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路径思考
——以赣南师范大学为例*

2024-06-01维,刘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赣南师范大学培育

骆 维,刘 民

(赣南师范大学 a.文学院;b.党委(校长)办公室,江西 赣州 341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34“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4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积淀形成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包括: 遗址踪迹类红色文化资源、建筑与设施类红色文化资源、重要革命历史文物、重要文艺作品。[2]赣南师范大学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以红色基因传承为核心,以数字思政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卓越队伍为保障,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导向,探索出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成效显著、值得借鉴的方法路径。

一、赣南师范大学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这充分彰显出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软实力、人才培养中具有的重要功能价值和地位。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师范大学利用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彰显出了多方面价值意蕴。

(一)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71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主阵地,其首要功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原则是立德树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要靠人才,核心力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赣南师范大学在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密结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四为服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

培养“四为服务”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根本遵循。首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人才培养和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出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人才。其次,坚持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奠定学生一生的思想基础。再次,坚持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通过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增强制度自信,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使广大教育者都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者和捍卫者。最后,坚持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赣南师范大学深挖红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始终把培养具有“信念坚定、作风扎实、专业过硬、勇于开拓、甘于奉献”苏区精神特质的红色传人,把培养“四为服务”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学育人建设的责任担当。

(三)贯彻“九个坚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生动实践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九个坚持”。这“九个坚持”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深入结合,是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现状的有机结合,既充分彰显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价值,也是保证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九个坚持”聚焦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命题,清醒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本质规定性和发展阶段性,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赣南师范大学在“九个坚持”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指引下,进一步强化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公共核心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深挖专业课和其他课程中的潜在红色文化“思政元素”,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核心原则不动摇,红色文化育人这根红线不松劲,严格监控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着力把在校学生培养成永远跟党走,永远感党恩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赣南师范大学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内涵

“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何培养人”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培育方式、培育标准和培育依据。要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关键是要确定“以何培养人”,即“用什么样的文化去培养时代新人,用什么样的文化去感染时代新人,用什么样的文化去引导时代新人”,而且选择的这种文化在新时代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否有利于贯彻育人标准,是否有利于多元化的教育手段的应用以及促进培育主体的健康良好发展。红色文化则为“以何培养人”提供培育依据来源,因为红色文化能在政治引导、文化传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道德价值示范等方面发挥“资政育人”功能。

(一)培育理念: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价值。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在新时代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加强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人的自身价值和时代价值是高等教育和人才培育理念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只有利用好新时代良好发展契机和有利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人自身全面和个性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时代精神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集中体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5]赣南师范大学有效地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在培育时代新人理念中,让青年大学生自觉地对红色基因赓续相传,将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为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促使青年大学生的个性、能力、性格、意志、气质都得到自由发展。

(二)培育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归类为低中高三级。低级层次的植物灵魂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对应体育;中级层次的动物灵魂主要是指灵魂中的非理性成分,对应德育;高级层次的理性灵魂主要是指认知和思维,对应智育。马克思曾论述教育问题说到:“有一种特殊的困难之处。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6]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是有前提的,即为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教育培养人的社会现实条件和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始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衡量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进入新时代后,更要坚持在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合格的新时代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红色资源中的革命英烈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都是具有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培育主体:多元化的育人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国家层面而言,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是育人主体,都承担育人责任。从学校层面而言,校园内的任何组织、任何人都是育人的主体,都应承担育人责任。红色文化分为显性红色文化形态和隐性红色文化形态。显性红色文化形态,如领导人故居、革命会议遗址等;隐性红色文化形态,如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在利用显性红色文化形态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能够达到显性教育的目的,红色遗址、红色文物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时常是在正规的思政课堂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公开性和略带强制性。而隐性红色文化则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面对当前学生多元化的思潮冲击,红色文化育人要以“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应把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培育内涵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人格健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各高校德育工作的宗旨。赣南师范大学通过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开展思政“金课”工程,坚持围绕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效果如何”三个方面,强化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打造思政“金课”,有力推进“一训三风”建设、多措并举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三、赣南师范大学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创新路径

马克思曾说:“过时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7]红色文化资源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历史性,但红色文化资源更具有其先进性,至今历久弥新。新时代开发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政育人”功能,首先要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方式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其次要将红色文化育人方式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在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再次,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大思政”工作体系,丰富红色文化育人的平台与载体,有力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

(一)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文化资源向课程教育教学纵深融入推进

赣南师范大学长期深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将红色基因贯彻到学生教育的各环节。要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必须要使他们充分了解和掌握红色精神谱系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不能只依靠党的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引领力,还应充分激活红色革命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主渠道作用,实现知识灌输、思想引导和精神感化三者相融合。赣南师范大学一方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增强“课程思政课”的价值性。将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此外,赣南师范大学还从课程教材要素出发,将赣南苏区的红色文化精神融入赣南师范大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大思政”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贯穿红色精神育人的全过程。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党的红色精神谱系所蕴含的红色故事、红色精神融入教材,增强党的红色精神谱系引领时代新人培育的有效性。

(二)强化红色文化学院“四红”培养理念,努力推进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红色文化学院是赣南师范大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实施和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主要创新载体。赣南师范大学红色文化学院提出“价值塑造铸红心,情感认同育红情,品格锤炼磨红志,行为养成践红行”的“四红”培养理念。价值塑造铸红心。红色文化学院引领塑造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铸造青春梦想,逐步实现人生理想;情感认同育红情。红色文化学院立足赣南苏区的地域优势,培育广大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赣南师范大学作为地处革命老区的地方性院校,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为使命,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四史”,增强红色文化自觉。品格锤炼磨红志。红色文化学院始终加强青年学生的品格锤炼工作,磨练更坚实的奋斗志气。行为养成践红行。红色文化学院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行为上向革命先辈看齐,努力用行动成为“信念坚定、作风扎实、专业过硬、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苏区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进入新时代赣南师范大学将深化形成全要素、全过程、全场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大体系。深入开发思想政治理论系列“微课”“金课”,开展辅导员线上“晒课”活动,推进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信息化、多元化,不断丰富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淬炼的素质拓展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文明养成、专业训练、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思政工作实践融合机制,创建新时代“行走的思政课堂”赣师范式。

(三)细化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新技术赋能思政教育,构建“网络思政”新样态

赣南师范大学在推进红色育人过程中,细化对赣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扩展智慧学工一库四平台(“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学生成长在线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辅导员日新成长平台)建设,以数字思政项目为抓手,赋能培育时代新人。以“苏区红”人文资源数字化为枢纽建立数字资源库,多途径整合苏区红色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3D影像等,重现有关历史场景、历史现象。随着数据库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延长 “苏区红”数字资源库的生命周期,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聚集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思政讲学队伍。开启“沉浸式”学习思政知识模式,数字思政实践案例,激发青年大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思政课的学习中去。强化一站式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弘扬红色苏区历史文化,创建党团活动室、党员文明寝室、制作党员风采展示墙等,切实推动思政力量下沉“一站式”智慧学生社区,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坚实保障。此外,赣南师范大学整合资源,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网络宣传员,创新一系列优秀网络思政作品,持续开发《新时代青年实话》《中央苏区那些事儿》《读懂中国共产党》等课程教材,主动占领网络空间,积极壮大主流舆论,建设良好网络生态;不断完善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手段,加强“赣师学工”“青春赣师”等新媒体建设,开设“一周学情速览” “我的成长故事”等栏目,讲好赣师故事;大力支持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依托工作室培育网络思政团队、平台和名师,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头雁作用,形成“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生动局面。

(四)构建红色园丁保障机制,建设辅导员职业发展共同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承者

赣南师范大学坚持把打造“红色园丁”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从“红色园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专业素质能力、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改革举措,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红色园丁”教师队伍。不断改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评判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等方面逐步为培养时代新人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加强辅导员发展中心建设,打造学习型共同体,营造发展性文化氛围,构建辅导员职业素养模型和培养要素体系,对辅导员进行分类分层培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培育一批工作精品、优秀案例、原创作品、示范课堂和名师骨干,形成一批课题、论文、著作成果,建设好辅导员工作研究文库,组建辅导员工作团队、工作室、工作坊,开展学生工作项目探索与实践中长期规划,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和工作提升“双核引擎”新动能,创建具有赣南师范大学特色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品牌。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8]长期以来,赣南师范大学将丰富独特的赣南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和有效的经验,学校的育人载体、育人环境等进一步打上了苏区精神的文化符号。“红色文化育人”已成为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色调,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时代新人所形成的经验及做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赣南师范大学培育
文化三馆讲好赣南审计故事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