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破桎梏,勇创新篇
2024-05-30徐菁蔓
谁说《千里江山图》只能成为时代的眼泪?泛黄的画卷上也会舞出《只此青绿》的柔美。谁说诺奖得主只能高高在上、供人瞻仰?作家莫言利用网络,完成了与年轻人的对话。谁说当代青年只能按部就班地成长?只要勇于破圈,每个人都能迸发出璀璨的花火,创立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
破圈,是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是以“马行千里,不洗尘沙”的姿态探索未知的领域。犹如雏鸟破壳,面对未知,我们脚下既是风险,也是新生。还记得北大高材生柴生芳,在留洋之后回到西北,并积极投身基层,他敢于放弃自己已有的成就,为理想果敢地投身于艰苦环境。他一次次地做出让人困惑和质疑的选择,又一次次地把别人的怀疑变为钦佩。因为“敢破”,所以柴生芳为乡村建设书写出了自己的崭新篇章。
破圈,是打破群体的界限,是以“知命不惧,日日自新”的姿态抓住更广阔的机遇。假如一个人为群体所困,思想就会受到局限;只有超出它的边界,才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天地。“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的某化妆品广告语打破了对男性的偏见,也让该品牌因此红极一时。突破了固有的圈层,才能把握更广阔的机会。因为“突破”,我们发现了世界的无限光芒。
破圈,是打破时代的沟壑,让“往日不悔,未来可期”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个自由的时代,没有什么可以束缚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的边界。如果没有黄文秀这样为民绽放光华的人,又怎能让脱贫攻坚战染上年轻的色彩?如果没有“银发知播”这样传授知识的人,当代青年又会失去多少获得知识的机会?因为“愿破”,所以时代从不脱轨,未来依旧灿烂。
李四光曾说:“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以外的世界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踏歌而行,乘势而上,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愿我们都能突破自我,创立自己的新篇!
评点:余音
文章处处出现“破圈”,实为阐述“创新”这一核心话题。文章首段即亮出观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作以具体阐发,结尾收束有力。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演讲稿。文章结构清晰,说理透辟;语言有号召力,反问句赋演讲以气势;素材中有亮点,少数略显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