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宁江区近60年气候变化分析
2024-05-31徐岩孙鹏杨坤琳
徐岩 孙鹏 杨坤琳
摘 要:采用位于宁江区境内的松原国家一般气象站1960—2019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宁江区近60年的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宁江区近6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年平均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稳定上升趋势。(2)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最高 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现上升后下降趋势。(3)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春季、 夏季、秋季年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宁江区近60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1961—1963、1978—1980、1995—1997、1999—2001年为连续降水负距平,属于降水偏少年份。近60年平均降水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年降水量均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夏季年平均降水变化 则无其他3季明显,在下降、增长交替出现后最终下降
26.4 mm。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度;降水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3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原市北端、松嫩平原腹地,地处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松原市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1-2]。
1 资料
选用位于宁江区境内的松原国家一般气象站 1960—201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按照年、季、年代进行统计并分析宁江区气候变化特征。
2 气温
2.1 平均气温
近60年宁江区平均气温为5.4 ℃,其中年平均气温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7.39 ℃,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为2.93 ℃。从图1可以看出,1960—2019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正距平为30年,负距平为30年。1960—1974、1976—1981、1983—1987年三段时期年平均气温为负距平,为相对偏冷时期。1988—1999、2001—2009、2011—2019年3个时期为年平均气温正距平,为相对偏暖时期。近6 0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7 ℃。
春季的平均气温为7.1 ℃,夏季的平均气温为 22.4 ℃,秋季的平均气温为6.1 ℃,冬季的平均气温為-14.1 ℃。从表1来看,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从4.4 ℃上升至6.2 ℃,累计增幅为1.8 ℃。并在21世纪10年代下降0.1 ℃。同时,春季、夏季及秋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也呈上升趋势,并在20世纪10年代略有下降。冬季平均气温则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期呈上升趋势,累计上升3.2 ℃,
随后20年呈下降趋势累计下降1.1 ℃。
2.2 极端气温
由图2、图3可知,1960—2019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累计上升2.5、3.1 ℃。年平均最高气温正距平为32年,年平均最高气温负距平为28年。其中1962—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81、1984—1988、2009—2013年的平均最高气温为负距平,为相对偏低时期;1994—1999、2001—2004、2006—2008、2014—2019年期间平均最高气温为正距平,为相对偏高时期。年平均最低气温正距平为29年,年平均最低气温负距平为31年。其中,1960—1974、1976—1988年期间年平均最低气温为负距平,为相对偏低时期;1989—2000、2002—2019年的年平均最低气温为正距平为相对偏高时期。春季平均最高气温为13.3 ℃;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为27.4 ℃;秋季平均最高气温为11.9 ℃;冬季平均最高气温为-8.0 ℃。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1.0 ℃;夏季平均最低气温为17.6 ℃;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1.1 ℃;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为-19.2 ℃。
从表2来看平均最高气温60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从20世纪60年代至21年代初累计增幅为1.8 ℃,
并在21世纪10年代下降0.4 ℃。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最高气温总体变化趋势与年代际变化相似,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在21世纪10年代有所下降。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则在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呈上升趋势,从21世纪初便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冬季平均最高气温仍累计上升0.6 ℃。
从表3可以看出,平均最低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始终呈上升趋势,累计增加2.7 ℃。春季、夏季、秋季均呈现类似变化特征,累计增幅分别为3.0、2.1、2.6 ℃。冬季则先上升,21世纪初开始有所下降,但累计增幅为3.2 ℃。
3 降水
1960—2019年宁江区平均降水量为481.0 mm,其中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为629.8 mm,年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降水量仅为230.4 mm。从年累计降水量变化图(图4)可知,近60年来宁江区年降水量呈略微上升趋势。其中1961—1963、1978—1980、1995—1997、1999—2001年为连续降水负距平,属于降水偏少年份;2012—2017年为连续降水正距平,属于降水偏多年份;其余年份降水正负距平交错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则。
在1960—2019年降水季节变化中,春季平均降水量为90.1 mm,占全年降水的18.7%;夏季平均降水量为297.2 mm,占全年降水的61.8%;秋季平均降水量为79.9 mm,占全年降水的16.6%;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6.6 mm,占全年降水的2.9%。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从表4来看,近60年平均降水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平均年降水量下降33.6 mm,至21世纪10年代则又增长到490.0 mm。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年降水量均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并最终分别增长42.6、26.6、10.9 mm,增幅分别达到91%、46.5%、222.4%,均有明显增长。夏季年平均降水变化则无其他3 季明显,在下降、增长交替出现后最终下降26.4 mm,降幅仅为8.1%。
4 结论
(1)宁江区近6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年平均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稳定上升趋势。
(2)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现上升后下降趋势。
(3)宁江区近60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夏季、秋季年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4)宁江区近60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1961—1963、1978—1980、1995—1997、1999—2001年为连续降水负距平,属于降水偏少年份。近60年平均降水年代际变化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年降水量均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趋势,夏季年平均降水变化则无其他3 季明显,在下降、增长交替出现后最终下降26.4 mm。
参考文献
[1] 杨坤琳,杨素娥,何晓丹.云龙县近40年来气候变化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Z1):91-93.
[2]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2):228-236.
[3] 王晓默,董宁,章磊,等.兖州市近四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9,2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