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的理论之源与实践路径

2024-05-31

延边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念价值

张 倩

(塔城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塔城 83470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1]18。人民至上作为一种理念,是对主客体耦合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价值关系的观念性整体把握。建党百年来,时代场域在变,“变”的是样态形式,“不变”的是情感内容。从开天辟地的救国、改天换地的兴国、翻天覆地的富国到惊天动地的强国,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之源

任何一种理念或命题的出场都是对其原初语境上的丰富发展。人民至上理念并非无中生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的成果。

(一)学理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明确提出“人民至上”理论,但其对唯物主义、人民群众与历史动向、科学社会主义等问题展开的论述,为人民至上理念提供了学理支撑。

唯物史观是人民至上理念生成的立论之基。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武器,批判从“神灵或抽象的人”解释世界的唯心主义,提出了以现实的社会的人为主体的唯物史观,为人民至上理念提供了理论指引。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2],肯定了人的活动才是一切的本源,是其人学思想的起点。以《神圣家族》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精英绝定论,提出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满足自身需求,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众观。《共产党宣言》描绘了无产阶级运动追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创造价值也享有价值,是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破解西方个人至上提供了思想镜鉴,是人民至上的理念生成的立论之基。

(二)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治理理念的脉络演进

中国历史虽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3]“夫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4]“民为大,社稷次之,君为轻”[5]等治理理念,看似重民但未能超越“君本”思想的藩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打破了民、社稷、政权的不对等关系。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才是铜墙铁壁,我们革命队伍是为他们工作的。抗日战争时期,党以践行“三三制”确保人们权利。直至1939年首次谈及为人民服务概念,而1944年张思德同志的壮举实现了人民概念的理论转型,于1945年写入七大党章。从提出到载入党章升华为根本宗旨,这是党对人民认识的深化。建国后为扭转一穷二白窘境,党中央以土改、稳棉纱、合作社等举措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出场,话语的转变标志着人民成为了唯一价值主体,是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拨乱反正开启中国社会发展新篇章,指出党要与人民群众共享咸淡,要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纪困局,强调何时何地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凝结。跨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指出党“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6]“以人为本”是其核心要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价值逻辑的一致性,是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积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我的执政情怀,告诫党员干部要杜绝官老爷做派,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量化视作政绩指标。党中央带着人民的期许提出治党必从严;以为人民谋利作为检验改革是否全面与深化标准;以精准脱贫、共享理念、制定《民法典》等落实人民至上理念。

建党百年来,随着时代场域在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中国共产党以“江山——人民——民心”三角定律对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作出回答,在实践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三)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进路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7],人民至上犹如一条主线贯穿党和国家发展全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华民族掉入前所未有的深渊,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活状态。中华民族何去何从?中国人民如何生存?这是历史的呼唤、人民的呐喊。仁人志士呼唤救国方案但均以失败收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呼唤、人民呐喊及马克思主义的行动框架中应运而生,开启为人民而奋战的征程。

为人民大众谋求解放(1919—1949)。在党筹建过程中,革命先驱李大钊提出的革命为民是党的哲学根据。建党之初,一大党纲提出联合大众推翻资本家政权的社会革命才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目的。二大明确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为和平而战!为自由而战!为独立而战!”[8]。大革命惨败后,党总结以民心汇聚成革命胜利的钢铁阵地,依靠人民群众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空间战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诟称,实现了民族独立,印证了党是为民而生的真理性认识。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949—1978)。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党由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但新中国仍积贫积弱,如何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是新中国面临的第一关。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954年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形式确保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原则。党除政治上保证人民根本权益外,还最大程度让人民进行物质生产。陈云等同志提出通过土地改革、调整公私关系等化解社会发展矛盾;毛泽东同志强调兼顾“国家——工厂——工人——合作社——农民”间的利益,实现中国工农各业有序发展。经济发展改变人民生活,但党内官僚腐化的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党为剔除不正之风,在全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切实做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解决人民温饱(1978—2012)。党历经28年解决了“挨打”问题,但如何解决“挨饿”及发展问题成为该时期课题。邓小平同志为了让人民摆脱贫困,强调以改革促发展,率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村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并在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促成了人们物质的富足。1978—2007年近30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81元上升到18 934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9],彰显了人民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富足。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时期(2012—至今)。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如何全面发展实现美好生活成了新时代的主题。在解决全面发展问题时,对“人”的认知是前提。人本质上是全面的文化的人,而非单向的物化的人。在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上,党中央契合全面发展出台一系列举措,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0]尤其脱贫攻坚战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1]7,彻底改写了他们的命运;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以蓝天碧水净土为目标,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回溯我们党以人民至上为价值主线实践的演进脉络,从人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美好生活,是党执政理念事实与价值统一的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涵

从政党属性看,“人民至上”在审视“我是谁”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的现实问题。

(一)深化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为人类谋进步的价值目标

价值目标是在与具体事物和情景联系之上,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选择。中国共产党以强烈使命担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致力于使挨打、落后、贫瘠的旧中国转变为独立、先进、富强的新中国。与其他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在践行自我使命时,以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己任。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具体行动,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自由与发展事业。中国共产党以自我复兴带动全人类进步,以“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概言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人民、民族、人类三层渐进式主体认知与主体价值目标,破除零和博弈困局,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度认知。

(二)坚守以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价值立场

立场决定情感,人民立场决定党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1]三个“不代表”进一步彰显了党政治立场与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剖析过去革命斗争为何成效甚少时,提出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英雄;大革命失败后,人民群众以血肉之躯阻挡敌人攻击,铸就革命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强敌,是人民群众彻底摧毁了侵略者;在党陷入困境时,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小船等一步步促成胜利,革命的胜利是民心齐聚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勇战自然灾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举,为新生政权造铸钢铁长城。改革开放的伟业依旧是靠人民闯出来的。新时代强国路上的挑战是人民共同战胜的。江山是人民的江山,是党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反之,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12]。新时代党对教育、就业、医疗、扶贫、生态的持续性关注,是人民立场在新时代现实形态中的表征呈现。

(三)秉承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遵循

人的一切行为规范源于“思维方式、支配观念和求优模式”[13],党务实笃行孕育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遵循。“小我”即以个体为中心的追求自我的狭隘利益,“大我”是以整体存在大局为重的共同价值遵循。特定的场域既是“小我”也是“大我”[14]。“小我”到“大我”是自我价值的价值外溢。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把个人之“小我”融入人民、民族、国家、世界之“大我”。人民之大我蕴含在“江山——人民”价值论中。党中央发出人民立场是一切决策研究的根本点,要对照党章党规以严肃政治纪律清除一切生活陋习;以群众的急难愁困为头等大事,切实做到为民做实事,真正践行人民之大我理念,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共识。国之大我体现在党解决人民、民族、国家挨打挨饿中打破话语壁垒,以胸怀天下的情感聚焦贫困、发展、合作等世界难题,展现大党大国的共同价值样态。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路径

面对伟大复兴的重任和人民对美好的期许,党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其实现。但在并联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要以精准举措回击。

(一)以自我革命增强政党建设

如何在两个变局中实现政党与人民的协同发展,如何凝聚人心实现长期执政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亟须回应的政治问题。党以“三个务必”、自我革命确保党对人民“质、色、味”的不变。简言之,政党建设决定国家、民族、人民三者发展前途和行进方向。

新时代党以“5+2”布局确保“三不变”。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思想建设。思想作为行动的指挥部,关乎人民至上理念的落实成效。党以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自我刮骨疗毒的范例感悟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宗旨意识、党群关系淡化等问题,牢牢扭住总开关问题,确保信仰的味道;在思想教育时制度建设贯穿始末。制度建设是解决某一问题的长远且根本的举措,“要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5]党中央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颁布《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构以主干性为主导、支撑性为补充的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是增强政党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推进党的建设既要固本培元,又要发挥制度合力作用,把党锻造成能力强、生态净、民心齐的自信且担当的多元功能政党。

(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物质富足基础

实现人民物质富足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目标。针对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逆全球化单边主义频发等问题,党中央实施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实体经济,挖掘经济增长新业态,旨在实现以经济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16]。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应坚持系统观念,注重人居环境保护。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外显范式,内含创新性、协调性、平衡性,需破除GDP政绩论,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同向同行,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以现代化公共服务充实人民精神需求

公共服务水平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解决了人民的钱袋子问题,但精神层面的文艺需求矛盾更凸显。立足人全面发展,以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促使人民精神素养和身心健康双向发展。

在国家宏观层面,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就是以制度、战略等确保人民共享文化服务。《宪法》规定了中国公民具有享受文化、教育等权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打通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通道,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进程;构建物质文化购买平台,让人民感受文化的力量,以物质发展转化为精神富足;完善基层阅读广角等软硬设施,补齐文化修养场所稀少短板,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人民微观层面,就是人民享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更便捷的文化修养场所。立足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以文育人,切实斩断精神贫瘠的代际传递,回应人民文化需求。

(四)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回应人民美好生活诉求

“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各种目的之间相互发生作用的价值共同体”[17],其治理是人们幸福与否的重要评判点。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对损害扰乱社会秩序坏分子实行专政,切实把人民衣、食、住、用、行等安定好。邓小平同志强调以民主法制来引导社会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连结着民心,创新社会治理是人民幸福的重大保障性问题。

针对当前社会治理中城乡结构、区域流动、价值困局、治理方式等难题,党中央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彰显了人民社会为人民的底色。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遵循市场、社会和人民需求的运作逻辑,疏通社会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与互动阻隔,以治理多元化调节和规范多样社会关系与社会复杂发展行为之间的矛盾;搭建联合党建平台,释放党建引领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18],建构具有公信力与说服力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利用数字赋能,建立“一体化联动指挥平台”,发挥社会的协同治理功能,切实做到社会服务精准化,满足人民的多元需求,以法理协调多元差异性,增强社会治理机制的制度效力。

(五)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环境

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刚性需求,“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9],它关乎人民的生存权和生态权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与生活的前提。新时代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的全面需要。在金钱横行的西方国家,人与自然都沦为资本的压榨对象,这背离了人的本质,引发了西方社会价值观异化。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捍卫人们的生态权益。从生产力层面讲,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盘活人、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把人民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期盼变成美丽的现实。从生产关系层面讲,侧重于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属性,以扩大生态知情、参与、监督的权限,丰富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共建的手段和方式,统筹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有效化解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态获得感、生态安全感、生态幸福感。

综上,人民至上的价值属性贯穿于中国各项事业发展,是解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核心答案,是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历史经验。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固而自信的价值根基,是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价值遵循与动力源泉,更是中国奇迹背后的关键密码。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理念价值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