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好的表达”导写

2024-05-30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境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好的表达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好的表达要符合情境,恰到好处。好的表达能够彰显一个人的学识和高度,能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能够唤醒沉睡的人,能够营造温馨的氛围,能够增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讲“好的表达”的评价标准:“言之有物”指表达要有思想、有内容;“言之有序”指表达要有逻辑性;“言之有理”指表达要有道理,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支撑;“言之有情”,指表达要真诚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好的表达要符合情境,恰到好处”,指表达要符合身份、场合、谈话对象等情境因素,分寸掌握恰当。第二层从多角度分析了“好的表达”的意义。这些角度与层次可以给同学们设置分论点提供直接的依据,比如“好的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好的表达,要符合身份、符合场景、掌握分寸、因人而异”,这样“总分总”结构已非常明显了。

可以围绕好的表达的标准去写,也可以分析好的表达的意义,也可以阐发如何才能表达好,或者兼具几个方面。写好这个作文需要广泛联系生活,从中寻找到具有启示意义的材料,写出独特感受和理性思考。从课本中挖掘材料,提炼对话题的认识,是写好此次作文的重要途径。

表达可以是语言上的,可以是态度上的,可以是肢体上的,也可以是某件事,只要向环境传递某种信息,都是表达。好的表达可以直白酣畅,可以含蓄委婉,可以一针见血,可以绵里藏针,可以辛辣犀利,可以幽默风趣……从这些风格、方式角度去写,也可写出好作文。

课文中,无数名作名篇深入人心,都是好的表达的例子,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言之有理、有物)《六国论》(言之有情理)《触龙说赵太后》(言之有理)《种树郭橐驼传》(言之有理、有序)……

同学们要写这则作文,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角度一:好的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物、序、理、情是并列的,写作时要重点突出所选主旨,比如《烛之武退秦师》重点突出烛之武表达有“物”,即实实在在的内容;《侍坐》重点突出“序”,即强国梦、富民梦、文明梦、天下大同梦这个逻辑顺序;《拿来主义》重点突出“理”,即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道理,严谨理性;《陈情表》《出师表》《祭十二郎文》重点突出真挚动人的情。

精彩语段示例:好的表达,应言之有序。《侍坐》中发言顺序分别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与曾皙,仔细品味一下,恰恰是儒家实现理想的顺序。子路的理想是让饱受侵略的中等国家“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强国梦;冉有的理想是让一个小国“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这是富民梦;公西华的理想是站在宗庙中“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是文明和谐梦;曾皙的理想则充满诗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又是儒家最高理想——天下大同梦!这样的表达,正是一个大同社会的实现步骤。

角度二:好的表达要符合情境,恰到好处。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表达对象,都需要表达者有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传递出重要信息,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言表达“得体”就是要求我们的表达符合身份、地位、对象,不可莽撞胡来。

精彩语段示例:好的表达,要有情境意识。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氛围,决定了要有什么样的表达。好的表达,必须符合具体的情境。悖离了这个规矩,只能丢人现眼自取其辱。2023年中韩跆拳道交流赛上,中国队突然以清朝的“僵尸造型”集体亮相,并在赛场上表演了僵尸舞,引发国内外舆论一边倒的嘲讽和痛批。这是国际交流场合,不是在玩密室逃脱,这种场合这样造型的“僵尸舞”合适吗?连基本的情境意识都没有,表达出来的只能是腐朽与恶臭的趣味。

角度三:好的表达能够彰显一个人的学识和高度、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能够唤醒沉睡的人,能够营造温馨的氛围,能够增强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

这个角度范围非常广,是从表达的效果而言的。同学们可以重点写表达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王勃凭借《滕王阁序》展示才华,震惊四座;鲁迅用投枪、匕首般的小说杂文,唤醒觉醒中的民众;毛泽东豪迈地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为止”……

精彩语段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番话,就是极高明的表达!从时间上论,有既成的事实,“郑既知亡矣”,表示自己不是来与秦军作对的;有历史的教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明秦国已吃过晋国的亏;有未来的可能,“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表明晋国将对秦国不利。从利弊上论,亡郑对秦国无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存郑对秦国有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亡郑会打破秦晋的战略平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阙秦以利晋”。烛之武的这番话,不但成功退去秦军,还让秦国留下一支军队来保卫郑国,这表达效果,堪称超一流!

强力素材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治学三境界”之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化用例段: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治学三境界”之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虽然王国维先生后面还有一句“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看上去有点谦虚,但自得之意也溢于纸面,这三句固然是佳句,但经王国维如此极具创意才情地一解,已经是化“佳句”为“奇句”“神句”了,想必晏殊、柳永、辛弃疾见到王国维先生这样的表达,也会钦佩得五体投地吧!

例文精选

芳言抵万金

□河北省唐山一中" 夏雪辰

一份好的表达,可以“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可以“兴观群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以在动荡黑暗的社会中鼓舞人心,可于茫茫世界中以霸气却不失温和的方式增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

这世间的一切不免因好的表达而熠熠生辉。好的表达让个人于扁舟上笑对沧浪,好的表达让社会聚沙成塔,好的表达让国家的声音在世界中更为响亮。

好的表达,彰显一个人的学识与修养于扁舟上笑对沧浪。“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提到当代文学,少不了要提到《活着》,作者余华在一次面向社会的访谈中被问到如何看待“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的评价。这听起来像是对作者写作立意、手法、态度的否定,更何况《活着》,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悲悯与绝望,何其震撼。余华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平淡地讲述自己创作时流下了数不尽的眼泪:“所谓快乐,其实是悲伤后的坦然。”如果回答不妥,社会的舆论将会把他淹没,而他选择这样坦然又真诚的表达,让自己远离了潜在的纷争。好的表达,彰显修养,也能博得好口碑。

好的表达,让社会聚沙成塔。“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看似毫无粉饰的话语却如一支燃烧的火箭点燃了革命的热潮,有多少人因此“觉醒”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打破地主阶级的枷锁,打开封闭的国门,扬起代表新兴火焰的旗帜,让散在宇宙的满天星聚成一团火,可见好的表达能让社会聚沙成塔。

好的表达,让国家的声音在世界面前更为响亮。同样是发言,我们有“勿谓言之不预也”,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有“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诗经》有《楚辞》,有唐诗有宋曲。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怎么能有文明?文化自信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表达更加孔武有力,让自身在纷繁世事中能多元响应,让国家形象更加伟岸!

好的表达,让国家于世界面前底气十足。语言是人类交流的起点,文明的兴盛绝不只靠赓续的行动而长存。一份好的表达发自内心,外化于行,铺垫远行的路途。

评点:文章标题就是一个亮点,巧妙地将杜甫“家书抵万金”改写为“芳言抵万金”,一方面表达出“好的表达”,另一方面表达出“好的效果”。开头以一串排比句点明了主旨,也为后文分论点的设置作了铺垫。文章结构采取了总分总的形式,三个分论点“好的表达,彰显一个人的学识与修养于扁舟上笑对沧浪”“好的表达,让社会聚沙成塔”“好的表达,让国家的声音在世界面前更为响亮”,由个人到社会再到国际,总体呈递进关系,层次非常分明。文章内容充实,有余华的《活着》,有陈独秀的“新青年六条标准”,有我国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对外的表达,都精当地表达了文章主旨。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