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进展
2024-05-31杨金龙宋赫李华峰刘金昀
杨金龙 宋赫 李华峰 刘金昀
摘 要:介绍了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特点及优势,如观测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自动化操作,分析了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在观测精度、观测范围、数据处理和传输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气象观测;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3
气象观测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等应用领域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气象观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观测精度不高、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观测技术逐渐成为气象观测领域的热点。
1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特点及优势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传感器和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对大气中云层及云中微粒的自动观测和分析的技术[1]。这项技术在气象观测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1.1 观测全天候
传统的气象观测通常受制于人力和天气条件,无法实现全天候观测,使得气象数据在某些时段不完整,难以保证气象预测和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新一代的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采用自动化操作和先进设备,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保证气象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第一,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采用了自动化操作。传统的气象观测通常需要人员在观测站点进行手动观测,而且只能在白天和天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操作方式限制了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相比之下,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通过自动化操作,可以24 h不间断地进行观测,不受人力的限制。这种自动化操作可以连续、全面地获取观测数据,不会因人为因素而出现间断[2]。
第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采用了先进传感器技术和设备。传统气象观测受制于天气条件,如在恶劣天气下观测难以进行,导致气象数据的不完整和不准确。然而,地面“云能天”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设备,可以穿透云层、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进行准确观测。例如,采用雷达技术的云高仪可以在云层密布的情况下进行云高观测,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对低空天气的观测。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得“云能天”技术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气象观测,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1.2 高时空分辨率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实现了对大气中云层的高精度观测,并能够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云层变化,为气象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3]。
第一,高時空分辨率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传统气象观测仪器通常无法提供足够高的时空分辨率,限制了对大气云层的精细观测。然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采用了雷达、光学成像仪器、多普勒激光雷达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现对大气云层的高精度观测[4]。通过这些高精度的传感器和设备,可以捕获到云层的微观结构和变化,为气象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和精确的数据。
第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云层变化进行精细监测。传统的气象观测通常只能提供局部区域的气象数据,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云层变化监测能力有限。然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可以实现对云层变化的精细监测。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观测,可以捕捉到云层的瞬时变化和演变规律。同时,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观测,可以精细监测不同地区云层,为气象预测和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5]。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的高时空分辨率为气象观测带来了重大的进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的应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大气云层的高精度观测,同时能够精细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云层变化。这种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能力为气象预测、气候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更为精确、详细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度,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3 自动化操作
传统气象观测通常需要人工参与,存在观测精度低、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的自动化操作不仅能够增强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观测效率[6]。
第一,自动化操作能够增强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传统的气象观测需要人工参与,观测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通过自动化操作,能够实现对云层连续、稳定、准确的观测。自动化操作能够保证观测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增强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7-9]。
第二,自动化操作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观测效率。传统气象观测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包括观测设备的维护、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环节,人力成本较高。而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采用了自动化操作,可以实现对观测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运行,减少了人工干预和维护成本。同时,自动化操作还能够实现对观测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处理,提高观测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为气象观测提供了更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通过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云量、云高、云类型、云中微粒的浓度和成分等重要气象要素。这些数据对气象预报、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气象预报方面,实时监测的数据可为气象预报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增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方面,这些数据能够为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总之,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以其全天候观测、高时空分辨率和自动化操作等特点,为气象观测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推动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2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研究进展
2.1 观测精度
观测精度是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的重要进展之一。这意味着该技术在观测云层时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这一进展得益于新一代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10]。
首先,在传感器方面,新一代的传感器技术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光学和雷达技术。这些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获取云层的形状、厚度、高度和成分等信息。相比之前的传感器,新一代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得到显著提升,其能够捕捉到更为细微的云层变化。通过这些先进的传感器,系统能够精确地观测云量、云高和云类型等气象要素[11]。例如,通过先进的雷达技术,系统可以实现对云层的三维立体观测,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云的结构和特征。这些传感器的先进技术为气象观测提供了更精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其次,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新一代的“云能天”技术采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这意味着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够从海量的观测数据中准确提取出各种气象要素的信息,实现了对观测数据更为全面和精细的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系统能够处理更多的观测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系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12]。
最后,在数据校正和质量控制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校正算法,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修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偏差。这些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因数据错误导致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系统能够更可靠地提供气象观测数据,为气象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新一代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在观测精度取得了显著提升。这一进展将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更为可靠和精确的数据支持,推动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提升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水平。
2.2 观测范围
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在观测范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研究进展对气象观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具有更广泛的观测范围,能够有效地覆盖传统设备无法观测到的远距离云层。传统的气象站观测设备受限于设备的观测范围和技术限制,往往难以观测到远距离的云层。而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高精度的传感器,具有更广泛的观测范围和更远的观测距离,能够实现对远距离云层的全面监测和观测。这一进展使得气象观测能够更全面地获取云层的信息,为气象预报和气象监测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13]。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还可以实现对低空、中空和高空云层的全方位监测。传统的气象站观测设备往往只能监测某一高度范围内的云层,无法全面获取不同高度云层的信息。然而,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配备了多种高度范围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低空、中空和高空云层的全方位监测。这意味着其能够全面监测地面到大气中不同层次的云层。这一特性对气象预报、气候研究及航空气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各种气象活动提供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观测数据。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云能天”观测设备在观测范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气象观测和预测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它们不仅可以覆盖常规气象站无法观测到的远距离云层,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低空、中空和高空云层的全方位监测,增强了气象观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等领域提供更为可靠的观测数据支持。
2.3 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对“云能天”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方面带来了重大的改变,这对气象观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气象观测通常需要人工参与,数据处理和传输的过程相对烦琐,而现代化的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云能天”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从而极大地增强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一方面,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云能天”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传统的气象观测数据需要等待人工处理和传输,这一过程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数据的实时性受到影响。然而,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云能天”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可以立即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或气象预报机构,无需等待人工处理和传输。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性,使得气象部门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和分析气象数据,保证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云能天”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通过现代化的数据处理系统和远程监控技术,气象部门可以远程监控“云能天”系统的运行状态。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帮助气象部门实时了解各个观测点的情况,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情况等。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气象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此外,远程监控技术还可以帮助气象部门及时发现气象异常情况,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及时的支持。
总之,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给“云能天”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改进。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的实现极大地增强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可用性,为气象预报和气象监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及时的数据支持。这一进展有助于增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应对气象灾害等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对气象科学和气象服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是气象观测领域的重要突破,其应用为气象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新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技术在未来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推动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佘万明,叶成志,杨晓武,等.地面“云能天”自动化观测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22,12(5):19-26.
[2] 唐建中,张红英.气象自动云能天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14):33-38,43.
[3] 张灿,梁文钢.云能天的准确识别研究[J].北京农业,2014 (24):185-186.
[4] 杨燕萍.地面气象观测中云能天的集体观测[J].今日科苑, 2013(14):124.
[5] 刘志辉,邹兴奋,邓晓瑶,等.浅论集体观测云能天的必要及其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S1):246-247.
[6] 王丹,朱春祥.浅谈夜间云能天的观测[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70.
[7] 韦勇娟,甘皓月.云能天集体观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9,31.
[8] 陈景荣,周嘉健,邓健威,等.地面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及其防雷装置检测[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3,40(4):122-125.
[9] 张立清,张洪卫.基于自动化下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探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3,47(5):107-112.
[10] 徐栋夫,温李明,曹萍萍.2015—2019年成都夏季地面臭氧浓度与气象要素关系及臭氧污染天气分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3,46(5):25-32.
[11] 黄晓龙,吴薇,徐晓莉,等.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四川省地面气象站点适宜性研究[J].干旱气象,2023,41(4):579-588.
[12] 周海,秦昊,吉璐莹,等.地面气象要素多模式集成预报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学报,2022,45(6):815-825.
[13] 何超,慕航,杨璐,等.中国暖季近地面臭氧浓度空间格局演变及主要气象驱动因素[J].环境科学,2021,42(9): 4168-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