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影响大?别慌,有办法控制
2024-05-29黄丹
淋巴水肿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不良或继发性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肢体浅层软组织内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患侧肢体会出现肿胀、疼痛、继发感染、乏力和功能障碍等。严重水肿的患者,会出现皮肤增厚、表皮过度角化、皮下组织增生,纤维化导致肢体病变组织硬度升高,也被称为象皮肿。患者常需终生忍受患肢外观异常,易感乏力、反复感染、患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残疾。该病一般不会自愈,因此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
目前,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简称 CDT)已被推荐为治疗淋巴水肿的标准疗法。国际通用的CDT包括专业化个性化皮肤护理、徒手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包括空气压力波治疗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练。具体措施包括:
(1) 皮肤护理:严格卫生防护,做好皮肤清洁和完整性护理。使用中性天然肥皂清洗,并擦干;保持皮肤皱褶干净、干燥;保护皮肤,避免切伤、擦伤、蚊虫叮咬 (尤其敏感皮肤);使用润肤剂,避免含香精产品;高温时使用植物护肤品;观察患者皮肤有无角化、真菌感染、淋巴液漏、溃疡、淋巴管炎等皮肤并发症。
(2) 手法淋巴引流:主要借助手法抚摸,遵循淋巴系统解剖结构及生理作用来实现,需沿着特定方向在皮肤上移动。主要为了激活淋巴系统,促使软组织间隙滞留的淋巴液流动,促进淋巴管与淋巴结的重吸收,加速淋巴液回流。根据患者水肿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可采取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包括定圈法、泵送法、铲型法、旋转法等方法。定圈法可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包括淋巴结群和躯干,具体操作时,将手放在水肿部位并施压,皮肤备皮向皮下组织打个半圈之后放开;泵送法多应用于四肢和躯干侧面,该方法需用虎口形成按压带,贴合皮肤用手向下压形成一个平面,将淋巴液泵送向回流方向;铲型法主要应用于四肢,通常需要用虎口与患者皮肤接触,用手螺旋施加压力,并逐渐增加力度,手指呈现扇形滑过皮肤;旋转法则主要应用于躯干,在实际实施时,指尖需要接触治疗部位,用手掌下压,手指指向引流方向,并逐步移动。
(3)压力波治疗:使用淋巴水肿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平卧位,患肢与心脏水平,暴露患肢及肩部,以气囊套袖包裹整个患肢至肩部,自患肢远端开始以适当压力向近端循环充气加压。根据水肿程度,30~45 mmHg逐渐加压。每次30分钟,每天 1 次。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有不适,暂停治疗。
淋巴水肿并不是不治之症!淋巴水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且通常不会自愈,但经过正规、积极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