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战军事史回顾与评价
2024-05-30范恒梧
范恒梧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期间,国家的一切事务皆服务于军事,战争成为这段历史的主旋律。对这场战争的经过,即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为什么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往往一触即溃?在战争中双方究竟投入了哪些部队?哪支部队的作战能力较强?等问题,理应成为抗日战争史关注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战争史”在抗战历史中占有的地位却显得十分薄弱,其原因主要在于军事史料的复杂性与中国档案文献史料的缺乏,但是随着中外档案资料整理工作的持续开展,更要鼓励学者们钻研抗日战史。
华北地区作为日本侵华的重要矛头,日军在此投放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企图将华北变为其兵站基地和原料市场,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沦陷区,大量抗日军队为争取民族独立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文章意在爬梳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华北抗战军事史的相关研究成果,探析其研究走向,并对其进行初步分类,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关于华北抗战军事史相关学术回顾
对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抗战的研究。由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军在华北正面战场上溃败,华北迅速失陷,大多数学者的目光都投向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张仰亮《国民党军事高层在中条山战役前的策略因应》,考察了徐永昌等国民党军事高层对中条山战役前日军企图的战略误判,其应对举措成为会战失败的重要因素;杨奎松《中国抗日战史亟须加强对日方资料的利用与研究——以台儿庄战役日军伤亡人数问题为例》与董屹立《台儿庄战役及徐州会战中日军第十师团战死人数考究》等文,为广大学者研究抗日战史时如何利用中外史料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杨奎松敦促战史研究者要尽可能多地查阅多方相关文献并相互比较印证,才能得到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
传统的研究认为,国民党军的抗日斗争以正面战场的作战为主,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部分研究者发现国军在华北敌后抗战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刘道元《抗战期间山东未曾沦陷(上、中、下)》,讲述了国民党山东敌后政权的发展情况,以及抗战期间国、共、日三方在山东境内的博弈与斗争,反对“山东连同沿海各省一起都沦陷了”的说法;洪小夏《抗战时期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论述》,回顾了先前的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成果,如原南开大学的潘荣和肖前《抗日战争中的敌后国民党军》、张玉法《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在山东的党务活动》《抗战时期的鲁苏战区》等文章,对国民党开展的敌后游击战地位予以了肯定,介绍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兴衰,比较了国共游击战争的异同,并对其中的某些史实进行了个案分析。为了促进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的深入,笔者也在文中提出了一些值得后来学者研究的空白问题,由于文章写于2003年,可以说对21世纪前20年的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史研究起到了开创性的引导作用。其后又有南京大学王哲的博士论文《国民党苏北敌后抗日游击战研究》、郭代习《论国民党抗日游击战术思想的成长》等文章,对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进行了个案研究。
对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抗战的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直是全面抗战期间抗日决心最为坚定的武装,对中共敌后抗战的研究也是华北抗战史研究中的显学,其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有学者针对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等八路军领导或参与的重要战役的史实进行了探索,吴志山《游击战还是运动战: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的作战原则及实施》,分析了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内部围绕采取游击战还是运动战的作战原则问题的讨论,作为运动战典型的平型关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林彪等将领依旧发现了由于装备劣势等原因,长期开展运动战是不适宜的,因此在忻口战役和娘子关战役中采取敌后游击战的办法寻找有利条件打击日军;岳思平《平型关大捷属性及战果等问题论略》,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八路军隶属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揭示平型关大捷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借鉴;薛生平《平型关大捷与八路军战略方针》,通过对平型关的实地考察,对平型关战役在八路军战略转变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评估;齐小林《装备、技术、作战及作战效能: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实证性地探讨了在百团大战期间受日军严密防守、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八路军战斗效能下降的问题,对于准确还原百团大战的历史,细化华北游击战研究起到了辅助作用;周忠全等《百团大战研究几个争议问题的历史见证——解放军档案馆藏相关档案解读》,利用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对战役名称由来、八路军参战实际兵力、战役结束时间三个问题做了考订。
也有学者较为重视中共领导下广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并发掘人民军队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黄道炫《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分析了中共能够坚持敌后持久抗战的“三驾马车”,详细展现了游击战与总体战、正规军间的关系,总结了中共游击战能够成功的原因,提出“通过党政军民的总体战,成功完成持久作战的目标。”是关于中共游击战研究的重要理论著述;地道战作为中共领导下平原游击战的一种有效作战形式,对敌后抗战产生了重要作用。黄道炫《敌意——抗战时期冀中地区的地道和地道斗争》,详细介绍了地道战的起源、斗争经过与其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地道斗争的展开离不开冀中民众普遍存在的对日仇恨情绪,其从民众自发到中共组织的过程体现了中共军政运作的高效和组织动员体系的进步。
反“扫荡”斗争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所体现的八路军战略战术思想是抗战军事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邹铖《冀中八路军1942年“五一”反掃荡新探》一文中,反思了冀中军区在1942年日军扫荡中蒙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并对八路军战略转移的经过进行了考据;陈静、杨英法等《抗战时期晋冀鲁豫根据地“敌进我进”战略思想研究》,论证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敌进我进”的战略思想,使得八路军应对日伪军的大扫荡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使晋冀鲁豫根据地顺利渡过1941—1942年间的生存危机。
作为侵华战争的主体和军事实力较强的一方,日军及其仆从军的军事行动往往对华北战局的变动起到大范围的影响,研究华北抗战史绝不能忽略日伪军发动的军事行动。
有学者将目光投向日军及其仆从伪军在侵华过程中发动的作战及其暴行,徐平《侵华日军通览》,十分全面地将侵华日军的部队编制、装备、建制序列、兵种等信息展现在世人面前,对研究者调研日军作战人数和战斗力等问题提供了较大帮助。许益菲《日本所藏华北抗日根据地相关档案资料探析——以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为例》,对已公开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大量档案内容作了归纳,在军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战斗详报,对重建抗战时期国、共、日三方军事活动的史实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资料,其文章也对研究者如何利用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中的资源提供了思路。
也有学者从崭新的视角对华北日伪问题进行了探析:耿殿龙《日军在河北农村的碉堡生活(1941—1945)》,将碉堡这一日军分兵驻守堡垒中守军的日常生活、心理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为日伪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华北抗战军事史新的视角与叙述
军事史研究成果丰富,但在抗战研究中仍仅占微不足道的比例。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抗战期间的华北军事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尤其在对几场大战役的研究、敌后游击战研究、国共冲突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逐渐勾勒出了抗战期间华北地区大小战斗的真实情况。对分析抗战形势走向,了解历史真相夯实了基础。但是,与抗战史研究的其他领域,如抗战期间的经济、思想、社会、文化、法制史的研究相比,本来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军事史研究成果比例却很少。杨奎松在《抗日战争研究理应重视战争史研究》中谈到,2010年至2015年间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中的文章,仅有寥寥数篇与战史研究相关,其他大量文章都是在谈这场战争方方面面的影响等其他领域。而国人最希望了解的恰恰是一个贫弱的中国究竟是如何一场战斗一场战斗地坚持下来,顶住日本人的侵略而不认输的。因此,应当不断鼓励年轻学人钻研抗战战史研究。
随着中外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公开,近年来华北抗战军事史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
与公开较少的且可靠性不足的国共双方所披露的抗战史料相比,日本方面公开的资料显得相对可靠。一是由于其军事和作战史料保存更加完整和系统,也和其严格的征兵制和预备兵役制息息相关。2001年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成立以来,日本方面逐步电子化和公开了大量的战争史料。这对于重构中日战争的细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部分学者依此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新的视角与叙述。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的研究主体是国共两党、日伪军的部署及其行动,大多数仅以背景因素出现在研究中,以日伪军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成果很少。这种研究现状导致了研究者们更加侧重于我方取得胜利或优势的战斗进行研究,即便是对失败的反思,也鲜有详细考察日军胜利的原因,仅仅将其歸结为装备精良等因素。这样的研究现状是不利于还原真实史实,揭露抗战残酷性、艰巨性的。为了更明确地考察战争中的敌我差距,以及我军在正面战场中鲜有胜利的原因,亟须加强从“敌方”的立场或视角进行的考证。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