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2024-05-31聂颖
聂颖
摘 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对我国的国土安全造成威胁,并且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平衡。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研究问题。以长阳公园的林业害虫防治为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一些林业害虫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研究发现,因地制宜,适季适时的具体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是该地区有效预防林业病虫害的重要途径。结果表明,在长阳公园内,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月份,监测病虫害发生的区域,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2–000-03
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病虫害大规模暴发时,大面积的树木会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1]。通过林业病虫害防治,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进而为人类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2-3]。病虫害的存在会直接导致森林常绿树种的生长受限,植被覆盖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引发森林火灾,影响林地土壤质量、破坏土壤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土地的使用能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森林资源利用的效率。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4-10]。以长阳公园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为例,提出一些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为同领域的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1 长阳公园林业病虫害调查
在长阳公园,每年的4—5月初是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候,也是林业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必须加强采取防控措施,防止这些害虫的进一步扩散和繁殖。3月初至5月初,将白蜡、核桃、杨柳树等1.1万余株乔木缠绕黄色胶带,预防春尺蠖和草履蚧。长阳公园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落叶乔灌木,这些树木常年受到蛀干害虫的侵害。主要的害虫包括天牛、吉丁虫、小蠹虫等,春、夏、秋季都會发生这些鳞翅目虫害,但夏、秋季相对较严重。近年来,长阳公园存在月季食叶害虫、红蜘蛛、梨桧锈病等各类园林病虫害,不同年份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红蜘蛛则主要危害健康步道周边的海棠、紫叶李、樱花等树种。此外,潜叶蝇在过去两年间开始大面积发生,其中景天受害较严重。
综合来看,为了促进长阳公园林业可持续发展,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也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植物管理,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2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
2.1 美国白蛾
根据调查,长阳公园地区的美国白蛾每年4月底至5月初出现越冬代成虫,此时是林业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时期。为了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繁殖和发展,一般在各代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蛹期,采用释放周氏啮小蜂的方法进行生物防治。在成虫羽化期,采用灯光诱杀的方式杀灭成虫。诱虫灯应尽量设在发生比较严重、空旷的地块,挂灯时间分别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7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此外,还可以采用性诱剂法。利用美国白蛾成虫在交配期释放昆虫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悬挂性诱剂的时间也分别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7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在低龄幼虫期,5月初,可以沿着健康步道及其周边喷施除虫菊或灭幼脲等生物农药,但不能使用广谱性杀虫剂。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和繁殖速度,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2.2 松梢螟
根据调查,长阳公园的松梢螟病虫害主要分布在3月初至5月初。在这个时期,为了有效防控松梢螟对松树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树林中,需要每隔30 m左右悬挂松树诱捕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吸引并杀灭成虫,从而减少成虫对树木的危害。在悬挂诱捕装置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如阳光充足、树冠较大的地方,确保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松树成虫。此外,还可以采用早春诱木的方法诱杀松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3月初,对树冠郁闭的树林进行适当的疏枝,改善光照条件;将3 cm粗以上的鲜柏树木枝截成1 m左右的木段,每4~8根成一堆,以三角形或方形的形式堆放于相对空旷的柏林地。每10~15 d需要更换或补充新的诱木,以保持诱集效果。诱木的目的是吸引松树成虫,使其在诱木上产卵或停留,然后人工捕杀这些成虫。这些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针对长阳公园园区内的松梢螟病虫害问题,降低病虫害对松树的危害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防治工作,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病虫害的生活习性调整和安排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时间。同时,定期的监测和巡视也是不可或缺的,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这些技术及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松树的数量和繁殖速度,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在实施防控措施时,需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松树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方案,确保防控效果的最大化。
2.3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是一类以幼虫在树木内部蛀食为主要特征的害虫,对树木的损害较大。在长阳公园,蛀干害虫对乔木的危害较为严重,主要包括天牛、吉丁虫、小蠹虫等。为了有效防控这些害虫,维护和改善林木生长环境、释放天敌昆虫是可行且高效的防控措施。每年连续释放天敌肿腿蜂是蛀干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肿腿蜂可以寄生在害虫的幼虫或蛹上,从而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除了生物防治方法,对于成年乔木树的蛀干害虫防治,还可以采取农业防治措施。通过改善立地条件、改善肥水条件等手段,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虫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蛀干害虫的种类、程度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同时,定期检查树木,及时发现并处理蛀干害虫的问题,可以减少害虫对树木的损害。通过综合采取这些防控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长阳公园的成年乔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2.4 一般鳞翅目害虫与刺吸式口器害虫
一般鳞翅目害虫发生于春、夏、秋季,但夏、秋季相对较严重。为了有效地防控这些害虫,需要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喷药防治。春季(4月底至5月初),可以喷施灭幼脲或除虫脲1次,主要喷施在健康步道周边。秋季(7—8月)再喷施1次灭幼脲或除虫脲,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繁殖。为了进一步控制害虫的繁殖,可以在5月底至6月初释放天敌赤眼蜂。这些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害虫的卵或幼虫上,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此外,对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主要危害青檀树)和红蜘蛛(主要危害健康步道周边的臭檀、苦木等树种),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蚜虫,主要通过释放天敌瓢虫进行防治;而对于红蜘蛛,可以喷施1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结合长阳公园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两类害虫,总结归纳了常用的防治技术和处理
方法。
鳞翅目害虫是一类具有鲜艳色彩和复杂生活史的害虫,主要包括夜蛾、螟虫、蝶类和蚜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危害主要为啃食树叶、果实和花朵,导致树木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在长阳公园,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4.1 鳞翅目害虫
第一,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杀虫菌等。第二,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喷雾,以杀灭害虫。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药剂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第三,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来阻止害虫的进入或繁殖,如使用防虫网、陷阱、粘虫板等。第四,配套措施。合理种植和管理,如选择抗虫品种、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及时清除害虫的寄主植物等。
2.4.2 刺吸式口器害虫
刺吸式口器害虫是一类以刺吸植物汁液为主要营养方式的害虫,其危害范围广泛,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各种植物。这类害虫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繁殖力,若不及时防治,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第一,害虫通过刺吸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第二,害虫的刺吸行为会刺激植物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植物激素失衡、细胞结构受损等,进而导致植物生长异常。第三,部分刺吸式口器害虫还会传播病毒,加剧植物病害的发生。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植物检疫,防止携带害虫的植物传入无病区。种植抗虫品种,提高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此外,利用天敌昆虫、昆虫生长调节剂、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控制害虫数量。还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措施,如设置黄板、蓝板、诱捕器等,减少害虫的危害。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应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刺吸式口器害虫,可喷施矿物油、苦参碱、阿维菌素等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植株生长环境,降低害虫的发生概率。
第一,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例如引入寄生性蜂类或使用杀虫菌等。第二,化学防治。使用适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喷雾,以杀灭害虫。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药剂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第三,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来阻止害虫的进入或繁殖,例如使用防虫网、陷阱、粘虫板等。第四,基于行为的防治。利用害虫的行为特点,如性信息化合物、诱杀剂等,引诱害虫到特定地点或捕杀害虫。
3 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的评价
3.1 评价方法
调取了2023年3—10月长阳公园林业病虫害防治数据,进一步验证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3.2 防治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长阳公园有针对性地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以后,在所在监测区域,仅2023年3—6月,分别发生了0.02与0.01 km2的树梢部位轻度病虫害;其余区域均未出现大面积病虫害。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在长阳公园的应用是有效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园内的植物健康。在大部分监测区域未出现大面积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对长阳公园内的林业病虫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4 结束语
在实际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坚持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防止杀虫剂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对天敌生物产生负面影响,打破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平衡状态。因此,在实施林业害虫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时,重点在于防止人为因素破坏生态平衡,并以此为出发点,严格控制可能引入新害虫的途径。
通过对长阳公园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明确了当前通过实施农业防治技术,可以增强树木的抗病抗虫能力,主要包括应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如合理灌溉、施肥,及时进行修剪和清理等,以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应用物理防治技术方法进行輔助防治,如利用性诱剂、黑光灯、糖醋液等吸引和捕杀害虫;设置诱虫带、诱木以及采用人工捕杀等方法来减少害虫的数量。生物防治则是另一重要技术手段。利用生物菌类和天敌等生物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以虫治虫的方法。同时,也可使用植物性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实施这些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处理方法,可以在保证不破坏长阳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陈启辉,张颖.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技术分析:评《林木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图解》[J].林业经济,2022,44 (11):97.
[2] 熊清华,雷良辉,黄玉红,等.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应用成效[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4):88-92.
[3] 王鸿雁,段爱莉,李旭,等.沙土地绿芦笋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6):114-117.
[4] 宋效惠,闫敦梁,迟德富.樟子松梢斑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3):132-138.
[5] 杨丽文,杨芷,胡帅,等.温室观赏植物病虫害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47(3):287-293.
[6] 龚伦香,袁万波.新药剂组合全程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方案试验示范效果[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2):265-270.
[7] 郑加强,徐幼林,张慧春,等.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靶标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林业科学,2023,59(3):152-166.
[8] 张晓飞,刘程,徐金涛,等.南水北调中线唐县渠段植物及病虫害种类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22,41(1):37-40.
[9] 李琪,李凯.病虫害防治托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横向分工与纵向协同视角[J].资源科学,2022,44(10):1964-1979.
[10] 孙嵬,苏前富,张伟,等.吉林中西部地区玉米病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4):48-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