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的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
2024-05-31杨明
杨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保障,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当前重要课题。大力发展和推广有机农业,使农业回归本质,才能保证农业对国家的支撑作用。有机农业主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膨大剂、催红剂、增香剂、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应用一系列可持续性的低毒害和无毒害的种植技术,对土壤、种子、耕作、农产品收运等进行全流程管理,建立环境的安全、稳定、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提升地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障农业基础安全、保护原生态种子、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壤环境、均衡使用土壤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此,概述了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提出相应的措施,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03
以人为本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可持续的种植方式,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提升农产品品质,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有机农业技术的应用措施如下:第一,育肥与肥料的使用,使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堆肥、腐熟的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第二,种植方式的选择。采用多种作物轮作、混种、交错种植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第三,病虫害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不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1]。
有机种植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回归本质的农业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种植的各个阶段把控有机种植技术,例如肥料管理、种植方式、防虫防病、土地使用,甚至种子清选等方面,将有机农业与种植技术相结合,通过优选方案、管控化工物品使用、改善土质、发挥物种优势和发掘物种内在循环,保证农产品优质、高产,能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大众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意愿[2]。
1 肥料管理
1.1 有机肥料类型
有机肥料是一种由有机质制成的肥料,提供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相对于合成肥料,有机肥料对环境更友好,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和提升生物的多样性。这些有机肥料能够提供农作物基本的营养需求,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对于有机肥,要广开肥源、常见且高效的有机肥如下:
第一,堆肥。堆肥是由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残渣、厨余垃圾等)经过分解而成的有机物质。堆肥既可以采用自然分解,也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和加速分解过程来制备。堆肥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3]。
第二,豆瓣菜肥。豆瓣菜肥是由豆瓣菜农作物(如大豆、菜豆等)通过发酵和腐熟制成的有机肥料。豆瓣菜农作物富含氮,发酵和分解后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氮肥。
第三,骨粉。骨粉是由动物骨骼经过处理和加工制成的有机肥料。骨粉富含磷、钙等营养元素,有助于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第四,动物粪便。动物粪便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肥料来源。动物粪便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可以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第四,藻肥。藻类生物,如海藻等,被提取和处理后可制成藻肥。藻肥富含微量元素、生长激素和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4]。
1.2 有机育肥阶段的主要措施
1.2.1 使用有机肥的必要性
化肥农药等合成物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有机肥投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因为化肥见效快,投入小,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所以不能忽视有机肥的作用。此外,大力发展畜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不能焚烧秸秆并还田,减少了有机肥的来源。有机肥对环境友好,有机肥对农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大力推广有机肥的使用。
1.2.2 有機肥的育肥方法
第一,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分为自然有机肥和人工有机肥2种类型。在选择有机肥料时,要考虑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并从容器(如堆肥堆)或提供商处获得优质的有机肥料[5]。
第二,混合有机肥。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具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将其混合起来能够提供更多的种类和更全面的激素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农作物的各种需求。
第三,形成合理的配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肥料的成分,确定合理的肥料配比,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第四,在适当的时间施肥。有机肥料中的养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分解和释放,因此在施肥时要结合农作物生长季节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肥,满足农作物养分的需求。
第五,注意施肥量。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因此需要掌握合理的施肥量,避免过度肥料而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第六,充分保障水分。在有机肥料的育肥阶段,需要充分保障土壤的水分,以便有机肥料中的养分能够被充分分解和释放,并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素。
1.3 有机肥培肥阶段的主要措施
1.3.1 轮作和混种
实行多元化的轮作和混种种植模式,可以减轻病虫害和连作的障碍,提升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与益虫共生的农作物,控制有害生物。有机轮作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能力,延长土壤的生命周期。
1.3.2 土壤保护
实施科学地土壤保护措施能够减少水、风、冰的侵蚀和消耗,改善土壤的结构。这包括种植树和灌木、保持水土流失、避免草地退化和控制动物放牧等方面。
1.3.3 使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使用对土壤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肥料的使用还能增强土壤的抗旱、抗病能力,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提升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1.3.4 根据土壤性质进行施肥
土壤的特性是农作物生长重要的因素。土壤中水分、湿度、盐碱度、温度以及微生物含量对作物生长具有影响。不同性质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北方的土壤温度较低,微生物不活跃且含量少,活动力弱,此时就需要增加有机肥料,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能力。南方土壤湿润且雨水多,会使大量养分流失,此时需要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2 种植方式
推动农业的有机化种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主要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借助自然循环、减少化肥及化学农药等对环境和人体的损害,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人文化和社会变迁。主要的种植方式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 合理轮作
轮作是有机农业的一项基本措施,目的是利用多年的轮作系统来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危害、提高农作物抗逆性等。关键是轮作方案的安排。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作物,按照一定的轮作周期和顺序,选择合适的农作物间作或轮换,提高农田资源利用率,保证土壤健康。
2.2 绿肥还田
绿肥是一种在主作物中间和在其感染病虫害前,利用其他农作物种植施肥的一种农业技术,适度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各种微生物的活性。绿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抑制病虫害、控制土壤水分和减轻环境污染等功能,它能有效地恢复土地生产能力,促进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综合治理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有机农业的核心之一,是由动农作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不仅提供养分,而且有利于改良土壤。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缓解由于化肥的污染所引起的农地生态问题。但有机肥料也存在不易保存、容易变质、移动难等问题,因此有组合使用规范、处理和施用等方面的要求。
2.4 合理除草方法
有机农业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合理的除草方法主要为利用翻耕、切割、铲刀除草等机械和物理方法,减少对土壤和作物的伤害,并使用草覆盖以减少草害危害和控制杂草。适当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如喷洒生物激素等,可以增强除草效果并保持土壤湿度。
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主要关注土壤保育、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等问题。在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 病虫害防治
有机农业采用许多自然友好型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这些方法通常涉及促进生态平衡、保证农作物健康和提升生物的多样性。
3.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有机农业中常用的方法,利用天敌、寄生虫和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同时,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粘虫板、捕虫灯等物理方法捕捉害虫,或者栽植抗虫农作物作为防治手段。有机农业考虑到农作物对病虫害的自然抗性,通过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杂交培育等方法,提高农作物免疫力。
例如,有农民成功地利用天敌赤眼甲壳虫来控制玉米根虫,将赤眼甲壳虫的幼虫和玉米根虫一起释放在玉米田间,赤眼甲壳虫的幼虫会捕食玉米根虫,有效减少了玉米根虫的数量。适当选取和引入生物天敌,可以在有机农作物生产中防治害虫,利用自然界中的有益生物,结合多种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虫,从而保护有机农作物的自然环境,促进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实施有机轮作制度
有机轮作是指以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轮流种植于同一块地的农学制度,有助于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坚持运用不翻地种植的耕作方式,有助于保持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的丰富,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同时,种植过程中应避免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湿度、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等来提高有机轮作制度的可执行性。
3.3 提高有机农作物的适应性
可以将农作物特点和土壤特点相结合,合理选择和配比有机肥料,为有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创设优质安全的土壤环境。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对有机农业种植的资金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种植的资金支持力度。其中,可以了解农民资金状况和有机农业种植资金要求,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为农民提供充足的资金,推进有机农业种植活动的开展,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与此同时,还可以与银行合作,银行为农民开展有机农业种植活动提供贷款支持,从而解决农民资金问题。此外,有机农业种植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如有机肥料生产设施、农产品加工设施、质量检测设施等。为促进农业发展,政府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2 加大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力度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品质,还可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力度。当前,农民尚未充分掌握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导致在应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問题。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有必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力度。一方面,发放农业技术推广手册。可以围绕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类型、应用技巧、应用注意事项等,制作农业技术的推广手册。然后,可以面向广大农民发放农业技术推广手册,鼓励他们结合推广手册学习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为提高农民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力,可以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指导,促进他们掌握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方法、手段,从而保证他们更好地投入有机种植活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主要依赖于生物的多样性、借助自然循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等对环境和人们身体的损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主要关注解决土壤、种植、防虫防维持生态平衡等问题。在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有序推进有机农业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新的有机种植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材料,改进有机农业生产,如采用无人机监测农作物健康状况,促进农民掌握更准确和及时的数据辅助决策;需要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开展有机农业技术与管理的专题培训、现场指导以及社区扩展活动等方式,向农民广泛普及有关有机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农民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意识;需要着重研发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针对有机农业不同的病虫害、不同的地理环境,开发出多种分类、不同目的的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使农民更好地掌握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分类、选购、存储和使用技巧;需要保护生态系统,有机农业应与生态系统保护紧密结合。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种植方式进行适当养护,保护水资源和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和恢复一些受威胁的物种,从而达到与生态保护高度协调的目的,实现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颖.有机农业中允许使用哪些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2):15.
[2] 武春梅.无公害蔬菜生产怎样施肥[J].河北农业科技,2008 (19):35.
[3] 吴秀德,张红霞,薛庄.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1(8):70.
[4] 陈利.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肥种类及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55,158.
[5] 肖国胜.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施肥原则和注意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