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儿童和老人,这份用药安全请收好

2024-05-29李文斯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3期

儿童和老人,因其自身抵抗力差,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疾病侵袭,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用药安全,更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儿童篇

儿童用药现状:儿童专用药较少

儿童是指18岁以下人群。其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新生儿期(0~28天)、婴儿期(0~1岁)、幼儿(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及青春期(12~18岁)。因为儿童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等低于成年人,所以儿童用药必须谨慎。

儿童用药选择除考虑其生理特点和疾病状态,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有些药物虽然成人可以安全使用,但对儿童禁用。例如,止咳药可待因、抗生素喹诺酮类,18岁以下儿童是禁止使用的。儿童在进行药物选择时,应尽量使用儿童专用药物。但目前市场上能提供的儿童专用药品种类数量都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治病用药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针对儿童疾病治疗会使用儿童成人共用药。这时,认真计算用药剂量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一般来说,儿童用药剂量除了与年龄、体重等相关还受儿童的肝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儿童用药时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通过对儿童疾病类型、病情、肝肾功能状态、年龄和体重等情况的充分考量,再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

儿童安全用药原则:遵医嘱谨慎选药

1、谨慎选择药品

儿童安全用药的第一步便是谨慎选择药品的种类。一般来说,儿童患病后要及时就诊,由医生选择治疗药物,家长不可依照自身用药习惯盲目为儿童使用成人药品,更不可盲目为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儿童的药品选择应严格遵照医嘱。

2、控制联合用药

在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时候,联合用药是常用的方式,但联合用药更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不同药物中的成分可能在反应中生成阻止药物吸收的物质,从而导致药效降低。儿童因身体尚处发育阶段,因病情确需联合用药的时候,需严格听从医生指导。

3、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儿童使用药物时,用药剂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若用药剂量过大,则易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若用药剂量过小,则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目前,主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计算药物剂量,且对于1岁以下的儿童,应尽量采用液体药物,这是因为液体药物不但更容易把控剂量,也便于低龄儿童服用。对于儿童而言,最佳的给药途径为口服,其次为外用、肌肉注射,最后选择的给药途径为静脉输液。

4、注意不良反应

当儿童在使用药物后出现皮疹、发热、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后,家长要及时停止药物的使用,并带领儿童入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种类的更换和不适反应的对症治疗,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5、 记住禁用药

新生儿禁止服用小儿退热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氯霉素、新霉素等;婴幼儿谨慎使用氨茶碱、磺胺类药物;6岁以下儿童谨慎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具有耳毒性药物和易造成肾功能损伤的药物;8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四环素类药物;16岁以下儿童应谨慎使用阿司匹林;12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尼美舒利,以防产生肝肾损伤、凝血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18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安乃近,以防引发血液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药物都需要儿童谨慎使用,需要家长在儿童用药过程中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各位家长还需将药品放置在儿童不易够到的地方,以免儿童误食造成身体功能损伤。

老人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等都发生一定变化,尤其肝和肾两个处理药物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减低,加之老年人常身患多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因此,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资料显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3倍以上。

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服药时应注意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时间等。

1.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不要一不舒服就买药自服,也不要凭老经验自己用药。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后方可用药。

2.选择应针对主病,从简选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诊断明确需要用药时,应慎重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和用药的危险性。据统计,同时用5种以下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4%,超过5种以上达10%,超过11种高达25%。可见用药种类越少,副作用发生机率越小。

3.用药剂量要准确,做到个体化用药。一般情况下,60~80岁用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用其半量即可。也可依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宜的剂量。

4.根据病情及时增减剂量和用药次数。用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或达到疗程后,除非医生建议继续服用维持剂量,否则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5.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发现新的症状或体征,与主病关系不大,应考虑是否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听从医生的安排。

6.不要乱服补药。乱服补药反而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影响健康。另外,维生素也不能服用过多,过量也可以引起疾病。

7.牢记既往用药的不良反应史。要记住不良反应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时间及表现,就医时告诉医生,不要再次服用这些药物。

8.要了解药物的慎用、忌用、禁用,尽量不使用有肝肾毒性的药物。必须使用时,要按医嘱定期做相应检查,如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9.漏服药物的通用原则;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是在两次用药间隔 1/2 时间以内,按原剂量即刻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果发现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的1/2,一般不需要再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