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君子三鉴”导写

2024-05-30王学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惊鸿东川盲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

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的古语,这三鉴分别是借鉴前人的经验、观察他人的做法以及通过镜子自我审视。全句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不断地从过去、他人和自身三个方面去获得借鉴,得到提高。

题目要求我们根据这两句话引发联想与思考。首先,这两句话明确指出了借鉴经验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然后由“但”字转折,提醒我们借鉴经验也可能限制我们走出新路。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别人的做法,会束缚自己的思维,失去创新的能力。这警示我们在借鉴经验的同时,也要保持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路径。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既要借鉴前人的经验,也要勇于创新,走好属于自己的路。在生活中,我们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板,积扱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避免走弯路,又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例文

借鉴不盲从,书笔下惊鸿

□一考生

见过众多一意孤行之人,对他人的经验不屑一顾,在荆棘丛生道路上踽踽独行,最终落得个四面碰壁、头破血流的下场;亦见过不少盲从之人,在他人的经验中亦步亦趋,最终沦为他人的影子。由此观之,于人生这幅画卷之上,我们应适度借鉴他人经验,亦保留自我之判断,方可书笔下惊鸿。

诚然,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可以让我们在先辈们经验的滋养中更好地汲取力量。斟古,有唐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鉴明兴衰更替,以人为鉴明道德得失,最终成就“贞观之治”,青史留名;观今,有“海归”青年肖磊和曹东川扎根乡村,在“脱贫经验”的指引下,令“空心村”重新焕发活力。在正确经验的滋养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抓住当下这个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在借鉴的同时臻于至善。

然而,借鉴也有可能限制自我,成为束缚你我的牢笼。每一个你我皆为鲜活的个体,都应洞察周遭后,辩证取舍,方可择最优解。齐白石在学习多人画法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派,他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何等的掷地有声!借鉴是短暂的抽离,是从历史、从他人身上汲取那闪光点,而抽离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人如此,民族国家亦然。我国的核心技术既蕴含了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又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不溺于往,不困于外。“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嫦娥奔月”工程捷报频传……凡此种种,皆体现着借鉴与“中国式浪漫”的完美融合,我们“放出眼光与脑髓,大胆拿来”,在世界这一浩荡洪流中行稳致远。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我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适度借鉴以丰盈自我,保留自我之判断以勇开新路,借鉴而不迷失,慨然奔发而不趑趄不前,以人生书笔下惊鸿,为葳蕤蓬勃之华夏再添新色。

评点

文章开头在对比中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唐太宗和肖磊、曹东川为例,阐明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的道理。然后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借鉴”,指出借鉴有可能限制自我的局限性,论述思辨而全面。同时,由个人到民族渐次掘进,论证在科技领域的借鉴与创新,思路开阔,步步为营。最后引用曹植的名句昭示当代青年的责任,点明题旨,给人启迪。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惊鸿东川盲从
爱吃辣的太阳
星球撑竿跳高
唱出她的新“声”
蜻蜓和网子
新新人类
哲理思辨
哲理思辨
云南东川雪岭磷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
你是我心中永世的惊鸿
一次惊鸿,从此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