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发饰的设计表现及使用研究
2024-05-29焦婧
焦婧
我國古代发饰的发展自原始社会起,历经夏、商、周三代,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周代是中国古代发饰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发饰不仅沿袭了夏、商时期的制作工艺和文化特点,也发展出特有的等级观念和使用制度。虢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在周王室核心范围内的重要诸侯国,对虢国发饰的本体研究不难看出,其发饰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周代服饰文化的精华,也结合自身制作工艺的精进,无论是设计形式、制作工艺,还是佩戴方式和搭配风格都表现出别出心裁的审美风格。
以笄为发饰是虢国发饰的一种主要形式,笄是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与礼冠(冕)头饰结合使用,也可以在日常与其他发饰组件配合使用的发饰。是虢国发饰中使用频率最高和普及面最广的发饰,在不同性别、等级的墓葬中均有出土。综合出土情况来看,虢国发笄的材质多为玉、石、牙、骨等质地。并且在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中出土的发笄多采用质地较好的玉。虢国国君虢仲墓中出土玉质发笄共计5件,出土时并未佩戴在头部,而是摆放在棺内或棺盖板上比较显要的位置,应是作为虢仲的重要随葬品之一。凹弦纹青玉笄(图1),长8厘米。浅豆青色略泛黄。玉质温润,微透明。整体为长条锥形,器身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并雕刻三周凹弦纹,其中一条凹弦纹中钻有一个单面钻圆孔。
双凸弦纹青玉笄(图2),长9.2厘米。顶部受沁,有明显的黄褐色斑纹。玉质细腻,青色微透明。整体呈圆锥体,中部略粗。顶端钻有一个竖向圆孔,向下有一个两面钻的横向穿孔与竖向圆孔贯通,中部有一横向单面钻小圆穿孔,中部向下有两周凸弦纹。
凸弦纹青玉笄(图3),长10.6厘米。受沁有灰白色的斑块及斑点。整体似圆锥体,中部稍粗,顶端有一个榫形帽,中部有一个单面钻圆穿孔,孔洞下雕刻一周凸弦纹。
凸弦纹黄玉笄(图4),长8.8厘米。顶部有一圈边沿,顶端正中有一个竖向圆形孔洞。中部稍细,下端似圆锥形,并有一个圆形穿孔,穿孔下饰两圈凸弦纹。
素面青玉笄(图5),长12.3厘米。受沁呈灰白色和棕褐色。顶端较宽且平齐,向下两侧有切开的小豁口,下端较尖,整体呈窄长条形,素面无纹,形如骨针。
虢国发笄的选材用料广泛,借此可以看到周代用来制作发笄的材质多种多样。兽牙笄(图6)出土于国君虢季墓,长7.1厘米。出土时位于棺盖板上,黄白色,其质地坚实,顶端平齐,下端尖锐。磨制细腻,表面雕刻有一道浅凹槽。
凸弦纹骨笄(图7)出土于虢太子墓,长12.4厘米。因长期与青铜器接触受到浸染颜色呈绿色。整体为圆锥体,中间粗,两端细,通体打磨光亮。笄两端对称,一端保存完好,笄尖略微弯曲翘起,一端腐蚀残损。中部雕刻数周凸弦纹,其间有一个穿孔,出土时孔内保存有尚未腐朽的细绳痕迹。
虢国发笄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从设计形态来看,其造型多采用圆柱形和骨针形。圆柱形多为圆锥体,器形较粗短。骨针形多为细长形,器形较纤细。多数发笄设计有穿孔,根据骨笄穿孔中发现的细绳痕迹推测,多数发笄设计穿孔的初衷是为了佩戴时用来穿绳起到固定的作用。再从原料选用的情况来看,原材料稀缺的玉质发笄多出土于高等级贵族墓葬,而骨笄、石笄、木笄这些材料普通的发笄则出土于低等级墓葬,这表现出笄在使用佩戴方面的等级差异。笔者认为,这是西周时期视身份等级而佩戴玉器的礼制思想在发饰使用方面的一种体现。
虢国发饰在以笄作为发饰主体的同时,也发展出玉饰与发笄配合使用的复合型发饰,可以归纳为以玉饰为发饰,也可单独称为玉笄首。使用时,以一件玉饰为主体,再与木、骨或玉质发笄相结合使用。虢国贵族夫人孟姞墓出土一件龙头形笄首(图8),高4.6厘米,宽1.9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右侧,应是佩戴入葬。这件笄首的玉质为青白玉,细腻温润。圆雕工艺,龙角为螺旋状盘角,臣字开形目,鼻梁隆起,张口吐舌,舌尖下勾,龙须后卷。龙颈部有长方形榫,此处原配有笄杆。原笄的杆部应为木或骨质材料,已完全腐朽,仅保留玉质笄首。
管形笄首(图9)出土于士大夫墓葬,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高1.5厘米,粗1.9厘米,孔径0.8厘米。青玉。体呈短管状,素面无纹。根据出土位置及孔径较小等因素可推断此玉饰为玉笄首。
纽扣形笄首(图10)出土于国君虢仲墓,直径2.3厘米,厚0.7厘米。受沁呈浅黄褐色。正面鼓起,并装饰两条阴线旋涡纹,背面中部有一圆形小孔洞,这件笄首虽为纽扣形,但笔者认为并非作为纽扣使用,依据背面的孔洞判断是用来插入木质的发笄。
素面琮形笄首(图11)出土于虢国贵族夫人丑姜墓,高3.2厘米,宽1.7厘米,孔径0.15—0.6厘米。局部受沁有少许黄白斑点。器形为纵长方体,内圆外方,两端有短射,中部有对钻圆孔。器身四面雕刻勾云纹。这件笄首出土于墓主人头部,其体形较小,与常见的礼器玉琮在体形上相差甚远,琮内孔洞最细处仅0.15厘米,但其穿孔内没有发现木笄或骨笄。
玦形发饰(图12)出土于国君虢季墓,是虢季墓出土组合发饰中的核心部分,共计3组6件。其中大号玉玦1组2件,形体较大而薄,深冰青色。其一外径10.2厘米,孔径6.4厘米,厚0.3厘米;其二断为三截,外径10.3厘米,孔径6.2厘米,厚0.2厘米。中号玉玦1组2件,形体小且厚,冰青色。其一外径3.8厘米,孔径1.3厘米,厚0.35厘米;其二外径3.8厘米,孔径1.3厘米,厚0.35厘米。此两件玉玦正面边缘经过磨制后呈一周斜坡状,背面平齐。小号玉玦1组2件,形体较小且厚,青白色。其一外径3厘米,孔径0.9厘米,厚0.5厘米;其二外径3厘米,孔径0.9厘米,厚0.5厘米。此2件玉玦,正面雕刻2圈浅凹槽,背面平齐。根据这3组玉玦的体形大小来看,中号玉玦和小号玉玦是由耳饰玉玦转换为发饰使用的,另2件大号玉玦更像是由璧环类的玉器改制而成的。出土时6件玉玦的器身上保留着红色带状织物的残留痕迹,可以确定是由丝织品穿系后作为发饰使用。笔者认为西周时期玉玦除了普遍认可的耳饰功能外,也发展出配合发饰使用的新功能。
以玉饰为发饰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发笄的档次,当精美的玉饰与木质的发笄相结合后便增强了发饰的美观性。但与这些小型玉饰配套组合的木质或骨质发笄早已腐朽,如果不仔细地甄别,很难将它们与发饰联系到一起,各地的考古报告中往往将这类玉器称为玉管或玉堵。与用途明确的发饰相比,如何判断此类玉饰是否作为发饰使用,首先要根据出土时的位置是否位于墓主人头部,其次这类玉饰体形普遍较小,以及中心孔洞较小等特征。
周代是大型组合玉佩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组合玉佩被赋予强烈的等级观念。在虢国墓地考古发掘中大型组合玉佩频繁出现,如七璜联珠组玉佩、六璜联珠组玉佩、五璜联珠组玉佩等。与此同时发现的组合发饰也让我们对西周组玉佩有了新的认识。
玉环、管、玛瑙珠组合发饰(图13),出土于国君虢季墓,由1件衔尾盘龙纹玉环、4件素面玉环、10件玉管、2颗玉珠、1件牛首形玉佩、1件石贝、55颗玛瑙珠,共计74件(颗)组合而成。其中衔尾盘龙纹玉环位于发饰首末两端的串联结合部,4件小玉环分别位于串联结合部的两端,其下是2顆玉珠。玉珠下分别是1件牛首形玉佩和1件石贝。55颗玛瑙珠被分成两行并排串联,其间8件玉管被均匀地分布在玛瑙珠之间。这串组合发饰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的右上方,应是佩戴入葬,其作用是用来束绾发髻的发带。
玦璜树形佩组合发饰(图14),出土于国君虢仲墓。由2件C形龙形佩、2件鸟形佩、2件树形佩、4件璜、2件人龙合纹玦和1件龙纹觽等13件玉佩组合而成。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后,可以得知这是一组用来装饰绾发的发饰组佩。其中2件树形佩造型特殊,玉色及形状相同,同料制作,玉质皆为青玉,全部受沁呈土黄色。整体为树形,长约7厘米,宽约5厘米,厚0.4厘米。下端有长方形短榫,榫前端有一个小圆孔用来系绳。正背面纹样相同,均刻画出细横线和网格纹。其作用是发饰组合中的“垂饰”(吊坠在发后的下摆装饰),在组合发饰中起到点缀作用。同时,在这组发饰组合中也出现2件玉玦。2件玉玦的玉色、大小及纹样均相同,正面饰双首龙纹,背面饰重环纹。在玉玦缺口处,2条龙张口相对,龙身饰有人面纹。其中1件出土时已断为两截,另1件出土时断为三截。从玉玦的体积上来看,每件直径接近10厘米,这比一般的玉玦要大许多,造型上更像是一对玉环,所以笔者认为这2件玉玦与国君虢季墓出土玉玦相同,均是由玉环改制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从虢国墓地发掘的两座国君墓出土的组合发饰来看,每套组合发饰中都有一对由玉环改制而成的大号玉玦,以及由耳饰改为发饰使用的玉玦。但是在国君墓中并没有发现佩戴在耳部的玉玦,也就是说虢国国君墓中并没有耳饰出土。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玉玦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耳饰佩戴,且出土时多位于墓主人头部两侧。然而虢国国君墓出土的玉玦在发饰组合中出现,说明西周时期玉玦的作用已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的只有一种佩戴方式,在作为耳饰的同时,也可作为发饰使用。笔者认为,耳饰转换为发饰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周代时期对“冠礼”的重视有着很大关系。同时,在虢国组合发饰中还出现有璜、觽等佩玉,这类兼具礼器和实用功能的玉器被应用在大型组合玉佩中并不罕见,如璜就是多璜组佩的核心,以及在组合玉佩中由觽演变而成的冲牙。但礼玉在组合发饰中出现尚属先例。由此可见,一部分用于祭祀的礼器逐渐脱离神秘的宗教场合,开始与礼结合走向现实生活。
周代时期各种礼仪制度已趋于完善,有关发饰的使用制度也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由多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发饰被用于冠服礼仪之中,以此来区别贵族的身份和强化等级制度,因此发饰的使用与礼仪制度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透过虢国发饰可以看出,发饰作为冠服之礼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在周代时期被广泛使用,并对其背后所代表的礼仪制度发挥非常特殊的作用。虢国发饰不仅透示出周代的礼制文化,也焕发出虢国人的内在精神,对后世发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可谓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