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执着与偏执”阅卷实录

2024-05-30韩延明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钉子户梦想人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至今,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共参加了15次高考。高考成绩由2009年的372分到2023年的594分,一路飙升,2019年高达646分。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但他都没有入学。他要么觉得录取的专业不合适,要么觉得自己发挥失常,坚信复读一年肯定会比上一年考得好,他要努力实现“清华梦”。

2023年第15次高考结束后,唐尚珺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考上“清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恐怕就是个梦想,真的没有那个实力”。

唐尚珺的选择和经历引发众多争议。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考查写作者辩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给审题立意提供了诸多角度。首先,唐尚珺为梦想而执着坚守,十五年痴心不改,孜孜以求,正是因为有梦想的力量召唤着他,鼓舞着他,使他知难而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次,人生苦短,转瞬即逝,人的一生能创造价值的时间有限,而唐尚珺为了高考花费了十五年的光阴,这个代价未免太大。殊不知,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人生旅途的风景有很多。当发现梦想与实力存在落差时,应该及时调整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写作本题,可用褒扬的态度,从正面立意,譬如“梦想(理想)为成功插上腾飞的翅膀”“执着坚持,终有所成”“毅力是前行的助推剂”“天道酬勤,天不负我”“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等;也可用质疑的态度,从反面立意,例如“梦想脱离了现实就是空想”“正视自我,确定合理的人生坐标”“梦想不能空想”“好高骛远终害己”“知足常乐”等;还可以结合网友的两种不同观点,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立意,这样更加切合命题意图,凸显逻辑的缜密性,如“既要树立高远的理想,又要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梦想诚可贵,理智不可抛”等。

一类文下

愿景与金石同尘,梦想如春草长青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 许鑫洋

2023年高考落下了帷幕,高考“钉子户”唐尚珺也为自己的“清华梦\"画上了休止符。诚如罗曼·罗兰所言:“人之所以需要理想,犹如水手之需要星星,星星虽不可即,但可指引我们的航程。”唐尚珺一路走来的经历,彰显着梦想的伟力。唯有心存梦想,坚毅为梦而战,才能抵达心之所向。

高尔基曾说过:“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定会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刻。”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必定是具有宏图愿景、大胆追梦的人。因为梦想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重要宝物之一,等待你的珍视和实践”。

若一个人想要发出璀璨的光,山可越,海可跨。一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北极星,必定会熬过黑夜,迎来黎明。平昌冬奥会上,徐梦桃意外提前出局。她强忍泪水,带着遗憾与不甘说:“没有眼泪,只有全力以赴!”四年后的奥运赛场上,她如愿夺得冠军,在家门口升起五星红旗,奏起嘹亮的国歌。四年的艰辛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正是冠军梦让她不屈不挠。梦想的力量无可阻挡,再大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实现梦想的脚步。

若一个民族渴望于黑夜中崛起,山可平,海可填。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曾有一批人解放思想,勇敢地站了出来。随后,这星星之火便照亮了九州大地。挥笔写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引吭高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李大钊,他们一同创建《新青年》,向麻木的国人降下思想的甘霖,长出强国的幼苗,最终摘得民族崛起这一沉甸甸的硕果。梦想的薪火熊熊燃烧,即使黑天也能燎出火海。

若一个国家梦想惊艳于世界之巅,山无遮,海无拦。“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它的名字叫“中国梦”。正是这团燃烧的火焰,使被各路列强欺压的落后中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头雄踞世界之巅的东方雄狮;正是这团燃烧的火焰,使中国一路追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令世界刮目相看。正如汪国真所言:“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梦想是一朵长开不败的花,是一眼长流不息的甘泉,是一座伟岸的高山,是一只拼搏的海燕,是你人生航船的风帆。望星空,虽然辽远,但执着前行,一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评点

文章开篇紧扣材料,从正面立意,审题精准,可谓凤头。结尾多用短句,句式整齐,简短有力,堪称豹尾。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三个分论点,形成并列的排比段,结构整齐匀称,条理井然有序,逻辑缜密无瑕。在表达上,恰切引用名言警句,准确使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文采飞扬。不少文段使用整句且讲究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一类文上

耽于偏执,何如放下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 冯晨雨 李鑫茹

不顾一切的执着,就如同沙漠中的烈日,将你灼得伤痕累累,精疲力竭。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为了实现那个从小到大的“清华梦”,足足耗废十五个春秋疯狂复读,结果仍然未能如愿。有时候,学会放下才是明智之举。

许多人认为,“钉子户”十五年坚持而一朝放弃,是退缩的表现,十分可惜。而我认为,面对现实,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愿放弃,一是我们已经付出太多,不愿前功尽弃;二是仿佛曙光就在眼前,不愿功亏一篑。却不知,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挥霍,我们经不起漫长的等待,不要因为过于执着而在一件事情上浪费太多的光阴,耗费过多的精力,如此只会得不偿失,贻误人生。

周国平曾说:“一味执着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如今的唐尚珺已过而立之年,然而对许多高校视而不见,始终执着于那道心仪的“清华门”,可这样的执着为自己、为社会带来了什么?毫无疑问,耗费的是美好青春,浪费的是高考资源,留下的是终生遗憾。

执着本身并没有错,当我们在错误的方向上行进太久时,执着便成了偏执,坚持也成了徒劳。不如学会放下,及时止损,从而享受更加逍遥惬意的人生。

放下,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身陷绝境时自我麻木的解脱,而是痛定思痛后做出的睿智之举;放下,不是噩梦方醒,不是前功尽弃,也不是逃避退让,更不是偃旗息鼓,甘拜下风,而是在发现了对与错、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之后做出的大胆抉择;放下,不是逃避、沉沦,而是自我的重新认识、定位,勇敢面对并不完美的自己,当再次站立必当充满信心,一次次靠近心中的梦想。

放下是一种智慧。五柳先生心怀远大,立志报国,但面对腐败的官场,身为彭泽令的他毅然决然地说:“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放弃仕途,归隐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懂得放下,陶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拥有了那份恬静与从容。

巴尔扎克曾说:“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着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学会放下,方能拥有一分成熟,获得更加坦然的生活。只有敢于放下,善于放下,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美好境界。

评点

文章从反面立意,大胆提出“耽于偏执,何如放下”的观点,反弹琵琶,令人耳目一新。主体部分先破后立,重点阐述了“为什么要放下”“怎样放下”,逻辑严密,结构完整。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言论证等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和信度。使用素材,事例与名言交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显示出行文的灵动活泼。另外,巧妙过渡使上下文无缝连接,浑然一体;排比、比喻使表达淋漓尽致,靓丽出彩。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钉子户梦想人生
图书馆头号“钉子户”
人生中的某一天
我的梦想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梦想
梦想
一招拆除数列求和的“钉子户”
独一无二的你
快乐起航 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