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体现及美育功能研究

2024-05-29于咏荷门瑞雪

百花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育功能公共艺术乡村振兴

于咏荷 门瑞雪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公共艺术作为当代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发展乡村经济效益、稳固乡村生态建设和传承乡土文化基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视域下公共艺术也体现出丰富多维的美育功能及美育价值,包括美学维度、艺术维度、精神维度和社会维度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艺术;美育功能

当代艺术范畴内,公共艺术是指有意识地从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来规划设计并设置于其间的艺术作品。随着社会发展,还包括了一些流动性的、动态性的、互动性的艺术展示,并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其目标是让公众在博物馆之外接近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艺术。[1]近年来,公共艺术与乡村振兴呼应,展现出的美育品质愈发被重视起来。我国各艺术院校与社会间积极探索,主动对标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创新艺术与乡村相结合的研究和创作模式,以文化之美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以藝术之美观照乡村居民的理想家园。

一、公共艺术的乡村视野

近年来,在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公共艺术创作的重心从城市转向乡村,公共艺术被赋予了时代使命。文化和艺术工作者们积极回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将视野聚焦于乡村的空间、观念、形态、媒介等方面的视觉与话语表达;秉承在地性、公共性和参与性为创作的核心概念,尊重乡村的历史文脉,以乡土文化为基础,摆脱了传统馆展机制的束缚;邀请村民体验参与甚至主导艺术实践,激发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觉,使当代公共艺术与乡土乡村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在媒介使用上,乡村公共艺术也从单一媒介与固有材料的审美感知中解放了出来,转向多元的媒介载体。由此,乡村视野的转向使得公共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现实语境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灵感素材,实现了艺术与乡村文化、生活和环境的相互交融,凸显出公共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当代公共艺术特征。

二、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体现

(一)发展经济效益,激活乡村社会功能

乡村公共艺术的共建共享机制是发展现代村建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机制是传统形式在现代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和新趋势。其驱动型特征在于激发了主体从“个体”到“主体”的意识,促进了认同、自我意识和共同利益方面具有集体认同感的社会群体的形成,从而在经济层面激活了乡村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第一,公共艺术调动了乡村的集体话语,有助于加强乡村居民群体的意识与团结。例如,从乡村艺术合作社到村庄美术馆、“艺术实验田”等公共艺术实施的整体过程有利于将乡村社会重新凝聚起来,为多重经济要素的回流提供载体。在此基础上,各主体交互对话的效率提升,充分掌握乡村本地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特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要素的潜力,与公共艺术相构建,形成别具一格、持续发展、多元融合的产业结构,驱动经济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经济动能。第二,公共艺术凝聚国内众多艺术家、村民、企业及政府,在社会场域打造出以发展为导向的共同理想。公共艺术在走进乡村建设中完成了参与共享的路径转变,在全方位、多样化的参与形式下,既将乡村文化最重要的创新效能发挥出来,又推动了创作主体的内生动力发展。公共艺术通过跨界合作、资源共享,结合运营机制以文旅开发、文旅融合为路径,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为乡村文化输出提供了新载体,实现了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内循环。

(二)稳固生态建设,挖掘乡村景观价值

我国深入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公共艺术空间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优化乡村环境质量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的基本职责。以生态美学筑牢美的底蕴,以空间艺术塑造美的形式。第一,乡村公共艺术项目以自然山水为底色。以生态建设为起点,注重挖掘自然生态的美学价值,将自然生态作为乡村美学场域的基底;利用现有的设施、区域或空置废弃的空间,对乡村水系、道路、农房、设施、景观等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打造,满足大众回归“诗意的栖居”的期许,形塑乡村生态艺术空间。第二,乡村公共艺术项目融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了乡村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一方面,空间建构重视生活环境的修复,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空间建构重视景观服务的功能。从景观改造、视觉改造、艺术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和服务承载力。由此,乡村公共艺术项目在营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形成了生态建设拉动就业、消费、投资的全面布局,“以点带面”助推乡村的经济和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生态宜居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等。

(三)传承乡土基因,促进乡村文化复兴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文明的构建、民族意识的崛起给乡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历史机遇。公共艺术项目可以有效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基因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复兴。乡村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建设其实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实现乡村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建设,普遍承载的社会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具有社会学和艺术学的双重意义。公共艺术创作基于考察散落在广袤乡村地区的乡土基因,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以艺术为桥梁连接古今,保护并传承传统技艺、民间习俗、风土人情等乡村文化。公共艺术作品形成并呈现出核心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更好地实现当地文化的集聚与发散、保护与创新。一方面,让当地居民重新感受到文化与乡村社会再次融合所产生的力量,以“点”的形式切入,激发乡村主体活力,更新乡村整体面貌。促成乡村人才、教育等多种要素的能动性发挥,对整体的乡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发展中释放出的巨大力量,凝聚乡村集体共同的思想精神,在认知层面上实现一致,推动乡村社会文化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同时,促使社会重新对当代乡土价值进行思考和理解,促进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市场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三、乡村公共艺术的美育功能

(一)美学维度的功能

美,即人对现实生活中自身感性观念的特征与规律的研究。一定意义上,美学的展开就是审美范畴的展开。美之育人,可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乡村公共艺术按照审美、立美的思维以对象化的形式,引导村民实现自育与他育的教育实践,达到陶冶情感、塑造品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精神生活。首先,乡村振兴视域下公共艺术兼具公共性和艺术性。公共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打破艺术与欣赏者之间的审美距离,从而零距离地浸润乡村居民们的审美意识。艺术家怀着乡村振兴的社会使命感,能够极大地发挥审美能力去创作真正属于人民的艺术。其次,公共艺术经过审美实践意象这一关键环节,能够把思维和想象中的乡村美创造表述成实际的物化成果,无论是对于久居城市的艺术工作者还是长期从事生产劳动的村民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新领域。这种美的实际创造进入乡村村民的审美视野,能够潜移默化地培育和提升乡村村民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感受力。最后,公共艺术在其表达形式中容纳了多元的美学要素,以美学理念为指导,以艺术设计为手段,以多元的表现媒介与风格展现出乡村风格的现代性与独特性。乡村群体在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活动中不断体验、观照各种形式的美,激发自身综合运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内在功能,能够使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构成的主体的审美能力系统得到完善。

(二)艺术维度的功能

艺术反映美并创造美,艺术的育化功能自古有之,“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唐代张彦远指出艺术作品有教育感化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实施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第一,公共艺术富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具有凝聚和提高人生境界的美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本来就潜伏于个体生命与生活的深处,乡村公共艺术空间的创造意义正在于此。作为艺术欣赏者的村民在对艺术意象意义领悟的同时产生共鸣的高峰,超越表层的、物质的美,进入心灵、精神的层面,升华到人生境界的高度。第二,公共艺术富有对感性与理性的协调能力,它具有重建和谐完整人格的美育功能。现代人在“理性”主导的社会中已失去个体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美育正是要在理性占主导的文化和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使人能重新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平衡,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格”[2]。公共艺术是含有美学情味和美的价值的活动及产物,是感情传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无论是常年劳作于田间的村民,还是“隐居而来”的城市脑力工作者,都能在乡村艺术的陶冶下重获感性和理性的协调,以深沉的历史责任看待世界。

(三)精神维度的功能

公共艺术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审美观和艺术观,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3]中华美学精神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美学特点和内在意蕴,又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讲求”:“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其一,公共艺术用以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秉承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設计理念,能够挖掘并激活乡村人文底蕴,具有凝聚振兴力量的美育功能。其二,公共艺术以集体的形式、去个人化的团队主义植根乡村文化沃土,重新在当代焕发乡村发展活力,表达出乡村共同体的真、善、美及其千百年来奠基的历史与人文底蕴,以此引导乡村建设以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为责任,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提振精神风貌,凝聚振兴因子,建构美好生活。

(四)社会维度的功能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4]公共艺术的创作导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社会现实生活,以艺术实践回馈乡土,凝聚着无可替代的思想穿透力和审美洞察力。第一,公共艺术建构在乡村场域中联结社会人际交往,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乡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艺术工作者之间以及乡村与社会间的交流和对话,承担起了乡村美育实施的介质作用。一方面能够引起社会对于乡村变革更广泛、持续的关注,另一方面在于当地艺术产业产生互动的同时,将乡村的人文价值无限放大, 美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也由此产生,可社会相助、可促进聚合。第二,公共艺术建构在乡村场域中具有凝聚民众情感及社会价值认同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在当今文化、知识共享的民主时代下,普及大众艺术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是公共艺术进行知识文化传播,并对公众进行审美教育和认知的前提。马克思通过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自由释放艺术天性的描述,强调劳动群众应得的艺术机会和美学权利,并主张把全民的审美教育和文化教育提到社会进步的战略标准。乡村居民,尤其青少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发达城市的阅历以及对先进文化的认知。公共艺术介入,能凝聚社会认同价值,让青年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汲取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养分,促进文化素养的形成,潜移默化地陶冶和熏陶青少年,从而开辟出一条乡村人才振兴的道路,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

四、结语

公共艺术的乡村视野和未来宏图引人深省。从根本上来说,乡村公共艺术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乡村文化整合的过程,是运用艺术形式构建起当代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以美学话语更新乡村的文化生态系统,助推乡土基因的传承与创新,在交流和对话中创造出更多关于乡村美的事物,重新焕发乡村内在活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专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22Q5)。

参考文献

[1] 张健,刘佳婧,王浩.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2] 陈友军,赵亦飞.“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8(2):21.

[3] 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9-2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60.

[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22-10-17(1).

猜你喜欢

美育功能公共艺术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体育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探索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