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炭井近30年气温与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2024-05-31顾建兵姚淑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气象服务降水量气温

顾建兵 姚淑萍

摘 要:选取石炭井气象站1993—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选择气候倾向率,分析当地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四季变化特征,分别从拓宽气象服务覆盖范围、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凸显政府引导和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气象服务对策。结果表明:1993—2022年石炭井年平均气温为8.8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79 ℃/10年,相关系数为0.277,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上升趋势不太显著;除了冬季,其余三季的平均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春季、夏季对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最大;1993—2022年石炭井平均年降水量为184.3 mm;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2.446 mm/10年,研究时段内共下降7.338 mm,降水量减少趋势不太明显;石炭井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降水量最少,不足年降水量的2.0%。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气象服务;石炭井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3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1],全球性气候变化已经非常明确,全球气温平均每年升0.5 ℃,导致降水等极端热事件出现频率增加、危害强度加剧。气候变化是当下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2],将严重影响人类社會生产和生活,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3-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有关专家和学者越来越重视对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近百年来,我国陆地平均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5];降水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但空间差异特征显著[6]。气候变暖会引发一系列高温、强降水等极端气候

事件[7]。

石炭井区位于石嘴山市西部、贺兰山北麓,属于大陆性气候,且人们对该地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石炭井近30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选取石炭井气象站1993—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区域长期变化过程中的气候倾向率,并对该趋势开展显著性检验。季节划分采用气象学常规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翌年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特征

2.1.1 年际变化特征

1993—2022年石炭井年平均气温为8.8 ℃。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石炭井平均气温相对较低,从中期往后,平均气温开始快速上升,且逐渐超过多年平均值;从90年代末期开始,平均气温则开始快速下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平均气温在多年平均值曲线上下来回波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21世纪10年代初期;10年代初期往后,石炭井平均气温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只是前后时期的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较大,中间变化较为平稳。近30年石炭井年平均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79x+ 8.4773,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79 ℃/10年,相关系数为0.277,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2.1.2 季节变化特征

石炭井春季平均气温为10.1 ℃,从图2a不难发现,相较于其他三季,石炭井春季气温的增加幅度更加剧烈,波动也要小于其他各季,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523 ℃/10年,相关系数为0.443,在四季中的增加幅度最大,特别是从21世纪1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上升速率加快,2017年往后,春季气温的平均值大都在10.0 ℃以上。

石炭井夏季气温波动较大,平均气温为22.5 ℃。从图2b可以发现,虽然21世纪00年代初期至10年代中期气温波动下降,但其余时间段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73 ℃/10年,相关系数为0.439,气温随年度变化的相关性较强。

石炭井秋季气温除了极个别年份,其余时间段的气温波动均较小。从图2c发现,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072 ℃/10年,相关系数为0.071,秋季气温上升趋势并不显著;秋季平均气温为8.5 ℃,同全年平均气温(8.8 ℃)基本相当。

石炭井冬季气温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16 ℃/10年,变化波动幅度较大,石炭井冬季平均气温为-6.0 ℃。从图2d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之前,石炭井冬季气温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至2000年往后出现了30年来冬季气温的最高值;从2000年往后,冬季气温开始大幅度下降,且2007年的气温达到最低。

2.2 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2.2.1 年际变化特征

1993—2022年石炭井平均年降水量为184.3 mm,从图3可以看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石炭井年降水量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90年代末期;进入21世纪后,石炭井年降水量开始增加,尤其是到了00年代末期增幅最大;从00年代末期往后,即2008—2012、2012—2018、2018—2022年

均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快速增加的趋势,但变化波动幅度有一定差异。近30年石炭井年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线性回归方程为:y=-0.2446x+188.04,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2.446 mm/10年,研究时段内共下降7.338 mm,降水量减少趋势不太明显。

2.2.2 季节变化特征

石炭井春季平均降水量为23.2 mm,春季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59 mm/10年,且降水量与年际变化并没有太强的相关性,而降水量有明显的波动性规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石炭井春季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98年春季降水量最大;从1998年往后,春季降水量则以波动下降趋势为主,只是前期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后期波动变化平稳。

石炭井年降水在夏季较为集中,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17.2 mm,对全年降水量的影响最为明显。石炭井夏季降水量也以减少趋势为主,与春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变化倾向率为-7.359 mm/10年。虽然石炭井夏季降水量与年际变化没有太强的相关性,但夏季降水量的变化波动规律最强。

石炭井秋季平均降水量为40.5 mm,秋季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4.956 mm/10年,波动变化规律较大,且降水量与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并不大,但降水量波动变化规律明显。

石炭井冬季平均降水量为3.4 mm,冬季降水量略有增加,变化倾向率只有0.811 mm/10年,与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因冬季降水总量偏少,对全年降水量并没有太大影响。

3 气象服务对策

3.1 拓宽气象服务覆盖范围

石炭井气象站要在认真研读相关政策和文件规定后,及时改进现有的气象服务方式,整合各种平台资源,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覆盖范围。同时,借助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不断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水平。为了全面发挥气象信息的服务作用,需要向农牧民群众第一时间提供精确度高、种类丰富的气象服务信息。在加强预测和预报工作的基础上,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断完善现有的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拓宽气象信息覆盖面,同时构建起针对重大气象灾害出现时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确保农牧民可全面、及时地了解气象信息。

3.2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石炭井气象站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多举措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当地农牧民。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将预测预报工作做好,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适应气象台站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从社会公开招聘专业基础扎实、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不断扩充现有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准确、快速地把握当地气象信息情况,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石炭井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认识到建设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以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作用

石炭井政府部门应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统筹当地公共气象服务资源,结合信息获取、监测、评估等一系列环节,对科技、人才、资金加强管理。尽快构建起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做好现有人员和机构的配置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还要全面了解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宣传,借助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不同方式,深入农村地区开展科普宣传,让农牧民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防灾减灾、雷电危害、气候变化、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水平。

4 结论

(1)1993—2022年石炭井年平均氣温为8.8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79 ℃/10年,相关系数为0.277,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上升趋势不太显著;

(2)春、夏、秋、冬气温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523、0.373、0.072、-0.316℃/10年,除了冬季,其余三季的平均气温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只是春季和夏季对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最大;

(3)1993—2022年石炭井平均年降水量为184.3 mm;

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2.446 mm/10年,研究时段内共下降7.338 mm,降水量减少趋势不太明显;

(4)石炭井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3.6%,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分别占年降水量的22.0%、12.6%,冬季降水量最少,还不足年降水量的2.0%;

参考文献

[1] 赵树云,袁畅,张华,等.基于多源证据估算气候敏感度最新研究进展:IPCC AR6解读[J].大气科学学报,2023,46(6): 848-863.

[2] 王雪琦,陈进.影响中国沿海地区青少年气候变化减缓意愿及行为的因子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17(2): 212-222.

[3] 周伟东,史军,穆海振.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6):1088-1096.

[4] 菅煜婷,张勃,黄浩.近58年甘肃气候变化区域差异分析及环流影响[J].高原气象,2022,41(5):1291-1301.

[5] 候启,张勃,何航,等.气候变化对甘肃河西地区干热风特征的影响[J].高原气象,2020,39(1):162-171.

[6] 陈子凡,王磊,李谢辉,等.西南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ENSO事件的关系[J].高原气象,2022,41(3): 604-616.

[7] 张德二.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之我见[J].自然杂志, 2010,32(4):206,213-216.

猜你喜欢

气象服务降水量气温
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唐山市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道真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旋翼无人机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