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烟区烤烟高可用性上部叶适宜采收期研究

2024-05-29和翌辉张文先范幸龙骆海明张雯清杨文奎焦醒亚赵才能和强蒋朝臣罗优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8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成熟度烤烟

和翌辉 张文先 范幸龙 骆海明 张雯清 杨文奎 焦醒亚 赵才能 和强 蒋朝臣 罗优

摘要 為明确丽江市玉龙县烟区烤烟上部叶最佳采收期,优化烟叶供需结构,为卷烟原料高质量供给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烤烟上部叶采收期(提前8 d、正常和延迟8 d)对鲜烟叶成熟采收特征及叶绿素含量、烟株农艺性状、气候性斑点病和普通花叶病发生、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延迟采收上部叶,其茎叶夹角由锐角逐渐变成钝角,叶面落黄和叶脉变白程度明显加剧,绒毛脱落和成熟斑增多;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上部烟叶中SPAD值逐渐降低,由高到低依次为T1(未熟)处理、T2(成熟)处理、T3(过熟)处理;田间气候斑点病、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由高到低均表现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适当延迟采收上部叶能提高烟草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可改善上部叶品质,使烟叶各化学成分更适中,不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由高到低表现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丽江市玉龙县烟区上部烟叶应适当延迟4~6 d,以获得较好质量且可用性高的优质上部烟叶。

关键词 烤烟;SPAD值;农艺性状;成熟度;烟叶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04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12

Study on the Suitable Harvesting Time of High Availability Upper Lea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Lijiang

HE Yi-hui1,ZHANG Wen-xian1,FAN Xing-long2 et al

(1.Yunnan Provincial Tobacco Company Lijiang Company,Lijiang,Yunnan 674100;2 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Ltd.,Nanjing,Jiangsu 210008)

Abstract In order to define the best harvest time of upper lea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Yulong County,Lijiang City,optimize the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of tobacco leaves,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gh-quality supply of tobacco raw materials.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flue-cured tobacco upper leaf harvest time (8 days in advance,normal and delayed) on the mature harvest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fresh tobacco leaves,the occurrence of tobacco agronomic traits,tobacco weather flare and mosaic disease,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ured B2F tobacco leaves by using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in the f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layed harvesting of the upper leaves,the angle between the stems and leave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acute angle to obtuse angle,the degree of leaf yellowing and leaf vein whiten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number of villi shedding and mature spots increas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ronomic traits (P>0.05),and the SPAD value in the upper leaves gradually decreased,which was in the order of T1>T2>T3;the incidence and release index of tobacco weather flare and Mosaic release in the field were T3>T2>T1.Properly delaying the harvesting of upper leaves can improve the yield,output value and propor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improve the quality of upper leaves,and mak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more moderate.The characteristic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is T3>T2>T1.The upper leaves in Yulong County,Lijiang City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delayed for 4-7 d to obtain high-quality upper leaves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availability.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SPAD value;Agronomic traits;Maturity;Tobacco leaf quality

烟草作为云南省重要经济作物,栽种面积大、产量高[1]。烟叶生产核心便是烟叶成熟度,严重影响烟叶香味物质、感官质量和使用价值,烟叶质量和可用性指标均与烟叶成熟度密切相关[2]。随着烤烟下部叶的不断优化,上部叶占总产比例逐渐增至近半[3],因此烤烟上部烟叶质量关系着卷烟质量,其烟气浓厚,香气足和满足感强,影响着卷烟香味,是卷烟配方重要组成部分[4]。工业企业需求作为烤烟生产的最终目标,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差,严重制约我国卷烟企业发展,提高上部烟可用性受品种、生态条件和烘烤调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因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生产基地单元,开展高可用性上部烟叶生产和使用全链条的关键环节研究势在必行[5],为破解烟叶供需结构矛盾和卷烟烟叶原料高质量保供提供技术支撑。

国外的优质卷烟配方中优质上部烟叶占比大,表明上部优质烟叶具有利用潜质,然我国烟草上部叶存在叶片厚、化学物质含量高和吸食口感差等诸多问题[1],通过优化烤烟上部烟叶质量,或可解决上部烟叶在工业上利用率低的问题。近年来烟草行业大力推动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重视烟草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在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方面已开展了许多研究[5]。农业措施包括调整烟株移栽期[6]、优化农艺措施[7-8]、改良施肥技术等[9-10],生态条件着重关注生态因子,如气候和土壤特征变化[11],烘烤技术运用感官分析技术[12]、优化采收烘烤方式[13],需求分析方面包括探索基于细支卷烟原料需求[14],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上部烟叶仍存在成熟度不够高、可用性差等问题。

丽江市金沙江流域烟叶作为江苏中烟等工业企业重要卷烟原料配方之一,仍存在上部叶成熟度不够、烟碱含量低、香气不足和青杂稍多等问题,因而亟需明确提高其可用性和品质的措施。鉴于此,笔者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烤烟上部叶延迟采收,观测鲜烟叶成熟采收特征及叶绿素含量、烟株农艺性状、气候性斑点病和普通花叶病发生、烤后B2F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以期为优化丽江市优质清香型烟叶的成熟采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2年3月至10月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和尚庄组(100°13′56″E,26°51′38″N)进行。试验地海拔1 818 m,土壤为砂壤,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前插作物为冬小麦,试验前土壤理化性质如下:pH 8.43,有机质22.2 g/kg,水解性氮80.6 mg/kg,有效磷38.6 mg/kg,速效钾109 mg/kg,全氮1.24 g/kg,全磷0.85 g/kg,全钾20.2 g/kg,氯离子6.74 mg/kg。烟草移栽时间为5月15日,7月18日进行烟株打顶,和得利烟草专用复合肥养分比例为N∶P2O5∶K2O=15∶15∶15,600 kg/hm2,基肥中有机肥种类为农家肥,15 000 kg/hm2,追肥种类为烟草专用复合肥,450 kg/hm2。以上试验的田间种植与管理依丽江市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法进行。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云烟87。

1.3 试验设计

根据丽江市玉龙县金沙江流域烟区的气候条件和耐熟情况,正常采收之后在烟田仍能生长10 d以上,因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0.2 hm2,株距50 cm,行距120 cm,四周设保护行。以时间线为主,试验处理依次为T1处理未熟(2022年8月26日采收,烟叶绿黄相间)、T2處理成熟(2022年9月04日采收,烟叶叶片全黄,主脉发白)、T3处理过熟(2022年9月12日采收,烟叶叶片发白)上部烟叶,以田间大部分烟株达到对应特征为准。除采收成熟度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照当地优质烟生产技术要求执行。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烟叶成熟采收特征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田间进行上部烟叶采收时在各小区选择20株长势相一致有代表的烟株,对其上6片烟叶进行成熟特征鉴定和记录。叶片成熟斑、叶面落黄程度由人工判定,茎叶夹角使用量角器测定。以叶片主脉为对称轴,利用手持式莱恩德LD-YD叶绿素检测仪(山东莱恩德科技有限公司)测定两侧叶尖、叶中和叶基6个点,重复3次,以均值作为烟叶的SPAD值。

1.4.2 烟株农艺性状测定。

于烟株打顶后10 d,参照 YC/T 142—2010测定烟株有效叶数、顶二叶位叶片长宽、茎围、节距等农艺性状。

1.4.3 气候性斑点病、普通花叶病的发病情况调查。

在烟草的旺长期(移栽60 d后)于田间调查烟草气候性斑点病和普通花叶病发病情况,采用各试验小区普查方式并依照GB /T 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调查方法》,对不同处理试验小区调查,统计并计算气候性斑点病、普通花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公式如下:

发病率=病叶(株)数/调查总叶(株)数×100%

病情指数=[病级数×该级病叶(株)数]/[最高病级数×调查总叶(株)数]×100

1.4.4 烟叶产量和产值分析。各处理烟叶烘烤结束后,每重复选择10秆烟叶,统计各等级重量及比例,计算经济性状。不同处理各烟叶样品分试验小区单独采收、烘烤烟叶,记录各小区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等,计算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上中等烟比例。

1.4.5 不同处理烤后B2F烟叶化学性状测定。

在烟叶采烤、分级并剔除明显青杂后,每重复随机选取2 kg用于常规化学成分检测。测定总烟碱含量(按照YC/T 468—2013)、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按照准YC/T 159—2019)、总氮含量(按照YC/T 161—2002)、氯离子(按照YC/T 162—2011)、pH(按照YC/T 222—2007)、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按照YC/T 176—2003),计算糖碱比和两糖比、氮碱比和钾碱比。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6和IBM SPSS Statistics 21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显著性分析;采用Origin 2019进行图表制作,图表中的数据为均值±标准误。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烟叶主要外观特征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田间延迟采收上部叶,各处理间烟株上部烟叶成熟特征差异明显。由表1可知,随着上部叶采收期延迟,上6片茎叶夹角由锐角逐渐变成钝角,叶面落黄和叶脉变白程度明显增加,绒毛脱落,成熟斑增多。T1处理时,上6片烟叶茎叶夹角均为锐角,叶面落黄程度20%~29%,主脉变白程度20%~29%,绒毛脱落程度20%~29%,成熟斑较少;T2处理时,上6片烟叶茎叶夹角均为锐角,叶面落黄程度40%~49%,主脉变白程度50%~59%,绒毛脱落程度40%~49%,成熟斑稍有;T3处理时,上6片烟叶茎叶夹角均为钝角,叶面落黄程度90%~99%,主脉变白程度80%~89%,绒毛脱落程度80%~89%,成熟斑稍多。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作为烟叶成熟度标志,随着上部叶延迟采收,上6片烟叶中SPAD值逐渐降低,由高到低依次为T1处理>T2处理>T3处理。

2.2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延迟采收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由表2可知,T1、T2和T3处理叶片数为16.9~17.5片,能满足试验需要。但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叶宽和上部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差异均不显著,表明T1、T2和T3处理的田间烟株生长发育良好,生长状况较为一致。

2.3 不同处理对烟株田间病害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田间气候斑点病和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1、T2和T3处理后田间气候斑点病的发病率分别为8.99%、10.16%、11.11%,病情指数分别为1.11,1.33和1.42。T1、T2和T3处理后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6.24%、28.42%和30.12%,病情指数分别为2.74、2.99和3.28。

2.4 不同处理对烟草经济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下烟叶经济性状见表4。由表4可知,延迟采收上部叶能提高烟草产量、产值。T2处理表现最佳,T2处理的烟草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T1处理对照分别提高了1.22%、6.02%、7.69%和2.33%;T3处理较T1处理对照分别提高了7.96%、12.18%、2.56%和1.51%。

2.5 不同处理对烟草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间的B2F烟叶烤后化学性状有差异。由图2、3可知,随着上部叶延迟采收,上6片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灰分、钾和氯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淀粉呈先减后增的趋势。T3处理,即延迟8 d采收处理的各化学成分更加适中,不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

3 讨论

烤烟上部叶品质关系着卷烟原料保障,也影响着烟农收入,其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与可用性密切相关[3]。随着田间延迟采收上部叶,各处理间烟株上部烟叶成熟特征变化逐渐明显,烟叶中SPAD值逐渐降低,这与烟叶成熟度提高、内含物发生转化有关,表明延迟采收对烟叶主要外观特征影响明显[3,15],上部叶采收期的成熟特征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16]。上部烟叶过熟采收虽能提高烟草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17],但产质量却有所下降,适当采收可提高成熟度,改善感官品质,提高工业可用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18]。随着上部叶延迟采收,上6片烟叶中总糖、还原糖、pH和石油醚提取物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总植物碱、总氮、灰分、钾和氯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淀粉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这与陈乾锦等[2,1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这可能与当地施肥水平、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

4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田间延迟采收上部叶,烟株上部烟叶成熟特征差异明显。茎叶夹角由锐角逐渐变成钝角,叶面落黄和叶脉变白程度明显增加,绒毛脱落,成熟斑增多,烟叶中SPAD值逐渐降低。田间烟株生长发育良好,生长状况较为一致,烟株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田间气候斑点病和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微增态势。延迟采收上部叶能提高烟草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延迟采收上部叶各化学成分更适中,烟叶化学成分更具协调性。

参考文献

[1] 雷亚芳.不同酶制剂与香料处理对烟叶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2] 陈乾锦,池国胜,袁帅,等.鲜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和SPAD值与烤后烟叶质量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1,33(1):55-59.

[3] 刘心亚,陈小龙,冯亚克,等.黔西南州烟区烤烟高可用性上部叶适宜采收期研究[J].作物杂志,2022(4):227-235.

[4] 朱宏强,刘小丽,徐志军.不同采收期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8,12(26):41-43.

[5] 李彦平,阎小毛,孟智勇,等.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7):4-6.

[6] 徐雨.移栽期对烤烟大田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9.

[7] 刘婷.三种农艺措施对提高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效果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8] 孙兆学,张建波,吴会才,等.烟株生长后期调控对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11):49-52.

[9] 章启发,陈刚,刘光亮,等.施肥技术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1999,20(4):16-18.

[10] 张喜峰,刘伟,李东阳,等.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及可用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9):47-51.

[11] 陈刚.主要生态因素对昆明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及改善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

[12] 马彩娟,吴彦辉,常建伟,等.上部烟叶片结构对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9,40(4):48-55.

[13] 鲁柯佚.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及烘烤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6.

[14] 韦克苏,蒋石香,颜杭,等.采收成熟度对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基于细支卷烟原料需求[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3):204-209.

[15] 杨明坤,李建华,刘扣珠,等.豫中上六片烤烟不同采收期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22(12):163-171.

[16] 黄珍平,邓新发,杨杨,等.采收成熟度对云烟87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27-28,33.

[17] 张冰濯,段卫东,张明刚,等.湘南烟区烤烟上部6片叶采收期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20,53(12):16-26.

[18] 陈刚,周清明,杨姣弟,等.采收方式和成熟度对上部烟叶细胞结构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6,37(5):34-39.

[19] 孙阳阳,靳志伟,黄明迪,等.SPAD值与鲜烟叶成熟度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16,37(2):42-46.

基金项目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基于细支卷烟需求的高可用性上部煙叶开发及利用研究”(H202301)。

作者简介 和翌辉(1974—),男,云南丽江人,助理农艺师,从事烟草栽培研究。*通信作者,硕士,从事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5;修回日期 2023-06-09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成熟度烤烟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新型缓释肥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武运粳24号水稻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夹心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