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之路

2024-05-29刘华军吴倩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新时代

刘华军 吴倩敏

摘要 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该研究基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总结回顾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绿色发展历程;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绿色转型、绿色低碳生活、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直观展示了新时代十年中国的绿色发展成效;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和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导向,提出新征程上深入推动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探索下形成的全新发展模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其内涵包括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两个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多措并举完善治理制度、多维联动推动环境共治、科学有力实施治理手段、多管齐下提高治理效能,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改善,经济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征程上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切实增强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正确处理5个重大关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关键词 新时代;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124;X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4)03-0102-10 DOI:10. 12062/cpre. 20230906

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十年。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间,中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功走出了一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要决策部署。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总结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直观展示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多维成效,提出新征程上深入推动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讲好新时代十年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对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过度依赖资源的粗放发展模式使中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面对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追求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是中国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1]。绿色发展是一个带有明显中国话语特色的学术概念,2015年“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后,以“绿色发展(Green Development)”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众多学者从政策演进、影响因素、水平测度、时空演变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绿色发展展开研究,国内外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由政治话语快速向学术话语转变。针对本研究关注的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成效评估及实现路径,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关于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任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对绿色发展进行全局谋划和总体部署,形成了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3]。第二,关于绿色发展的成效。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评估绿色发展成效:一是从经济绿色转型进程[4]、水污染治理绩效[5]、大气污染治理[6]、公众参与和法规遵从性[7]等单一维度衡量特定领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二是从增长质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绿色生活等多个维度选取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赋权测算综合指数,有助于衡量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自2010年起持续发布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构建综合指数衡量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8]。三是基于DEA模型测度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效率视角揭示绿色发展水平的演变,有助于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9-10]。其中,刘华军等[10]采用DEA框架,从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视角反映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2022年,中宣部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从思想引领、战略部署、改革举措、生态环境质量、绿色低碳和国际影响六个方面介绍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第三,关于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学界普遍认为加强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强化环境规制约束、优化环保绩效考核制度等是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上文献为研究中国绿色发展行动和成效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拓展空间。第一,从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视角梳理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历程的文献尚不多见。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走过的光辉历程,既有助于不忘绿色发展之初心,也能增强新征程上坚定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推动中国沿着新时代以来开创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行,同时,总结回顾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和重大成就,对于史料的丰富也极具价值。第二,受研究方法自身的限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无法体现出底层数据的趋势和特征。因此本研究遵循“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的原则,采用底层数据多维度直观清晰展示新时代十年绿色发展成效,是对中国绿色发展现有研究和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第三,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切实增强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正确处理5个重大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绿色发展的内涵及逻辑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工业文明阶段的“黑色发展”道路割裂了人与自然关系,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唤醒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绿色发展继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尊重自然的精华内容,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探索下形成的新的发展模式,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

2. 1 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丰富和拓展。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中阐述了中国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绿色发展”一词,认为绿色发展是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下,追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的发展方式[11]。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绿色发展在探索中不断成熟,学术界对绿色发展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也在研究中逐渐达成共识。绿色发展是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的一种发展理念与实践[12]。绿色发展包括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绿色化”。绿色发展是以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生态保护为具体手段,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支撑,统筹推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对原有经济体系进行绿色化改造,全面节约高效利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第二,绿色“经济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挖掘良好生态中蕴藏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路径,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转化[13-14]。绿色发展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新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总抓手,绿色发展是循环、低碳发展的终极目标,循环、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6年提出的“太空飞船”经济理论,指出人类应减少资源消耗,把生产生活的废弃物投入到新一轮的生产中,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图》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强调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力[15]。2003年,“低碳经济”最早出现于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下,中国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针对环境危机,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强调把资源友好、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循环发展针对资源危机,是在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促进资源的减量、循环利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发展针对气候危机,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其共同点在于都立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提倡自然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正确认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2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

绿色发展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中国不断探索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2. 2. 1 理论逻辑

绿色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同一性[16]。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深刻地诠释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来源。绿色发展根植于尊重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儒家“天人合一”的共同发展思想、佛教“众生平等”的和谐发展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持续发展思维等都深刻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生动刻画了先人尊重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性指导。绿色发展涵盖“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维度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4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主张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需要审慎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调控环境和发展的平衡,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2. 2 历史逻辑

绿色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探索中向前推进,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粗放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的生态环境危机被广大群众切身体會。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向全国发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动员令,人们从思想上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2003年起,中国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入新时代,中国愈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升到重要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共识[17]。绿色发展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实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历史发展过程。

2. 2. 3 现实逻辑

绿色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第一,绿色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能够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福祉。第二,绿色发展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煤炭消费占比持续高于65%,煤炭消费比重过高导致SO2、NOX、粉尘等大气污染物大量排放(图1(a)),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第三,绿色发展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化石能源消费持续攀升,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18]。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粗放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沉重负担。第四,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为普遍形态,绿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过去忽视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是低质量的,绿色发展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植于高質量发展过程。第五,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遵循。居高不下的煤炭消费占比使得中国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图1(b))。2006年,中国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19]。通过推动绿色发展,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碳排放,鼓励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把减污降碳落实到能源、交通、建筑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3 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指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科学高效治理的过程和趋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制定实施了40余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不断提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基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本部分从治理制度、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能力等4个方面梳理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图2)。

3. 1 多措并举完善治理制度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多措并举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绿色发展治理制度。一是具有前瞻性的源头严防制度。源头严防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治本之策,中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以严格的制度明晰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科学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把控环境污染的源头,夯实绿色发展基础。二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严管制度。过程严管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中国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健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各主体行为,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正确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格局关系。三是具有威慑性的后果严惩制度。后果严惩制度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中国开展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为绿色发展政策落实提供抓手,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3. 2 多维联动推动环境共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凝聚多元主体合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新范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强调政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逐步完善绿色发展领域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强化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体制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落实。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为抓手,压实各级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责任。二是发挥企业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主体作用。企业是自下而上的政策落实的主体力量,企业在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创新绿色低碳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打造绿色工厂、提供绿色产品、传播绿色低碳理念等方式承担绿色发展的社会主体责任。三是激发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参与作用。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畅通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在机关、家庭、学校、社区、出行、商场、建筑7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创建行动,拓展丰富了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方式。

3. 3 科学有力实施治理手段

中国坚持以严格的法治手段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以多样化的市场手段激发绿色发展活力,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科学有力实施多种治理手段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构筑体系严密的绿色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被写进党章,载入宪法,成为全党全国的意志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准则,中国制定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多部法律,覆盖各类生态环境要素和重点流域,全面强化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二是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中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中国积极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培育绿色市场,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消费。三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动力,中国以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为突破口,通过强化能源科技攻关推进能源革命,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清洁低碳高效转型。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明确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绿色技术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3. 4 多管齐下提高治理效能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统筹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是着力推动环境污染治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2016年,中国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2021年2月,国务院对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三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严格规范的督察制度体系为保障,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严格落实督察整改任务,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各地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4 新时代十年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效评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绿色转型、绿色低碳生活、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图3)。这十年是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十年,严密的法律制度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十年是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十年,中国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圆满超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居全球首位,植树造林约占全球人工造林的25%,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达到87. 9%,中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十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全面绿色转型轨道的十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的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居世界首位。这十年是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十年,中国推动达成了《巴黎协定》,提出“双碳”目标,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4. 1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新时代十年来,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健全,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21]。第一,生态文明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中国制修订30余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推行80余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覆盖了各类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为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强化监管执法,2015年以来,中央完成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 7万件,严格责任追究,整改了一批污染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问题。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有序推进排污发证登记工作,实现了全国33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地方水利部门积极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2022年中国用水总量为5 998. 2亿m?,实现了水利部确定的2022年度用水总量6 400亿m?的约束性目标。第二,绿色发展市场化机制不断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生态补偿工作,国家生态补偿格局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落地见效,2023年3月,首批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56項支持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顺利实施,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有序推进,目前,中国已开发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并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截至2022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2. 03万亿元,绿色贷款存量规模居全球首位。碳排放权交易加快推进,2013年起,逐步建设推行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 3亿t,累计成交额达104. 75亿元,充分提升了企业的减排意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然而,一些企业和地区的依法治污、节能减排的自觉性还不够,基层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监管亟须加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4. 2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第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图4(a))。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 5 平均质量浓度由2015年的46 μg/m?下降至2022年的29 μg/m?,全国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76. 7%上升至2022年的86. 5%。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占比由2013年的4. 1%上升至2022年的62. 8%。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态环境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累计排查整治2 804个饮用水水源地,切实保障群众“水缸子”安全。2012—2021年,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累计减少99 520 km?。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农用地土壤状况总体稳定。第二,固体废物治理成效明显。2022年,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量每年约达1. 8亿t。全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每日达110. 94万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 9%。第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图4(b))。自然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5 585. 21万hm?。中国建立1万余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域面积的18%。第四,国土绿化行动有序推进。2012—2022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 902. 12万hm?,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2022年森林覆盖率达24. 02%,中国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第五,环境保护资金提供坚实保障。2012—2022年,国家财政环境保护累计支出56 339. 25亿元,为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总体上看,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其成效还不稳固,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升,仍需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3 经济绿色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绿色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实现了清洁、低碳、高效的历史性变革。第一,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2—2022 年全国单位GDP 用水量累计下降46. 4%,2012—2021 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了约34%(图5(a))。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与2012年相比累计降低约26. 3%。大力推动建筑节能水平提高,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2015 年的20% 提高至2021 年的84%。第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活跃。2016—2022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17. 8万件绿色低碳专利,占全球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的31. 9%,中国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带动力量。第三,绿色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新时代以来,中国持续推进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新能源汽车数量高速增长,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由2014年的22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 310万辆。第四,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图5(b))。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2 年的68. 5% 下降到2022 年的56. 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5. 9%,比2012年上升12. 9%,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第五,清洁能源消纳取得重大进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于2022年底达到12. 13亿kW。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风电、光伏发电平均每度成本2021年较2012年分别下降约48%和70%,利用率分别达到96. 9%和98%。第六,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超10亿kW。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时期,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绿色转型任重道远。

4. 4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自觉成为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图6)。第一,绿色生活方式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自带购物袋等绿色环保行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动选择,提高了全社会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第二,绿色消费方式蔚然成风。节能、环保、低碳等关键词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时的考虑要素。《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环境绩效评估报告(2019 版)》显示,2018 年环境标志产品节水量达1 314万t,总节能量较上年增加1. 68倍,其中政府采购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22年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从展台设计到产品展示到处体现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众多企业加强生产制造和供应链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致力于从生产端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第三,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网快递站点间可循环中装袋使用率超过96%,截至2022年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比例均 达到90%,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稳步提升。第四,多地探索实施“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碳普惠机制对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用户发放“碳积分”,通过市场化手段挖掘人们衣食住行游领域中的節能减排潜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个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碳普惠”机制探索。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成为新风尚,但环境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需要,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4. 5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和生动实践者,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一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从坚定维护和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推动达成并率先签署《巴黎协定》,从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到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22]。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二是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2017年5月,原环境保护部等4部委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促进绿色发展,把生态环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与共建国家开展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境外项目绿色发展、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明确到2030年基本形成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格局的目标,中国从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向贡献者、引领者转型。三是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履行《湿地公约》,设立国家湿地公园,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2021年10月,中国成功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呼吁全球共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提供支持,这一举措展示了中国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的雄心和行动。新时代以来,中国与印度、巴西、南非、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23]。

5 新征程中国绿色发展路径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党的二十大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对新时期推动绿色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3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把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5. 1 切实增强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一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强化绿色发展法治保障,深化绿色发展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法治意识。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化税费改革,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排放行为,创新完善用水用能、自然资源耗用等领域的绿色价格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强化绿色发展制度执行,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严格查处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科学有力提升监管水平。二是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优化交通运输空间格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加强源头预防,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倒逼、促进作用。三是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杜绝奢华浪费,让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完善全社会参与绿色生活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源头防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部署多领域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防治协同增效,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

5. 2 加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构建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系统性的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中国是经济、社会、环境协同的并联式发展,在发展观念上,要统筹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把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是构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实现机制。紧密结合“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的任务要求,建立目标分解机制,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目标在地区和行业间进行合理分配。构建以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协同控制路径,并从主体协同、措施协同、空间协同等3个维度出发,建立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融合的市场化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二是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化的政策体系框架。以打通降碳、減污、扩绿、增长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增强政策的关联性为导向,重点围绕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市场体系建设、低碳技术研发支持政策、碳税政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政策等7个方面,构建“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体系框架。三是提供法律保障和体制保障。推动法律法规统筹融合,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快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体制改革和能力建设,在人员编制、资金投入、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机制提供体制保障。

5. 3 正确处理5个重大关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5个重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二是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重点攻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系统观念进行协同治理,提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区域等方面的协同治理能力。三是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遵循自然界演化的内在规律,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管制要求,因地因时制宜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选择适宜本区域的修复措施和技术。四是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构建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适应、相配套的综合评价体系、目标考核体系、监督检查体系,为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提供制度保障。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蔚然成风。五是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保持战略定力,激发策略活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牢牢掌握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动权,稳中求进,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双碳”承诺。

参考文献

[1] 涂正革,王昆,谌仁俊. 经济增长与污染减排:一个统筹分析框

架[J]. 经济研究,2022,57(8):154-171.

[2] 洪银兴. 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贡献[J]. 经

济学动态,2021(12):10-15.

[3] 黄承梁,杨开忠,高世楫. 党的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历程及其

人民观[J]. 管理世界,2022,38(5):6-19.

[4] 陈诗一.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 经济研究,

2012,47(8):32-44.

[5] 朱靖,余玉冰,王淑. 岷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9):1995-2004.

[6] 刘华军,邵明吉,郭立祥. 新时代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之路:历

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2):

66-79.

[7] FU J Y,GENG Y Y. Public participation,regulatory compliance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30:1344-1353.

[8] 北京师范大学. 2010中国绿色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M]. 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2.

[9] CHEN Y F,MIAO J F,ZHU Z T. Measuring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a three?stage SBM?DEA model

with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CO2 emission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318:128543.

[10] 刘华军,邵明吉,孙东旭.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与

重大成就: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性的考察[J]. 经济问题探

索,2022(9):133-147.

[1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绿色发展必选之

路[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2] 胡鞍钢,周绍杰. 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4-20.

[13] BRYAN B A,GAO L,YE Y Q,et al. China's response to a national

land?system sustainability emergency[J]. Nature,2018,559:

193-204.

[14] 张辉,徐越.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

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J]. 管理世界,2022,38(8):1-11.

[15] PEARCE D W,MARKANDYA A,BARBIER E. 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M]. London:Earthscan,1989.

[16] 郇庆治. 开辟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学术圆

桌)[N]. 人民日报,2022-07-18(11).

[17] 黄承梁. 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

史必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4):196-204.

[18] 刘华军,石印,郭立祥,等.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革命:历程、成就

与展望[J]. 管理世界,2022,38(7):6-24.

[19] MICHIEKA N M,FLETCHER J,BURNETT W.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hina's exports on CO2 emissions[J]. Applied

energy,2013,104:258-267.

[20] 杨伟民.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N]. 光明日报,

2013-11-23(02).

[21] 王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成就、矛盾挑战与实

现路径[J]. 管理世界,2023,39(3):19-3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策与行动(2021)[EB/OL].( 2021-10-17)[2023-06-24]. https://

www. gov. cn/zhengce/2021-10/27/content_5646697. htm.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2023)[EB/OL]. (2023-01-19)[2023-06-24]. https://www.

gov. cn/xinwen/2023-01/19/content_5737923. htm.

(责任编辑:田红)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新时代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试论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