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联读教学

2024-05-30时胜梅

新课程·上旬 2024年6期
关键词:外国小说文本

时胜梅

联读是一种多题材多文本的联合阅读学习形式,强调通过关联性的文章,实现知识扩容,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最终建立综合、立体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以往的教学仅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以及了解西方文学创作的角度进行外国小说的学习,很少展开深入讲解,也不注重其文本创作方式的深入剖析和对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系统地阅读外国小说的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在外国小说鉴赏能力方面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外国经典作品阅读的能力。对此,本文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对外国小说联读施教策略进行探究。

一、抓住文本要素,明确教育内容

事实上,联读就是把存在共性或者是存在相关性的文章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这需要教师在联读教学实践中,找准文本关联点。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此单元由《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几部外国小说(节选)组成。作为小说教学单元,利用小说三要素作为施教联结点必不可少。语言是构建小说主题,关联人物、情节、环境的主要载体,教师在联读教学中要由语言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向文本脉络和文本人物情节分析方面转变。

(一)回归语言分析,把握文章主旨

联读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体悟小说中的悲伤情绪。通过阅读单篇文章能感知小说的悲情色彩,而在阅读一系列相關文章之后,更能加深对这种情感的体会,并能与作者产生共情,对作者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文本形成深刻、准确的理解,关键是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语言即文本,语言是学生了解文本的第一步,也是帮助学生实现从浅阅读到深入阅读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说语言,引导学生揣摩文本的情感基调,基于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建立探究切入点。

比如,结合文本中的精彩对话: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选自《复活》)

此为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套取卢布的片段。语言虽然不多,却将人物性格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并通过后续语气和称谓上的变化,进一步呈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用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的描写,在《百年孤独》《老人与海》等经典小说中也有呈现。教师可基于此,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从修辞、结构、句式排列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文本语言或朴实或简明或富有深意的特点,使学生基于共同的语言要素,利用语言风格差异,实践文本故事,探究情感脉络;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形成因素(如背景、环境、作者经历等)进行深入剖析,抓住文本创作基调,帮助学生掌握文本鉴赏关键要素。

(二)注重脉络分析,理解叙事方法

许多学生喜欢读小说,原因在于小说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小说题材的阅读文本,不能仅限于让学生体验故事情节,而应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叙事方式,即通过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创作方式。这是施教的目的,也是提升学生小说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同样,小说的叙述方式也是小说联读施教中的要点。在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小说专题探究活动,在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故事内容的同时,掌握不同小说的写作重点和写作方法。如从小说人物冲突表现(如表1所示)、小说叙述角度、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等方面设计学习活动。基于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将单篇课时教学内容相串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对小说的叙述方式和叙事技巧形成综合性的了解和掌握。

(三)剖析小说人物,体悟文章情感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文本故事成立的关键。小说人物是作者基于现实生活虚构的,虽不具有指向性,但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集中性。作者利用小说人物,借助其语言、动作、思想和行为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不论是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国内的小说或外国小说,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存在的意义,都是读者讨论的重点。因此,教师可设计:(1)小说人物形象(正面或反面);(2)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小说人物的构建原型);(3)小说人物情感变化、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的刻画方式(结合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和行为描写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实际教学中还需注重引导学生联想,就是结合现实生活,对人物关系、人物交流过程和画面等进行想象。这既是对文字内容的一种动态解读,又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补充扩容,使学生通过联想将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增进学生对小说人物现实意义的理解。

二、立足学情,建构生本学习环境

(一)关注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为服务学生而创建并实施。外国小说在创作背景、叙述方式和情感表达上与我国的文学作品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学习外国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其故事内容,更在于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对各国文化保持理性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经典外国小说作品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态度和情感意识。高中阶段,学生对小说的阅读需求更多的是对人生思考和对知识获取方面的需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点转化为学生对外国小说的阅读驱动力。如,采取设疑的教学方式,引出身处困境时大卫·科波菲尔的应对方式及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教给我们的应对方式。对于孤独,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又有怎样的解释呢?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对小说产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设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如表2所示),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二)强化学生体验,丰富教学情境

高中生在阅读长篇幅小说时,容易出现半途而废、浅尝辄止的情况。一是文化差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叙述的内容及观点;二是时间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受限。因此,在学习外国小说时,教师应通过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使学生在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把学生对外国小说的阅读兴趣延至课后,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閱读习惯。以教学《复活》为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对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生活境遇的描述,向我们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官吏的残暴昏庸、官办教会的伪善、农民的极端贫困等,用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俄国社会的真实面目。为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深刻感受官僚生活的骄奢淫逸,感受农奴制度下底层人民极端贫困的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史实文献,让学生了解农奴制度,感受农奴制度下阶级分化的社会生活,由此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建构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或者教师通过开展角色体验式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习代入感。小说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明的人物关系,能为教师开展角色体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撑。仍以《复活》为例,基于文本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见面的故事情节,教师开展角色体验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角色,转述人物语言、演示人物动作和表情。并且,教师通过演绎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感知,促进学生对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等的正确把握,由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感知力。

(三)注重迁移运用,搭建实践平台

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联读教学是对原有教学意义的提升。如,学生通过单篇阅读掌握小说写作的基本结构,确定故事情节,建构人物关系,搭建故事发展环境。而联读则是在学生掌握小说基本写作方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基于不同版本、题材和形式的小说,对如何更好地构建故事情节、引出人物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环境渲染等方法和技巧进行更好的掌握。外国小说的学习亦是如此,也是学生通过对各国不同小说叙述方式的掌握,进一步加强语言建构能力。所以,在外国小说联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习的本质意义,为学生搭建实践运用平台,确保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吸收及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如基于《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小说(节选)的联读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叙述方式的异同,要求学生对中西小说叙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以文字展示的形式进行总结。或者基于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复述,以此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并促使学生将故事以书面形式进行运用转化。此外,人物既是小说的核心,也是小说中的重点学习内容。掌握小说的人物建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人物专项研究和写作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以《百年孤独》为例,其中涉及人物众多,阅读时易发生混淆。为此,让学生进行人物关系梳理,从人物主要社会活动、性格命运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列表,并进行写作练习很重要,以此实现个性化阅读,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三、总结

总之,小说是文学创作中最为常见和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所谓艺术不分国界,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外国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不同小说题材之间的关联性,做好联读教学,使学生在小说创作技巧和方法上有更系统、准确和全面的掌握,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乐陵第一中学)

编辑:蔚慧敏

猜你喜欢

外国小说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外国公益广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