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文化

2024-05-30姚建爱薛文礼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礼俗婚俗四川

姚建爱,薛文礼

(山西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流传的过程中更是广泛融入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婚俗礼仪传承千年,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礼俗各不相同,它们联结了人与人、人与时代、人与社会的关系。四川作家李劼人在他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下同一个地区的婚俗变革的画面,主要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以及抗日战争后期的时段,皆以成都地区为主舞台,把不同的民俗文化渗透到故事情节的每一环,严谨真实地还原了成都地区各个阶层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现以李劼人小说文本为载体,从世代沿袭的传统婚俗文化和时代变迁的新式婚俗文化来展开分析,结合现代生活的理念来反观婚俗文化变迁背后所体现的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一、世代沿袭的传统婚俗文化

四川地区传统的婚礼一直是沿袭中国古代统一的、流行于各个阶层的婚礼仪式,即起源于西周的“六礼”。[1]9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俗文化或多或少有细微的差异,但都以“六礼”为主要原型和基础。在古代,只有经历过婚姻仪礼的过程,才能得到家庭、宗族、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所谓的法治保障,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夫妻双方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宣誓仪式。但事实上,民间群众认可整个婚礼仪式的举行而高过于领“结婚证”的意识更强烈。[2]本部分以李劼人的小说《暴风雨前》中的婚俗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主人公郝又三的婚前礼俗和迎娶礼俗,进而反映当时四川地区的传统婚俗样貌,也为婚俗文化变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一)婚前礼俗

1.请媒人

请媒人隶属于纳彩阶段,[3]119是封建社会里合法婚姻的主要基石。媒人,古称“媒妁”,在四川成都一带俗称“红爷”“大宾”,是传统婚姻礼俗中的第一步,主要是充当那些受到封建礼教约束的闺中少女与未来夫婿熟识了解的桥梁。李劼人小说《暴风雨前》中的郝又三和叶文婉是表兄妹,他们知根知底且年纪相仿,但二人并未有结好之意。主要是因为郝又三的母亲为了阻止他外出留学的思想强化,想把他留在身边就出此下策,试图用儿女之情来牵绊住郝又三。其中对于“请媒人”的描述是双方相互认识的情形,“虽然是至亲开亲,而规矩却半点不能错。依然是由男家先请出孙二表嫂的堂兄孙大胡子——因为他原配健在,子女满堂,是个全福人——来做媒人。”[4]36可见,四川地区对于媒人的要求较高,通常是男女方两家的熟人,要能说会道、身体好,还需是“童子婚”,更重要的是得儿女俱全、发妻尚存。讲究的目的就是图个好彩头,象征着幸福美满的上等婚姻。

2.合八字、看人、下定

合八字是正式进入婚姻程序的重要环节,古人通过合八字即“卜吉”来预测婚姻的等级。李劼人《暴风雨前》中郝又三与叶文婉的结合也并没有因为是熟识而省略这一环节,“先向女家求了八字,交给算命先生合一合。由算命先生取银一两,出了张夫荣妻贵,大吉大利的凭证。”[4]37可见“合八字”这一礼俗在四川地区非常重视。因其是一种民间信仰的迷信,可以起到慰藉民众心理的作用,郝又三和叶文婉因为本就是亲戚,所以女方自然就把看人这一环节略过了,但下定还是非常重视的,虽不似平常婚嫁烦琐耗时,但也“照规矩推脱了三次”,随后就定了婚期。再有《大波》中龙幺姑出嫁时,也十分重视下定的日子,“因为老规矩是这样的:一个姑娘从受聘到出嫁,就是中等人家,不十分讲究置办多少陪奋,最快也该经过十个月。若然过早了,亲戚当中的闲话可受不了,不是批评当父母的太不慎重,便是非笑你把尊贵的女儿当成丫头子在看待。”[5]613这些习俗充分说明了四川地区对于传统婚俗文化的沿袭是较为完善的。

3.报期、商讨嫁妆

报期主要是女方把阴阳先生择定的结婚日期告知给男方,结婚的日子一般与新人的命理相符合,李劼人笔下的“报期”主要由媒人完成。婚期定下来之后就是商讨嫁妆了,就是看女方的妆奁的数量多少、价值高低。事实上妆奁与聘礼相同,贵重的嫁妆可为女方在夫家获得较高的地位,也是女方后期的经济基础,所以不免会有争吵的情形出现。《暴风雨前》中的郝又三与叶文婉“既是至亲,也就免去世俗所必有的争论吵骂。”[4]37由于二人家庭条件优越且沾亲,所以这种争吵形式的习俗就会有意识地淡化。封建社会时期,女方的地位明显低于男方,如若能有足够丰富的妆奁为女子撑腰,会增加婚姻的幸福度。即便是在当下物质较为充足的时代,妆奁的厚重对于新婚女性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显然在当时的四川地区,商讨嫁妆民俗是新人物质基础和婚姻幸福度提高的必要条件。

4.过礼、回礼、花宵

李劼人在小说中把过礼的整个流程和习俗在文本中真实细致地呈现出来,从婚床安置到婚房装饰,再到抬盒种类、数量以及人物着装等都一一描述,如《暴风雨前》中“四周屋檐下,全是大红绣五彩花的软彩。”[4]37《儿时影》中“镜台、花盆、瓷瓶、玻器、花红、酒果、衣服、盐茶,光怪陆离,不下百抬。”[6]28这些过礼的习俗充分体现了四川民众对于聘礼的重视,因为聘礼的丰厚程度也是男方对女方重视程度的体现。回礼就是女方把妆奁也在这天送到男方家,相比较郝家,叶文婉的妆奁较为普通,仅有衣服铺盖、首饰以及一些小摆饰,但总体数量上不少。花宵在婚期头一晚,主要是男方家的一些喜庆仪式和活动,郝家上下灯火齐明,郝又三穿新衣敬祖宗、拜父母、放火炮、吃夜宵,这些都是后来四川群众自己引申出来的礼俗,具有明显的地域标志和特征。从李劼人笔下的这些婚俗文化中可以看出四川地区对于婚姻仪式的重视以及对于新人家庭幸福的期寄。

(二)迎娶礼俗

1.上头、哭嫁

“婚姻象征着人们在社会组合角色的变化,从单身群体迈入已婚群体,此社会重组现象必然在婚礼仪式中体现出来,如男加冠和女加笄”[7]947上头其实是女子行加笄之礼的一部分,是闺中女子的成年礼俗,在出嫁时此仪式就显得更为隆重了。李劼人在作品中细致阐述了叶文婉出嫁前“上头”的情景,除了认真梳头,用红线缠绕,簪子盘发,还得开脸,拜客以及吸取性知识,体现了无论何时女性的美貌都是那么举足轻重,传宗接代、绵延子嗣更是一个家庭宗族的头等大事。哭嫁是一个特殊的婚俗,它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的,《暴风雨前》中叶文婉先是“啼哭着坐到堂中椅上”,然后坐在轿内也哭,哭是有一定的寓意的,主要是哭诉自己对父母家人的不舍、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本质上是对世俗规矩的一种遵守,四川民众认为如果不哭就是不孝,就是预示着未来婚姻的不幸福,多少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

2.亲迎、回车马

亲迎这一婚俗融合了民众对美好生活愿望的祝福和对传统信仰的信奉。四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郎自己迎,一种是新郎的兄弟帮着去迎。李劼人主要描述的是第一种,郝家用的是轿子,一般大户人家用的是八抬轿子或马,普通人家用四抬轿子。在郝家兄弟迎亲的过程中,还会有女方家人送亲,迷信的人会认为来送女方的不只活人,还有一些死去的祖宗神灵,就会举行回车马仪式,“等厨子杀一只公鸡,将热血从轿的四周洒一遍”主要目的就是“送走那些鬼魂神灵”,[8]即祛邪,退恶煞。

3.拜堂、合卺、撒帐

李劼人对于婚俗文化的描摹非常细致,如“拜堂”的婚俗文化主要有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互拜。《暴风雨前》中的拜堂仪式是先由礼生唱出自编的颂词,拜了天地之后,细乐齐鸣、拜祖宗等,直到“引入洞房”。还有“撒帐”,是以引导旁观的家人哈哈大笑为目的,由一个有文采的少年拿着花生、红枣、榛子等,同时唱着自己编的颂词,目的是为新人祈求早生贵子,绵延子嗣,然后由郝又三用红筷子把叶文婉的盖头挑起来。最后二位新人喝了合卺酒就算礼成了,在形式上他们就是法定的夫妻关系了。本该感到开心的郝又三此时却想着偷溜出去透口气,这就是包办式婚姻的问题。糊里糊涂结了婚,让受过“新思潮”教育的郝又三觉得“不文明”,但又无法摆脱世俗传统的约束,具有两面性。再有《死水微澜》中蔡大嫂对顾天成求取自己时的要求就有“坐花轿,拜堂,撒帐,吃交杯,一句话说完,要办得热热闹闹的!”[9]207说明四川地区对于这几项婚俗的认可度较高,也表达了蔡大嫂通过婚俗的热闹来反抗世俗伦理对她的偏见。

4.闹洞房

闹洞房,就是听房,是一种祝福方式,越热闹越好,有一定的民间寓意。李劼人并未在作品中突出这些礼俗的寓意,而是阐述了主人公的感受和程序的烦琐,特别突出郝又三的一些心理活动,有他结婚的不适感、疲劳感、对妻子的平淡感、对性行为的无知感以及进行性行为的羞涩感。郝又三觉得在众人窥视之下行男女之事有些“野蛮”、有些“不文明”,他认为这种行为会受到“文明人”的批评,因为这种传统包办婚姻没有自由民主的爱情自由,有的只是传宗接代的责任和世俗定义的“家室”。这种新旧婚姻选择思想的冲突也暗示了四川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婚俗文化的变迁是必然的。

二、时代变迁的新式婚俗文化

随着新思潮的涌入,国民的婚姻礼俗发生了变异。民众开始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婚姻。传统的婚礼耗费巨资、程序烦琐、讲究迷信,大多起于父母之命,主要起着绵延子嗣的作用。从人的情感价值观来看,被动的婚姻选择压抑着人性的自然属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繁文缛节极多、形式化严重,都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正向发展,所以婚俗文化的变迁具有必然性。李劼人在他的小说中也体现出了新式婚俗文化的特点,不仅展现了婚俗文化变迁后的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也折射了当时四川整个社会时代的变革状况。

(一)中西融合的文明婚礼

新式婚礼包括订婚、通告、结婚,大多在饭店或者礼堂举行,整体上来说破除了旧式婚俗的迷信、专制,提倡简洁质朴、以人为本。特别是盖着彼此印章的订婚书,是一种法治保障和人伦契约。即便新式婚俗有较多优点,但短时间内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旧式婚礼。真正的转折点是1928年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之后,四川各地兴起新式婚礼。“一般知识分子多行自由恋爱式的新式婚姻,而一般的年轻人仍都醉心于新式婚姻的自由,所以新式婚姻便成了一种时髦的风尚。”[10]828与此同时,“礼仪形式诸多未备,而一般普通人周之者少。”[11]可见在民国初期,四川地区婚俗以新旧杂糅的婚俗为主。

李劼人的新版小说《大波》里,龙幺姑和周宏道的婚礼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婚礼。这场礼俗中夹杂着坐花轿,由传统的唢呐、锣鼓组成的乐队。既不敬祖宗也不拜大小,长袍马褂、凤冠霞帔也都变成了西服、礼服。龙老太太对新式婚礼存在着爱国爱家式情感,她认为作为中国人不该“耍洋把戏”、不拜祖宗。这说明新式婚俗的观念还需一段时间来深入人心,特别是老一辈的传统国人。除此之外,还增添了司仪、男女宾致辞、新郎演说等环节。具体的台上礼俗结束之后,就开始了婚宴。婚宴要男女分开入座,形式简单随意,没有繁文缛节,给人轻松愉悦的氛围感,大家简单地互相敬酒,底下谈着国家大事。李劼人在文本中把当时的历史事件也穿插进了婚宴漫谈中,大家在饭桌上窃窃私语,关于四川争路的情形、关于京城方面的消息。

(二)形简意深的登报结婚

民国时期,大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受西方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所以除了中西融合的婚姻礼俗,四川还出现了几种新式的婚姻方式,有“公证结婚”“旅行结婚”“集团结婚”还有“登报结婚”。“登报结婚”又称“同居申明”,即男女本人只需花几元钱在报纸上刊登宣告结婚启事,没有烦琐程序,不办婚礼仪式,方便快捷。这种结婚方式在20世纪40年代的四川地区较为常见,比如成都、重庆等城市,是一种比较开放的结婚方式,基本是视传统婚俗为无物。出现“登报结婚”这一婚姻礼俗,主要是与当时整个社会背景和国民形势有关,虽然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可当时的政府并未带领民众生活致富,甚至可以说是拮据窘迫,所以不安稳的社会形势、经济条件的不允许,让当时的青年选择一切从简,采用这种低调的婚姻礼俗。

小说《天魔舞》中的白知时与唐淑贞就是李劼人笔下的一对自由恋爱且选择“登报结婚”的底层群众。“由白知时立刻亲笔起草,拟一个结婚广告,由天另一个表叔交到五家报馆去,准明天齐登出,以为合法的凭证。”[12]36他们结婚什么仪式都没办,只是简单叫几个朋友家人在家里吃了顿便饭,拜了唐老太,改了称呼就算是一家人了。而且,李劼人还在文中表示离婚也是可以在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下登报宣告婚姻结束的。整个婚姻缔结的过程可谓是极其简单,但是这种形式简单的婚俗文化反而非常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发展趋势,既实现了婚姻自由,又表达了底层民众愿与家国共进退的心境。

三、反观发展中的婚俗文化

在一定的情境下,部分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稳定下来,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还有一些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变革的。婚俗作为民俗的分支,不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还随着民众的思想进步而服务于民众,具有一定的舆论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约束,以及社会文化调节等功能,展现了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李劼人的小说不仅展现了不同时代四川地区的婚俗文化,还体现出婚俗文化变革下的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一)婚俗文化变革下的人伦价值观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或心理的更高层次需求而改进。无论社会时代怎样发展,都是以人为本。从旧的封建社会到引进西方文明的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的婚俗文化变革较为明显。从李劼人的小说创作里,我们可以看到清末和民国时期这两个时代婚俗文化的巨大变迁。可以说婚俗文化的变革直接影响民众婚姻观念,妇女地位等问题。不论哪一方面的改变,都是民众人伦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1.婚姻观念

四川封建社会礼教下的婚姻观念大多压制人性、禁锢思想。整个婚俗文化背后的自我情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婚姻的缔结可能是物质的保障、家族的利益,更多的则是屈服于世俗,到了一定年龄,必须组建家庭,绵延子嗣,这是责任,是道德伦理思想的要求。但在婚俗变革之后,众多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文明以及新思潮的影响,均认为传统婚俗已经不再符合当下的社会文明程度。这在李劼人小说的字里行间都可见证。比如大家穿着西服,结婚的妆奁聘礼减负,大家随心所欲表达情爱等等。当时婚俗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解放了部分民众局部的内在个性。

人性本质的开掘一直都存在于各个领域,放在婚俗观念里,最能体现的一个是爱、一个是性,如果两者兼得,则婚姻幸福美满。如若不可兼得,则很难经受住人性的考验。《暴风雨前》中的郝又三从开始的无爱有性到既无爱又无性,体现了作为人的本真的需求。所以他迷上了伍大嫂,直至伍大嫂思想进步,最终改良。《死水微澜》的蔡大嫂起先追求生存,用婚姻换取物质,在物欲得到满足时,有了“饱暖思淫欲”的心思,所以又追求了爱情。这样畸形的情感,在当时成都地区是正常的,大家不以为然,这是一整个社会的伦理观的体现。大家不再恪守传统礼教的陈腐思想,更看重个人肉体以及精神的解放,追寻自我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人伦价值意义,是婚俗变革后人伦价值观的典型。

2.妇女地位

从妇女地位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中国传统妇女出嫁后就是围着夫家转,要伺候婆家的生活起居,以杂事琐事为主,没有自己的主见、理想,严格恪守妇道、不问世事,少有学识,可以说就是一个男性的附属品。李劼人小说《死水微澜》中的顾天成发妻,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为顾天成传宗接代,甚至命在旦夕也从未为自己着想,一心牵挂着顾家的香火。现在看来,这种价值观念的体现有些保守且传统,甚至有点悲哀,人性的个性荡然无存,其实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悲剧。如果说顾天成的发妻是自我认知的丧失,那叶文婉就是被迫拘囿在婚姻的囹圄中。本是郝又三母亲做主撮合的两人,经过传统“六礼”洗涤过的上上婚,理论上而言,郝母本该是最为满意的人,却在叶文婉诞下子嗣后家中不顺的事不时增多,又被郝母指责儿媳克家,是儿媳带来的不顺。这无疑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是当时典型的人伦价值观的体现。

在婚俗变革之后,妇女地位直线式的上升。首先无须完全附属于男性,可以进入学堂、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发表些许言论的自由。旧版《大波》里的郝香芸和自己的爱人和哥哥共谈四川大事。其次可以自由的追求爱情、金钱,《死水微澜》里的蔡大嫂为了追求爱情,不顾世俗与罗歪嘴在一起,妓女刘三金为了生存用肉体换取物质。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做自己。《大波》里的黄太太,在生活上是个美人坯子、贤妻良母,在情欲上是个只准我负他人不准他人负我的猎爱者,在政事上是个具有深谋远虑、远见卓识的前瞻者。这些都是潜藏在文本中的人伦价值观的深层体现。

(二)婚俗文化变革下的文化价值观

1.旧文化的传承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特征,既包括历史性也包括不平衡性。每个时代都会有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可能超前或滞后于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水平。但无论政治经济水平怎样,都不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婚俗文化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精华,可能受不同文化思想熏陶下的个体有一定的差异性,会相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自身情况的传统礼俗,如拜堂、合卺、撒帐等这些祝福寓意较强的程序,即使现在社会还是会继承保存且发展的。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计划》,国家政策号召向优秀传统文化倾斜,民俗文化中的婚俗文化也应该隶属于那些被再次挖掘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从小说中看民俗,从民俗中展现文学的魅力,二者相辅相成,互融为一体。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文化变迁自然而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很好的传统婚俗文化去糟粕取精华的画面。他虽然没有阐明原因,但在历史事件的夹杂中我们依然可以窥到一些踪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起到传递和交流、选择和保存以及与时代联结的作用。传统婚俗文化中的一些精髓也是需要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保留的。

2.新文化的引进

每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生都会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添加新的知识文化,从而建构起来,这样才能创新,才能进步。四川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没有超前于文化的涌入兴起,所以民众整体的思想还停留在当下,当西方文化到来,那些没有接触过、没有见识过的“洋玩意儿”让民众大开眼界、深受影响,当大家感受到西方文化的优秀先进时,我们的眼界、思维、生活方式自然就会发生波动。所以新思潮的涌入、西方文化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侧面体现。西式婚俗的引入更是让许多追求自我解放的青年花式追捧,一股脑抛弃了传统婚俗文化中的糟粕礼俗,这就是文化的更新和提升功能。恩格斯曾指出未来的婚姻是男女双方爱情自由的模式,而对于身处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诸多女性来说,能够自由做主自己的婚姻,这无疑是两性解放的最大标志。所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新的婚俗文化的引进可以说是进步的,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是值得肯定和坚持的。

四、结语

每一地域每一时代婚俗文化的变迁都深深镌刻着当时社会的烙印。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文化展现了当时四川地区清末以及民初的真实婚姻事象的场面,含有历史真实性和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和史实价值。我们通过探究李劼人小说创作中所展现的婚俗文化,能了解成都地区当时社会的婚姻礼俗,认识婚俗变革背后的文化价值观,也展现了李劼人的“以人为本”的文学态度。李劼人小说中的婚俗文化呈现,为我们正视当下社会时代的婚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参照,能有利于我们民众思想的启蒙、有利于传统优秀婚俗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礼俗婚俗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CLOSE TOHEAVEN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古代礼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徽州礼俗为例
新中国“十七年”婚姻礼俗的演变(1949—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