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方被看见,善意有回响

2024-05-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荫美发回响

这几年,“美好生活”的定义正在被重新思考。从前,主流叙事总是将“幸福”与物质的获得做正相关衡量。而如今,逐渐放缓的步调下,更多人开始关注个体命运的表达,曾经被高速运转的社会齿轮所忽视的,流动在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再次成为唤醒疲惫生活的“多巴胺”,传递到生活更宽广的疆域。

失意时的鼓励,迷茫时的指引,无助时的依靠,遇困时的帮扶……这些闪耀在平凡生活里的人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发出善意的回响。

大山的回响:借走出大山的力量,还公益一点光芒

对于许多像雨波一样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山的另一边,是一片更为沉默的大山。从小镇考到江安县城最好的高中,雨波原以为,生活会以一种欢心雀跃的面貌迎接他的到来。没想到他在初中全校第二的成绩,在县中200名尖子生中却成了“倒数”第二,内心的敏感、自卑被无限放大。

高二那年,成都林荫公益服务中心组织夏令营,雨波毫不犹豫地争取了全班唯一的名额。在训练营里,志愿者用善意教会雨波重新认识“成长”。在一次次对谈里,他眼含热泪的倾诉被怀抱所接纳,羞怯的自我剖白被鼓励所化解,过去那些被他看作伤疤的经历也被视作成长的勋章。“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去靠近光。”全力奔跑的他,成功考入大学,成为一名医学生。2020年,雨波申请加入了林荫公益,从曾经的受助人变成一名“林荫人”。“我一直没有忘记林荫公益给我的帮助”,三年间,雨波一直坚持去乡村小学支教,鼓励着许许多多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少年。走出大山后的他,有许多比“回家”更好的去路,但被温暖的人更懂得温暖他人,投身家乡基层医疗事业是雨波的不二选择。

对于“山的另一边有什么”这个问题,雨波也有了新的思考。山的另一边,是更大更辽阔的世界,他借着光去看过、感受过。如今,他更懂得,走回来,成为大山的一束光,才能让曾经征召过他的声音在大山持续回响,让温暖过他的善意托住家乡的生活。

素材解读:善意,是人与人之间能实现的最大循环。所谓“患难相救,有无相贷”,在无数人将从他处“借来”的善意,又无数次“还与”更多更远的人们中,我们才得以走过低谷,越过高山。

大地的回响:借土地富饶的底气,还家乡一份繁荣

大学毕业后,杜帆回到家乡青海,成了一名英语教师。然而,喜欢挑战的她,过了一年朝九晚五的生活后,辞去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开启了连续创业之路,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正是这些让她栽了大跟头的创业人生,开启了她从“我”通往“我们”的命运。

身为“老青海人”的杜帆,从祖父辈和父母身上承袭了坚韧的、敢于垦荒的柴达木精神。面对创业失败,她选择积极应对,无数人的善意和支持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勇气。2017年,杜帆瞅准时机,选择了农产品销售行业,再一次开始创业之路。而这又是物产丰饶的海西州借给她的底气。

杜帆运营的企业,一方面直接从家庭困难的农户中收购原材料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一方面帮助其他优质农产品企业开拓线上销售通路。“有借有还是规矩”,在借来的善意和底气下,杜帆的这次创业从“我”变成了“我们”。如今,杜帆与团队正基于海西州的优势资源,探索新的产品与销售方式,助力家乡实现更繁荣的梦想。

素材解读:善意,让一个人越过山丘后回来牵起大山里更多人的手,也让一个人离开家乡后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带领更多人开辟新的生活。

暖风的回响:借师傅善意的指引,还他人一条明路

每天早上一小时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剪发的公益服务,舒松彪美发团队已经持续了15年。“那时候,师傅也会去敬老院做公益,给老人们免费剪头发。”“免费剪发”是舒松彪还是一个学徒时就跟着师傅做,又在自己的理发店里带着徒弟延续至今的善举。

当年16岁的江西少年舒松彪,离开家乡只身来到杭州学习美容美发。在当学徒的7年半时间里,舒松彪几乎没有迟到过,面对师傅的严格管理,他选择了坚持。“如果上错了锡纸烫的药水,师傅会罚我们抄3000遍,在第二天晚上就要交。”舒松彪回忆道。至今他还保留着当年的笔记本,每个技术要点,他都记下来反复研究。但正是因为有了师傅的严厉栽培和自己的执着努力,他才能以“头”等功夫,从一个小小的发廊学徒走到如今创办了5家美发门店70多员工团队的美发技术总监。舒松彪的徒弟中有不少是他的老乡,“同乡的年轻人中,有读不进书的,也有一些闲着没事做的,我想帮帮他们,就把他们带了出来。”他想要把那份师傅“借”他的手艺和善意,继续“还”给徒弟,“还”给社会。

在借由“美发”事业通往美好的路上,舒松彪不仅帮家乡的年轻人找到了得以安身立命的手艺,也借师傅善意的指引,把“美”还给更多渴望“美”的人:他时常带领团队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为残障人士、社区医务人员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素材解读:无论是回到家乡,还是前往新的城市,哪里的土壤都乐意接受善意的滋养,让潜心奋斗的人在此建造家园,创造生活。“我们”的故事,也在更广阔的土地上书写出更多关于善意的“借与还”的美好篇章。

运用示例:一份善意,会产生多大的回响?接收与传递善意的人,会指向一个共同的答案:无限大。大山少年雨波将善意在公益人的脚下共振,从此步履不停,回响创造更多回响;开垦者杜帆将善意在新农人的劳动中共振,从此创业不止,梦想创造更多梦想;学徒少年舒松彪将善意在手艺人的美中共振,从此剪刀不辍,以美好创造更多美好……每一次善意的借与还,都响起一次美好的回音。在人群中如同涓涓细流但从不停歇的善意,在“好借好还”中共振出无限的美好回音,永不止息。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林荫美发回响
回响(四)
回响(一)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回响
MS·CHIC美发沙龙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MOMO美发会所
Blue Mist美发沙龙
咏国槐
重要的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