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豆绿色高产种植方式及相应推广策略实施路径
2024-05-29韩兴文
韩兴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传统的大豆栽培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迫切。气候变化的加剧,使农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总的来说,通过不断地研究创新与技术推广,更好地促进了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农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大量的化学农药与化肥,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还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探索绿色高产的栽培技术,减少对化学物质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科研的热点之一。通过绿色栽培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大豆的产量及质量,有效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本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更好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产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品种
关于如何选择大豆绿色高产栽培的品種,首先应因地制宜地结合气候条件与生长季节来确定其生育期,以确保大豆能够在适宜的生长期内完成生长发育,并获得最佳的产量及品质。结荚习性也是选择大豆品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大豆结荚的方式与习性上有所不同,有些品种更适合在密植条件下生长,而有些则更适合在疏植条件下生长,根据实际种植条件与管理需求选择具有适合的结荚习性品种。除此之外,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干旱、盐碱地、病虫害等各种逆境压力,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大豆品种对于稳定生产、保证产量至关重要。
2、合理选择种植区域
关于种植的区域,应该选择肥沃的土壤,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养分,有利于大豆的生长与发育。疏松的土壤通透性好,有利于大豆根系的伸展与吸收水分、养分。疏松的土壤还能减少土壤中的水分积聚,防止水涝与根系窒息,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及发育。另外,深厚的土壤能容纳更多的根系。同时,还能储存更多的水分与养分,为大豆提供持续稳定的生长条件。除此之外,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生育期与开花期这些特殊时期,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尽量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以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3、秋、夏两季播种时间
针对秋季播种,以往惯例会选择在7月底到8月初进行,这个时间段正好处于夏季气温回落、雨水逐渐增多的时候,有利于大豆的生长与发育。同时,也有助于大豆在秋季成熟并收获,规避了冬季低温对大豆生长的不利影响。对于夏季播种,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选择在气温较高、日照充足的季节。同时,夏季播种还能利用充足的降水,为大豆提供足量的水分供应。
4、大豆生长期肥料的施用
选择有机肥来进行基肥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首先,种肥的施用会选择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富含磷与钾元素等,对大豆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磷元素有助于大豆的根系生长与发育,提高抗逆性。钾元素则有助于大豆的抗病、抗倒伏,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其次,进行追肥时,使用含高磷、高钾的复合肥,追肥的时机常选在大豆生长的开花期与结果期等关键阶段,高磷、高钾的复合肥能满足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最后,选择磷酸二氢钾来进行喷肥,其有效的磷、钾复合肥料,能迅速被大豆吸收利用,喷肥量为每亩使用150g左右,可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与土壤状况进行调整。
5、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大豆健康生长
大豆绿色高产栽培中的田间管理是确保大豆健康生长并实现最大产量的关键环节,管理中重点关注除草,选择氟乐灵、拉索等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除草,能有效地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对大豆生长的竞争,保证大豆充分的吸收养分与水分,从而提高产量与质量。一般来说,大豆播种的适宜温度为8℃—9℃,在这个温度下,土壤的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此外,可以采取小行距的种植密度,通常为12cm—15cm,来增加每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及时的灌溉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豆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依据天气情况与土壤湿度及时的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水分不足或过量造成的影响。
6、大豆高产栽培中做好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生病虫害会对大豆产量、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以使用化学药剂为主。农药残留极易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大豆品质。在防治大豆病虫害时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化、生态化及低毒、低残留的化学防治技术。
(1)合理利用农业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优选抗病虫害性能强的大豆品种;认真筛选豆种,剔除有病虫害的豆种;重视播前豆种处理工作,包括晾晒、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降低大豆苗期病虫害发生概率;合理控制大豆种植时间,避开病虫害盛发期。②做好选地、整地、施肥工作,深翻、晾晒土壤,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和致病菌,为大豆生长营造有利条件;合理控制大豆播种密度、播种量,保持适宜的光照、通风条件,培育健壮的大豆植株。③加强养分管理,结合大豆长势施肥,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控施氮肥,保证肥料配比合理,提升大豆抗病性。④保证田间土壤湿度适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秸秆粉碎还田工作,减少次年害虫基数。
(2)采用生态技术进行防控
规模化种植大豆时,切记不可单一种植某一品种,应科学、合理地搭配种植不同品种,以便于保持生态多样性,发挥生态调控作用,预防病虫害;推广应用大豆间作、套作技术,有助于抑制土壤病原菌繁殖,减少病虫种群数量;在田间地头种植蛇床子、菊科等显花植物,可诱集害虫天敌,进而防治大豆虫害;做好大豆病虫害普查、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指导豆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增强检疫意识,杜绝大豆病害和有害生物入侵,预防大豆病虫害。
(3)利用害虫趋光性特征做好物理防控
利用害虫趋光性特征,在大豆田间悬挂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夜间开灯,白天关灯,可有效诱杀地老虎、蛴螬等害虫。利用害虫趋色性,将黄板悬挂在大豆田内,悬挂300张/hm2,结合大豆植株高度灵活调整黄板高度。但悬挂黄板的高度要始终高于大豆植株20cm,进而诱杀蚜虫及烟粉虱等害虫;利用害虫趋味性,将性诱剂、诱捕器放置在田间防治病虫害,设置诱捕器35个/hm2,每隔7d更换1次诱捕器,每隔28d更换1次诱芯,可诱杀金龟子、棉铃虫、豆天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利用糖醋液诱杀害虫,将糖、醋、白酒、水、敌百虫按适当比例调配,混合均匀后装入容器内放置于田间,可诱杀地老虎、金龟子等害虫。
(4)以虫治虫利用生物手段进行合理防控
以虫治虫技术是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赤眼蜂、食蚜蝇、草蛉等,是大豆食心虫、蚜虫、棉铃虫、金龟子等害虫的天敌,将其分批次释放于田间并加以保护,可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苦参碱、多抗霉素等药剂可防治大豆病毒病、霜霉病以及大豆蓟马。重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升大豆抗病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5)采用低毒化学农药的方式为主做好化学防控
利用化学技术防治大豆病虫害,以喷施化学农药的方式为主,种植人员应选择广谱、绿色、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①霜霉病防治可以交替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96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l000倍液,每7—10d喷1次,共喷2次,每公顷用药液1125kg,防效良好。②根腐病防治,可以交替喷灌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莱菌清可溶性粉剂400倍液。③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d后再喷1次,基本可控制大豆蚜的为害。④防治豆天蛾时幼虫应掌握在3龄前,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药液50kg。由于幼虫有昼伏夜出习惯,喷药时间应选在傍晚。此外,交替施用农药可防止大豆产生耐药性。
7、合理把控机械化收获时间
大豆成熟后,应及时进行收获作业,推荐利用大豆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作业,提高收获效率。合理控制收获时间,大豆机械化收获最佳时间为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低于18%。为保证大豆收获质量,降低破损率,要结合大豆植株含水量合理控制滚筒转速,滚筒转速控制在600r/min为宜。降低炸荚所造成的损失,合理调控拨禾轮转速及高度,并在拨禾轮的轮板设置缓冲物,降低拨禾轮对豆荚所造成的冲击,防止炸荚。此外,大豆机械化收获时要合理控制割茬高度,适宜高度为5.5cm,不可过高。严把大豆收获质量关,收获损失率要控制在3%以内,脱粒破损率要控制在1%以内,脱净率应高于98%。
二、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策略
1、形成推广意识
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首先要形成推广的意识,种植人员通过学习与培训来了解栽培技术的优势及实际应用效果,组织相关的培训班、讲座或现场示范,让种植人员亲身体验到这些技术的好处,从而形成推广意识。同时,运用相关的政策支持、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示范推广等方式为种植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让农民深刻认识到采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培养专业能力
首先开设相关课程与培训班来提升种植人员的技术水平,课程涵盖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帮助种植人员掌握技术的要点与实际应用的技巧。也可以通过组织现场示范、农田实习等活动,讓种植人员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技术应用的过程,并及时的纠正错误,提升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实践经验。或者与专家进行交流合作,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技术指导,不断的学习与吸收新的知识,提高技术应用的水平与效果。此外,组建专业团队,共同研究与探讨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从而不断的提升团队整体的专业能力与竞争力。
3、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
在各地建设示范基地,展示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实际效益,吸引更多种植人员前来学习与观摩。同时,选择典型的种植户作为示范户,实地的进行指导与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应用这些技术,成为当地的技术引领者与示范带动者。另外,建立专业的技术指导团队,为农民提供现场的指导与问题解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向种植人员提供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最新信息、种植技术、市场行情等内容,帮助他们及时获取与应用相关信息,提高决策效率与技术水平。最后,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与支持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建立定期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推广效果与应用效益进行评估与监测,及时调整与完善推广体系,确保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且能取得实效。
4、注重协作交流
建立相关部门、农业机构、科研院校、企业与种植人员等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机制,能够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定期的组织交流会议与座谈会,邀请各方代表就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经验分享及意见交流,促进各方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共同探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交流考察团,前往有代表性的示范基地或者示范户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通过观摩实践亲身体验技术应用的效果与实际效益,促进经验交流与合作共赢。
5、引进先进技术
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了解并学习先进的玉米栽培技术,参加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获取到最新的科研成果与技术方法,为优化玉米栽培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或是以走访考察、实地观摩、交流学习等方式,了解其他地区和行业在玉米栽培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案例,寻找适合本地区的优化技术及管理模式,为技术引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另外,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获取和传播最新的科技信息,及时的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和交流,为优化玉米栽培技术提供前沿的科技支持。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的深入探讨,不难发现,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提升了大豆的产量与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在未来的发展中,还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逐步完善大豆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适应性及稳定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137600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