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心灵秘史

2024-05-29樊德林

作品 2024年5期
关键词:组诗首诗意象

樊德林

记得有位诗人曾说过:诗歌是一个人心灵的秘史。有独特个性的诗歌,是一个诗人内心最真实的独白。

读完诗人一地雪发表在2023年第10期《作品》上的一组诗歌,感同身受,感慨不已。在這组诗歌中,诗人一地雪仿佛一位相交多年的挚友,与我对坐,把一些隐藏在内心的独白,说给我听。在她用真诚的文字铺成的小径上,不由自主走进了她内心的秘境。我听到被生活风雨洗礼的诗者,那动人心弦的灵魂低语。

愤怒出诗歌,疼痛出诗人。这组诗中,诗人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感和疼痛感。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此言不虚。据我所知,这些年来,一地雪一直在南阳市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工作,因此,她所接触的生活,是真实和接地气的。《中年》和《赤膊开车的青年》便是例证。《中年》这首诗,仿佛是一张素描,把诗人在工厂的“焊枪”“粉尘”“噪音”里坚守工作岗位的形象一点点还原在纸上。文字是克制而冷静的,但诗人适应生存法则的疼痛也是显而易见的。真实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诗意是与远方,更多的是忍耐与妥协。

《赤膊开车的青年》则像一个街头速写。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开卡车的青年司机形象勾勒了出来。在诗人眼中,青年司机和自己的儿子一般大小,本该是上学或者尚在父母的羽翼下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过早地踏入了社会,背上了沉重的生活包袱。这未免让人心生怜悯,内心隐隐作痛。诗人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评头论足,或是指责,而是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记录感受。这种写法,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读者轻易进入诗境,产生共鸣。

在这组诗中,诗人一地雪善于捕捉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并在细节中挖掘生活的哲理。《银丰路》和《午后散步》这两首诗歌在细节的挖掘上,尤其值得称道。《银丰路》这首诗中,“冬青树”喻意诗人,它们“年渐肥壮的腰身”,是中年发福的通病。“火棘的枝条”和被哺养的“雏鸟”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在这首诗歌中,更是被赋予了幸福的象征。中年以后,一个人能给予家庭的“火红的果实”,显得弥足珍贵。“石砖”和“草芽”更像生活中不经意的伤害。爱自己是天经地义,倘若也能爱别人,那境界自是更高一层。“粉尘”“黄色工装”更是你无法逃避的无奈。生存还是死亡,人们在命运的单选题里,别无选择。开着叉车的人,许多时候,搬走的不只是货物,更是心酸。银丰路,是生活的路,也是命运的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他们都在等一片雪花。雪花无声落下,一切都将尘埃落定。一切也都会再次周而复始。

《午后散步》这首诗的整体格调稍显轻松。“木槿花”和“黑蝴蝶”都在光阴里虚度,它们在流浪中,寻找一种归宿。而“骨笛”和“田野”似乎更接近于神性。风穿过铁栅栏之后,将带着流水足迹。这首诗歌,意象精挑细选,每一个意象的指向性都很明确。在这样一条工业文明与大自然交织融合的银丰路,人的内心,必然要经过无法言说的挣扎。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道路上,误入歧途或者判断错误,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走,像一场有始有终的散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坦然面对。

诗歌的意境,在一首诗歌中,举足轻重。这组诗,在诗歌的造境方面,显得炉火纯青。《带一个花朵般的姑娘在车间穿梭》《窗外》《午时阳光》这三首诗,写的都是平时常见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我们并不陌生,甚至都亲身经历过。但是,如何把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带入诗意的境界,却不是每个诗人可以轻易能做到的。《带一个花朵般的姑娘在车间穿梭》这首诗歌,单就题目而言,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后面行云流水,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这种大胆的想象,让诗境开阔而有张力。《窗外》和《午时阳光》在造境方面更是轻车熟路,毫无斧凿之感。无论是窗外的日出日落,还是阳光的瞬间火花,都让人倍感亲切,在诗歌徐徐打开的画卷中,无法自拔。

诗人遣词造句看似不经意,实则大有乾坤。每个平常的词语或者短句中,都藏着诗人的悲悯之心、向善之念。在节奏上,以短句为主,轻盈灵动,张力十足。尤其是在语言的陌生化方面,信手拈来,毫无刻意之感。这在《献词》和《幸福书院》中得以完美体现。陌生化不是用生僻字词或者意象堆砌的金字塔,而是换一个陌生视角,让词语自己说话,让句子充满智慧,让诗味意犹未尽,绵延不绝。

诗人一地雪的这组诗,取材于真实的生活,贴近并契合我们的认知和感受,它不是阳春白雪,更多是下里巴人。诗人把一个人的心灵秘史,写得深入浅出,又百转千回。读后,让我们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责编:周希言

猜你喜欢

组诗首诗意象
可见光(组诗)
《上课没人抢》
苍凉组诗
抚远意象等
我想写首诗给你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