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当代价值意蕴研究
2024-05-31于福红
于福红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并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首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论述,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再次论证了文化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理解文化的内涵是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且价值意蕴深远。从对象属性看,文化即现实的人创造的对象性的活动;从表象意涵看,文化即知识、意识、观念上层建筑;从本质意涵看,文化核心即以人为本;从需求属性看,文化即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体。
(一)对象属性:现实的人创造的对象化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文化彰显了人的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所以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发展。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生活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最终发展目的即要实现人的自由自觉,促进人的发展。从马克思的视角看,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有意识的文化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有意识中产生的。人作为类存在物,其生产活动也具有类属性。因此,就其生活的本质属性而言,文化也满足人的类生活。正是这种类活动使得文化打上人的烙印,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人作为类本质,能够自愿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然的人化,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文化产生的过程,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而自然界也为人提供了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和方法。所以,文化的本质即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的自然界,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进而确证人的类属性。所以文化也具备人的社会属性。
(二)表象意涵:知识、意识、观念上层建筑
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35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人具有意识,而这种意识正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而且自人类产生,文化也随即产生。马克思在此也暗含了文化的概念,文化也表现为人的意识。马克思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3]历史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所以,必须从历史范畴对文化进行研究。文化也具备一定的历史性。恩格斯指出:“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结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4]在恩格斯看来,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经济基础正是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文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但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从二者的关系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其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三)本质属性:以人为本是文化的核心意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进行了论证,在马克思看来,工人的劳动显然背离了劳动的本质。而文化的产生正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而劳动异化也同时引起了文化异化。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产品与工人自己相对立,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而在私有制条件下,“文化异化”已然成为必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显然不是工人自愿的,相反,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被迫谋生。而这种劳动产生的结果正是文化异化。在这之中,文化异化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文化交往变得不再和谐。马克思认为工人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自由自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坚持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进而实现人的价值。所以,促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对“文化”概念的界定真正从“现实的人”出发,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具备主体选择的能力,即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有意识地创造活动。因此,文化创造的主体即“现实的人”。
(四)需求属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体
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80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人的第一需要。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民群众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已然发展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方面。由于人类新的需要,产生新的生产工具,而这又会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交往产生语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72正是由于交往和语言、意识的产生,使得人具备了社会属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因此,人类的精神生产是建立在交往和语言基础之上的,精神生产离不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的重要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综上所述,文化的产生实际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体。人类所进行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由于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新的需要产生新的交往与语言,并在交往的过程中丰富人的精神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产生有其内在机理。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文化的产生必然有其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中,对文化异化进行了批判。自然界为人类劳动提供了对象,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由劳动异化产生了文化异化,因而,文化产生的基础也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看来:“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6]。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文化的作用和来源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因。每一个时代所处的条件不同,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文化的作用也就不同。马克思把文化归结为观念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正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文化得到了发展。在资产阶级社会,文化服务于统治阶级,即文化为资产阶级服务。而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设想,文化要服务于无产阶级。
(二)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界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马克思也论证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自然界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自然界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对象。没有自然界,人类无法进行生产生活,人类也无法创造对象。没有自然界,人类的劳动对象不复存在。从马克思的视角看,自然界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感性世界。所以,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自然界的本质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来讲,人才是存在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人既作用于客观世界,又作用于人本身。所以,文化即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意蕴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意蕴主要指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预示着文化思想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这也是首次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文化”二字,自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的责任、使命、价值导向维度对文化作了系列论述,也展现了加强文化建设是民族发展之根本。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基础:向外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内看,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之时;向后看,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迈上了新台阶,是距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最近之时;向前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对我国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下一步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提出的“七个着力”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建设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意涵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即坚持人民创作这一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的人民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文艺创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强调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主体。马克思认为,文化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属性,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劳动异化衍生为文化异化这一现象进行了批判,并深刻地提出要建设的文化是无产阶级的文化,最终要服务于无产阶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创作主体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坚持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将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文化评判的标准,人民是文化创作的阅卷人。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价值立场。这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观具有高度一致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时俱进,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观,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对无产阶级文化观有了新的创新发展。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具有世界文化的共同特征,也具备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新要求时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7]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可以发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要深刻认识没有人民群众的力量,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不容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文化观,指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干什么这个问题。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文化事业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二)文化建设的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对文化与文明有多方面论述。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提到了“现代文明”的概念。而从马克思所处时代背景来看,他所提出的“现代文明”实质上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应的资本主义文明。在马克思看来,文明对应的是野蛮。因此,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明结构。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对马克思提出的现代文明的继承与创新。继承的是文明伴随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产生。创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这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文明的特征,又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新使命正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并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使命。这是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世情和党情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之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的长远目标,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对立。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未中断且一直延续下来的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然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8]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又对中华民族文明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正是中华民族文明所具备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之基。
(三)文化建设的方向: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继承与创新。恩格斯论述了文化的阶级属性,并对不同阶级文化形态进行了论证。他强调,由于不同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不同,因此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必然有所不同。就奴隶社会而言,文化主要服务于奴隶制度;就封建社会而言,文化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就资本社会而言,文化服务于资产阶级,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正是文化的阶级属性,文化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必须要解决领导权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必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要有坚强政党的领导。因此,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要有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文化兴才能推动民族兴。此次会议也对党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文化兴盛繁荣的一个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紧跟党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只有方向正确,文化建设道路才能正确。基于此,文化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回看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就在于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在于指导思想的正确性。一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保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二是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保证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三是坚持党的思想领导,保证文化建设的思想正确性。因此,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有其必然性,必须把握好领航掌舵的方向。
(四)文化建设的目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化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有所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9]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与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加了“文明”二字,并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社会发展历程,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上层建筑。而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同样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要重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稳步向前,二者缺一不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可实现。物质文明于我们而言,就要推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摒弃西方的掠夺手段,而精神文明指的是精神方面追求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五)文化建设的内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意识形态。他们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0]在此,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作用进行了描述,它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思想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内涵。因此,不管任何阶级都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思想正确,才能保证旗帜不倒,这也是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根源在于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世界之变和时代之变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矛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思想,不断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二是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化建设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其实践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必须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三是构建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普遍的理论,但必须具备中国话语体系。因此,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本土化。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必须要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时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因此,在新时代坚持文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趋势,只有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才能精准施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缺位,马克思主义文化更不能缺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