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特质及启示*

2024-06-01

教育与考试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劳动

李 敏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其教育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劳动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为提高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培育劳动素养,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思想指南与先行探索,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离开了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1]26。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主轴,而探究其逻辑基础、思想主线、核心要义和实践逻辑等丰富内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创造性劳动,推进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一)逻辑基础:贯穿自我教育,推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267。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以推进自我教育,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逻辑基础,聚焦学生作为劳动主体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关注其劳动过程的积极体验和丰富兴趣,以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我教育,唤起内心世界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充实精神生活,实现五育并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学即人学,而劳动教育是塑造真正的人、培养大写的人的关键途径。劳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活动,其内涵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3]62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向劳动主体作为人的丰富性,而全面发展不等于各要素的均衡发展。和谐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改造客观世界与认识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并自觉融合情感与非情感因素,以贯穿人道主义思想,实现精神生活富足,道德品质高尚,身体素质优良。没有儿童的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4]486。自我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的人”,而每个人都能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发挥沉睡的内在潜力。由此,自我教育并非脱离实际的纯粹思想,其具有由内而外的本质属性,即作为实现智力、体力、审美、劳动等要素全面发展的连接机制,能够促使各要素共同构成完整育人体系,以保障持续性劳动,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自我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发现自己,发掘自身的优缺点,以辩证的、发展的思维,审视劳动过程,获得劳动成果,并在个性化的劳动教育中提高自我效能,提高幸福感。

(二)思想主线:秉持以德为先,培育劳动价值观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育服务、奉献社会的积极参与者,而道德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决定作用[4]49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属于经济范畴,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但更属精神范畴,即依托劳动载体,培育劳动价值观,以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劳动和劳动教育并不是同学习、道德教育和道德发展毫不相关的东西。[2]131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间存在交互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即劳动教育是落实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和必然要素,而劳动教育超脱单一“劳动”,指向劳动价值与育人效能的和谐统一,聚焦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同时,能否自觉开展劳动活动是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维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分为教育目的、社会目的和思想目的,其中思想目的占据核心地位,即强调开展劳动教育要超越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基于物质生活满足与物质资料需要,突出劳动改变劳动主体精神面貌的作用,指向获得完满的精神生活,感受劳动所成就的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以自觉开展劳动,塑造劳动品质,向“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逐步进阶。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作为道德素养基础的各种知识,那他的精神也将是不完美的[3]622。苏霍姆林斯基并非只停留于劳动教育的道德价值,而是突出学习劳动知识,提高学生智力,实现转知成智,对促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提高精神效能的重要作用。

(三)核心要义:注重劳教结合,激发创造性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向劳教结合,激发创造性劳动。教育首先是一种劳动,一种十分艰难却又十分高尚的劳动[5]48。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连接劳动与教育的桥梁,其强调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相融合,推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指向劳动的创造性发展,以催化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劳动吸引人的力量蕴含在脑力和体力的结合[1]1。苏霍姆林斯基所论述的劳动兼顾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但囿于当时社会环境其偏重贯穿于日常工作和学习活动的创造物质财富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并非在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之外机械增加体力劳动的比例,而是在体力劳动中竭尽全力开动脑筋[2]132。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开展创造性劳动以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需要丰富知识储备,贯穿思考行动,融通现代技术,提高劳动效率。一是知识是实现创造性劳动的原动力。丰富的知识能够促进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掌握必要的生产、生活概念和原理,能够激励学生运用多学科视角和方法解决劳动问题,激发自主思考,开展劳动实践,提高劳动效率。二是科技是推进创造性劳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紧扣现代科技,回归现实生活,了解新兴技术,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形态取代传统劳动程式,用机器解放体力劳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能。

(四)实践逻辑:依托劳动集体,促进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热爱劳动的思想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形成[6]。苏霍姆林斯基结合数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构建了较为系统、成熟的集体教育理论。一是将劳动集体视为劳动教育的最终归宿。集体是培育劳动精神,塑造劳动品质的重要载体,而融洽的劳动集体和集体氛围是理想社会生活的缩影,其反映相互交织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激发劳动热情,培养劳动兴趣,融入劳动生活。二是将劳动集体作为劳动教育的行动对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前提是组织良好、目标一致、团结坚强的教育集体,在集体劳动中确证与社会集体的相关性,激发劳动共情,培养责任意识,明确劳动义务,积极奉献社会。三是把劳动集体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纯粹从意识层面认识劳动、感知劳动是不完善的,只有结合具体的劳动行动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效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体悟劳动价值,培养劳动精神。教育在本质上始于心灵的敏感度,即用心灵、思想和感情对周围世界事物进行反应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聚焦脑力劳动,关注智能发展对学生劳动创造的影响。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材料支持,探究过程主要依托学生与自然、自我、他人展开对话,组织思维训练,开展逻辑分析,寻求因果关系,以突出劳动的社会性,强化学生作为劳动主体体悟自主收集—自由观察—自我反思—主动思考—实践行动—解释验证等劳动环节。

二、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在特质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呈现出道德性与公益性、尽早性与量力性、经常性与连续性等特质,其与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高度契合,对构建现代化劳动课程体系,培育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及常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一)道德性与公益性:凸显劳动课程体系的思想与社会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学实践突出道德性和公益性两大特质,其兼顾物质需求与精神效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指向劳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推进认识性劳动向生产性劳动过渡,实现劳动实践体验向物质生产转变。我们力求做到让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学生参与劳动[7]。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劳动教育要基于为社会创造利益,为人民谋求幸福,其道德性与公益性特质呼应了中小学劳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性和社会性要求,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劳动课程体系。一是道德性突出劳动育人思想。劳动教育本身类属于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育人育才,实现学生成人成才三个维度和谐发展的关键力量。“德”蕴含内质性和关系性,前者强调物的人化,后者关注人的关系。劳动价值观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道德准备阶段,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将以德为先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思想主线贯穿劳动教育全程,丰富道德知识、强化道德体验,组织道德判断。忽视道德培育的劳动教育与之相反,其纯粹聚焦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仅停留于“会劳动”阶段,培育的结果是获得局限、简单、重复劳作的“劳动机器”,难以实现劳动创造,更难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二是公益性呼应服务社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性劳动能够陶冶奉献情操,塑造劳动品质,关注社会发展,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中小学劳动课程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强调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劳动,积极奉献社会,因此,践行公益性劳动能够深化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意识,并在体悟劳动成果的过程中促进自我实现,但要避免学生过度或过早参与有报酬的劳动实践,防止沾染不劳而获、懒散等不良习惯。同时,《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将劳动教育划定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模块,其中服务性劳动聚焦现代服务业、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重点突出了学生作为劳动主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培育精神的重要特质,鼓励学生在劳动中、通过劳动切实提高责任感、强化认同感、获得幸福感。

(二)尽早性与量力性:遵循中小学学生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素养的形成绝非纯粹依赖于学龄期的学校劳动教育,学生在早期生活所养成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等,对未来深化自我认识,构建和谐关系,改造客观世界等具有祭奠性和引领性价值,因此尽早教育和量力施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再教育。一是尽早性遵循学生发展。及早施教强调要把握学生早期阶段,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组织参与劳动,体悟劳动价值,即把握学生个性特征,综合考量劳动项目,寻得现有劳动能力与社会劳动需求间契合点,以深化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为学生最充分表现自己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尽早施教效能的最优化,以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深化劳动体验,激发劳动潜能,催化劳动创造。二是量力性依循认知规律。劳动能够将抽象的劳动知识转换为具体的劳动现象,而适切的劳动能够以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样态融入学生认知,促进智能发展,但关键在于“适”,即劳动项目适合、劳动强度适度。前者强调劳动任务安排要保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交织,并在了解学生已有劳动经验、兴趣特点、学习风格等的基础上引导其自觉参与感兴趣的劳动,避免产生抵触或厌恶劳动的负面情绪;后者关注要依据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把握好时间与空间,避免过度疲惫消磨毅力,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那种既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以解决劳动问题,又能深刻体悟劳动价值的劳动项目,以强化自我效能感,培养责任感、自尊感和荣誉感。

(三)经常性与连续性:保障劳动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与常态化

只有当孩子从事那种须经常对它进行思考和操心的长时间的劳动的时候,劳动活动的创造性质才会在他面前展现出来[5]36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经常性和连续性的劳动才能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劳动内涵,实现全面和谐发展。一是经常性劳动保障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相互渗透,即劳动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实践载体,而回归生活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指向。经常性劳动渗透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劳动场域,其常态化开展能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深化劳动认知。如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作为班集体的成员,对教室卫生、特色设计、劳动任务等具有一定责任,而经常性组织“班级卫生大扫除”“班级菜园小帮手”等劳动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看到整洁教室、获得新鲜蔬菜的时刻体悟劳动价值。二是连续性劳动促进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帕夫雷什中学有一项优良的劳动传统,即让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自始至终完成一项持续性劳动,如种植果树,培育防护林,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持续参与劳动项目,照管劳动对象,在连续性劳动中收获劳动成果,经历完整劳动过程,培养劳动兴趣,保持劳动热情。连续性劳动能够突破学段界限,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如在种植果树劳动项目中,可以组织小学生加入生物学学习,探究生命奥秘,而中学生基于已有的种植经验可以结合相关概念、知识,深化劳动认知,并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促进劳动科学化,扩大劳动育人性。

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其强调自我教育,注重以德为先,突出劳动结合,倡导集体劳动,并较早地注意到劳动教育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联动关系,凸显了道德性与公益性、尽早性与量力性、经常性与连续性等特质。为此,我们应以理性、客观、发展的态度看待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具体理念及实践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启示及借鉴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自我服务,培育劳动素养

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素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5]361。以劳育人是贯穿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红线,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育人导向,突出劳动教育改造外部自然与自身自然的独特价值。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自我服务。劳动教育一般都从自我服务开始,而且未来不管从事何种生产劳动,自我服务都将成为他的义务和习惯[5]425。中小学生是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各个个体拥有多样的素质、才能、特长;作为未成年人,其在劳动中需要恰适的指引,即引导自我服务时要注意营造育人文化,鼓励参与劳动,激发劳动热情,发掘情感情绪,防止劳动异化。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培育劳动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育劳动素养要立足现实生活,培育纪律性,强化义务感,树立幸福观。学生本身的精神需求和劳动需要是培育劳动素养的根本保证。由此,劳动教育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掘本身的劳动兴趣和劳动能力,精神层次鼓舞劳动者,依托自身劳动给他人、社会创造幸福,获得自尊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把握思想主线,优化劳动环境,促进协同育人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活动是在哪些条件下和在怎样的环境中进行的[3]90。根据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相关论述,环境内涵丰富,其广义上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要把握好以德为先的思想主线,创造良好的劳动场域和交往情境,以推进劳动价值观培养,实现五育并举。一是要创造物质环境,为培养劳动观念奠定基础。物质环境是基础,有了物质基础才能保证吸引学生参加劳动[4]497。劳动教育体系包括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情感是实现由外而内的转换机制,而物质环境是落实劳动实践的前提。中小学劳动场域的选择和创建要基于周围环境对学生情绪和审美的影响,设立专用室、活动室和工作间,设置展览橱、陈列橱、标语牌和专栏,设计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等,引导学生经常性和连续性参与劳动活动,在蕴含育人价值的劳动项目中贯穿思想和社会要素,持续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二是要营造人文环境,为实现三方联动提供基础。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双向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而劳动过程内涵学生作为劳动主体与自我、自然、社会对话交往,由此,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发挥替代效应,以教师、家长、同学作为榜样,如培育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劳动热情以及高深的劳动技艺的劳动型教师。我们要通过推进三方联动,营造育人氛围,促进协同育人,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更新劳动认知,打破简单、机械、重复劳动的思想禁锢,以优秀劳动成果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强化自我效能感,放大劳动育人功效。

(三)贯彻劳教结合,推进手脑并用,鼓励劳动创造

实现劳动教育的劳动性和教育性的双向融合是发挥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的关键举措。劳动教育是一个鼓励学生自由创造的过程,因此,劳动课程设计要超越纯粹的劳动知识和简单的劳动技能,要凝聚于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品质的塑造、劳动习惯的养成,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出力流汗、思考行动中感受劳动价值,以培养创造性劳动态度,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诉求。一是要落实劳教结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创造性劳动是道德素养的本源,也是精神素养的基础[8]。中小学劳动教育要坚持道德性和公益性原则,灵活组织、选择多样化劳动项目,统筹多模态教学资源,依托劳动载体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并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才能、智慧,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劳动兴趣,突出主体性,增强自信心,获得荣誉感。二是要鼓励手脑并用,激发劳动创造。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成为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聪明工具,成为思想的工具和镜子[9]。劳动教育要始终坚持手脑并用,二者分别代表以手为代表的体力劳动和以脑为特征的脑力劳动,其中体的方面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劳动,脑的方面侧重推进智能实现劳动创造,最终指向劳动素养的形成。因此,劳动过程要融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践行尽早性和量力性原则,并依据学生发展特点调整劳动难度、安排劳动时间,以提供选择空间,发展天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创造。

(四)遵循实践逻辑,重视集体劳动,激发劳动潜能

集体劳动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蕴含依托劳动实践改变自然环境与实现人际交往的双重价值,并强调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充分展现学生的劳动素质,激发劳动潜能。因此,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注重组织集体劳动,秉持经常性与连续性原则,以集体为劳动单位,依据学生本身的劳动需要与价值追求强化自我意识,肯定自我,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一是要重视集体劳动,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本质是培育正确劳动观,实现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引导学生与他人积极交流、交往互动、分享成果,唤醒集体意识。同时,劳动项目要注意保留劳动的复杂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通过合作、分工、互助等完成劳动任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劳动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劳动探究,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样方法解决劳动问题,解释劳动现象,在自主实践、探究中内化劳动经验,体悟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素养。另外,教师在劳动教育实施环节要注意修正角色定位偏差,突破角色困境,以激发学生的劳动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热爱劳动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