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缺铁性贫血该怎么办?
2024-05-29张海香
小儿贫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中缺铁性贫血在小儿贫血中最为普遍,发病原因主要是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缺铁性贫血不但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智力与免疫功能,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不容小觑
小儿缺铁性贫血因为自身机体铁元素不足,会致使机体含铁酶的生物活性下降,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对儿童的肠道健康产生影响,导致食欲下降、厌食和异食癖等问题。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高、体重、智力和情绪等方面。长期贫血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个子矮小、体力差、智力落后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缺铁性贫血还会对儿童的认知功能和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记忆力减退等,并且这些危害具有不可逆的特点。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措施
对于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积极就原发病给予针对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再针对贫血给予干预。
重度缺铁性贫血,主要干预手段是口服药物的形式补充铁剂,在服用铁剂的同时常常需要同时服用维生素C,目的是促进铁的吸收,口服铁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铁元素,但部分儿童在用药后容易引发各类消化道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了用药的依从性,因此针对不良反应严重的儿童,还可以选择注射铁剂。
中度与轻度的缺铁性贫血,临床上推荐非药物干预,其中以饮食指导为主。≤1岁的患儿,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患儿以被动喂养为主,除了每日喝2~3次的牛奶外,可指导家属合理添加辅食,辅食可以选择鸡蛋、豆奶等,在添加辅食时应当关注患儿的食欲,辅食的量不可过多,需要根据患儿的胃口逐渐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的原则;>1岁的患儿,尽量选择含铁量高并且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例如:优质的豆类制品、优质动物蛋白、动物血、蛋黄,同时还可以补充含铁量与维生素丰富的蔬菜,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针对年龄尚小的儿童,可以掺入米粉中喂食,每日1次。
中医也能有效干预贫血症状
中医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也能起到有效干预的作用。首先可以实施推拿按摩,按揉小儿的足三里穴,每次30~50次,同时还可以搭配按摩板门穴,不断改善小儿贫血的症状,针对贫血比较严重的儿童,还可以对内八卦穴进行按摩。
另外也可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健脾丸、健脾消食丸、启脾丸等药物,家长应当监督儿童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尽量不给儿童吃零食,每日带领儿童适当参与运动,促进肠道消化功能,提高食欲。特别要注意,暴饮暴食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