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实力”之基,成就出彩人生
2024-05-30李丹彤
原文呈现
1917年4月,《新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其中提到: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卑,或许是天诱我以至于强。可见,在时代的舞台上,无论你是“天赋型选手”,还是“天生弱者”,只有不断增强“实力”,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要想人生更出彩,就需要不停地打磨自己,打造坚实的人生底色。
穿起漂亮的衣服,长出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这是蝉的光环,它的底色是长年黑暗中的不停挖掘;正如雨后的七色彩虹,辉煌宏大,气势磅礴,这是唐诗的光环,这些奇词妙句的底色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如磐的基石。写诗如此,其他的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
1674年,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的列文虎克将自己一生的心血献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就是借助这项发明,人们开启了宏观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的大门,这是列文虎克的光环,它的底色是三十年如一日无数个夜晚的观察、研究和打磨。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匡衡的凿壁偷光、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纵观人类历史,此类故事数不胜数,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人类历史上的顶级天才,也只有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年累月的努力才登上物理学的巅峰。我们无数次看到成功者的微笑,却很少想到过微笑背后的无数汗水和泪水。没有绳锯木断的毅力,哪来厚重的底色;没有厚重的底色,哪来璀璨耀眼的光环!
要想人生更出彩,还需要勇于突破,重塑自我。
舞台上的“实力派”演员正是如此。他们塑造的人物千变万化,正邪均可。高超演技的背后,是他们一次次从零开始、一次次跌倒又站起、一次次不断创新的结果。人们看到的是芭蕾舞演员舞台上那曼妙的身姿,看不到的是脚尖上模糊的血肉;看到的是冬奥会赛场上冰刀溅起的雪花,看不到的是一次次跌倒、爬起后深入骨髓的伤痛。这正如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历史上的一次次战乱纷争中,各民族之间学会了互相融合;在一次次的外族侵略中,我们的民族学会了浴血奋战;在一次次的国际风云动荡中,我们的民族学会了韬光养晦、自力更生。但不管怎样,中华民族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也必将走向波澜壮阔的未来。尽管风云变幻,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我们坚定不移的脚步。
“实力”是成功的基础。人生靓丽出彩,要靠自己的“实力”;团队所向披靡,要靠你我的“实力”;国家繁荣强盛,要靠华夏儿女的“实力”。每一位有志青年要勇当“实力派”,在人生舞台上舞出自我的魅力,舞出时代的风采!
升格建议
文章要着力在语言表达方面进行打磨完善。首先,改写第一段内容,根据高考作文的常规要求,要引用题目中的材料,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既显得扣题严谨,让人明白论题的由来,又符合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一箭双雕。其次,针对表意上逻辑不严密的诸多问题,要一一修改,使之表达流畅,前后连贯:对于承上启下的句子,一定要确保前句紧承上文,形成呼应,后句自然引出下文,无缝连接;对于缺少段首句的段落,要补加恰当的语句,使之统领下文,关照全文;对于与前文内容脱节的语句,要忍痛删改,务必保持语意的一致性。再次,对表达繁琐的语段要删繁就简,使表达更精练,主题更凸显;对于病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