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事件识解中的概念迁移

2024-05-29杨连瑞王美琳

关键词:语言习得

杨连瑞 王美琳

摘 要:采用范围综述方法,以SSCI及CSSCI来源期刊为检索范围,检索运动事件识解中的概念迁移研究,以所获文献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先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为未来研究提出建议。基于对44篇文献的分析发现,相比于国外研究而言,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运动类型、所基于的认知理论、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等丰富度均较低,国内外均缺少对多语习得的概念迁移认知理论构建。部分研究缺少本族语者对照组,很多研究只检测语言层面,缺少对概念层面的考察,并对被试描述产出时长或长度缺少限制等。基于以上发现,为未来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运动事件;概念迁移;语言习得;范围综述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24)03-0104-08

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2403009

一、引言

随着对语言与认知关系认识的加深,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逐渐引起语言学界关注。概念迁移假说认为,习得一种新的语言也包括掌握其背后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概念范畴迁移(concept transfer)和概念化迁移(conceptualization transfer)。[1]运动事件(motion event)指包含运动或位置持续的情境,[2]它既包含焦点、动作、路径和背景等多个语义要素,又有自发运动、致使运动、工具辅助运动等多种分类,不同语言对运动事件有不同的认识与表达方式,例如,英语相比汉语而言更重路径;[4]德语相比汉语而言更重结果。[5]因而运动事件成为研究概念迁移的重要切入点。本研究对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进行系统检索,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较为系统地呈现该领域研究概貌,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二、数据检索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3]该方法基于一定的筛选标准,搜集某话题相关文献,从各个角度进行归纳,从而总结当前此话题研究的情况,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本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以“motion event”+“L2 conceptualization”和“motion event”+“conceptual transfer”为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上对相关SSCI来源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以“运动事件”+“概念迁移”和“运动事件”+“二语”对中国知网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进行高级检索。文献检索工作于2024年1月1日完成,共得到SSCI来源期刊论文2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22篇。剔除不相关文献(CSSCI中非运动事件文献1篇)、既非英文又非中文文献(西班牙语文献1篇)、综述类文献(CSSCI文献1篇),共计获得SSCI来源期刊论文24篇,CSSCI论文20篇。

目标文献确定后,对这44篇论文进行編码,编码维度主要包括论文基本信息(标题、发表年份、作者、发表期刊、期刊来源)、理论基础(类型学理论、认知理论)、研究内容(运动类型、分析切入点、迁移方向)、研究背景(被试分组、母语种类、外语种类与水平)及研究方法(任务类型、有无限制、实验组任务语言、统计分析方法)等。编码完成后,由第一作者检查核对,并对存疑处进行讨论,存疑之处主要在于分析切入点的界定和认知理论的翻译上,经研讨后作者间达成一致。

三、研究发现

(一)总体发展趋势

图1展现了2009—2023年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发表数量的变化趋势。就发文数量而言,可见国外运动事件中概念迁移研究在2011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热度有所下降,在2015年再次达到小高峰后呈现下降趋势,自2019年后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国内概念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在2015年之前仅有2013年1篇文献发表,而在2017年才达到了井喷式的发表高峰,而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二)发文期刊

筛选载文数量在1篇(不含)以上的期刊,结果发现国外相关载文数量较多的期刊为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6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2篇)、IR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2篇)、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篇)、VIAL-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篇),均为国外主流语言学期刊。国内相关载文数量较多的期刊为《外语教学与研究》(4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篇)、《外语教学》(3篇)、《外语与外语教学》(3篇)、《现代外语》(3篇)。

(三)理论基础

本研究将理论基础分为类型学理论和认知理论两个方面。在类型学理论基础方面,在44篇论文中,有35篇基于Talmy的运动事件理论框架,[4]另有7篇基于体语言和非体语言差异,1篇基于八大概念域,[6]1篇未从类型学角度研究。在认知理论基础方面,在44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未提及认知理论,其余个别文章中提及两种及以上理论,其中有24篇提到了即时思维假说(Thinking-for-speaking Hypothesis),[7]5篇运用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8]4篇提到了语言产出模型(Model of Human Language Production),[9]4篇借助了概念迁移假说(Conceptual Transfer Hypothesis),[6]1篇提到双重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10]1篇提到修正层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11]1篇提到地基理论(Grounding Hypothesis),[12]1篇提到认知思维风格理论(Cognitive Thinking Styles Theory),[13]1篇提到了接口假说(Interface Hypothesis),[14]还有1篇使用了社会文化理论(Socialcultural Theory)。[15]国内20篇文章共涉及6种认知理论,国外24篇共涉及9种认知理论。可见,运动事件框架理论对此类研究的类型学理论基础影响最大,语言之间时体的差异也是运动事件概念迁移研究重要的类型学基础,且即时思维假说是相对广为接受的运动事件的认知理论,国外用以解释运动事件概念迁移的认知理论相对国内而言更为丰富。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对文献研究内容的编码分为三部分:运动类型、分析切入点、迁移方向。在运动类型方面:44篇文献中有7篇未明确区分运动类型,其中6篇为国内研究,1篇为国外研究,通过刺激材料可以看出7篇中仅有1篇完全未区分运动类型,其余6篇中有5篇属于自发运动(刺激材料:故事书《青蛙,你在哪里?》、漫画《父与子》),1篇是自发运动+工具辅助运动(刺激材料:无声视频《梨子的故事》)。余下37篇涉及以下8种运动类型的分类:①自发运动(CSSCI:5篇;SSCI:12篇);②致使运动(CSSCI:1篇;SSCI:2篇);③自发运动+致使运动(CSSCI:3篇;SSCI:1篇);④工具辅助运动(CSSCI:4篇);⑤目标导向运动(CSSCI:1篇;SSCI:5篇);⑥虚构运动+真实运动(SSCI:1篇);⑦越界运动(SSCI:1篇);⑧平移运动(SSCI:1篇)。由此可见,国内和国外都以自发运动和致使运动为运动事件概念迁移研究最主要的关注类型,国外研究相比国内而言,近年来研究的运动类型区分相对更为丰富。结合发表时间来看,自发运动的研究时间跨度大,且持续受到关注。国外目标导向运动时间跨度为2009—2015年,近年来热度下降,国内仅2020年1篇。对于工具辅助运动关注基本都来源于国内,国外几乎没有专门对此类运动的研究。国外自2015年后,研究的运动分类越来越细致多样:虚构运动/真实运动(2015年)、越界运动(2016年和2021年)、平移运动(2019年)。

从分析切入点方面来看:在44篇中,有30篇涉及路径/方式(原因),有7篇分析整体背景信息,有7篇专门以终点信息为切入,有8篇涉及各种构式和句法结构的分析,有3篇涉及时态的分析,另有1篇研究了修辞风格。结合理论基础来看,以路径/方式(原因)为切入点的文章基本都以运动事件理论框架为类型学基础;涉及终点信息和时态分析的文献中基本都以体语言与非体语言差异为其类型学基础。

从迁移方向看:正向迁移(L1→L2)的文献有27篇;逆向迁移(L2→L1/L3→L1)的文献有5篇;双向迁移的文献有11篇;多向迁移的文献有1篇。国内前期倾向于单向迁移的研究,直至2021年起,双向迁移开始得到关注,陆续有3篇文献发表。在所有文献中,有2篇涉及多语迁移,均发表于SSCI期刊,其中1篇发表于2021年,研究了语言之间较为复杂的相互影响,另外1篇发表于2023年,仅关注了L2和L3对母语的逆向迁移。

(五)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指的是被试分组、母语种类、外语种类与水平等基本信息。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被试多以英语为第二语言(31篇),特别是在CSSCI文献中,仅有2篇是研究外国留学生对汉语的习得,有1篇研究中国学生对德语运动事件的認知。而在SSCI文献中,被试的母语和外语种类相对更为多样。

从被试分组来看,在20篇CSSCI文献中,有8篇仅关注了学习者,缺少本族语者组对照组;有4篇不仅设置了L2母语对照组,还设置了L1母语组对照组;SSCI文献中仅1篇文献没有设置本族语者对照组,而超半数(14/24)文献设置了所有相关语言的本族语者对照组。

从结合被试分组与被试外语语言水平来看,CSSCI文献有60%关注了多个水平的学习者对运动事件认知与表述之间的差异,其余不区分水平组的研究被试多为中等及以上水平。SSCI文献中更多文献被试水平基本统一(15篇),且以高水平被试为主(13篇),其余研究被试内部虽然外语水平有所差别,但被试分组上未见高低水平组的区分。

(六)研究方法

本次编码对研究方法的关注主要分为任务类型、有无限制、实验组任务语言和统计分析方法四个方面。在任务类型上,目前针对运动事件的概念迁移研究多数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分析,关注运动事件的描述产出情况,其中有7篇只关注了图片刺激下的语言产出,12篇仅分析了视频刺激下的语言产出,还有2篇同时对图片描述和视频描述情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到口头描述任务的文献数量(28篇)多于用到书面描述研究的数量(8篇),仅有1篇文献同时对视频的口头描述和书面描述进行了分析。此外,也有14篇文献在分析语言产出的同时,结合了其他类型的任务。在所有的文献当中,设置了概念层面测试的文献有12篇,其中同时兼顾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的研究有10篇,其中5篇是描述任务结合视频刺激相似度判断任务,另外5篇为描述任务结合眼动指标,其中1篇结合了描述任务、眼动指标并引入了手势分析。

从任务限制条件来看,超半数(28/44)的文献未对受试产出/反应时长进行限制。从实验组任务语言来看,有29篇文献仅要求实验组被试用一种语言产出/学习,有13篇文献要求实验组被试同时产出/学习L1和L2数据。

在统计分析方法方面,最多使用的是各种差异检验方法,如方差分析、卡方分析等,也一些研究使用到对数似然率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由此可见,近年来,SSCI期刊中的分析方法倾向于用R的各种统计模型进行更精细的数据分析。

四、讨论与展望

(一)类型学理论集中,认知理论逐渐多样,多语概念迁移认知理论有待建构

如上所述,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所扎根的类型学理论比较集中,近八成(35/44)的文献从Talmy运动事件理论框架出发。根据路径要素的不同表达方式,将路径融入动词之中的语言称为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简称V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日语等),用方式动词+路径附属语的语言称为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简称S语言,如英语、德语等)。因此相比S语言,V语言往往缺少对运动方式的关注。另外,体语言和非体语言差异也是造成运动事件认知和表述不同的重要类型学原因,其差异大多体现在对于事件进行和终结的关注度不同上。这两种类型学理论基础能够考察到运动事件的绝大多数要素和方面,能较为细致地体现语言之间的差异,是未来研究仍可以着重关注的理论。此外,个别研究对运动事件描述的分析可以不再拘泥于运动域,而是拓展到多个概念域,[20]值得未来研究借鉴。

此外,用以解释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现象的认知理论较为多样,目前最主要的仍是即时思维假说。该假说认为,每门语言都会训练本族语者关注事件的某些特定方面,从而影响话语构建时的思维,使其在理解和表达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母语思维的限制或影响。[7]因此,该假说适合作为研究母语概念迁移的认知理论,而当涉及新语言对母语的逆向迁移时,就要转而寻求其他理论支撑,例如萨丕尔-沃尔夫对于语言影响甚至决定思维的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运动事件描述中体现出来的逆向概念迁移现象,有研究也构建了英语反向概念迁移框架,[16]未来研究可借鉴与完善。然而,目前对于多语习得中概念间复杂的交互影响还缺少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理论,未来研究可以尝试找寻和构建多语习得的概念迁移认知理论,并争取对相应的理论进行验证、修正和拓展,为概念迁移领域做出贡献。

(二)运动类型阐释有待细致化,切入点可待继续拓展,深化多向迁移研究

目前研究关注的运动类型以自发运动居多,切入点多是路径、方式(原因)、背景等要素。近年有文献未从类型学角度,而是从认知思维风格差异出发,指出东亚人倾向使用整体式思维,既关注运动主体,也关注周边环境;而西方倾向于分析式思维,着重关注主体而忽略周边环境。[21]针对此差异的分析使得运动事件研究的切入视角得到拓展。此外国外目标导向运动也受到关注,此类研究大多建立在体语言与非体语言这一类型学差异上,主要切入点为终点信息和时态分析。此外,国内对于工具辅助运动关注度较高,国外几乎没有专门对此类运动的研究,这主要因为汉语与英语对于工具的编码方式有较大差异。汉语中工具的编码方式较为单一,常使用“方式动词+工具名词”结构表达,与之对应的英语结构为“by+工具名词”,而非对应结构还有“on/in the+工具名词”,[18]这种结构上的不对应或使得国内对工具辅助运动的研究显著多于国外。

此外,虽然国外近年来已经出现越来越多其他方面的運动分类的研究,如虚构运动与真实运动、越界运动、平移运动等,但国内还缺少相应的进展,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自发运动与致使运动这种分类上,研究缺少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分类与自发运动/致使运动并不冲突,且可以有所重合,因此未来研究在介绍刺激材料时应尽量全面地讲明运动的特点(例如自发的平移运动或者致使的越界运动等)。张素敏、张继东不仅对运动动词的表达进行对比,进而关注到了人称、物称、甚至书面描述中的图画现象,[20]这可以给予后续研究以启发:虽然运动事件从属于运动域,但语言表达的分析可以跳脱出来,从其他多种概念域进行切入、分析和解读。

另外,先前的大部分文献(27/44)仍然主要研究来自母语的正向迁移,小部分研究(11/44)关注到母语和二语间的双向迁移,其中CSSCI文献仅3篇,均发表于2021年之后。而语言之间复杂的多向交互影响研究目前只有1篇。总的来看,目前对于母语迁移的研究仍是主流,逆向迁移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内双向迁移热度逐渐升高。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大多停留于二语习得领域,虽然已有学者关注到了多语习得中的复杂语际影响,但相关研究仍较少。由于多语者先前习得不止一种语言,其对语言的学习和迁移机制明确区别于二语者。[23]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将视角拓展到三语和多语习得领域,对多种语言间的多向的语际影响进行探究。

(三)汉语二语习得值得关注,需设置单语组对照组,语言水平可作为协变量分析

目前,国内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被试多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18篇),这受限于我国的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国情,在CSSCI文献中发现了1篇研究中国学生对德语运动事件的认知,但是这篇研究忽略了英语作为中国学习者实际的第一外语、德语作为第二外语这一点,因此英语对母语和三语可能造成的概念迁移就被抹去了。因此,国内在研究二语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时,要注意到受试实际的语言习得种类和习得顺序,而不能选择性忽视,否则研究结果会出现偏差或缺少说服力。另外,在CSSCI文献中发现了2篇研究关注了外国留学生对汉语的习得,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国外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汉语,而汉语在运动事件类型表达上“表现出词化类型多样性的特点”,[24]因此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学习者的汉语表达中会出现更多偏误,从偏误中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汉语作为二语的运动事件习得及其背后的概念迁移具有特殊的价值。

从被试分组来看,20篇CSSCI文献中有8篇仅关注了学习者,缺少单语组对照组;有4篇不仅设置了L2母语对照组,还设置了L1母语组对照组;SSCI文献中仅有1篇文献没有设置单语组对照组,而有超半数文献(14/24)设置了所有相关语言的单语组对照组。目前常见的概念迁移判断方法是基于语言层面的对比分析法,即比较L2学习者与本族语者数据的差异。未来研究应尽量设置单语组对照组,方便比较二语学习者和单语者之间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差异。

此外,被试水平已被证明是影响概念迁移表现的重要因素,[17]国内目前的研究需要考察语言水平对运动事件中概念迁移影响时,往往会将二语学习者被试分为高低水平组,而国外则是不区分水平组,转而将语言水平作为协变量进行分析即可,这种方法也减少了被试水平分组时的潜在工作量。未来研究如果需要研究语言水平的作用,则可让二语被试间水平有所差异,在分析迁移表现的同时,引入水平协变量;如若不需要考虑语言水平的影响,则要尽量控制被试外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四)兼顾语言和概念层面考察,建议限制受试产出,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数据

目前针对运动事件的概念迁移研究多数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分析,运用到口头描述任务的文献数量多于书面描述任务,同时兼顾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的研究数量不超过总数的1/4(10/44),概念层面的探究方式大多是视频相似度判断任务或眼动技术。此外,接口假说(The Interface Hypothesis)指出,手势与要表达的空间运动信息表征相关,是思维和言语的“接口”。[14]2023年的1篇文献首次在描述任务结合眼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势的分析,[22]拓展了概念层面的分析维度,可以更好地探究概念和概念化方式的迁移。相关研究明确指出,概念迁移会在语言表达中体现,但其根源仍来自概念层面,学习者习得新语言后概念模式会发生重构。[19]要分析概念迁移,不能只分析语言表达,还要结合概念层面的考察,以保证语言产出中发现的迁移现象的确源于概念层面。[25]比较—归纳方法框架也明确指出,考察迁移现象时应纳入个体差异和非言语证据。[26]因此,未来研究应尽量结合言语证据和概念层面的非言语证据,并发掘更多潜在的任务类型和分析维度(如手势分析),以促进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在于,很多文献未对受试产出/反应时长进行限制。这可能导致被试在描述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描述所看到的所有信息,使得数据间差异减小。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对产出或反应做出限制,既可以选择限时,也可以限制产出内容长度(如仅用一个简单句描述事件),尽量考察被试的最主要的、第一反应和认知情况。

有近30%的文献(13篇)要求实验组被试同时产出了L1和L2数据,其中有10篇是考察双向的概念迁移。统一框架提出了“跨语言一致性”概念,建议除了比较学习者和本族语者数据之外,还要比较学习者自身的一语和二语数据,从中比较其一致性。[27][28]值得未来研究关注的是双向概念化迁移的判断方法框架,该框架指出了判断双向概念迁移的四步:(1)比较母语和目标语差异:即两种本族语者数据的对比;(2)比较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差异:即学习者与本族语者数据的对比;(3)比较学习者一语和二语的一致性;(4)比较学习者概念和语言的一致性。其中后两点都是学习者内部数据的对比。[19]该框架可以较为科学和全面地对二语者语言、概念情况进行考察,既可以根据二语者与母语者语言概念的差异从而判断来自二语的概念迁移,又可以通过比较二语者与二语本族语者语言概念的差异从而判断来自母语的概念迁移,学习者自身一语二语产出的一致性和概念语言的一致性也可以体现学习者头脑内已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语言和概念系统。

在统计分析方法方面,由于以运动事件理论框架为类型学基础的文献较多,且往往倾向于关注被试描述中所出现的路径和方式表达频次和表达方式与L1和L2单语者表述的差别,涉及对比分析,目前最多使用的仍然是各种均值差异的检验方法,如方差分析、卡方分析等,也有少数研究使用对数似然率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由于此类研究被试分组普遍较多,组间比较较为纷繁复杂,未来研究可以借鉴SSCI期刊近年来基于R软件的各种统计模型(如混合效应模型、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进行精细和系统的数据分析。

五、结语

本研究采用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CSSCI及SSCI来源期刊有关运动事件识解中的概念迁移的研究论文,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所获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讨论其不足并提出研究建议。分析发现:(1)该领域的类型学理论集中在Talmy的运动事件理论框架和体语言/非体语言差异上,认知理论以即时思维理论为主,虽然近年来有所拓展,但仍缺少多语习得的概念迁移认知理论。(2)国内目前仍主要停留在自发运动和致使运动这一分类上,研究缺少多样性,切入点有待继续拓展。未来研究在介绍刺激材料时应该尽量全面地讲明运动的特点;对运动事件语言表达的分析可以不局限于运动域,从其他多种概念域进行分析和解读;且未来研究可以将视角拓展到三语和多语习得领域,研究多种语言概念间的多向的语际影响。(3)由于我国将英语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国内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被试多是L1汉语、L2英语,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汉语作为二语的运动事件习得及其背后的概念迁移。此外国内在研究二语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时,要注意受试实际的语言习得种类和习得顺序;被试分组上要注意设置本族语者对照组,且在研究语言水平这一影响因素时,被试的分组可以不以高低水平组为划分,而是作为协变量分析。(4)对运动事件中的概念迁移研究要兼顾考察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数据,并对产出时长或数量进行限制,以求反应被试最核心的认知情况;在研究双向迁移时,刘雪卉、文秋芳的双向概念化迁移的判断方法框架较为全面,[19]值得借鉴;未来研究对于多组数据的分析较为困难,可以考虑混合效应模型等统计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 Jarvis 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transfer[J]. 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 (4): 43-71.

[2] Talmy L.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A]. Shopen T.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36-149.

[3] Arksey H, O'Malley L. Scoping studies: toward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05, 8(1): 19-32.

[4] Talmy L. Towarda cognitive semantics: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Vol. 1)[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5] 張钫炜.汉语进行体标记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认知的影响——来自言语产出和眼动的证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4):52-57,98.

[6] Jarvis S, Pavlenko A.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08.

[7] Slobin D. From “thought and language” to “thinking for speaking”[A]. Gumperz J, Levin-son 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70-96

[8] Whorf B.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M]. Cambridge: MIT Press, 1956.

[9] Levelt W J. Speaking: 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 Cambridge: MIT Press, 1989.

[10] Paivio A. Dual coding theory: retrospect and current status[J].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1, 45(3): 255.

[11] Pavlenko A.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bilingual lexicon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A]. Pavlenko A. The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125-160.

[12] Barsalou L W. Grounded cogni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8, (59): 617-645.

[13] Nisbett R E. The geography of y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and why[M]. Simon and Schuster, 2003.

[14] Kita S, zyürek A. What does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in semantic coordination of speech and gesture reveal?:evidence for an interface representation of spatial thinking and speaking[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3, 48(1): 16-32.

[15] Vygotsky L. Mind insocie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6] 邓巧玲,李福印.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运动事件言语表征中的反向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73-85,148.

[17] 张拥政,于翠红.自发运动事件在线加工中的跨语言差异[J]. 现代外语,2017,(6):778-789,873.

[18] 张拥政,于翠红.中国学习者运动事件在线加工中的编码效应[J]. 中国外语,2018,(6):66-72.

[19] 刘雪卉,文秋芳.概念化迁移的判断方法框架:基于认知对比分析的运动事件眼动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 (2):212-224,319.

[20] 张素敏,张继东.汉英概念域中的词汇化概念迁移与概念化迁移[J]. 外语教学,2023,(3):23-29.

[21] Park H I, Jarvis S & Kim J E. Exploring motion event construal: how much attention do speaker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pay to context?[J]. Lingua, 2022, (265): 103164.

[22] Aktan-Erciyes A, Akbugˇa E, Kzldere E, et al.Motion event representation in L1-Turkish versus L2-English speech and gesture: relations to eye movements for event compon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2023, 27(1): 61-86.

[23] Rothman J, Alonso J G & Puig-Mayenco E.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transfer (Vol. 163)[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24] 史文磊.漢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J]. 中国语文,2011,(6):483-498,575.

[25] Bassetti B, Cook V.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econd language user[A]. Cook V, Bassetti B. Language and bilingual cognition[C]. Hove: Psychology Press, 2011: 143-190.

[26] 蔡金亭.多语产出中迁移研究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J]. 外语学刊,2022,(1):73-83.

[27] Jarvis S. Methodological rigor in the study of transfer:identifying L1 influence in them interlanguage lexicon[J]. Language Learning, 2000, 50(2): 245-309.

[28] Jarvis S. The detection-based approach:an overview[A]. Jarvis S, Crossley S. Approaching language transfer through text classification: explorations in the detection-based approach[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2: 1-33.

Conceptual Transfer in Motion Events Construal: A Scoping Review

Yang Lianrui Wang Meil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This scoping review analyzes research articles on conceptual transfer in motion events construal published in journals indexed in SSCI and CSSCI databases for their theoretical framework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 are identified with suggeste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synthesis of 44 research articles shows that the richness of event types, cognitive theoretical bas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domestic research is lower than that of research abroa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onceptual transfer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lingual learners for domestic and abroad in this field. Notably, some studies lack control groups of native speakers, focus solely on the linguistic level without investigating the conceptual level and fail to set limitations on the time or length of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given.

Key words: motion events; conceptual transfer; language acquisition; scoping review

責任编辑:王 晓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
儿童语言习得与小学英语教学
多模态语言体验视角下的英文电影及其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论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大学生英语学习资料库的实践探索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基于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词汇教学策略
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