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经方调护

2024-05-29张文雅杨华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3期

“大姨妈”不再每月光顾、唇上出现“小胡子”、身材变成“大土豆”……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你可能被多囊卵巢综合症盯上了。

辨证有方:你是哪种 “水果”姑娘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较难治疗的疾病。“多囊”的姑娘们普遍存在几个月才能来一次月经的情况,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生育问题。有些“多囊”的姑娘甚至会出现血糖异常,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远期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西医的定义。中医经方根据这些姑娘的体貌、体质、体征,将其分成“牛油果”姑娘、“释迦果”姑娘、“大土豆型”姑娘、“伊丽莎白瓜”姑娘,“黄梨”姑娘、“苹果型”姑娘等。那么,这些“水果”怎么去区分呢?

1.“牛油果”姑娘,通常“黑壮胖”,肤色比较黑,形体肥胖,肌肉坚实,皮肤干燥无汗,经常无精打采,有空就想睡一会儿且月经好几个月不来。她们的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剂组成药物即麻黄、附子、细辛。

2.“释迦果”姑娘,体格强健,背厚,背上还有痤疮,不太容易出汗,容易有疲劳感,月经量少并且不能按月来。她们的主治方为“葛根汤”,药物组成为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

3.“大土豆型”姑娘皮肤粗糙、干燥,很容易累,胖但是腹部脂肪不是坚实的,比较柔软,并且常常比较容易腹泻或者大便不成形。她们的主治方为“五积散”,药物组成为生麻黄、肉桂、炙甘草、苍术、厚朴、姜半夏、陈皮、枳壳、茯苓、桔梗、白芷、当归、川芎、白芍、干姜。

4.“伊丽莎白瓜”姑娘,“白胖”或者“黄胖”,唇红咽红,怕热,比较容易有皮肤炎症、关节可能肿肿的,容易合并尿酸高。她们的主治方为“越婢加术汤”,药物组成为麻黄、生石膏、生姜、炙甘草、白术、红枣。

5.“黄梨型”姑娘,就是肉松松的虚胖人士,一动就容易出汗,皮肤常年湿润,常常觉得疲劳,走路困难。她们的主治方为“防己黄芪汤”,药物组成:粉防己、生黄芪、白术、生甘草、生姜、红枣。

6.“苹果型”姑娘,咬肌发达,表情比较严肃,容易烦躁发怒,也容易抑郁焦虑。睡眠较差,入睡困难,夜间易醒,能吃,上腹部摸上去硬硬的。她们的主治方为“大柴胡汤”,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姜半夏、枳壳、白芍、大黄、生姜、红枣。

日常调养,从食、住入手

1.食

关于饮食,简单来讲就是营养均衡。具体要点如下:

①减少热量的摄入。在饮品的选择上,远离奶茶等热量高、营养价值低的饮品,可用茶饮代替。

②辨证选择食物。对于“牛油果”姑娘来说,更需要重视饮食的结构问题,三餐中适当加一些粗粮,与主食的精米精面一起混着吃。每餐都需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不包括土豆类含淀粉的食物),减少水果、汤类的摄入,不喝饮料,可以喝一点红茶提神。另外,吃每一餐时,可以先吃一份蔬菜,然后吃肉类,最后吃主食,调整一下饮食的顺序,利于减少体重。

“释迦果”姑娘,背厚肉坚,还有恼人的“痘痘”。这类姑娘不能贪吃甜食,辛辣食物应浅尝辄止。如果觉得饿了,可以先喝点水。这并不是敷衍,因为有时大脑可能分辨不清渴和饿,喝点水如果觉得不饿了,那么就不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慢慢食量就能减少。

“大土豆”姑娘,除了烦人的体胖,还伴有很多消化道的症状。这些姑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容易引起胀气的东西尽量少摄入,比如,牛奶、豆浆、豆子等。同时,性凉的食物也不要常吃,比如,海鲜、鸭肉、田螺肉、性凉的野菜等。

“伊丽莎白瓜”姑娘,是多汗怕热的“白胖”姑娘。因为容易产生炎症,容易尿酸高,即中医所说“热象”,因此,饮食上除了控制食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海鲜、啤酒、动物内脏及豆制品等嘌呤高的食物摄入,还要禁食一些容易引起燥热的食物:比如,调味品(如大蒜、桂皮)、肉类(如羊肉、鸡肉、狗肉)、蔬菜(如韭菜、洋葱)、烧烤类食物(如烤鸡、烤鱼)。

“黄梨型”姑娘,肌肉松垮,容易浮肿汗出。饮食方面应减少摄入含盐量特别高的食品。比如,肉类精加工食品(火腿、培根、肉干、鱼板等)、各种酱菜、咸菜等。还有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蘑菇、野菜等也要少吃。另外,这类姑娘不适合大量饮水,一天八杯水显然是不适合的。

“苹果型”姑娘,脾气大,能吃。这类姑娘容易合并血脂及血压的异常,比较容易出现反酸恶心。饮食上,建议晚8点以后禁食。高能量的水果尤其要避免,如榴莲、芒果等,日常也不推荐这类姑娘吃水果。

【特别提示】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姑娘,尽量都不要吃原材料不明的食物。远离各种精加工食品。不要盲目乱补,乏力、气虚、容易出汗,不一定都是真的虚。

2.住

简单来说,就是规律起居。如果喜欢熬夜,天亮说晚安,那么总会把自己熬干。夜间是用来休息而不是用来工作的。有些姑娘只是作息变规律以后,没有其它干预,体重就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