桑华月
摘 要:西方后现代宏大叙事解构思潮产生于西方特定的社会时空,是对西方集权化、板结化社会格局中主流话语的挑战,但其并未对西方的国民教育和民族国家历史叙事产生直接冲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中西比照的视野中洞察建构民族国家叙事的必要性,辨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叙事的典型性,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历史进步性,认识微观叙事对宏大叙事的建设性,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宏大叙事;微观叙事;思政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8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报告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叙事话语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遭遇宏大叙事和权威话语困境的背景下[1],有学者提出了“叙事教学”[2]“日常生活化叙事”[3]和“话语转向”[4]的教育策略。但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本质是政治话语,其传递的价值观念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其精神内核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话语内容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是宏大叙事权威话语。如何直面西方后现代宏大叙事解构思潮对社会主义主流话语权的挑战,坚定维护社会主义宏大叙事核心地位,奠定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有效性基石,成为本研究应有之义。
一、后现代思潮对宏大叙事的“解构”
宏大叙事解构思潮最早发端于后现代语用学领域。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是第一位从语用学的哲学层面来解构后现代社会宏大叙事话语权的思想家。在现代科学技术强力支撑下,战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重建达到顶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艺术、哲学、史学和文学界先后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反现代性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利奥塔延续现象学和解构主义方法论,对以宏大叙事为特征的欧美话语霸权和叙事逻辑展开批判,认为“人的历史不过是千千万万微不足道的和郑重其事的故事的堆积,时而其中的某些被吸引在一起构成宏大叙事”[5]。科学、理性、线性和进步占据主导地位的宏大叙事,压抑和遮蔽了个人、日常和琐屑的小叙事。解构宏大叙事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是解构主义思潮对西方集权化、板结化社会格局中主流话语的挑战。
宏大叙事解构思潮是西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社会为了提高系统运作效率,尽可能简化系统内部的运行程序,并让个体愿望服从系统需要。服从高效和权威的社会话语体系,构成先验性的元叙事,即宏大叙事。长期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包括当代主流哲学是一种基于元叙事基础上的宏大叙事,即以本体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论为根本特征的哲学,坚持线性的进步主义历史观,形成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范式,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集体主义、国家主义、专制独裁等。利奥塔认为,宏大叙事是统治的逻辑,为破解宏大叙事提出“微观叙事”,否认世界的基础和本质,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否认中心论,强调差异、多元、多样,强调个体和具体,推崇流动性、碎片化和当下即时感等。宏大叙事解构思潮的诞生有独特时空背景。利奥塔是巴黎第八大学教授,他在其代表著作《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提出“宏大叙事”,该著作是应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大学教育委员会之邀而作的报告,作者把该书作为献给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工艺学院的礼物[6]。对西方高校而言,后现代思潮是一所大学富有思想活力的表现,是内生性思潮,其影响亦在社会思想震荡曲线的合理区间。
当代西方高校依然持续强化宏大叙事,解构宏大叙事并未对西方的国民教育和民族国家历史叙事产生直接冲击,欧洲和北美现代化叙事不但没有被解构,反而被加强。以美国为例,其公民教育并不像其所宣称的那样具有意识形态中立性,也并未完全脱离政治。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大学在公民和道德教育的任务目标与是否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等问题上有过长期的争论。美国在经历冷战和越战危机之后,国家利益整合、多元民族文化认同和社会治理的紧迫性日益突出,无论公立、私立、教会大学,还是社区和寄宿制学院,均将大学生道德和公民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7]。21世纪以来,不同大学在公民和道德教育的目标理解上并不一致,但美国高等教育对其所秉承的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越来越重视,大学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体系正越来越完善[8]。当代美国大学公共空间设置一般都具有宏大叙事特征,自由、平等、荣誉、纪律、团队、自信、人性、勇气等核心价值镌刻在地砖、台阶、铜像、旗杆甚至座椅扶手上,随处都可能发现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烙印。可以说,当代美国大学校园内正极力发挥宏大叙事的渗透功能。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宏大叙事特征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冷静关注后现代思潮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后现代思潮在我国高校面临与西方迥异的时空语境,我们不能对外来文化思潮谈虎色变,自乱阵脚,丧失主体应对能力,更不能机械地移植和嫁接。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主体地位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也不能被解构。
首先,宏大叙事是高校思政教育權威话语功能的内核。人类社会进入民族国家阶段之后,宏大叙事就成为凝聚社会共同体的核心纽带。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世代积淀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特定人群的生活秩序、人性伦常、道德规范和集体无意识结合而成的差异共识,是不可能被完全解构的。利奥塔在批判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肯定其对社会整体秩序的规约作用。宏大叙事“包括它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的目标”[9],通过强调“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来生产“完整的叙事”,“对社会、对历史提出一种全知的权威的解释”[10],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整体秩序的“调和力量”[11]。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宏大叙事,是倡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政党和组织通过建构宏大叙事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高校思政教育的使命之一无疑就是建构和支撑宏大叙事,绝不能脱离宏大叙事主线。教育者无论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必须服务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服务于宏大叙事的内容和目标。
其次,宏大叙事是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基石。宏大叙事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息息相关,因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政治认同功能使它必然进行宏大叙事。思政教育有效性包含三个内在逻辑:要素有效性,过程有效性和结果有效性[12]。要素有效性,即确保教育内容的权威、正当和合理;过程有效性,是指如何整合教育客体和主体的价值关系,即实现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价值认同的统一策略;而结果有效性,则侧重从接受个体出发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认同度。思政教育要素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主流意识形态,既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宏大叙事的砥柱中流,其事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建构的价值体系核心,这一点决不能动摇。
最后,后现代思潮无法撼动当代中国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理论是舶来品,与中国的社会语境方枘圆凿,构成了时空错位。后现代理论家批判宏大叙事,忽略了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悬置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性路径的分野,回避了国家和民族宏大叙事在特殊时空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后现代理论在国内大量涌现。20世纪90年代伴随“人文精神的失落”,国内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解构宏大叙事思潮,非非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文艺流派涌现。虽然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日益滋长衍变,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不容小觑,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宏大叙事权威话语岿然不动。
三、夯实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有效性
现代化国家话语体系是由宏大知识体系建构而成,国家权力和社会知识、话语、资本、空间等社会要素之间具有同构关系。对当代中国来说,宏大叙事就是主流叙事、核心叙事、国家叙事和集体叙事。对于解构宏大叙事思潮,既要精准批判,更要满怀信心地凸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先进性和必要性。继续建构宏大叙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正是时代和历史赋予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大而神圣的使命。
(一)洞察建构民族国家叙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都建立在宏大叙事基础上。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定居文明,是“轴心时代”三大文明中,唯一未曾分裂也并未消亡,且至今依然繁盛不衰的文明。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众多人口、辽阔版图和多元民族,使中国必须建构强大的宏大叙事以对抗离心力。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实力减弱,积贫积弱,国土沦丧。历经艰难探索,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找寻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彻底摆脱被西方现代性奴役和欺压的命运。社会主义宏大叙事支撑的主流价值观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二)辨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典型性
全球视野中的现代化路径并不唯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科技现代化,更是历史和文化现代化。五千年来中国积淀了迥异于西方的历史、哲学、文化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攻城略地的由帝国主义侵略性输出而产生的现代化大相径庭。中国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人性本善的荣辱教育,而不是西方人性本恶的赎罪教育。当代中国的代际差异加速分化,大学生个体发展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但中华民族文明基因的连续性并未中断,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石不会动摇。中国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融入世界现代性进程,参考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市场化竞争策略,最终建构的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典型模式。
(三)凸显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的历史进步性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模式,扬弃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殖民主义、政治帝国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当代中国对内整合个体和群体利益,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协调发展;对外秉承大国责任、和平发展,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梦、共同富裕、爱国主义、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无疑都是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支配話语的宏大叙事。首先,社会主义宏大叙事支撑了新中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华民族极速的现代化进程,造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历史奇迹。其次,社会主义宏大叙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凝聚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大众精神,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中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弘扬这种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具有深厚本土文化认同积淀,并经受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史实践检验的社会主义宏大叙事。这种宏大叙事权威、合理、正当,摆脱了西方宏大叙事困境,具有历史进步性,不容解构,也不会被解构。
(四)重视微观叙事对宏大叙事的建设性
长期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和当代主流哲学本质论、二元论原则,编织了封闭的线性进步主义历史观。后现代理论家强调微观叙事,否认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的本质基础,主张用个体差异、文化多元、碎片流动和当下即时感取代中心、权威和本质,对于西方后现代社会而言,确实具有历史合理性。同时,微观叙事也具有建构宏大叙事的积极功能。微观叙事提倡个体能动和开放的重建,并不违背宏大叙事主导下主流价值观的生成机制,因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人民,千万普通的个体共同创造和实践着社会主义宏大叙事。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能否成为主流,“取决于她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可,因此,它必须首先进入普通人的会意空间——日常生活世界”[13]。正是通过面向现实生活的多元敞开,通过个体小人物、小事件和小共情传递的“差异共识”,由点到面、聚少成多,宏大叙事才最终实现其复杂抽象的内涵铺展。微观叙事展现的真实生活经验和个体命运悲欢,折射出无数相似人群的生命体验,维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日常生活秩序根基的人性伦常、社会共识和文化规范,继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受众入耳、入脑、入心。就此而言,微观叙事是宏大叙事的“化整为零”,宏大叙事是微观叙事的“聚合效应”。后现代强调激发平凡个体的创造热情,凸显个体的日常叙事,这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时俱进的特质不谋而合。
综上,解构宏大叙事在欧美现代化国家语境中,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后发国家构成了时空错位。微观叙事和宏大敘事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微观叙事是建构并巩固宏大叙事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中西比照的视野中,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叙事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性路径的差异,敏锐洞察弘扬当代中国主流核心话语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葆有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的充分自信,直面历史虚无主义等解构宏大叙事思潮,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另一方面,保持高度警惕,站稳脚跟、冷静分析,牢牢掌控主流话语权,旗帜鲜明地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宏大叙事,筑牢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基石。
参考文献:
[1] 马云志,付静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22(7).
[2] 尹禹文,牛涛.叙事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逻辑和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
[3] 王洁.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4] 詹捷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
[5] LYOTARD F.Instructions Paiennes[M].Paris: Galilee,1977:39.
[6]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31.
[7] 杜海坤.公民资格视阈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8] EHRLICH A C T,BEAUMONT E,STEPHEN S,et al.Educating Citizens:Preparing America's Undergraduates forLives of Moral and Civic Responsibility[M].San Franlisco Jossey-bass,2003:8.
[9] 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6.
[10] 王琳.宏大叙事与女性角色[J].社会科学研究,2001(3).
[11]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 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1.
[12]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2008:18.
[13] 王庆,王思文.“小叙事”何以“载大道”——主流电视媒体 对社会热点的价值引导[J].当代电视,2020(6).
[责任编辑 胡巍洋]
收稿日期:2023-06-16
作者简介:桑华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2021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微观叙事话语转换研究”(21GXSZ050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