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果树修剪方式与病虫害防治创新技术研究
2024-05-29马仲刚
马仲刚
果树种植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重要经济形式,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应该得到相关部门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格外关注。有效提升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可以优化与改良当前的生态环境,在保护果树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形式多样化发展。对此,本文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创新技术与推广工作进行简要探讨,以便为推动果树良性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植物生长需要适当的光照、水分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然而这些条件也使得植物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和细菌侵袭,导致生长不良。目前果树的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对果树的生长产生严重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重视果树生态保护并推广应用创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果树修剪存在的问题
1、果树栽培密度不合理
在果树种植过程中,栽培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栽培密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果实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果树种植者来说,掌握正确的栽培密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果树栽培中,通常采用的是密植法或疏植法两种方式进行管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密植法虽然能够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率,但同时也会增加土壤养分的竞争,这会对植物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疏植法虽然可以减少竞争现象,但也会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进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在实际果树种植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的栽培密度。
2、树体修剪比例不合理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适当地修剪可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产量增加。然而,由于不同的果树品种、栽培方式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对果树进行修剪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树冠结构、枝条数量、叶片面积等等。因此,对于果树的修剪来说,树体修剪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树体修剪的比例是指在果树的整株上,保留多少部分作为主干来支撑整个植株。如果树体修剪的比例不当,会导致果实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目前,许多果农在果树的修剪中往往忽视了树体修剪的比例这一重要环节。树体修剪的比例应该根据果树的种类、年龄、形态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说,年轻的果树应保持较高的树体修剪比例,以便于根系的发展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成熟果树则应减少树体修剪的比例,以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此外,还应注意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体枯萎或死亡的问题。
二、不同阶段果树修剪要点
1、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密度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合理的密度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不同的果树品种和栽培方式,其适宜的密度也不同。因此,在进行果树修剪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壤肥力、气候条件、果实品质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应该根据果树的种类和生育期来确定适当的密度。例如,苹果树一般适合于每公顷栽种500~600棵,而梨树则可以达到1000~1500棵。其次,应根据果树的大小和生长状态来决定修剪的时间和方法。一般来说,幼龄果树宜采用短截法或长截法修剪,以促进新梢的萌发;成熟果树宜采用长截法修剪,以保证产量和質量。此外,还需注意果树的营养需求和水分供应情况。在干旱地区,应及时浇水并施用适量的有机质肥料。而在湿润地区,则应注意排水和防止根腐等问题。
2、控制树形修剪比例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树形和树势会对果实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对果树进行适当的修剪是提高果实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过度修剪会导致树木失去其自然形态,而过少修剪则可能导致枝条过于茂密,不利于采摘操作。因此,需要掌握合适的修剪比例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苹果树而言,一般建议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大修剪和次修剪。其中,大修剪在春季进行,目的是去除枯死或受损部分,以保证植株健康成长;次修剪则是在夏季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调整树冠结构和形状,使之更加美观和易于管理。具体来说,大修剪的比例为30%左右,次修剪的比例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修剪,以免破坏树体平衡性。
3、完善果树修剪技术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修剪是非常重要的。修剪的目的是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产量。不同的果树品种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对于果树修剪要点的研究非常重要。在果实成熟期,果树的枝条会变得非常茂密,如果不及时修剪就会影响采收效率。此时应该对枝条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证采收人员可以顺利地进入果园并有效地采摘水果。此外,还需要注意修剪的时间和频率。一般来说,每年春季和秋季是适宜进行果树修剪的最佳时期。同时,每隔一段时间也需要进行一次修剪才能保持果树的良好状态。除了常规的修剪外,还可以针对特定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修剪方法。例如,如果发现果树有病虫害问题,可以通过修剪的方式去除病虫害的影响区域,从而保护整个果树不受损害。
4、合理调整枝干间角度
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合理调节枝干间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枝干间的角度过大或过窄都会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需要对果树进行定期的修剪工作以保证其枝干间角度的合理性。首先,对于果树的高度管理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果树高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度伸长或者弯曲。其次,对于果树的宽度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果树的宽度太大,会影响到光照和通风条件,从而影响到果实的质量和产量;而如果果树的宽度太窄,则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导致根系受损。最后,对于果树的形状管理也非常关键。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形态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每种品种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修剪方案。
三、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性偏低
果树良性发展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以便在规范化管理作用下推动此项工作科学进行,同时果树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病虫害防治安全意识,自身具有专业的管理素养与丰富的果树从业实践经验。反观当前我国果树发展现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缺乏具有经验的专业型人员,同时一些果树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理念落后、专业能力亟需提升,实践操作中容易出现技术应用不当等现象。所以,果树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能力对于我国果树生态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难以根治
如今侵蚀农业生态的病虫害类型较多,现实工作当中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基于现实情况,果树病虫害较为顽固,不仅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同时其病菌容易反复发作,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果树生态建设当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类顽固病虫的肆意侵害。
3、结构不合理
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我国果树建设越发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并且相继出台了关于果树生态建设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时代发展下,我国森林绿化率持续增长,范围逐步扩大。但是现实果树建设缺乏专业的果树管理人员,或是造林经验相对不足,所以导致造林工作存在不合理现象,未具备明确的造林规划与方案,致使造林植树工作面临着果树品种单一化的问题。
四、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
1、采用混交林技术
为有效提高果树对于自然生态的适应能力,以便全面提升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现代果树种植过程中可采用混交林技术,以此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果树采用混交林技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便于选定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之后在果树多样性配置过程中配以相应的树种,以便有效丰富果树的多样性。根据果树内部生态形式构建出完整的生态系统,便于促使整个果树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果树引入混交林的方式防治病虫害,需要全面有效分析果树的成长特征与周边的现实环境。混交林作用下的果树模式需要注重多类型树木之间的科学搭配,明确多样化树木的类型与数量,便于多样化的树木类型可以在相对平衡与良好的环境下健康生长,进以有效杜绝因为植物比例失衡等问题。果树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生物种类搭配,通过不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进而为适应树木生长提供健康、优质的外在环境,推动果树经济持续发展。混交林培育,需要提高对于林区各种有益生物的保护意识,并且为其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捕食性的有益昆虫,借用生态链环保理念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以便为果树生长提供有利的外在生态环境,助力林区各种苗木良性生长。同时,种植过程中果树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贯穿落实于各项工作环节,以便促进我国果树经济稳固发展,通过适当地调整地区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提升果树种植质量。
2、引入天敌
果树可以采用引入天敌的方式有效防治病虫害,现实条件下,果树害虫各有其天敌,作为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于病虫生长习性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根据其生存特征采用合理而完善的防治方法。果树管理引入病虫天敌防治法,面对具体的问题需要合理分析,并且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而有效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成效。基于以往的种植经验,引入天敌的方式对于果树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虫群体之间的衍生规模。采用引入天敌的方式,在果树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生态平衡问题,谨防不当的引入方式导致过度繁殖情况发生。
3、微生物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可采用微生物技术,以真菌或是细菌为研制对象制造生物药剂,以此对于病虫害进行防治。经过实践证明,采用微生物防治方式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并不会引发病虫害提高抗药性的情况,同时生态环保性较强,不会对果树产生破坏,所以在未来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可以重点关注并应用该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在如今的果树生态保护工作中应用广泛,如针对松毛虫可采用白僵菌予以防治,可以从多个方面满足果树生态防治的要求,推动果树种植发展。
4、基因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基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逐渐扩大,在果树病虫害防治领域属于全新技术,作用原理主要根据基因技术遗传学对果树病虫害进行防治。基因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较而言不能直接杀灭害虫,基因技術在实施应用周期方面较为漫长,同时不会对于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应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是未来果树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根据具体实施,基因技术具有较为优良的效果,但是毕竟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防治工作开展环节可能会出现相应的不足。基因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性,为果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对病虫害有着全面清晰地预测,全面分析林区病虫害生长数量与规律,管理人员应该对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与发展速度有一定的了解,进而选用正确的基因技术,以便有效提升病虫害整体防治成效。在实施基因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配合相应的其他方法,构建果树病虫害长效防治机制,以此完善基因技术在实施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有效提升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
五、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策略
1、信息化建设
果树经济发展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发挥出全新防治技术的优势价值。鉴于传统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粗放式问题,在如今工作创新中需要突出管理工作,以便有效提高果树苗木生长的品质与产量,实现地区果树经济的长足发展。针对果树病虫害现代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需要利用并且发挥出信息技术作用,定期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预测,以专业化防治工作为引领,不断完善与优化当前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而让果树工作人员与基层农业生产人员能够学习了解现代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全新技术的作用下,全程做好防治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以此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地方果树管理部门应善于利用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宣传作用,促使基层果树种植人员能够了解全新防治技术对于自身工作带来的有利影响,及时更新自身的种植理念,根据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恰当的管理方式,促使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具备针对性。
2、加强培训
现代经济发展趋势下,针对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果树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注重自身管理理念与技术的整体提升,构建完整的生态防治发展体系。在果树建设发展工作中需要持续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力度,善于整合并发挥出培训教育资源与力量,如可通过现场指导以及公益讲座等方式,为果树种植人员讲解果树病虫害防治新型技术的优势作用与技术要点,促使整个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具备时效性。在人员引进方面应该注重选拔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以便为实施现代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全力推进与宣传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以此不断完善与创新当前技术的应用模式。
3、加强日常监管
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应该深入林区定期宣传与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让基层工作人员认识并掌握病虫害防治创新技术要点,进而发挥出日常维护与监管工作的作用,最大程度上解决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生态污染等问题,促使当前防治工作具有可行性,进而有利于提升宣传成效。果树管理人员根据当地果树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影响病虫害技术应用与宣传工作的各方面因素,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推广体系与推广方案,基于当前果树病虫害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可行的果树生态养护计划,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果树生态保护工作的数据共享。
综上所述,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善于引入全新理念与技术,如微生物防治以及基因技术等,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做好具体分析,合理应用全新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加大知识培训的教育力度,有效提升林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全面提升果树病虫害防治质量。
(作者单位:271204山东省新泰市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