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024-05-31赵培森孟凡聚
赵培森 孟凡聚
摘 要:作为农机安全监理的主要对象,农机作业机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實施的今天,现代农业迎来了繁荣发展阶段,农田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业机械是我国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对农民的支持,农用机械也在迅速发展。农用机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是目前我国农机监督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就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03
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对于农田机械的安全监管缺失、农机监理经费不足、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农户缺乏安全意识、驾驶员的培训和考试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1-2]。农机监理部门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峻影响,保持高度警惕,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政策,加大农机监理经费投入力度并提升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完善农机监管业务,实现多措并举,确保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为农业的稳步建设及发展提供技术和制度支持[3]。
1 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监管缺失
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安全性是监管农机的核心任务。但随着中国农机行业的不断演进,服务的种类、内容和标准也在逐步升级。然而,当前相关部门缺乏对农机公司的法律监察,导致了监管职能的缺失。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农田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4-5]。
第一,安全意识薄弱。农民对农田作业机械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违规操作、超负荷运转等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农机安全事故的风险。第二,法规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执行层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设备准入门槛不明确,年检制度落实不到位,事故追责机制不完善等。第三,设备老旧落后。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的农机设备陈旧老化,安全性能难以保障,且维修保养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安全隐患突出。第四,监管力量不足。基层农机监管部门人力物力有限,对农田作业机械的安全监管覆盖面不够广,监管力度尚待加强,难以做到全方位、全时段的有效监控[6-7]。
1.2 农机监理经费不足
在行政性质的费用被废除后,面临财政压力的农机监理机构不得不应对经济收益的持续下滑,有时甚至需自费为农用机械进行挂牌注册,这一情况严重妨碍了监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当前关键的监理设备在很多地区仍处于缺失状态,尤其是缺乏针对农田作业机械运作要求的专业检测设备,这使得及时的农机检测变得困难,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效率。此外,由于农机监督管理机构并未被纳入财政部预算之中,这些部门在执法资金方面缺乏稳定的保障[8]。
强化农机执法的基础在于监理技术装备的完善。因此,在强化农机执法的全过程中,监理部门必须将装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完善包括办公自动化、事故勘查、检验检测及通信交通等设备。
1.3 监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时,安全监理人员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但是目前部分安全监理人员的年龄偏高,思想保守,知识库的更新速度偏慢,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且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执法行为不规范,农业机械化发展备受影响。同时,部分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工作经验不足。此外,部分农机监理员的工作任务较重,需要管理全县上万台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面临较重的工作压力及负担,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9]。
1.4 农机手缺乏安全意识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农田机械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农田机械分布在千家万户。部分农机手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监管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田间作业机具的速度比较慢,很少上公路,安全隐患较小,因此没有主动登记挂牌并办理驾驶证。部分农机手挂了牌,但是没有主动参与年检,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操作的行为。此外,部分驾驶员年龄较高,容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1.5 驾驶员培训、考试不规范
农机监督管理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由于未被列入财政部的预算规划中,因此面临着执法资金的保障问题。同时,部分监理部门在这些关键设备上存在空缺,尤其缺乏用于农业机械检验的专业设备,这使得农机的及时检测与监督工作受到了显著阻碍。此外,监管部门由于资金匮乏,难以采购与维护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监督所需的专业设备,导致监督工作受到阻碍,农机安全运行标准也难以得到保证。监管部门面临的财政限制还影响到了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进一步加大了监督工作的难度。为了强化农机执法,监督机构需更新和完善监督设备,包括事故调查仪器、检验检测设备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10]。
2 解决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主要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农机监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机监管,深入分析这一新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农田机械的分布特征以及安全生产现状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逐步完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各种安全问题,主动为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做好准备及铺垫,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1 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管法规
在全面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完善与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在全面实施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农业监理工作可以得到明显的改观,农业经理部门能够结合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好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序[11]。
然而,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种新的农机安全问题应运而生。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我国相关部门应结合农机安全问题出现的根源,逐步完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及保障,将农机安全生产经理融入法治化轨道中,确保农机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实现稳步运作,全面改善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环境。
农机监理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严格落实及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着眼于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的现实情况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实现法律法规条款的逐步细化。确保各部门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并制定与之对应的规范性文件,有效解决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矛盾。
2.2 加大农机监理经费投入力度
农机监理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耗时耗力,时间跨度较大,农机监理部门需要主动争取财政的支持,理性、客观地分析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将农机监理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有效解决农机监理工作的资金难题[12]。
为了确保将农机监理工作落到实处,农机监理部门可以免费进行农机牌证上牌和年检,提升农机的挂牌率。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理设备的投入,配备先进的监理设备,嘗试利用多种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落实好管理工作。同时,为农机手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现代化装备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农机安全监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提升监理队伍综合素质
作为农机监理工作的推进者和实践者,监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农机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准。对此,农机监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积极提升监理业务的综合素质,为农机监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和准备[13-14]。
部分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农机监理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不够透彻,难以胜任工作,整体的工作质量与预期目标差距比较明显。对此,上级农机部门首先需要精心制定培训计划,有目的、有意识、有规划地落实基层监理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农机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道德素质,确保其能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主动为农机手、农户及农业提供专业系统的服务,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监理工作的关系,为农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上级农机部门需要面向全社会吸引更多优秀的监理人才,主动与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采取定向培养的形式来扩大安全监理队伍,提升整体的监理质量和水准,保障执法力度[15]。
2.4 全面宣传农机安全工作
农机监理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专业性较强,农机监理部门需要整合多种工作策略和手段,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
农机监理部门需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工作准则,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立足于乡村全面宣传安全法规知识,确保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能够进校园、进家庭。发放宣传材料、绘制宣传板报及张贴宣传标语,强化农民和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知识的理解及认知保障,最佳的宣传效果,让农民和农机手在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中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主动规范自身的农机使用行为。
2.5 规范完善农机监理业务
农机监理业务的规范落实不容忽略,农机监理部门要主动转移监理重心,抓住农机监管业务的核心及重点,实现对症下药。第一,深度剖析法律法规。明确安全技术标准、严格核发牌证、登记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积极提升农机监理工作质量。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农田作业机械的数量越来越多,农田作业机械的监管难度逐步提升,只有从源头上管理农田作业机具,才能够有效规避重大及特大农机事故[16]。
第二,组建专门的执法队伍,建立健全农机执法机制,促进该机制的长效运作和规范运作。以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机作业机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重点,主动加强与交警的合作,实现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持。高度重视拖拉机转移时在道路上行驶的监管工作,规避各种安全事故。田检路查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保持警惕,高度关注农机安全生产。
第三,以农田作业机械培训为重点,以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为核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全面培训联合收割机及拖拉机的农机手,在确保其通过考试后颁发驾驶证。在此基础上,农机监理部门还需要高度重视农机培训监管,围绕教学大纲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完善考试制度,在确保其考试合格后颁发有效证件[17]。
第四,以农田作业机械年检工作改革为重点,明确农田作业机械的年检标准和年检方式,全面优化工作作风,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和年检率。需要注意的是,农田作业机械的安全保险工作的难度系数偏高,时间跨度较大,农机监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落实农机监管工作,主动减轻农机手的负担,积极防范农田作业机械中的各种风险。
2.6 加强农机安全执法检查
第一,农机监理部门需要充分利用农机警务室,加强与公安部门之间的交流及合作,发挥执法载体和交流平台的作用。高度重视农田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及管理,从整体上提升持证率以及持牌率,将违法违规的操作行为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积极减少农机事故。
第二,落实日常检查工作,以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积极规范维修市场以及农机销售市场的运作行为,从根源上解决各种安全隐患,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农机的安全监管与农机安全生产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农机部门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农机监理部门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了解这些工作的艰巨性、系统性和长期性,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并完善监管体系[18]。
第三,将培训教育、执法监管、源头管理和政策配套融为一体,确保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能够突出重围,更上一个台阶,为农业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壮大,机械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公众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对农业现代化产生影响。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工作较为复杂、艰巨,机械监管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责任和社会使命,主动转移工作重心,灵活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全面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农机监理经费的投入力度,提升监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规范农机监理业务。在多措并举中,改革传统的农机监管工作对策和手段,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确保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19]。
参考文献
[1] 顾吉如.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管理探索与思考[J].农业机械, 2020(9):83-84,86.
[2] 胡福根,李志玉,胡夢谷.农田作业机械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南方农机,2017,48(3):11-12.
[3] 赵云宗.南江县农田作业机械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11(6):31.
[4] 高春明.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289.
[5] 张念文,黄成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6):49.
[6] 牟良勇.云南芒市农业机械使用现状与农机监理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8):47-48.
[7] 谭建国,宁长友,魏贱生,等.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监理,2021(4):18-20.
[8] 孙振明.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构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34.
[9] 王绍富.农业机械化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8):36-37.
[10] 周福初.浅谈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家参谋,2018(21):67.
[11] 鲍军敏.安全管理模式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农机,2023(19):28-30.
[12] 赵庆良.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促进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健康发展[J].河北农机,2023(13):46-48.
[13] 张峻青.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河北农机,2023(9):46-48.
[14] 方超.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河北农机,2023(6):21-23.
[15] 伟林花.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和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河北农机,2023(4):42-44.
[16] 陈群凤.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与维修保养方法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10):104-105.
[17] 王金锋.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要求及安全生产建议[J].河南农业,2022(20):56-58.
[18] 陈海建.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2(5):51-53.
[19] 盖巧生.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9):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