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群居和一’与‘卓尔不群’”导写
2024-05-30沈林泽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进入互联网时代,群又有了新的含义,在“贴吧”、微信等社交平台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群。
人们希望“群居和一”,又想“卓尔不群”,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写作指导
“群居和一”出自《荀子·荣辱》:“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就是协调一致、和谐相处的意思。“卓尔不群”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就是优异卓绝、与众不同之意。
尚群是中华文化其中一个角度的体现。群有自身发展的历史,譬如从前的村落、行伍,现在的社区、街道;其形式也有进化,从具体的社群到虚拟的网络群,这些无不彰显中华文化的“尚群”特色。“群居和一”与“卓尔不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命题者引导考生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展开写作,在阐述时,既要看到对立的一面,更要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一言以蔽之,“群居和一”与“卓尔不群”是缺一不可的,就是既要“群居和一”,又要“卓尔不群”。
例文
于群体之中,耀卓尔之光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校" 蒲若楠
“卓尔”不离群,处处为群,以自己的光辉,引领群,提升群,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赓续民族文化血脉,于群居之中,耀卓尔之光,是当代青年应有的选择。
于群体之中,耀卓尔之光,是群体走出低谷、凝聚提升的坐标。
人心不齐,大厦易倾。群体中的卓尔不凡之人肩负重任,勇做群体涣散之际凝聚的坐标。排球场上,朱婷所到之处虎啸生风,招招制敌,作为队长带领中国女排由低谷重回巅峰;黄大发僵直了手指,坚硬了臂膀,带领乡亲建起大发渠;泸定地震牵动人心,甘宇为保下游群众,独自关闸被困山中数十日,挽救生命财产成为抗震救灾之下暖心的精神符号……卓尔不凡者自身强大的力量形成磁场,树立起逆境中一面向上的旗帜,成为“群居合一”的粘合剂、引路人。
于群体之中,耀卓尔之光,是中华民族于统一中追求多样的深度体现。
世界不应只有一种颜色,在“群居合一”的大环境下,“卓尔不群”不仅增添了群体的丰富多样性,亦展现中国于统一中追求多样的博大气度。蛇口一声巨响惊诧世界,改革开放号角响彻东方。从小岗破冰、深圳兴涛,到海南弄潮、浦东逐浪,“卓尔不群”的先锋让“群居合一”的大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泥土色的中国大地上多了几分闪亮。云南翁丁村寨、湖南凤凰古城、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名胜则担负另一形式“卓尔不群”之责任,在“群居合一”的现代社会中仍保持着文化传统的纯粹,让快节奏的中国多了几处斑驳,因而更为厚重迷人。“卓尔不群”让中华民族不再只有单一的某种颜色;更多卓尔之士的涌现,让民族复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当然,卓尔之光如果失去了群体光辉,也无法照亮浩瀚的夜空。“群居合一”是基础,“卓尔不群”是创新,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复兴之路,投身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事业中,让中华民族的天空群星灿烂,“卓尔不群”才有了意义。于群体之中,耀卓尔之光,是一切中华优秀儿女不悔的选择。
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建设中华的重任已然落在我们肩上。当代青年当心系祖国,追求卓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天空,闪耀卓尔不凡之光。
评点
文章思路清晰,将“群居合一”与“卓尔不群”的辩证关系阐释得颇为深刻,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文章侧重论述个人如何依托“群”,释放自己的光,奉献自己,去照亮群;也看到了群的积极功能,体现了自己对问题的辩证思考。论据叙述很有特色,不仅增加文采,还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当然,若能将“群”于“卓尔”者的作用写得再深入些,文章会更有思辨性。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